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一個老工業城市的涅槃重生

福泉:一个老工业城市的涅槃重生

福泉:一个老工业城市的涅槃重生

春風化雨,滄海桑田,走進福泉,一幅現代城市的絢麗長卷映入眼簾:四通八達的路網,鱗次櫛比的高樓,花團錦簇的公園,日益完善的設施。改革開放40年,已成為丈量福泉城市建設的一段標尺。

從傳統資源型城市的桎梏中破繭,對老工業基地福泉來說,是探索轉型,更是涅槃重生。

今天,以全新的容顏面世的福泉,擁有活力激昂的生命力,它釋放的活力和散發的魅力,不僅增強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自信,更讓本土市民幸福感滿滿。

開門見綠推窗見景

“家鄉福泉的變化,真可謂逐電追風,令人應接不暇。”已經退休的吳儒波是土生土長的福泉人,他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用手中的相機捕捉福泉城市建設的變遷。

吳儒波翻開一本名為《古城變遷》的畫冊,向記者介紹他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通過比對一個點、一個面的今天和昨天,直觀的感受福泉。“在聶家坡上能夠拍到福泉的基本面貌,我從2013年拍到2016年,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福泉城市變大了。”他說,在過去,福泉城區的概念大約就是東門城門洞以內的範圍,四個城門內人口聚集,就是所謂的“城內”。

在上世紀90年代,吳儒波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他最怕的就是上級媒體向他約“城市建設”的照片。“沒有像樣的地方啊,最高的樓也不過五六層,很難拍。”吳儒波說,到了2015年,他最熱衷的就是拍“城市建設”的照片,而且要抓緊拍,因為福泉之變太快了。

在吳儒波拍攝的照片中,位於福泉市煙燈坡以南、以東、以北的位置,曾經的菜地、荒地、山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太極宮、平越驛站、體育館、福泉中學、移民安置區等。“以前福泉人活動只有去中山場,鍛鍊身體就去烈士陵園。如今,光是市民活動廣場就有藜峨廣場、人民廣場、文峰廣場、碧桂廣場等10多個地方,鍛鍊身體可以去太極宮學太極拳、登高雄鎮樓……”吳儒波感慨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福泉變了,變得快,變得美,變得更加宜居宜遊宜業。

織密路網暢享交通

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福泉當地流傳著一句話“福泉人民歡迎你,福泉公路抖死你”。那時,福泉的路是真難行。

田黔波,今年67歲了,他有20餘年的時間堅守在交通戰線上,見證了福泉交通的發展。前不久,他在杭州的朋友給寄了幾隻大閘蟹,隔天就收到了。“大閘蟹都是坐飛機來的,這在過去怎麼可能。”他說,1978年,從福泉去貴陽一天只有一班客車,還是從甕安來的過路車,經常擠不上去。到了1980年福泉市成立運輸公司,也只有兩輛客車,13輛貨車。

“過去,從福泉到都勻也僅有一條路,210國道,雙向6.5米寬,泥結碎石路面,開小轎車最快也要一個半小時,貨車要兩個小時。”田黔波說,直到1997年貴新高速公路開始建設,2000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福泉交通才變得方便快捷。

2014年11月30日,福泉到甕安的甕馬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目前,在建的貴陽到黃平高速公路和凱里北環高速公路均涉及福泉,項目建成後,基本實現福泉所有鄉鎮通高速的目標。福泉市國省道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增加了3條100餘公里,通行質量大幅提升。12月2日,甕馬鐵路也傳來好消息,甕馬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甕馬鐵路背後河特大橋順利完成最後一片T樑架設。至此,甕馬鐵路鋪架工程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城市要發展,路是大動脈。“福泉市區的道路建設也從過去的一橫一縱發展到了現在的五橫七縱。”田黔波說,上世紀90年代他去馬場坪還是騎自行車,隨著城市路網相繼建成,公交車、出租車隨處可見。

在1978年客運企業在福泉還是空白,現在已經有13家,全市營運車輛擁有量3681輛,其中營運客車869輛,營運貨車2812輛。城市道路的相繼建成,讓市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

教育改革釋放紅利

40年前的教室是什麼樣?黑屋子。那時候,除了老師辦公室,剩下的都是教室。那時候,老師的裝備僅僅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那時候,在福泉中學的上風向就是磷酸鹽廠,刺鼻的味道吹進教室。

40年,櫛風沐雨,薪火相傳。教育環境不斷改善,從書本課堂到課外拓展,教育理念持續鼎新,課程建設走向深入。“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希望學生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福泉市教育黨工委負責人介紹到,1997年福泉市通過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驗收,2016年通過了全國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

為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15年初,針對校長責權不對等、學校編制管理僵化等問題,福泉市啟動了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福泉中小學打破了校長“官銜制”,摘掉了校長“官帽”,設立了校長職級負責制。

3年前,趙前珍是福泉市教育局第一輪聘任的28個校長中的一個。她來到福泉四小,與其說她是校長,不如說是教育職業經理人。她手上有人權、事權、財權,充分的辦學自主權真正激活了校長的辦學熱情和激情。“福泉四小的團隊凝聚力增強了,從過去的村小成為現在第十集團辦學的牽頭學校,學生也從過去的700餘人增加到現在1500餘人。”同時,福泉市還破了教師的“鐵飯碗”,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增強了教師的危機意識,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真正做到人崗相適。

2016年,福泉市通過了《關於免除全市高中階段學生學費的決定》,今後將免除全市高中階段學生學費,所免學費納入市級財政預算,由財政部門統一核算後據實撥付,這還屬全省首例。“免除高中學費,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夠接受高中教育,也有利於學校留住和招收更多的優質生源。”

綠色磷都幸福福泉

磷肥廠、重鈣廠、化肥廠、化工廠……改革開放初期,眾多工礦企業聚集於福泉。1990年11月11日,總投資58.5億元的甕福礦肥基地礦山項目甕福磷礦在福泉市道坪鄉新龍壩工業場地舉行隆重的開工典禮,標誌著中國最大的磷礦肥綜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1993年4月15日,甕福磷礦基地重鈣項目開工典禮,福泉成為亞洲最大磷都。

然而,隨著福泉工業建設的發展,城市煙囪林立,發展模式粗放、環保意識缺乏、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日益凸顯。福泉市環保局局長歐陽雨說:“特別是到2001年環境問題嚴峻,甕福磷礦渣場和汙水管網出現滲漏,大多數廢水滲入了地下,水環境質量惡化。”

2002年,甕福把廢水管網提升到地面,並將玻璃鋼置換為價格更高、物理化學性質更為穩定的HDPE膜管。經過技術升級改造,一滴廢水都排不出去,並且處理後的廢水實現了內部循環利用。2005年,通過引進美國的磷石膏渣場鋪膜防滲技術對磷石膏渣場汙染進行根治,在全國率先克服了磷石膏渣場滲漏的行業“老大難”問題。2013年,福泉在羊昌河段修建的發財洞大型汙水處理站正式運行,持續從末端治理水汙染問題。

12月7日,2018年黔南州磷石膏新型建材製品產銷推介會在福泉召開。“通過技術創新和實施循環經濟,磷肥工業溼法磷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磷石膏‘變廢為寶’,按照省委省政府‘以用定產’的要求推動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歐陽雨說,福泉積極引進了貴州正霸新材料、藍圖裝配式建材、上和築石膏板材等項目,啟動建設全省第一個磷石膏新型建材產業園,工業廢棄物在福泉被“吃幹榨淨”。

多年來福泉堅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長期持續不斷下“血本”,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進行環境保護和治理,有效推動全市工業向綠色化、安全化、循環化和智能化發展。

福泉:一个老工业城市的涅槃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