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20出头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三件事

希望20出头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三件事

Hello,大家好,我是刺猬新来的编辑小白。最近,“同辈焦虑”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大家听着90后套现5个亿了,00后月入10万了,突然就坐不住了,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拿来投入知识付费的浪潮中,买书买课程,幻想看完后自己也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制造出如此多的假想敌,除了添堵别无二用……

其实并非是其他人阻挡了二十几岁的你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就算知道,也未必能好好实现它。

为什么活不出想要的人生?你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不是做不到,是你根本没那么想要

早上翻朋友圈,看见大学室友周周发了这么一条动态:“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了,真是羡慕你们,有那么开明的父母。”

听说她最近被家人逼着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文科出身的她,在毕业季宣讲大潮中,始终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她曾不止一次告诉我她想当编辑,“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喜欢的杂志上。”

大学嘛,基本都靠自学,学校图书馆距离宿舍大约1公里,这也成为了许多人不愿去图书馆的理由。周周总向我抱怨“辛辛苦苦跑去,去了又没座位,不如在宿舍看书”,说完便习惯性地打开淘宝,看看喜欢的店铺有没有上新。

她没参加考研,原因是认定我们这个专业“考研不如多工作几年”,去年又看中一个广告公司,发微信询问我关于简历的建议,后来也没听她再提起过。

我不禁疑惑,她真的想要自己口中的理想生活吗?

一边立flag,一边却摇摆不定,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逃避。在每个能接近“理想生活”的关口,没有迎难而上,反而选择了看似轻松的道路。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来自家庭的束缚,父母基于自身经验,告诉你“哪些工作挣钱,哪些工作稳定”,这些经验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适合你。

倘若对未来有足够明确的方向,足够清晰的规划,说服他们,并不是一件难事。

关键在于,有多想说服父母?能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准备?

如果总被他人的看法拖着走,所谓的“想要的生活”,其实也没那么想要吧。

希望20出头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三件事

问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再做决定

偶像剧里渲染的身穿Prada、踩着10cm高跟鞋出入各种时装派对的场景,电影里塑造的梳着大奔头、精通八门外语的商界精英形象,未必是你真正喜欢的。

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下班后携妻带子在小区里散步,未必是你不喜欢的。

理想生活并没有高低之分,对于个人而言,评判标准取决于你的内心。

也许有人会问,如何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有句话这么说:人们总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没有坚定目标的时候,排除法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不断地试错,知道哪种人生是自己不想过的,将它剔除,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圆,不断地剔除边缘,缩小面积,最终会成为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最真实的你。

研究生未毕业,我就去了北京实习,因为很确定家乡小城里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过的,但具体要过什么生活,我也没想好。稀里糊涂地投了简历,最终被一家还算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录用,去那做产品运营。

实习期间需要接触许多杂活,写文案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天当中最开心的时刻。久而久之,我积累了相当多的文案作品,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慢慢明白了自己的长处所在。

后来的工作基本和文字相关,现在来到媒体,工作职责就是追热点、采访、写文章。尽管累,心里却不觉得苦,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当初难下的决定,在尝试中逐渐变得清晰。

希望20出头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三件事

每种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

选择一种生活,除了享受它的好,也要接受它的不足。

你不能一边选择一种生活,一边抱怨这种生活。

抱怨没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人生。

前段时间,一篇《选择一种行业就是选择一种心酸》,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大家在文章中看到自己,心生感触,另外也惊讶于其他从业人员的不易。

原来听起来很厉害的“海洋石油工程师”,会因为总要待在海上而找不到女朋友。原来看起来很轻松的老师,也没那么轻松,面对难对付的孩子和家长,依然会焦虑地睡不着觉。

我有一个朋友,是大家羡慕的那种“在年轻时就要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创业成功,24岁拥有了自己的公司,3年后实现盈利,在一线城市买了车房。

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路走过来自己都觉得挺懵逼的,谢天谢地,活着就好。

“曾经几百万的投资亏得一滴不剩,走亲访友借钱准备东山再起,差点被认为是进了传销。那种感觉特别无力,就是全世界都觉得你不行,你自己也都快觉得自己不行了。”

“后来生意做起来了,突然就成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说实话,受不起。我只是个做生意的,虽然现在做得还不错,也不知道这种日子能持续多久。”

同样经历放在许多人身上,可能心态早就崩了。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人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付出的代价,除了坚持的艰辛,也不乏妥协的痛苦。

朋友大猫是一名贝斯手,她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中学英语老师。大猫的家境一般,从来在学校里都是名乖学生,“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努力学习,将来多挣些钱。”

高中时无意间接触了摇滚乐,对于她而言,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非常实际、实际地甚至有点拧巴的大猫,知道组乐队的想法在那个时候无异于异想天开。五年后,她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拿着不错的薪水,却从没忘记她想要的生活里面该有些什么东西。

“不能靠音乐吃饭,起码可以当个爱好。工作后我报了乐器培训班,每个周末都去学,然后,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拥有了自己的乐队。”

为了想要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妥协甚至是必须的。

只要记得初心,就不会在渐渐老去的时候,后悔为什么没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希望20出头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三件事

亲爱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请对自己真诚一些。你的人生不需要获得那么多人的喝彩,它需要的,是你发自内心的认可。

请行动起来。遇到再难的局面,每行动一次,焦虑就会减少一分。

最后,但行好路,莫问前程。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充实而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点击立即进入刺猬官网找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