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从苏峻之乱结束,到庾氏家族退出政治舞台,共历时约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时间里,后赵皇帝石勒去世,石虎杀死石勒的老婆孩子,继位称帝。继位后因权力之争,石虎又杀死自己的太子石邃。

在这十六年时间里,成汉君主李雄去世,李氏家族开始内讧。先是李雄的子侄之间自相残杀,后由李雄的堂弟李寿趁势夺取帝位,杀死了李雄的儿子。

在这十六年时间里,东北慕容家族的首领慕容廆去世,新首领慕容皝与胞弟慕容仁互相攻伐了两三年,最终以慕容皝获胜而告终。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千万不要把东晋的混乱归咎于汉人喜欢内斗,看看当时的异族,他们的表现并不比东晋强多少。

处于两晋南北朝那个特殊时期,骨肉相残一直是当时最流行的权力争夺方式。最高统治者去世之日,通常就是皇族内讧的开始。

可无论是成汉还是东北慕容氏,史书都没有刻意批判他们的内讧过程,却始终对后赵的内讧大加批判,对石虎更是毫不留情地嘲讽和斥责。

历史上的石虎,似乎就是那种把“坏人”两字刻在脑门上的人。根据史书的说法,后赵之所以会衰落,北方汉民之所以会如此悲惨,都要怪石虎。

季龙心昧德义,幼而轻险,假豹姿于羊质,骋枭心于狼性,始怀怨怼,终行篡夺。——《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典型的政治宣传。因为石虎既是异族又是弑君篡位之人,传统史书不可能给他好评价。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如果客观地看待石虎,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石虎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二、石虎深受石勒的新任。

先说第一点,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否则他根本无法令自己的上司信任自己,也无法令自己的同事支持自己,更无法令自己的下属服从自己。依靠裙带关系、欺诈和严刑峻法虽然也能暂时取得类似效果,但通常难以持久。

无论我们怎样否定石虎,都必须承认一点:石虎是当时最杰出的统帅之一。所以,石虎肯定不像史书所说的那样不堪。

再说第二点,石勒从一个奴隶奋斗成为皇帝,绝不是什么糊涂虫。能够获得石勒的信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程遐和徐光的反复劝说下,石勒的确削弱过石虎的权力,但是当石勒病重之后,却希望石虎能够成为伊尹和霍光那样的重臣。

今天下未平,兵难未已,大雅冲幼,宜任强辅。中山佐命功臣,亲同鲁卫,方委以伊霍之任,何至如卿言也。卿当恐辅幼主之日,不得独擅帝舅之权故耳。吾亦当参卿于顾命,勿为过惧也。——《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

石勒病重后,一直让石虎入宫侍奉,不再接见其它高级官员。这件事情可以证明:石勒对石虎的信任完全是真心的。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晋书》的作者(房玄龄等)对此有不同见解,他们说:“石虎假传圣旨,不让官员入宫见石勒。所以其它高级官员,都无法见到石勒。”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是事实。石勒并不是傀儡皇帝,也并没有神志不清。如果石虎敢假传圣旨,石勒早就收拾他了。

比如说:石勒打算召程遐入宫,但石虎就是不让外人见石勒。石勒一定会起疑,他会问石虎:“程遐为什么还没来?”你说石虎应该怎么回答?如果石虎说:“程遐生病了。”那石勒可以再说:“叫徐光进宫,我要见他。”石虎还能拦吗?

如果石虎继续阻拦,那石勒就算是傻子,也该明白出问题了。真到了那个时候,石虎想活命就只有一个办法:干掉石勒。否则石虎就算长了十颗脑袋都不够石勒砍的。

但这种事情显然没有发生过,石勒直到临终前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而且属于正常死亡。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石勒为什么会信任石虎?与秦王石宏和彭城王石堪回到都城有关。

按照正常的权力布局来分析:石勒应该像晋武帝司马炎那样,用地方诸侯王制衡中央政府的首席执政官,但随着石宏和石堪回到都城,石勒显然无法继续这样布局了。

石宏和石堪为什么要回到都城?据说是石虎为了破坏石勒的权力布局,所以假传圣旨把石宏和石堪调回了都城。

但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原因前面已经说过。石勒并不是傀儡皇帝,他看到石宏和石堪居然敢破坏自己的权力布局,直接就问他们:“谁让你们回来的?”如果石宏和石堪一口咬定是接到由石虎下达的圣旨,石勒一定会提防石虎,甚至杀了石虎。

但事实并非如此,面对石勒的盘问,石宏和石堪一直保持沉默。这样一来,石勒就看明白了:这是两个儿子的主动行为。

还有一种说法是:程瑕等人见石勒专宠石虎,所以就假传圣旨,把石宏和石堪调回都城,这是在效法“庾亮面见晋明帝”的故事。

当初晋明帝司马绍专宠两大皇族,豪门士族在外围解除了两大皇族的武装,庾亮单人独骑冲进皇宫面见司马绍。司马绍见过庾亮之后,立刻更换了辅政大臣的名单。

从这个角度来看,石宏和石堪回都城恐怕并没有史书所说的那么简单。而从石勒命石虎入宫侍奉,并没有召见程遐等人入宫来看,石勒明显怀疑石宏、石堪与程瑕等人之间有什么密谋。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也许在石勒看来,石虎是否忠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石虎没有机会当乱臣贼子。

因为在都城内,两大外戚(程氏、刘氏)拥有巨大的权势。程遐是帝国的头号重臣,程妃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刘皇后与石勒是患难夫妻,史书说她有吕后之风。

中央政府有如此强大的三股力量,石虎想完全控制中央政府实在是难之又难。

而石勒更是让太子及其亲信控制了帝国的主要军政地区,就算石虎完全控制了中央政府,也难以控制整个帝国。

但石勒忽略了一点:他安排的两位辅政大臣——程遐和石虎势同水火,根本无法和平共处。

外戚的势力实在太大了,所以石勒非常担心: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等自己去世之后,石虎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外戚清理出局。所以石勒在病重期间一直命石虎入宫侍奉自己,并在遗诏中称赞石虎,说他将来会像周公和霍光那样。

而石虎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从而迅速扭转了绝对被动的局面。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石虎绝不是那种把“坏人”两字刻在脑门上的人,当然了,石虎也不是什么“好人”。用“好人”和“坏人”这种简单的善恶论来为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是一种及其幼稚的做法。

对于权力,绝大多数人都是梦寐以求的。但追求权力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能够融会贯通的人只是极少数。

如果一个人能把追求权力的技术修炼到极致,就算他是一个好人,也一定会变得大忠若奸。否则,他早就在前行的道路上被淘汰了。

如果一个人能把追求权力的技术修炼到极致,就算他是一个坏人,也一定会变得大奸若忠。否则,他早就在前行的道路上被淘汰了。

政治宣传中的历史,通常总能与英雄史观合拍,所以便于流传。因为在英雄史观中,历史博弈通常都是正义大战邪恶的睡前故事。

但翻开真实的历史,事实显然不是如此的。

那些伟大人物其实都是根植于利害之上的,他们无论怎样标榜自己伟大,其实都无法逃脱功、名、利、禄的阴影。

那些反面人物自然也是根植于利害之上的,但追求利益和权力,绝对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当一个人能把这些技术发挥到一流境界时,那他们也总能与时俱进,并能散发出常人难以企及的人格魅力。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在史书中,类似于石虎这样的大人物,通常也只有万余字的史料,而且这些史料通常都淹没在政治宣传材料之中。

所以,我必须艰难地承认一个事实:想要单纯地依靠现有史料还原历史人物,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我始终认为,如果类似于石虎这样的大人物,我都只能看到他的负面史料,那我一定会对这些史料的真实性打一个问号。

依靠自身努力爬上高位的人,一定都是极具人格魅力的人,没有例外。

石虎的史料一定有不少真实内容,但我敢肯定一点:关于石虎的史料记载,一定也充满了偏见与丑化。我只能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政治博弈的理解,帮石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去污工作。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比如史书上说:“在军中,凡是比石虎有谋略或有武艺的,石虎就会设法把他们杀死,死于他手上的人不可计数 。”

军中有勇干策略与己俟者,辄方便害之,前后所杀甚众。——《晋书》·卷一百六·载记第六

这样的史料真的值得相信吗?

一个人能让石虎嫉妒,他在石勒军中应该不是无名之辈。不可计数的优秀人才接连死去,却连一个名字都没留下,这怎么可能呢?

石虎之所以能够拥有尊贵的地位,当然与石虎的过人才能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石虎与石勒有亲戚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石虎犯得着去跟一帮优秀军人争风吃醋吗?

作为一个高级将领,如果他嫉贤妒能,那么军队中一定是一帮兵油子和平庸之辈。一个将领率领这种军队上战场,靠什么去取得胜利呢?

再说石虎屠城的事。

战争是残酷的,双方为了取得胜利,谁也不会真正在乎老百姓的死活。战争各方不惜代价的打仗,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们绝不会为杀人而杀人,更不会为残暴而残暴。

如果杀人、残暴与他们的军事、政治目的有冲突,他们一定会严格禁止这一切;如果杀人、残暴符合他们的军事、政治目的,他们谁也不会拒绝这种行为。

石勒一直让石虎代替自己四处征伐,本就可以证明石虎的行为没有违背后赵的根本利益。从这层意义上讲,石虎的残暴绝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根植于后赵的利益之中。

再说石虎穷兵黩武的事。

处于乱世之中,哪个统治者不想统一天下呢?只是在谈到石虎时,我们都很自觉地站在了老百姓的视角,于是我们看到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伤痛。

而在谈到我们认可的政权时(比如东晋),我们都很自觉地站在了统治者的视角,如果东晋的统治者不想北伐收复河山,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至于这场战争对于平民百姓意味着什么,看客们才懒得多想呢!

用这种双重标准去评论历史,实际上与政治宣传并没有本质区别。

至于什么石虎骨肉相残,石虎穷奢极欲之类的说辞,我就不再辩驳了,直接比烂就行。因为在那个年代,骨肉相残和穷奢极欲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新闻,石虎只是其中之一。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前燕皇帝慕容俊在统治河北之后,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解梦的术士建议他挖掉石虎的坟墓,但慕容俊始终没能找到石虎的坟墓。一个叫李菟的女人知道石虎的坟墓所在,就告诉了慕容俊,石虎的坟墓就这样被慕容俊挖掉了。

等王猛率军灭掉前燕之后,不但重新安葬了石虎,还把李菟给杀了。如果石虎真是邪恶的化身,王猛又何必做这种事呢?

石虎的确不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但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西晋式微之时,衣冠南渡,南方处于东晋的统治之下,一百多年相对平稳;而北方自西晋灭亡后,在与东晋隔江相望的一百多年中,大约只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处于和平稳定期。而这三十年左右的和平稳定器,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处于石虎治下。

石虎的确不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但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北方百姓居然还能在石虎的治下安稳生活十来年,我相信他们提起这段时光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丝怀念的。

我不确定王猛为何要重新安葬石虎并杀死李菟,但用一种浪漫的情怀来猜测,大概就是怀念那段难得的和平时光吧?

真实的石虎到底是怎样的?绝不是史书中被抹黑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