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詩刊》李少君

一份期刊肯定內設多個欄目,欄目的作用是將發表的作品分類排版,以便讀者閱讀。欄目的設置是很考究的,作品按欄目分類,應當名副其實。當然有些作品分類很難那麼精準,但話說回來,也不能讓欄目標籤化,或者文不對題,或者天知地知。現在以李少君暫管的國刊《詩刊》為例,說說兩個欄目。

現在的《詩刊》,上半月刊設有10個欄目,下半月刊設有9個欄目。合起來看,19個欄目中設有一個“新時代”欄目。顧名思義,這個欄目內發表的詩歌就叫“新時代詩歌”,或作品內容是反映新時代的?這樣理解不錯吧?比如這首《建設者,與大地垂直的抒寫》:

請問《詩刊》李少君

這樣並不錯。可是問題來了,是否意味著除“新時代”欄目外的18個欄目發表的詩歌都不是新時代詩歌呢?比如下面這首《石油小城》,寫的中國的第一口油井成功開採,結束了大陸無石油的歷史。按理說,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但因為這是1907年的事,該作品不安排在“新時代”欄目。按這樣推理的話,《詩刊》的“新時代”欄目的含義是指的時間概念?這樣的話,問題又來了,難道其他18個欄目發的詩歌都是寫新肘代之前的事嗎?

我意思是,“新時代詩歌”如何定義?怎樣界定?怎樣劃分?李少君應該最有發言權,他舉辦和主持了那麼多的“新時代詩歌論壇”。還有,《詩刊》的“新時代”欄目的投稿要求是什麼,有責任告訴大家吧。

請問《詩刊》李少君

《詩刊》還設有一個“詩旅一帶一路”欄目,設這個欄目沒錯,同樣,欄目內發的作品讓人迷糊。比如雷平陽的《麥積山》,

請問《詩刊》李少君

雷平陽這首詩寫麥積山的菩薩,可以;他想隱喻什麼,也可以。但是,既然放在“一帶一路”欄目,總得體現

“一帶一路”。否則,欄目名稱成了一紙標籤。至少,我讀不出該詩與“一帶一路”有關聯,李少君水平高,讀得出,那就請他解讀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