挝子儿,北方九零后的回忆,想不到民国时北京就有玩的

近日读到林海音女士的回忆录,其中童年童趣中的《挝子儿》一篇让编者回忆偏多。

挝(zhua)子儿,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不过九零后以前的人应该都玩过,那些年电视机电脑都没有普及,小孩儿大都做游戏玩,挝子儿就是大家很受欢迎的游戏之一,说起来我也有十多年没玩过了,现在看小孩子哪里玩这个,都是电脑游戏,不过回忆还是很快乐的,以下是林海音女士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挝子儿,北方九零后的回忆,想不到民国时北京就有玩的

挝子儿

北方的天气,四季分明。孩子们的游戏,也略有季节的和室内外的分别。当然大部分动态的在室外,静态的在室内。女孩子以女红兼游戏是在室内多,但也有动作的游戏,是在室内举行的,那就是“挝子儿”。

挝子儿的用具有多种,白果、桃核、布袋、玻璃球,都可以。但玩起来,他们的感觉不一样。白果和桃核,其硬度、弹性差不多。布袋里装的是绿豆,不是圆形固体,不能滚动,所以玩法也略有不同。玻璃球又硬、又滑,还可以跳起来,所以可以多一种玩法。

挝子儿,北方九零后的回忆,想不到民国时北京就有玩的

单数(五或七粒)的子儿,一把撒在桌上,桌上铺了一层织得平整的宽围巾,柔软适度。然后拿出一粒,扔上空,手随着就赶快拣上一颗,再扔一次,再拣一颗,把七颗都拣完,再撒一次,这次是同时拣两颗,再拣三颗的,最后拣全部的。这个全套做完是一个单元,做不完就输了。

女性的手比较巧于运用,当然是和幼年的游戏动作很有关系。记得读外国杂志说,有的外科医生学女人用两根针织毛线,就是为了练习手指运用的灵巧。

挝子儿,冬日玩得多,因为是在室内桌上。记得冬日在小学读书时,到了下课十分钟,男生抢着跑出教室外面野,女生赶快拿出毛线围巾铺在课桌上,挝起子儿来。

为了收集这些玩具给《汉声》,我买来一些白果,试着玩玩。结果是扔上一颗白果,老花眼和略有颤抖的手,不能很准确的同时去拣桌上的和接住空中落下来的了。很悲哀呢!

挝子儿,北方九零后的回忆,想不到民国时北京就有玩的

除了挝子儿,在桌上玩的,还有“弹铁蚕豆儿”。顾名思义,蚕豆名铁,是极干极硬的一种。没吃以前,先用它玩一阵吧,一把撒在桌上,在两粒之中用小指立着划过去,然后捏住大拇指和食指,大拇指放出,以其中的一粒弹另外一粒,不许碰到别的。弹好,就可以拣起拣起一粒算胜的,再接着做下去,看看能不能把全有的都弹光算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