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7千人民幣和現在的30萬人民幣,誰更值錢?

草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丶


貨幣的購買力,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衡量。結論是今天的30萬元購買力要大一些。

一、貨幣總量。

25年前流通中的貨幣總量為5864.7億元,而2018年低的M0為7.32萬億元。按照線性關係換算,25年前的7000元相當於現在的8.7萬元;現在的30萬元相當於25年前的2.4萬元。

二、可支配收入。

25年前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元、農村居民922元,2018年城鎮居民為39251元、農村居民為14617元。換算一下的話,25年前的7000元相當於現在的10.66~11.10萬元;現在的30萬元相當於25年前的1.89~1.97萬元。

三、消費支出。

25年前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元、農村居民770元,2018年城鎮居民為326112元、農村居民為12124元。換算一下的話,25年前的7000元相當於現在的8.66~11.03萬元;現在的30萬元相當於25年前的1.90~2.43萬元。

由以上數據可見,25年前的7000元總體上與現在9~11萬的購買力相當,但是還達不到現在30萬元的購買力。

25年以來貨幣增發導致購買力被稀釋,但是國家社會經濟各方面突飛猛進地發展,物質產品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人們生活需要。與此同時,參與創造性、生產性勞動的人們,其收入水平同樣也大幅度提高,消費支出水平(生活水平)也基本上按照相應幅度得到提高。但是,如果有人抱著坐吃山空的想法好逸惡勞,當年的7000元到今天恐怕已經縮水了九成多,還剩不到當年一成的購買力。想想當年的萬元戶,如果沒有繼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打拼,今天是不是已經泯然眾人或者銷聲匿跡了呢?


顏開財經


這個就要看當時的物價情況和現在的物價對比了。

25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時候,普通工人的工資在130元到180元之間,單位好的工人,工資也就是250元到300元。

現在企業普通工人的工資,差不多在3500元到4500元之間,大工廠,或者效益好一點的企業,工人工資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包括在江浙沿海一帶打工,工人的工資差不多也就5000左右。

如此,也可以對比出來,現在工人的收入是那時候的20倍到25倍左右,那麼,7000元的20倍到25倍是多少?14萬到17.5萬元。


如此,那時候的7000元,自然不如現在的30萬值錢了,也就是說,現在的30萬,相當於25年前的1.5萬左右。

還可以以日常生活來計算,1993年,2元可以看一場電影,現在電影,也要35元到50元之間,物價漲了17.5倍和25倍,那麼,7000元的17.5倍是12.25萬,25倍則是17.5萬元。如此算來,25年前的7000元,依然不如現在的30萬元,只有7000的兩倍1.4萬元,極有可能才相當於現在的30萬,綜合得出,25年前的7000元和現在的30萬相比,現在30萬更值錢,現在的30萬,相當於25年前的1.5萬左右。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25年前,也就是1993年左右,當時我們這萬元戶都算大款了。7000塊,也能算小康一族了。

別的不說,先對比下房價吧。


舉最典型的上海1993年房價1000元左右,七千塊錢差不多買7平方。

而今天,上海的平均房價四五萬元一平,三十萬也就能買個7平方左右。

單純通過房價對比,25年前七千塊和今天的30萬差不了太多。

七千塊,按最高存款利率存五年定期,到期自動轉存,今天會虧多少?

七千塊按基準利率定期五年到今天一共續存了四次。我們按1993年5月15日以後存入七千定期五年,到期自動轉存,到今天的本息之和為:

7000×(1+12.06%×5)×(1+6.66%×5)×(1+3.6%×5)×(1+4.41%×5)×(1+4.75%×5)=26597元。

也就是說七千塊定期25年,本息也不過才不到三萬塊錢。

也就是說,七千塊如果只是存款到現在,雖然能取出三萬快左右,但是你卻虧了27萬。

為什麼錢越存,越不值錢?



這就不得不提,通貨膨脹了。我們可以看到,近30年通貨膨脹率不低,而利率最高的幾年,通貨膨脹率也特別高。存款利率總也追不上通過膨脹率,所以通貨膨脹是造成我們資金貶值的最主要的原因。



具體到25年前的7千塊和現在的30萬,哪個更值錢,我的答案還是25年前的7000元。當時的公職人員月平均工資也就100來塊,不吃不喝,需要6年才能攢夠。今天的公職人員,月均收入也不低了,不吃不喝兩三年就能三十萬了。所以,七千元比現在三十萬更值錢。


財富公元


今年是2019年,25年前就是1994年。

1、25年的7千元可以買到哪些東西?

  • 1994年,豬肉的價格約4.32元一斤,7000塊錢可以買1620斤豬肉

  • 1994年,大米1.3一斤,7000塊錢可以買5384斤大米

2、過去25年真實通貨膨脹率

真實通貨膨脹率基本可以認為是M2增長率-GDP增長率,1994年到2018年,GDP和M2的差異越來越大,真實通貨膨脹率越來越大,1994年到1999年,M2和GDP總量基本相同,那時錢基本不怎麼貶值,過去25年GDP平均增長率為12.9%,過去25年M2年增長率為16.48%,真實通貨年膨脹率等於3.58%。

3、按照物價:25年前的7千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過去25年真實通貨年膨脹率為3.58%,7000元相當於現在7000*(1+3.58%)的25次方,等於1.68萬。這個按照所有商品的平均漲幅綜合計算得出,按照單一物品差異比較大,現在大米的價格是1994的2倍左右,按照大米價格7000元差不多相當於1.68萬,但是按照商品房銷售價格年平均漲幅7.8%,7000元相當於現在4.57萬。


互金圈


25年前的1993年,本人受聘一家影視廣告公司的高層策劃,年收入2萬餘元,遠超提問者所述7000元的界限。當年購21吋康佳彩電一臺3300餘元,普通洗衣機一臺1500餘元,普通電冰箱一臺2900元,普通空調一臺2300餘元,較高檔傑尼亞西服一套1800餘元,這些開支共花費11800餘元。在湘中南的三線城市,當年可購步梯房30餘平方,每平方大約400元左右。

時間推移到25年之後,即2019年之初,同檔次的彩電每臺約1000元左右,洗衣機900元/臺,同類電冰箱1500元/臺,壁掛空調機約2900元/臺,四大件合計6300元。若在湘中南同一個三線城市購房,以步梯房每平方4000元計價,30平方房屋約12萬餘元;若購30平方高層電梯新房,每平方約7000元左右,需支付21萬餘元。如果購置小汽車的話,現今30萬元可購較高檔小汽車一輛,而在1993年,當年購置北京牌帆布篷小吉普,每輛需要開支6萬元,那時的7000元錢只能買一輛稍好些的名牌摩托車。若以購農產品比如大米計算,1993年的7千元人民幣,可購9000市斤晚秈稻大米,而現今的30萬元人民幣,則能購買10萬市斤優質大米。

以上數據比較,從中可以看出,人民幣25年來雖然貶值,大不如前,但其實際購買力,因工業品價格下跌,現今的30萬元人民幣,價值仍遠遠超過1993年的7000元。特別是農業糧食類,漲價不太多,村民覺得光靠種地不太划算,幾畝責任承包地收益過少,只好靠務工或者經商,去增加個人收入。


雲淡水藍96


從我們老百姓的角度看這個問題,要比較25年前7000元和現在30萬哪個更值錢,第一對比人均收入;第二對比貨幣購買力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角度來看

25年前也就是1993年,改革開發深化期間,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93年各省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圖所示,除去沒有數據的幾個省份,平均值是年均可支配收入是2580元。

2017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

我們來對比一下,2017年的36396元是1993年的2580元的14.1倍,那麼我們按題中的7000元來算,按14.1的倍數放大,應該是30年後的98000元,那麼很顯然30萬元更值錢。

按貨幣實際購買力來看

<strong>這個就要用到通脹率的概念,根據網絡上的統計1990年-2017年的實際通脹率如圖所示

平均值為4.6%,那麼我們按照平均值來測算一下,7000元按照4.6%的通脹率25年後實際購買力相當於多少錢,這個很簡單7000*(1+4.6%)^25=21547.2元。

那麼按照通脹率的角度來看7000元相當於現在的21547.2元,當然還是30萬元值錢。


不過通過以上兩組數據的對比,我覺得還是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更靠譜一點(畢竟是草根,不懂宏觀經濟),我反正是不相信1993年的7000元只相當於現在21547.2元,要知道7000元在1993年完全可以買一套房子了,現在?一平方都買不到。

大家覺得哪個準一些?


不立而立


25年前,即1993年,還在看葫蘆娃的年代,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還是幾百元的年代。

要對比當初的7000元,與現在的30萬元,那麼我們就要看這25年的通脹率。下圖為官方公佈的近27年的的通脹率,嚴格計算應該為:

7000×(1+14.7%)×(1+24.1%)×(1+17.1%)....×(1+7.5%),這個計算數字太多,為方便計算,我們直接取均值4.6%計算,則7000×(1+4.6%)^25=21547元

顯然現在的30萬元值錢。

不過大家肯定感覺當初的7000元不止現在的21547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系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本身的原因。比如,CPI沒有包含房價,雖然房產作為一種資產並不應該包含在內,但是,房價卻是人們感受物價的重要因素。再如,中國的CPI中,豬肉佔比過大,而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恩格爾係數的提高,食品對人們物價的感知的影響會越來越小。所以,CPI與人們的感受之間存在系統性偏差。

因此,如果以實際社會中增發的貨幣來M2增長率與GDP的增長率來對比的話,會更加合理點。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1997年-2016年的實際通脹率大概為:10.68%,因此我們姑且直接取這個值來測算一下,25年前的70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7000×(1+10.68%)^25=88476元,顯然還是目前的30萬元價值高。

或許有人還是會不信,感覺還是1993年的7000元更值錢,其實就算以大家觀感最強烈的房價來計算,兩者的也出入不大,我們看看下圖1993年上海一個房產銷售的廣告,你會發現,我們第二個的計算是基本準確的。

1993年11月3日新民晚報登記的上海房價980元/平方,7000元差不多可以在上海買到7平方米的房子,我們在來看看上海2017年的房價均價,大概在42000元左右,30萬元,也是差不多可以買到7平。

要知道這個是房價,差不多可以說是上漲最快的商品了,以房價計算,兩者兩者的價值差不多,但是綜合考慮其他的話(比如電子產品其實是在降價的),那麼現在的30萬元高於25年前的7000元也就不足為其了。


鯉行者


如果是拿來買房子、古董、部分牛股的股票等價格暴漲的物資,現在的30萬真不如25年前的七千!但是購買絕大多數生活日用品現在的30萬比當年的七千要值錢得多,如今通貨膨脹的確厲害,但是25年的時間還是沒有達到42.86倍這麼多的!

第一:先看看這兩筆錢老百姓需要攢多久!

我就以上海市舉例說明了,下表是上海市職工年平均工資這些年的變化情況,1993年的時候上海市職工年平均工資是5650元,7000元差不多要幹15個月,2017年上海市職工年平均工資已經超過八萬了,30萬元差不多需要幹45個月!從時間投入上來說是原來的三倍,如果現在幹15個月可以掙10萬元。


第二:買買東西看!

1993年的時候上海一處離徐家彙30分鐘車程並且馬上要通地鐵的樓盤一平米980元,當年的七千塊可以買7.14個平方,如今這樣的地段一個平方八九萬是要的,現在就是差不多六十萬,如今的三十萬用來買房還不如當年的七千購買力強!

不僅僅是房子,如果你當年拿著這些錢去買古董或者大牛股的股票,增值幅度比房產還要多!甚至幾百倍上千倍的漲!

如果你是拿錢買黃金,1993年倫敦交易所的期貨金價是360美元/盎司,目前是1300美元左右,翻了3.6倍,如果是買金子當年的7000放到現在價值2.5萬多。

93年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那個時候去買根棒冰我記得一兩毛錢就夠了,如今翻了十倍,買這些東西現在的30萬比當年的七千要值錢得多!



心安理得君


93年,工作很少。一個月100塊錢。還要找人才能幹。重體力活。放現在最少六千一個月。

60倍。相當於現在42萬。

路邊一個煎餃兩毛錢,現在兩塊。10倍,相當於現在7萬。

所以現在掙三十萬塊錢。比那時候掙7000容易。也比那時候價值高。說明生活還是好了。

當你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錢顯得尤其重要。

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那時候的7000塊錢,簡直是一筆鉅款啊。

mb。那時候人真窮,特別火車站。烏央央的盲流。還遣返。😄七千塊能領個老婆回家啦


大眼睛164554753


25年前即1993年7000元和2018年的30萬相比,哪個更值錢?要看參考物。

1.以工資收入為參考標準。以上海為例,1993年年平均工資是5652元。7000元也就是不到一年半的收入。

而今天,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的月平均工資是10128元/月。30萬元摺合約為30個月(2.5年)的收入。

因此,今天上海30萬元是遠遠強於1993年的7000元。

2.以房價為參考標準。根據《新民晚報》1993年刊登的一則房產廣告,1993年一處房產價格是980元/平方。當時7000元可以買到7.14個平方米的房子。

2018年4月上海平均房價(全市平均)45655元/平方米。那麼,30萬元可以買到6.57平方米房產。

從購買房產的角度看,今天30萬元,還不及1993年的7000元。

從大米、黃金、肉類等為參考物的話,今天30萬的購買力遠遠高於1993年的7000元。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房產為參考物,2018年的30萬元是遠遠強於25年前的7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