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湖南省潮阳县社港乡社港村,曾经住着一位百岁老人叫寻颂玉。她的丈夫王介福在1944年就逝世了。1986年2月21日,当地政府和附近乡亲为她做百岁寿庆。面对六十桌来吃寿酒的客人,她时而高声谈话,时而穿行客人中间,比一些刚刚六七十岁的人还显得活跃。这天她喝了三杯米酒吃了一碗半饭和不少的荤素菜肴。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长寿老人

寻颂玉身高约有1.55米,戴着一顶青色平绒帽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白发从帽子后边缘垂至肩上。脸部肌肉还算丰满,只是布满了一块块老年斑。老人身上的青灯芯绒罩衣和罩裤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看得出是刚用米汤浆洗过的。老人不但健康,而且还健谈,很多年前的事情都还记得比较清楚。

1944年,老人家乡浏阳沦陷。当时老俩口已年近六旬,白天要躲到山上,晚上才敢回家搞点吃的。寻颂玉老人有一只直径约五寸的蓝釉瓷缸,原来共有两只,一直伴随她俩口子过了多年。当时,日本鬼子乱抢东西。寻颂玉担心她瓷缸被抢,就将它们藏在靠山坡边的一个水塘里。

一天,鬼子兵来了,怀疑有游击队躲在水塘里,一齐往塘里打枪。等鬼子兵走后,她丈夫从塘里捞出瓷缸时,一只已被子弹打碎了,剩下的这只也被打了一个缺口。老人伤心地说丈夫也是那年死去的,剩下这一只有缺口的瓷缸,又单独伴了她四十多年。看着这只有缺口的瓷缸,老太太就会想起丈夫,想起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那些东躲西藏的日子。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卢沟桥

寻颂玉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农历六月十二,16岁就嫁到了王家。丈夫王介福与她同年,不是王家亲生的,而是抱养的。加上脚有点瘸,所以不大被亲戚们看得起。有一天王介福去岳父家帮工,与岳父家一位长辈发生口角,对方出言不逊,王介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气将对方推倒,那人的头部碰在墙砖上出了血,这下可闯了大祸。寻姓族人一声呐喊,把王介福捆了起来,关在寻家祠堂里。并且传了话来,要王介福夫妇在寻家柯堂办24桌酒席,在王家祠堂办8桌酒席,才肯放人。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祠堂

当时寻颂玉年轻气盛,听到这个消息匆匆赶回娘家,闯入祠堂找族长要人。族长不但不放人,还威胁说如不照数办酒赔礼道歉,就要送王介福到县衙坐牢。寻颂玉不知天高地厚,她暗自盘算县太爷也应该讲个道理,何况32桌酒席,家业会赔个精光。于是决心打这一场官司。浏阳县衙在百里之外。寻颂玉抢在坐轿的族长之先赶到县城,可是那时的县太爷怎能不偏袒宗族势力而去为一个农村妇女撑腰?这场官司的结果是:王介福被抓到县里坐了3个月的班房,寻颂玉也被关了12天,而两个祠堂的酒席不仅照办,王家祠堂还由原定的8桌增加到了12桌!寻颂玉打官司吃了亏,总结了一条经验;“凡事莫争莫吵”。她把这作为这辈子的处世信条,要求子女们也要凡事多忍让,不要意气用事。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县衙

有一年,寻颂玉突然病倒了,10多天躺在床上起不来。丈夫为她请医抓药。她却有点信迷信,自己躺在床上默默祈祷,并许下一个心愿:“病好后做一件好事。”好了,当然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寻颂玉心里却一直思忖着许下的愿如何兑现。正在这时,邻居一家房子失火,几乎全村人都来救火,但因附近没有池塘,要到半里路外的山塘和溪里取水。结果,这一家的东西几乎烧了个精光。寻颂玉触景生情,心想:“我就在附近挖口塘做件好事吧!”

寻颂玉就开始在屋场边自己的那七分土里挖塘。尽管这七分土地势低洼,但挖口塘谈何容易!俗话说,“寸土难移”,更何况寻颂玉还是个小脚女人,平常只会织布做家务,很少下地呢!而且寻颂玉还有个想法:“自己许的愿要自己来还,挖塘不能让丈夫来干。”她下了决心,就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她把应付必要家务以外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件事上,直到第四年冬天,一口七分水面,一人多深的水塘硬是被她挖成了。丈夫利用水塘开始养鱼,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池塘

塘挖成了,寻颂玉了却一件心事,不仅心情舒畅,持续四年的辛勤劳动,也使她身体更结实,她从那以后基本上没再生过病。在挖塘之前,她纺纱织布是好手,一天可以织一丈布,赚三斤盐钱,但田里地里的活很少做。挖塘之后,她不但闲不住,而且光做家务也感到不满足了。除犁耙工夫干不了外,种稻种菜,上山砍柴,她样样都干,而且像男人们一样干得利落。1944年,寻颂玉的丈夫王介福逝世后,儿子早已分家,寻颂玉就开始一人单独生活,里里外外全是她一手操劳。她吃的粮食和蔬菜是自己种的。柴草是自己上山砍的,穿的衣和布鞋也是自己做的。用她的话来说:“一个人做,一个人吃,撇里撇脱。”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挖地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寻颂玉尽管年过古稀,除在自留地里种蔬菜、种红薯外,仍然扛着锄头、背上背篓,到几里外的山上挖土茯苓、蕨根等。虽然吃得差一些,但终究没饿过肚子。并且用劳动所得换得了一点路费,背上自己做的一袋浆红薯,去湘潭看望她的妹妹一趟。当时不但乡亲们佩服,连城里人也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

农业学大寨那些年,90岁上下的寻颂玉像着了魔似的,因她的名字难隔两天不进大队的广播。什么“年迈九旬不服老,颂玉老人干劲高”等。广播一叫,寻颂玉老人就眯眯一笑,浑身劲头更高,简直成了大队的一面旗帜。有时十四五岁的姑娘同她比手劲掰手腕,还在她面前吃败仗呢。那年头,尽管工分不值钱,寻颂玉一个人做,一个人吃还算过得去。年终收入还总是排在队里的前列。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学大寨

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寻颂玉也分了一份责任田,除了下水的农事让子孙们去做,其余她依然坚持自己动手。最有意思的是,随着政策的放开,老人也开始搞起了商品经济。年轻时她那手令人称赞的针线活,在年近百岁时居然派上了用场。她买来一些洁白的细布,裁成四四方方一条的小手巾,用手工卷好边,然后用彩色线在上面做上九万千百几个字,拼成图案。据说这是她在娘家时学的。这个图案既象征富有,又象征吉祥。加上是百岁老人亲手所傲,因此人们争相索取,沾个喜气。有的给予实物酬谢,有的付给观金。碰上乡邻好友家有小孩满三朝做周岁的,老人还无偿地送去一条,给予祝福。因此,老太太跟周围邻居的关系都很好,大家也很尊敬她。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刺绣

寻颂玉自食其力,衣食住行自理的局面,直到1986年2月21日,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给她做百岁大寿时,才稍稍有所改变。按正式计算,寻颂玉要到农历六月十二才满100岁。乡亲们认为六月天气太热,不好大办寿庆。而且按照百年之中的闰月累计,寻颂玉早满一百岁了,所以就提前几个月为她做了寿。酒席间有人提出:“百岁老人还要自食其力,还要劳动,讲来不好听。”于是,吃寿酒的人一致向寻颂玉提出:“以后您老就不要劳动了。”寻颂玉老人开始不依。她说:“我不是没有吃才做喽,我是要劳动才舒服喽。”讲来讲去,最后达成一个协议;种菜提水这些户外的事不再做了,室内家务听从寻颂玉老人自便。老人坐久了就不舒服,总是催媳妇、孙媳妇找些事情给她做。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爱劳动

寻颂玉老人喜欢喝酒。她不喝街上卖的白酒,只喝一点乡下土法酿制的米酒,每次一两口就行。从30来岁起,她就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前喝一口米酒的习惯。已持续了近70年,其间只有1960年前后那几年例外。那时候实在搞不到米酒,就用开水代替,为什么要喝酒的道理她讲不清,只是说睡觉前喝口酒身子暖和,睡得香。有痰时喝口酒就没有痰了。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米酒

爱干净、图暖和,是寻颂玉老人生活起居的基本特征。不管天气多冷,老人每三天要洗一次澡,换洗一次贴身衣服。被子蚊帐总是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早上起来她要到屋前屋后转上一两圈,活动活动。她孙子曾经买一个塑料壶给她睡觉时暖脚,她从来没有用过。她认为那东西烫人,不如喝口酒或半杯开水。冬天,子孙们让她烤火,她也不愿意。她认为烤火不如活动活动。至于吃的,不论粗细荤素,只要温热就行。她的牙齿还好,只掉了两个门牙和两个智齿,一般的食物都还嚼得烂。

百岁老人寻颂玉爱劳动讲卫生,打官司让她记住凡事莫争吵与人为善

图注:自力更生

如今,寻颂玉自然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是她的长寿经还是有值得借鉴之处。譬如凡事心平气和不与人争吵,能忍则忍一下;喜欢劳动,推崇自食其力;爱干净图暖和和喝米酒等。(彭忠富/整理;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