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服藥的心理,就能對症下藥解決吃藥難的問題

有一位住院病人,在家屬過來探視的時候,得意地向家屬說自己住院期間幾乎沒有吃藥,每天都瞞過了醫生呢。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他當場表演了一段:“吃下”藥片,然後接過家屬帶來的飯開始吃飯,吃完飯後,再將藥片完整地從嘴裡吐了出來。

家屬當場大驚失色:藥都不吃,這病能好?

顯然患者不這麼認為。

患者拒絕服藥,這是所有精神疾病治療過程中最普遍、也最令人頭痛的事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妄想、幻覺等原因,不僅認為自己沒有病,往往還會認為家屬、醫生、護士讓他吃的是毒藥,是要害他。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吃藥,該怎麼辦?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絕服藥的的原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才能起效。

精神分裂症患者為什麼不肯吃藥?原因通常有以下四類:

1

如開頭所舉的例子,病人就是認為自己沒有病,認為醫生護士讓他吃藥是在害他,所以才偷偷“藏藥”不吃,並以躲過醫生檢查為榮。

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大腦無法像從前那樣正常思考,因此多有不同尋常的想法與行為,猜疑、恐懼心理,造成患者難以對醫護人員信任。這一類患者,家屬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釋,獲取患者的信任是比較重要的。

2

僥倖心理,認為自己不會復發,不需要吃藥。

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願意吃藥的較為常見的原因。這類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經過治療症狀有所緩解,也就是所謂的“感覺好了”,就以為自己已經“痊癒”,不必再繼續服藥了。然而實際上精神分裂的治療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鞏固維持治療,並不是說症狀緩解、自我感覺良好了,就可以停藥了。

精神分裂症的藥物治療通常分為三個過程: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維持期治療。

① 急性期治療,主要是利用藥物迅速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症狀如幻覺、妄想、思維形式障礙、行為紊亂等,使抗精神病藥物儘快起效,無論患者是首次發作還是多次發作後的再一次復發,都需要迅速控制症狀;

② 鞏固期治療,主要是降低本次疾病的復發。這一階段的患者雖然急性症狀得到了控制,但與那些已緩解數月或更長時間的患者相比,仍然更容易復發,尤其是當生活中出現某些刺激性事件或改變藥物劑量、種類時,此階段的治療重點在於採用與急性期類似的治療來鞏固急性期的治療結果,至少需要維持六個月。

③ 維持其治療,主要是保持治療效果,減少新的復發,國際專家共識是首次發作的患者應至少維持治療1-2年,多次發作的患者至少維持5年。

此階段要求患者在維持用藥的基礎上,做一定的康復訓練,家屬也需要幫助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康復訓練等一系列方式,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社會功能,儘可能使患者回歸社會,最終達到融入社會的目的。

處於鞏固期、維持期治療的患者,如抱有僥倖心理擅自減藥停藥,病情鞏固維持不夠,極易導致疾病復發。

抱有這種想法的病人往往是因為對於疾病認知不足、錯誤地認為自己已恢復良好。家屬需要向患者詳細說明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過程,並重點強調維持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疾病復發的嚴重性。

3

懼怕副作用,擔心副作用會“損害”大腦,或者感覺副作用太大難以忍受,從而拒絕吃藥。

“我聽說這個藥能把人吃傻了,我不想當傻子。”“藥吃多了會上癮!我不想吃!”

① 不需要太擔心正規藥物的副作用。“是藥三分毒”的說法深入人心,然而,一種藥物能上市能被用於治療,是因為治療效果大於副作用的,在已經生病需要治療的情況下,兩相權衡取其輕。藥物副作用三分毒,疾病不及時治療的嚴重後果可能就是“五分毒”。

只要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按照醫囑的劑量來服藥,就不需要太擔心藥物的副作用的問題。

② 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沒有那麼可怕。停藥所致疾病復發是因為疾病本身沒有治療穩固,並不是因為對藥物產生了“依賴”,當疾病得到足夠鞏固緩解,醫生認為可以逐漸減藥時,此時再按照醫囑的劑量逐漸減藥,疾病是沒有那麼容易復發的。

此外,部分藥物會有輕微嗜睡的副作用,患者吃了後會睏倦想睡覺,並不是腦子變傻。

③ 精神科藥物一般不會導致“上癮”。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藥物中,只有安定類藥物有一定的成癮性,用於當患者失眠時鎮靜安眠用,但對於這類藥物醫生會有嚴格的控制,只會給確診明確需要的患者開具,且每次所開的量也會有嚴格限制。最重要的是,藥物仍然是用來治病的,只要患者嚴格按照醫囑劑量服藥,即使是有一定成癮性的安定類藥物,也不會導致“上癮”。

④ 副作用太難受不想吃,可以請醫生調整用藥。改用其他能接受的藥物,或者降低劑量等辦法。副作用難以忍受時,需要及時跟醫生溝通,擅自停藥與咬牙硬扛均不可取。自行停藥的後果比副作用帶來的不適要嚴重得多,而咬牙硬扛也容易打擊患者服藥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影響健康的恢復。

總之,有問題及時找醫生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應該自行“解決”。

4

嫌棄長期吃藥麻煩。

由於幾乎需要每日都服藥,對於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家屬長期服藥過程中容易遺漏服藥,有些患者嫌麻煩,於是乾脆不吃。

有很多小技巧可以減少服藥的不便,比如將藥放在飲水機旁邊提醒自己,減少漏服的情況;比如將手機定上鬧鐘,需要外出的時候,提前將所需要服用的藥物放進第二天會攜帶的包裡。

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可以由家屬將患者的藥按照每日所需服用的分量提前準備好,而後讓患者到時間時直接吃就行。

具體做法:將藥丸用剪刀從鋁板上連著包裝一起剪下來以防受潮,市面上常見的那種分成很多小格的藥盒,按照每次服用的分量分別放進小格里,為防止吃錯、或者吃過了不記得了,還可以在每個小格上用鉛筆寫上早/中/晚、服用日期等,患者只需要按照家屬做好的標記服藥即可。

患者只需每次按照家屬準備的藥直接吃就行,對於尤其是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來說,這樣不容易漏掉,防止藥量不夠。

當患者認知能力逐漸恢復時,也可以這樣訓練患者自行管理服藥事情。

此外,對於極度不配合、不願意吃藥的患者,醫生還有長效針劑的選擇,打一次針可以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

打針相對於吃藥來說,不是意味著疾病變得更為嚴重,只是另一種選擇而已。對於那些有意願吃藥但嫌麻煩的患者,也可以考慮定期去醫院接受長效針劑,省去每日需要服藥的煩惱。

瞭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服藥的心理,就能對症下藥解決吃藥難的問題

精神分裂症的理想治療結果是:患者恢復了由於疾病所致的精力與體力下降,達到並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恢復原有的工作或學習能力,並重建恰當穩定的人際關係。

只要經過治療後,患者的症狀能得到改善,生活質量能得到提高,那麼治療就被認為是有效果的。

患者與家屬不要把“自己也許要終身服藥”這事看得太重,而是把力氣用來感受快樂和創造新的生活。重新融入社會、擁抱新的生活,才是治療的最終目標,而不是僅僅“一輩子不再復發”,連感冒都會經常“復發”,關鍵是在這期間,如何看待生活。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或關注好心情互聯網醫院微信公眾號,2萬名精神科、心理科醫生為您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