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究竟得有多算计,才能让自己的墓不被盗?

葛大小姐


古人究竟得有多算计,才能让自己的墓不被盗?


在中国,几乎从有墓葬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盗墓者。

古人相信有今生必有来世,所以把生前最喜欢、最珍贵的物品一起随葬,期待来世继续享用,而活着的人为了面子,崇尚厚葬,所以厚葬也成为当时一种炫富的方式。

商代王陵的多座墓葬,最晚到了周朝就已经被盗了,据《吕氏春秋》记载,宋文公墓和齐庄公墓在宋朝和齐国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已经被盗了,到了先秦时期,盗墓成风,已经到了“大墓无不抇(抇,即发掘)”的程度,简直是太嚣张了。

盗墓除了独狼行动,还有团伙作案。

赤眉军就对西汉帝陵“发掘诸陵,取其宝货”,甚至奸污吕后尸体,董卓、吕布挖了东汉帝陵,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十八陵除了乾陵全部开挖,伪齐皇帝刘豫基本把北宋的帝陵盗空了,宋理宗的头骨被元代任改造成酒杯。

中国历代都在立法上严禁盗墓,《淮南子》写道:“发墓者诛,窃盗者刑,此执政之所司也”。但是,根.本.没.有.用......

所以,几千年来,埋葬者和盗墓者一直在做艰苦卓绝的斗争,千百年来,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精彩的盗墓故事。

那么,古人究竟要多算计,才能保证自己的墓不被盗呢?

既然严刑峻法挡不住盗墓贼,古人只有在墓葬中想办法了,采取各种防盗措施,主要有墓外封堵、墓内机关和文字震慑等。

墓外封堵最直接,就是让你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让你打不开。

例如河北满城汉墓二号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夫人窦绾墓,在墓地上堆积了大量的石头,然后砌砖封门,封门砖下是黄土和灰渣,在两道封门之间浇筑了铁水,简直是铜墙铁壁一般,让盗墓贼的工作量以几何倍数增加,逼得你最终放弃。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造假墓,又称为“虚冢”,就是虚设很多主人的陵墓,让盗墓贼不知道从那个下手,这里最著名的就是曹操,连续造了72座假墓,真是有钱任性,但是这种故布疑阵的办法还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防盗,找到真正的墓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2009年,曹操的高陵被挖开了,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有一种更厉害的叫做崖墓,就是在悬崖上开凿墓穴,依靠悬崖天险来防盗,悬崖峭壁不容易被人发现,就算发现了,想从悬崖峭壁上进入墓穴也是一个超高难度的课题。但是这种崖墓造价成本太高,一般人承受不了,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过一段,数量比较少,但是防盗效果贼好,基本都完整保存下来了。比较著名的有四川眉山彭山县江口镇的江口崖墓,还有河南淅川县的寺坡崖墓群。

更狠的一招叫做无影墓,不封土、不栽树,与青史留名的人不同,这些墓不留任何痕迹,说白了就是让你无迹可寻,周文王、周武王的王陵据说在西安长安区一代,但是至今没有发现,但是这种墓地就怕城镇化运动,在地下呆的好好的,突然铺天盖地的挖掘机来了,一不小心就挖出来了,貌似古人也想不到千年之后有挖掘机这种神器呀!所以,这种防盗方法也不错。

最笨的一种方法就是守陵法,派人到墓地看着,这些专业的守灵人一代一代向下传,说他笨是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总有改朝换代的那一天,总有断子绝孙的那一日,遇到孙殿英这样土匪一般的军阀,用枪顶着守陵人的脑袋给赶跑了,清帝才退位十多年,一大堆孝子贤孙还活着,清东陵就被掀了个底朝天。

除了在墓外做文章,墓内也是机关重重

一种方法就是下毒,坟墓机关中的箭头、铁刺都涂上剧毒物质,沾着就死碰着就亡,更狠的做法是尸体上或者殉葬品上下毒。最嚣张的恐怕就是秦始皇了,据说他的墓地里用数吨水银作为江河,利用汞的毒性,让盗墓者望而却步,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破解秦始皇的水银也是一个大课题。

最神秘的防盗方法要数机关了,当盗墓者进入墓穴的时候,突然间万箭齐发,再彪悍的盗墓贼也得当场丧命,还有一种变种就是陷坑墓,在进入墓穴的必经之处,设下数米深的陷阱,坑下布满刀锥利器,坑上设置活动翻版,踩上去就掉入井中,一身血窟窿,死亡率百分百。但是,这种墓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机械会生锈失灵。

最有智慧的要数积沙墓了。2005年,河南上蔡县郭庄村的一起盗墓案让考古专家经历了一场大悲大喜,这座出锅最高等级的墓葬外部已经被盗墓贼挖的一片狼藉,在抢救发掘中却发现最接近墓室的地方充满大量黄沙,黄沙中隐藏着许多边角锋利的石块,很显然这是一个积沙墓,它是盗墓贼最害怕和头疼的墓葬之一,这些经过暴晒处理的黄沙不但可以防腐,还可以将倒霉贼挖出的盗洞随时掩埋,甚至把盗墓者活埋,里面夹杂的石头会直接砸下来,同样要命,虽然郭庄村的这个大墓共有17个盗洞,但都是半途而废,可见墓主人当年设计时的用心良苦,经过墓主人多重“算计”之后,这座古墓历经两千余年而保存完好,考古专家拉来机器,很快就把黄沙抽的干干净净,现代科技无敌呀!

还有火坑墓,马王堆墓就是著名的喷火古墓,1971年,当地驻军正在挖掘防空洞,钢钎插进去的一瞬间,一股莫名气体喷射而出,好奇的战士们用火柴点着,冒出蓝色火苗。

除了硬件防盗,还有一种最便宜的防盗大法:文字防盗术

江苏铜山县龟山二号汉墓,是西汉楚襄王刘注夫妇的合葬墓,在墓道的石头上写着“楚古尸(夷)王,通于天述,葬棺郭(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也仁者,悲之”。大概意思就是:这座墓没有珍贵的随葬品,如果你打开了我的墓,请为我悲伤一会,其他的就别动了,这和“电缆无铜,偷去无用”一个意思。

比较著名的还有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金字塔中著名的诅咒“谁打扰了法老的安眠,死亡就会降临在他头上”,这和“30秒之内转发这封信,不转发死全家”有点类似,都是利用人性对未知和死亡恐惧的弱点,开展的心理战术。

隋文帝女儿杨丽华的外孙女李静训,九岁病逝,随葬了大量的金银玉器,并在宫殿式石棺上刻了“开者即死”四字,这座墓保存的比较完整,直到1957年被社科院考古发现,看一下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高足金杯,非常精美。

而山东金乡县鱼山村的汉墓就没有吓唬住人,这座墓的压槛石上刻着“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疾设不详者,使绝毋户后…”,意思是“谁敢来盗我的墓,我就让谁断子绝孙,即使不是故意破坏的,我还是要让你断子绝孙”,最后这个墓被盗的就剩下几块石头了,估计盗墓贼是个不认识字或者是不信邪的主。

山东金乡县鱼山村汉墓的禳盗刻石拓片

墓穴主人和盗墓者进行了数千年你死我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很多墓穴还是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但是,也有一些盗墓贼被墓穴主人“算计”而成为陪葬品。

无论如何,盗墓都是有损阴德的事儿,到了现代更是犯法的事儿,这种事儿,看看小说电影过把干瘾就行了,千万不要亲身体会去。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盗墓贼和墓主人之间的斗法可谓精彩绝伦,一个想保护自己的陪葬品,一个想盗取墓里面的财物,几千年里,有的墓保住了,有的被盗了,而有的盗墓贼死了,有的活了,总之防盗墓可都是智慧的结晶啊!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视死如生”,人死后陪葬大量的值钱的物品,这既然就吸引盗墓贼去盗了,而防止陵墓被盗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很高超的,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墓里设计机关,毒烟,毒箭,陷阱等等让盗墓贼有来无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的陵墓了,秦皇陵作为中国最大的皇帝皇陵那有多少财物啊,当然很多盗墓贼想去盗了,但是秦始皇陵外面的陪葬坑还好盗,可是皇陵地宫盗墓贼就是进不去啊,因为一进去就能没命啦。秦始皇陵据史记记载里面就有很多机关,机关可是要人命的啊,而机关还不是最要命的,秦始皇陵最可怕的就是里面有太多的水银啦,水银挥发出来的汞蒸汽可是剧毒啊,吸一口就完蛋啦,盗墓贼再多也完蛋,项羽率领大军去挖秦始皇陵还不是无功而返嘛,可见秦始皇陵的防盗技术高超啊!



汉唐的皇帝贵族陵墓一般都是“因地起陵,因山掘陵”。汉朝皇帝陵墓都是挖的很深,地下几十米,还在上面堆起几十米的封土,就像一个金字塔似的,盗墓贼想要挖还真要费很多功夫啊,陵墓那么大,盗墓贼动静肯定大,必然引起守卫的注意,想盗也盗不成啦!有的汉朝诸侯王把大山挖空,陵墓放在山里面,有山的坚固岩石保护,想盗真的无从下手啊,古代可没有炸药啊,中国出土第一个刘胜诸侯王的金镂玉衣就是从刘胜山里的陵墓的,可见在山里建陵墓还是能保险的,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安全。唐朝的皇陵也是建在山里,可还不是被军阀温韬带领军队给挖了,没办法就算山再大,人数够多迟早能挖开,只剩下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没有被盗,也算是幸运啦!



有的墓搞起了“以柔克刚”的防盗技术,就是在墓上面铺上厚厚一层的泥沙和碎石,别看泥沙好像很柔弱,可是防起盗来可是很厉害的。盗墓贼遇上泥沙墓基本是没辙的,因为你盗墓贼一打洞,泥沙可是会流动的啊,泥沙夹着碎石瞬间就把盗墓贼给活埋了,一挖泥沙就涌过来,怎么挖都挖不完,只好放弃了,毕竟盗墓贼也是怕死的啊,害怕被泥沙给活埋了,这就是以柔克刚啊!


还有的墓采取不封土,不种树,消灭一切留下的痕迹让盗墓贼无处可找,自然就安全啦!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朝的皇陵和成吉思汗的陵墓。周朝近800年的统治时间,皇陵数量肯定多,可是就是找不到,因为周朝所有的皇陵都是秘密开建,下葬完成后,把地面上所有的痕迹都清理干净,没留下任何标志,想找也找不到。成吉思汗陵墓也是那样,就因为没有标志,到现在还找不到呢!这种防盗技术确实更厉害,让你找不到,自然就盗不了啦!

其实陵墓防盗技术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陪葬品都不带,就一副棺材和尸体,没有财物谁会去盗啊,难道盗墓贼会对骨头有兴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赤裸裸的来,就光溜溜的离去,谁也不会对你有兴趣啊!一切都是财物动人心啊!没有财物的诱惑,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心思去盗啦!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不被盗?不可能,除非是墓还没找到!不然妥妥的被盗。

盗墓这项“事业”估计从有了墓葬就伴随着而生了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古墓没办法那就得吃盗墓这口饭。

古有曹孟德盗墓取宝以充军饷,今有大军阀孙殿英盗慈禧太后老妖精的墓,北京、长安、南京这样的古都城王侯将相的大墓少不了,像潘家园琉璃厂那样的地方这样的大都市也少不了,面上是个幌子,私下水深着呢,不然市场上的那些古玩玉器都自己长腿从墓里跑出来的呀。

那些王侯将相也不想自己的墓被人盗,谁让你的墓是别人设计的呢,有锁就有开锁的钥匙,除非你像曹阿满的七十二疑冢,像成吉思汗的墓,自己都不知道在哪,找不着不就盗不了嘛。


逝圣归和


几乎是不可能避免被盗的,除非像成吉思汗一样,连自己的后人都不知道地址才可以逃过盗墓者的算计。

但是说起来古代都是汉人王朝,有几个能像成吉思汗那样豁达洒脱呢?不说你自己怎么想,你想天葬你的儿子都不会遵从。

除此之外,不管你是开山为陵还是挖地三尺,用上多少机关消息儿,都难逃重见天日那一天。

最倒霉的像万历的定陵,还被郭大人带着官方队伍给打开了。

更惨的像慈禧太后的死后待遇,就不用提了。

能保存到今天的古代陵寝,几乎没有幸免于难的。只有秦始皇的祖陵无人问津,明代诸帝的陵墓由满清守护才能保存的相对完好。


乾坤说历史


古人要想自己的墓不被打开,怎么能不多耍点心机呢?有很多人,很早就设计墓穴,请能工巧匠设计精美绝伦的造型,机关!

越是达官显贵,富甲一方的人,越是算计自己的墓穴!一,不想其他人惊扰;二,墓穴中有其青古铜器,金银玉器等宝物。一方霸主,更是可以牺牲很多人去建造墓塚。

开凿墓穴,放置坚石、冷兵器,设置路障,小件宝物,假馆。在深入,过石层。构建真正的墓结构,混淆视听。最后确定主墓所在,再是大量的宝物和陪葬。

很多情况下,墓塚中有很多假墓。甚至墓塚有很多地方,但真正的是哪一个不清楚。古人为了防止盗墓,最常用的就是用毒,而且大多都是致命之毒!兵器,坚石,衣物等等用毒药涂抹。据说秦始皇的陵墓中,就注入了成吨的水银。利用汞物质的毒性,让盗墓者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其实,在坚固,在危险的墓穴,一旦暴露地点,就会吸引盗墓者的疯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我认为的这些,只是看一些报道和小说上的感受。


公侯伯子


最近这几年盗墓类小说风靡网络,小说内写的极具吸引力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人的注意力,惊心动魄的内容死人与活人之间的跨越时空的较量,矛与盾之间的碰撞,让大家对地底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使得大家联想到现实中的古墓是否会像小说里面的那样。

在我国古代都有厚葬的习俗,特别是王公贵族更是在自己的墓葬里面放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也就是因为这种厚葬的风气惹来了巨大的麻烦,有人盯上了这些奇珍异宝,用这些盗墓者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收挂而来的民脂民膏,与其留在地下腐烂,还不如挖出来合理利用,这也成为了一些盗墓者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了理由。


盗墓行为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到了三国时期更是达到了另一种境地,出现了官盗,曹操就是变成了官盗的师祖,建立专门的盗墓部队寻找古墓盗取里面的财宝用来做军饷,而官盗是光明正大的挖,一般都是寻找大墓下手,而民间的小伙民盗基本上是有一点规模的就挖,使得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对盗墓者非常的痛恨。

曹操作为官盗的祖师,对于盗墓基本上是不一般的非常的了解,所以在曹操快要死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死后的坟墓做好了防盗的准备,曹操知道只要看得见的墓地,就算建的再坚固也防不住被盗的结局,毕竟墓在那里又跑不了,属于死的东西,而盗墓者是活着的人,死的东西怎么斗得过活人呢!


所以曹操用另类的做法防盗,就是设置72座疑坟用来迷惑盗墓者,让盗墓者不知道曹操的真墓在哪里所以也减少了被盗的几率,再者从历史上来看一般只要被发现的大墓基本上都被挖开盗空了,只有少数几个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被盗,其他的只要被发现基本上没有能逃脱得了被盗挖的命运的。

真正不可能被盗的坟墓是没有的,只要找得到就跑不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毕竟中国古代有喜欢把自己的坟墓修在风水宝地上面,所以只要懂风水的人加上一些传说和打探的消息基本上都能做到坟墓,中国现在也就是只有两座被盗墓者发现但是据说没有被盗挖成功的坟墓,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武则天和其丈夫合葬的乾陵,但是真实的是否被盗过了其实不好说。


而还有一个大人物的坟墓没有被盗过,因为根本找不到他的坟在哪里,所以盗墓者无从下手,其他的多少帝陵都被盗挖过多少的宝物丢失,只要被盗墓者惦记上的坟墓没有能逃得了的,正所谓天天被贼惦记着能跑得了吗,更何况就算躲过了盗墓者也逃脱不了被挖坟的命运,什么样的坟墓能顶得住光明正大的开挖,死人永远斗不过活人。


无法超越的足迹


古人对于墓葬害怕被盗到底有着怎样算计和安排呢?在这方面有些王侯将相可谓殚精竭虑,穷尽毕生脑力和心智细心地谋划,总想着来生能够携带墓葬中的金银财宝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带入坟墓中的陪葬品常常是不计其数、价值连城,引得盗墓之人如蝇逐臭、如蚁附膻一般,穷尽心力、花尽心思总是盗挖个不停。


要说盗墓的祖师爷,那可是曹操。曹操组织了盗墓部队,他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尉在当时可是把西汉的墓葬挨个掏了个空。就连黄巾军张角极为隐蔽的墓地也被曹操开凿了,据说曹操军队的大部分给养就是来自盗墓的。

古人防止墓葬被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混陵法。

比如曹操就曾经设立七十二疑冢。宋代诗人俞应符就曾经就此事写了一首诗: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亦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发家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

当时是说曹操的墓葬是混在北魏皇族墓葬群之中,实际上的墓葬竟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

2、墓内积石、积沙、积炭。

这种办法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办法。就是在棺椁的周围大量地堆积巨石和沙子,并在离棺椁最近之处堆积“炭”,这些炭主要是走了干燥剂的作用。大量的沙子堆积在墓穴内,盗墓者无法掘进。因为沙子是具有流动性的,挖掉一点,旁边的流沙会立即流动补充,那么盗墓者要想到达棺椁,就必须把全部的沙子掏空,这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河南辉县魏王墓,墓穴堆积的沙子高度达到94.4米,体积足有1000立方米。这么大的容量采用手工清理是不可能的。在《汉书?•酷吏传》之中,田延年条下就这样记载着:

汉景帝刘弗陵平陵建时,“大司农取民牛车三万辆为僦,载沙便桥下,送至方止,车值千钱。”

3、用砖石、铁、铜等封固墓门。

帝王的墓葬加固的墓门是无法打开的,墓门里面的塞石一块就重达六、七吨。有的干脆用铁或者铜熔化以后浇固在墓门之上。这一点《西京杂记》卷六里面这样记载:


“忘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月乃开。”

据说西汉中山靖王妻子墓葬的墓门就是用“铁”熔化浇灌的。

4、坟墓内部往往设有许多机关,埋着不少毒药。

这一点清代毛宗岗在根据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相传民间找到的曹操坟墓的记录中描写得非常清楚。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暗。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此。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阐断上游,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尽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

原来曹操死后害怕后人挖他的坟墓,虚设七十二冢之后,又特地把自己葬在了流水的山涧高崖之下,还特地设置了会旋转的飞刀转轮,人一靠近就被绞成了肉片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说道:

今将作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因为秦始皇陵墓内机关重重,所以后来的盗墓者都不敢动,得以保存至今。

5、另外还有以公告劝慰形式的墓葬。

这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形式,也就是在墓碑上明文镌刻着墓内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启示,劝告盗墓者不要白费心力。例如汉魏时有一个大将军叫做张詹的,他就在墓碑上写着:

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

古代墓葬防盗的形式大概就这些吧,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农夫看天下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价值连城的古董,就不会出现被盗的古墓。


河东逸士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任何东西,谁要一把骨头呢?


马振廷1


任性,贵族才会干这事。小老百姓担心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