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撰文 马洁 赵芳

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低血糖事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或者脑部受损等致残率、致死率增加的原因,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患者一生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低血糖的预防,并及时处理。

低血糖的症状和原因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和症状

健康人低血糖标准为低于2.8mmol/L(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为低于3.9mmol/L

血糖下降至2.5~2.8mmol/L时,可出现各种以脑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低血糖症状,伴有如手抖、出虚汗和四肢无力等不适,甚至包括精神异常。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低血糖症发生的三大原因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对于治疗规范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引起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控制好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这三条原则。

如进食量不够,该加餐时未加餐;运动量过大,运动量增加时没有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或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等于或低于3.9mmol/L(70mg/dl)时,就应视为低血糖症。低血糖可能引起反跳性的高血糖,病情波动,血糖大起大落,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不利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低血糖,血糖控制就不可能达标。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按时吃饭,

适量活动,

合理使用降糖药,

监测血糖,

随身携带糖果,

定期看医生以

...

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您口服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或是注射胰岛素,一定要记住,先准备好饭,然后再用药,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2、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要及时加餐;

3、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和救助卡;

4、开车的“糖友”应监测血糖,把含糖食物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5、携带的食品必须含糖,不能是木糖醇等甜味剂食品。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补充糖分,坐卧休息,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咨询内分泌科医生,寻找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发生低血糖该怎么办

当发生低血糖时,特别是面对晕倒患者,家人应该如何正确处置呢?

来看一个例子:老王一天晚饭后突然心悸、手抖,王大妈及时拿来血糖仪检测血糖,当看到血糖值为3.6mmol/L时,马上给老王吃下15~20克碳水化合物,等15分钟再次检测血糖,血糖值升到3.8mmol/L,这时血糖值还没达到正常,王大妈又给老王吃了15~20克碳水化合物,等15分钟再次检测血糖,这时血糖值已经正常了。

虽然低血糖已经纠正,可是这时距离下一餐还有好几个小时,所以需要加餐一次,但需避免摄入过多热量,以免血糖升得过高,可进食一些作用时间较长的碳水化合物,如2块饼干、1片40克全麦吐司、200~300毫升纯牛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一下:牢记“双15”很重要

“吃15”,指吃15~20克碳水化合物;“等15”,就是等待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然低于3.9mmol/L,则重复以上“双15”方案。

如果比较规律或频繁地出现低血糖,需在记录本上写明低血糖发生的日期、时间、低血糖反应情况及血糖值,便于就诊时医生了解病情。

如果出现重度低血糖怎么办?

重度低血糖时大脑因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会感觉昏昏欲睡或意识混乱,所以也无法将果汁等喝下去。

这时家属可以尝试将蜂蜜或葡萄糖凝胶涂于患者的口腔黏膜使其吸收,同时赶快拨打120或999电话。

当患者完全清醒后,可以先小口小口地喝一些果汁,有可能的话最好吃些东西;危机过后请及时告知医生。

小贴士:如何选择15~20克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片是最佳选择

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准备巧克力、饼干、牛奶或面包在身上,以防万一。可是上述食品并不能快速升高血糖。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呢?葡萄糖片是最佳选择,直接迅速升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其他食物这样选择

150~200毫升纯果汁含有15~20克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4~6颗软糖1勺白砂糖或1勺蜂蜜(标准1汤匙15克,与匙面相平)3块方糖

以上都是含有15克左右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既能迅速升高血糖,同时又避免补得太多,血糖升得太高。

不推荐食用新鲜水果

由于新鲜水果中含丰富果糖较多,而果糖的升糖指数低,且新鲜水果中的纤维成分会影响其糖分的吸收,因此当低血糖发作时,不推荐食用新鲜水果来迅速纠正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低血糖症的四个真相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却往往忽视了低血糖症的发生。对于低血糖,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要点。

1、低血糖症可能比糖尿病更可怕。

特别是发生严重低血糖时,大脑由于缺乏糖提供能量,会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甚至会出现昏迷。

2、饥饿感并不等于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有饥饿感时测血糖并不低,而且还可能很高。所以出现饥饿感时,及时监测血糖是必要的。但是所测出的血糖不低也不能排除已经发生过低血糖,因为测定血糖时低血糖可能已经反跳成高血糖。

3、同是低血糖,症状可以不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中青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或四肢无力等。

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可表现为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或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4、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我们也发现某些患者低血糖发作时诉说头痛、发冷,有的患者只是说话不清,能听见别人说话也理解其意义,想回答但是嘴却不听使唤。家属可能见到患者烦躁不安、走来走去不理人,其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更为奇特的是,还有的患者在低血糖发作时性格急躁,和人打架,发生阵发房颤,或者仅仅感到舌根发麻……

这里用得着那句古语:“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护理,是糖友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老年保健》杂志特别策划栏目推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系列报道:

1、监测血糖—每位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好的事

2、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3、掌握糖尿病足病防护知识刻不容缓

本文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想要获得更多信息,敬请亲们订阅《中老年保健》杂志,查看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赵芳 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临床硕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会副主委,北京护理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副主委,中华护理杂志编委。

2013年获中国糖尿病教育者认证项目最佳贡献奖。负责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教育学组继续教育工作及参与糖尿病教育认证项目开展。研究领域:糖尿病护理、教育及管理。


糖尿病患者最怕发生低血糖!怎么预防怎么急救看这里!(值得收藏)

马洁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北京地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