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敏:情繫司法促和諧 為民奉獻無怨悔

祝敏,女,漢族,1990年6月生, 現任瀘州市瀘縣司法局方洞司法所長。

祝敏:情繫司法促和諧 為民奉獻無怨悔

2012年,西南政法大學畢業的祝敏來到瀘縣司法局方洞司法所工作,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作為一名年輕的司法所長,她放棄了繁華熱鬧的都市生活,選擇紮根基層,將青春奉獻給熱愛的司法行政事業,為維護一方和諧穩定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為民解憂 公正調解

“人民調解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轉型,農村矛盾呈現多樣性、突發性等特點,調處難度增大。為了做好調解工作,祝敏不分晝夜,靠著一張嘴、兩條腿,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堅持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矛盾糾紛不上交。2018年春節剛過,山東來瀘縣務工的一名工人到方洞鎮陳田村村民李某家中修復屋頂漏水,完工後,因對工錢存在爭議,二人發生爭論,工人在與李某的爭執過程中猝死,十幾位親友聞訊後從千里之外趕到李某家中討要說法,並索要80萬元賠償金,雙方矛盾一觸即發。祝敏耐心細緻的開展調解工作,最終雙方在互諒互讓中達成協議。近年來,祝敏每年參與的矛盾糾紛調解均在50餘起,其中重大疑難糾紛10餘起,調處成功率達99%,沒有一起因為調解不及時或調解不當而導致矛盾激化或民轉刑事件發生,“有糾紛,找司法所”已經成為方洞群眾口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祝敏:情繫司法促和諧 為民奉獻無怨悔

祝敏對前來報到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入矯教育

嚴管深教 以情矯正

方洞司法所管理的社區服刑人員多,社區服刑人員家庭背景、教育情況、心理素質各不相同,面對複雜情況,她摸索出一套分類管理“三原則”: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因人管理。社區服刑人員李某是未成年人,住家離所遠,來往不方便,為了不耽誤李某的學習,祝敏通知李某每月週末到司法所報到,李某也將她當作姐姐,主動與其談心聊天。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專門施教。祝敏對方洞司法所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同類型犯罪劃分,確定每月教育學習內容。社區服刑人員中交通肇事犯罪比較多,祝敏就在每月的集中學習中必向社區服刑人員講授一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並用隨堂小測試檢驗學習進度。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誠心幫教。社區服刑人員黃某被判緩刑後,自覺受到偏見和歧視,再加上家庭變故,一度情緒消沉,甚至開始出現“破罐破摔”的心理。瞭解到黃某的情況後,祝敏多次到其家中走訪,主動與其溝通交流,讓其傾訴心中不快,在祝敏的開導下,黃某逐漸放下了思想包袱和顧慮,開始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在祝敏的幫助和鼓勵下,黃某現在已經與人合夥承包了11畝地,做起了龍蝦養殖生意,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祝敏:情繫司法促和諧 為民奉獻無怨悔

祝敏開展“送法進鄉村”普法宣傳教育

傾己之力 熱心援助

面對需要法律援助的弱勢群體,祝敏始終堅持著能援則援、應援盡援的工作宗旨,熱情接待,真心關懷,設身處地的幫他們想辦法,拿主意,為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不遺餘力。2018年7月,家住方洞鎮慶豐村的老人李某來到方洞司法所求助,稱自己的兩個兒子與他斷絕了聯繫,對他不管不顧,而他身患肺氣腫、肺堵塞等多種疾病,沒有住房,生活十分困難。聽完老人的哭訴之後,祝敏立刻到其所在村進行調查核實瞭解情況,但是老人的兩位兒子堅決不對父親的養老負責。祝敏為老人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在援助律師的幫助下,法院判決老人的兩個兒子每月支付500元贍養費。而老人的兒子拒不不履行生效判決,仍不支付贍養費。祝敏又到法院為老人申請強制執行,老人的贍養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貼近群眾 廣泛普法

普法,是祝敏最放不下的工作。“群眾的法治意識淡薄、法律知識貧乏是社會滋生矛盾糾紛和違法犯罪的根源。”為了打好司法行政工作之基,她踏遍了轄區內的山山水水,村組社區,把國家的法律、黨的政策和自己對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群眾的心中。 她編寫了《方洞鎮依法治理工作手冊》《農村常用法律知識讀本》,組織機關幹部通過會前學法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對法律知識進行學習;在社區,她結合重大節日節點,舉辦主題法律諮詢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在農村,她將農民法律大講堂帶到田間院壩,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農村法律明白人;在學校,她利用瀘縣特有的“法娃”元素,通過法治圖片展覽,法治教育講座,法治班會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娃”主題宣傳教育。方洞司法所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司法所”,各項業務工作都位居全縣前列。其個人先後榮獲瀘縣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瀘縣優秀人民調解員、四川省社區矯正工作先進個人、瀘州市“十佳”司法所長等榮譽稱號,所撰寫的人民調解案例入選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

祝敏:情繫司法促和諧 為民奉獻無怨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