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戏曲伴奏的乐师是怎么记住那么长的简谱的?

我是那谁85741154


戏曲的乐队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伴奏乐器属于弦唢乐,武场乐器属于打击乐。而不管是文场还是武场,其伴奏音乐都分为过场音乐、曲牌音乐、板头音乐和唱腔音乐四大部分。

  • 而这些曲谱都有固定的音乐程式,戏曲的伴奏都是这些固定音乐程式根据剧情需要的有机组合。因此上说戏曲曲谱的记忆首先是从单个音乐程式开始的,而单个音乐程式相对简单,在同一体制和板式下,都有客观规律可循,因此上在记住基础音乐结构后,只需要特别注意特殊音乐的处理方式和起板方式即可。

俗话说:无规律不成方圆。戏曲音乐遵循戏曲程式化的结构特点,规律非常明显,只要找对规律,认真对待,其记忆起来非常方便。

  • 而戏曲音乐伴奏最难的部分是唱腔伴奏,板头音乐、间奏音乐、曲谱音乐都是死的,但是唱腔音乐由于剧目、唱词等的不同,在伴奏的时候在基础音乐程式下,要特别注意音准的把握,戏不同则词不同,词不同则肯定音不同。而戏曲音乐伴奏是为演员服务的,因此上说这时候就要充分体现出戏曲音乐伴奏上要求的“帮、补、衬、垫、托”的特点,复杂就成了两张皮。
  • 当然,实践出真知,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在舞台实践上获得的,因为在具体的舞台演出中,依据演员的技艺水平、剧情需要等在戏曲音乐伴奏上可长可短,不能一概的固定成死的模式,所以在舞台实践中对音乐结构的记忆和熟练掌握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秦腔须生


一场戏有几个或几十个牌子曲组成,比如西江月,念奴娇,满江红,八板等,每个牌子曲都是相对独立的(平时可单独演奏),琴师都了然于胸,把这些牌子曲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音乐,所以还是能记住的。


小水滴2019


这问题是很幼稚的,过去老艺术家绝对是沒有看谱的!因他们掌握了各种风格流派唱腔的特点,节奏,劲头,情感!有着极其丰富的舞台随机应变的超人技艺!现在不行!这种行业不放养的话离消亡不遠了!


松年22


现代每个乐师都有乐谱,过去传统戏曲都有固定板式,伴奏的乐师都精通那些簧头和曲牌,戏台上的鼓师统一指挥文武场面,。


清晨123321


戏曲伴奏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套路而且是单声部,不像交响乐分好几个声部有总谱和分谱,你演奏哪个分部就看你那部分的谱子而且还要和总谱配合好,注意什么时后候进出,所以要时刻盯着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