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为何只有三人无争议入选?

葉夜love


春秋五霸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是两种,其一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二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两种不同的版本,只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人无争议入选,其余两名霸主,各有各有说法。与其他雄君相比,齐桓公、晋文公与楚庄王又胜在哪呢?

第一,什么是霸业?

首先要明确何为霸业。

春秋五霸,又称为春秋五伯。霸就是伯的意思,伯就是“侯伯”,指诸侯之长。那么怎样才算是诸侯之长呢?

在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郑庄公,但他并没有入选五霸,因为的霸业是纯靠武力支撑的,尽管打败周边的所有对手,但并没有得到众诸侯的拥护。真正的霸业是从齐桓公开始的,管仲设计了一种新型国际关系,就是召集诸侯会议,成立诸侯联盟。用现在的话说,霸主就是诸侯会议联席主席,就是联盟中的头头。

这种模式是齐国首创的。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主持北杏会议,这是他召开的第一次诸侯峰会,共有五个国家参加。两年后的鄄城会议,宋国、陈国、卫国、郑国等都参加了,周天子还专门派出代表参加,故而此次会议,被认为是齐桓公霸业的开端。

所以,霸主不仅仅是凭恃武力,得到诸侯拥护,主持诸侯峰会,这才是更重要的。

第二,齐桓公、晋文公与楚庄王,在诸侯联盟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位名君,都把国家的带入鼎盛,国力非常强大,武力值很高。

比如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齐国战斗在攘夷的最前线,联合华夏诸国,抵御外夷侵犯,赢得诸侯的尊重。他的伟大事业,可概括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意指多次召集诸侯国会议。在古文中“九”字经常是虚指,泛指“多”的意思,根据钱穆《国史大纲》统计,齐桓公主持召开诸侯会议多达十五次。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一跃成为华夏之领袖。他仍然沿用齐桓公的称霸模式,在打败楚国后,于郑国的践土召开诸侯峰会,参加会议的有晋、鲁、齐、宋、蔡、郑、莒、卫八个国家。这是继齐桓公“九合诸侯”后的又一次重大国际会议,齐桓公开创的以诸侯会盟为主的霸业模式得以延续。

第二次会议在晋国的温地举行。与会的国家包括晋、鲁、齐、宋、蔡、郑、陈、莒、邾、秦十个国家。这次会议决议的精神,是对不顺从的国家实施军事打击,确立诸侯会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联合国的角色。这两次重要会议,确立了晋文公霸主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晋文公之后,天下格局明朗化,即晋、楚两强争霸。晋国与楚国各自拥有一批诸侯国,我们可能称之为“中原联盟”与“南方联盟”。晋国是中原联盟无可争议的霸主,而楚国则是南方联盟的老大。在楚国历史上,楚庄王是最杰出的一人。在邲之战大败晋师后,楚庄王几乎无敌于天下。

无论是齐桓公、晋文公或楚庄王,都是左右天下大势的关键人物。而其他几位霸主,与此三人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第三,其他几位霸主,都不具备全局性的影响力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什么霸业不及上述三人。

宋襄公就不必说了,稀里糊涂被选入五霸。他武功平平,也没什么影响力,为什么会入选呢?因为齐桓公死后,国际权力出现一个真空期,当时宋襄公是齐桓公的头号追随者,自认为诸侯盟主,非自己莫属。于是他召集几个小诸侯,召开国际会议,风光了几天。后世有些人便认为宋襄公继承齐桓公衣钵,也推他为霸主,其实非常勉强。

秦穆公无疑是春秋时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但他倒霉之处,是遇到了一个崛起中的晋国,在崤山之战后,秦国东进中原的路就被晋国给切断了。尽管秦穆公后来“遂霸西戎”,但是其在中原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其霸业属于自嗨型,东方诸侯没一个鸟他的。

吴王阖闾创造了奇迹,几乎把百年霸主楚国给灭了,吴国雄起于东南,着实是伟大的人物。然而,吴国当时被视为文化落后、带有浓厚蛮夷色彩的诸侯,对整个政治重心中原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诸夏视吴国为异类,故而吴国实力虽强,并没有几个诸侯愿意尊他为盟主。

越王勾践的情况,与吴王阖闾类似。勾践灭掉当时雄极一时的吴国,又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勾践不失时宜地会齐、晋诸侯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这意味着周王室承认越为诸侯之长,只是这种任命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越国的影响力,也只限于东南,当时实际上真正领袖诸侯的,仍然是雄踞北方的晋国。因此,越王勾践虽也称为“霸主”,但不备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那种跺跺脚便天下震动的能力。


君山话史


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中国历史教科书里面有两种,第一种是来源于《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第二种来源于《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按照这两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人没有争议。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种说法是否正确:1.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在“春秋五霸”当中,绝对是无人能及,这个毫无疑问。2.宋襄公:因为护送齐桓公的儿子齐孝公回国继位,当时齐国霸权衰落,于是就想代替齐桓公称霸。因为没有威信,就利用楚国威慑其他诸侯国。结果会盟时被楚成王抓了起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才被释放。回国后,宋襄公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援。在“泓水之战”当中,宋襄公被楚国射伤,次年因伤势过重而亡。所以,宋襄公就是一个凑数的,根本没有称霸成功。3.晋文公:在外流浪了19年,期间到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才离开。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款待了他。晋国在晋献公死后,晋国的政局就不稳,最后秦穆公因为争霸需要护送晋文公回国继位。晋文公继位以后,在城濮之战打败了南方的强楚,成为春秋霸主。

4.秦穆公:秦穆公一直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晋文公回国继位以后,打败了楚国,秦穆公称霸的梦也破灭了。不过晋文公在位时间不长,做国君八年后去世。秦国又做起了争霸梦,结果长途偷袭郑国的时候被暴露,秦军回国的时候经过崤山的时候遭到晋国的伏击,全军覆没。此后的秦国,失去了争霸中原的实力。于是,转向称霸西戎,成为西戎霸主。5.楚庄王:其实,楚国在南方的军事实力都很强,中原国家都害怕楚国。只是,晋文公以后,晋国实在太强,所以被晋国压制。总之,晋文公死后,晋国一直与楚国打仗。从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称霸开始,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战”,楚国成为霸主用了35年。楚庄王去世以后,楚国霸权逐渐衰落,中原都是晋国一览独大。

6.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是通过暗杀而继承王位的,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期间任用楚国伍子胥为相,以齐国人孙武为将军,于公元前506年,攻破楚国首都。最后,楚国在秦国的援救下复国。后来,吴王阖闾在于越国的作战当中受伤,不久去世。儿子夫差继位,很快围困了越国,越王勾践向吴国称臣。按理说,阖闾是没有称霸的,就进攻了一个楚国,曾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让其威震中原。7.越王勾践:勾践在位的时候曾打败国吴国,不过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励精图治很快又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越王到了吴国卧薪尝胆,发誓灭吴。后来,越国使用美人计,夫差将勾践放了回去。勾践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招兵买马,最终打败了吴国并称霸中原。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要选霸主,我看“春秋五霸”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人能被列入。秦穆公勉强能进入,但是宋襄公完全就是一个凑数的,包括吴王阖闾也就打败了楚国。最终与越国交手,也吃了败仗。所以,宋襄公和吴王阖闾,根本算不上霸主。不过,晋国从晋文公开始,霸业都没有衰落。尤其是晋襄公继位以后,晋国也非常的强大,不仅仅打败楚国,还打败了秦国。比起,宋襄公和秦穆公牛逼多了。估计,是晋国的晋文公已经霸占了一个位置,不便把晋襄公再列入“春秋五霸”。所以,“春秋五霸”水分很重,我觉得没有争议的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其他的基本有争议,小伙伴们觉得呢?


谋士说


诚邀,如题。其实在不同的版本中,“春秋五霸”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现在史学家比较认可的两种说法是墨子、荀子提出的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以及《左传》、《史记》中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可以看到,两种说法中都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人,剩下的说法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说说这春秋五霸的说法是从何得来的。

实际上春秋五霸是由孟子提出的,据史料记载,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也就是说五霸并不是什么好词,孟子认为这是历史的罪人。

实际上春秋也不止五霸

其实所谓的五霸不过是个虚数,因为按照霸主的要求,春秋时期天下还有千百个国家,曾经争霸,大肆会盟诸侯的国君也有十几个,要是用五个来框选那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的五霸,不过是因为先秦学者承受五行之说,其数尚五,因此凑出来的五霸。相似的还有“五色”,“五音”,“五味”等提法,所以按照文言文虚指的用法去理解这个五字就好了,真实不必去深究详细是哪五人。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战国有七雄,是指秦、齐、楚、韩、赵、魏七个国家,而春秋有五霸,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史记索隐》,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而第二种说法,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说法有三个人都没有争议,那就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分别来自齐国、晋国、楚国,这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三个诸侯国。

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那评选为春秋霸主的标准是什么呢?为什么两种说法的另外四位有争议呢?

我们知道,周灭商之后,采用的是分封制,在西周的时候,周天子的实力还比较雄厚,所以天下的诸侯还比较臣服周天子,而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是在诸侯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东周,而且此时的诸侯国的实力通过兼并、发展,越来越强大。

那么周天子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郑庄公率军攻打周天子,抢割周天子的麦子,还将周桓王打伤,周天子的威信扫地,这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诸侯霸主。

要怎么成为诸侯霸主呢?一般有两大条件,第一,其所在的诸侯国的地盘大,人口多,军队多,实力强。第二,通过会盟的方式,获得诸多诸侯国的认可。简单的来总结,就是你得很强,而且别人也认为你很强,也愿意跟随你。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霸主,他们本身的能力当然是重要的,但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来自强大的齐国、晋国、楚国,所以郑庄公虽然称霸一时,但是因为郑国并不强,所以郑庄公没有成为公认的春秋霸主。

齐桓公,经过管仲的改革之后,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思,用“尊王攘夷”的旗号,大大的提高了在众诸侯国的威信,最后在葵丘会盟,天下诸侯认可,周天子也认可。

晋文公,晋国后来分为韩、赵、魏,可见此时的晋国是多么的强大,晋文公身边有大量优秀的人,建立了三军六卿,晋国变强,平定周朝子带之乱,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后来在践土会盟,周天子还封晋文公为侯伯,也就是诸侯之长。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邲之战大败晋军,问鼎中原,楚国的强大就是从楚庄王开始的。

吴王阖闾与越王夫差之所以一般不被认可,主要原因是他们只是称霸于一方,称霸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不是争霸,而是通过灭国兼并,而秦穆公,其实是在多种史料认可他为春秋五霸,但是春秋的秦国不能与战国的秦国相提并论,相比楚庄来说,还是稍稍不如的。而宋襄公,只是因为仁义,很多人认为更像一个笑话。


历史简单说


其主要问题可以用荀子的一句话来形容。

荀子曾经说过,战国时期有三大精兵,秦国的锐士,魏国的魏武卒和齐国的竞技,当然这些军队都是当世最强的三支军队,但是寻思说这三支军队无论再怎么强悍,都比不过齐桓公和晋文公率领的军队。

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一直呈现一种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战斗力越来越强,生产力越来越强,而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为什么荀子会提出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个百年以前的春秋霸主麾下的军队会比现在身经百战的勇士更加强悍?其实说起来的话,荀子来自于如家,如家对于帝王心术,对于思想的教育十分重视。

对于如家人来讲,第一位创始人孔子老先生曾经十分推崇周礼,也就是周王朝的礼仪,周王朝的礼仪,在整个华夏大地推行了200多年,可以说成为人们遵循遵守的一条法律,法度,或者说是一种信仰。

与此同时,在这个时候,周王朝的信仰还没有衰弱下去,周王朝对于中原大地的管理仍然还是有足够的威慑力的,所以这个时候春秋时期的霸主,更多的并不是考虑如何凌驾于周王朝,周王室之上,而是能够利用周王室的威仪,压垮那些不服从周王室的诸侯。俗话说的好,师出有名,通过列数这些诸侯国家不服从周王室的罪状,究极其他的一帮小弟替你打,这样的话,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还能够收获相当多的好处。

这样的国家才能够称之为霸主,我们去看能够入选春秋五霸的那些候选人,除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个人以外,呼吁最高的,那当然是宋襄公和秦穆公,(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两个人一个光靠军事实力压垮了当时的中原大国晋国,纯粹依靠均是而且这个人来自于蛮夷之地,很多人都不屑于去服从这个人的领导,此时中原地区的诸侯仍然还是服从晋国的领导。

就是说宋襄公那的确算是一个笑话,大家把他选为春秋五霸更多的,不过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有茶后谈资。

据说在这之后的越王勾剑,或者是吴王阖闾,这两个人只能够算作是小吧,也就是在小地区可以成就自己的霸业。至于说天下来讲,他们没有推行周王室的礼仪,没有办法做到全天下的诸侯都服从他们。

所以说春秋五霸的人数一直在变动,但是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这三个人地位没有改变。


漩涡鸣人yy


其实一部春秋主要就是晋楚争霸史,按照实力第一梯队晋、楚两国,第二梯队齐、秦两国,其他国家只在某一特定时期突然崛起一下但也很快下去了。像早期郑庄公那时还都是小打小闹,而秦国基本是在局部地区称霸,吴国、越国起来的时候都已经是春秋后期了。如果非要排个五霸,个人觉得霸主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

齐桓公(名义上的第一位霸主,和他同时期的晋献公不跟他玩,而他带领的八国联军跟楚成王根本就没敢打。死后齐国霸业也丢了,所以他这个霸主有点水)

晋文公(城濮之战后打败楚国称霸,当时无可争议的霸主)

赵盾(晋文公死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代替晋国国君主持召开诸侯盟会,击败秦国,压制楚国。当然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晋国的国君,但赵盾绝对是无冕之王了)

楚庄王(赵盾死后带领楚国开始反击,邲之战后称霸)

从楚庄王死到晋悼公这中间的晋楚两国有打有和,但基本谁也没有多大优势

晋悼公(联吴疲楚,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秦懒


周朝代实行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已达108个,此时,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权威,诸侯国逐渐强大。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互相征战,扩充地盘,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关于五霸的八种说法

由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很多,而且资料相对较少,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的组成及排序各说不一,都是站在各自立场上提出的,下面我先列举一下比较有据可查的八种说法。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史记》

《史记》依据五方位及五德终始说列举出“五霸史记说”,即五霸配五方:齐桓(东)、晋文(北)、秦穆(西)、楚庄(南)、宋襄(中)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对于王霸两道的论述,以儒家的角度排的,齐桓公、晋文公是华夏正统居前,楚庄、阖闾、勾践,三位周礼视角下的“南蛮”故居后。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阖闾”——《白虎通·号篇》

白虎通义这个排名既有史记说的五德论影子,也有王霸论色彩,五霸选取标准折中前两说。

4、“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勾践”——《四子讲德论》

四子讲德论为汉代辞赋家王褒所作,此说五霸的采用,主要以辞赋论述的文学效果为目的,此说,以魅力值为标准。

5、“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有点扯,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

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估计作者是三晋大地的。

7、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郑庄公——《辞通》

此书为近代著作,举春秋前期三个世代的君主(①郑庄②齐桓③晋文秦穆楚庄。

8“齐桓公、晋文公、郑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南怀瑾 《论语别裁》

同上。

综上所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得票最多,应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而且排一、二位也大都认可,至于排第三的楚庄王和秦穆公之争了。大体上倾向于楚庄王。为什么是这样结果,下面简略分析一下。

其实按完成诸侯会盟这一重大称霸标志统计,称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晋襄公(姬欢)、楚庄王(熊旅)、晋悼公(姬周)、郑庄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但具体分析郑国、宋国、秦国、吴国、越国构建的区域霸权,是非标准的霸权;这类区域霸权其规模、影响、成就难以与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晋悼公)、楚国(楚庄王)相提并论,因此据这一点,真正有影响力的霸主,其实只有三个,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其他的基本上是凑数,毕竟“五霸”名字叫出来响亮,古代人讲究“九五至尊”之说。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三位。

1、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2、晋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3、楚庄王(?—前591年),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五九八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因楚国不是中原文化正统,被称为南蛮,影响了其号召力,又自称为王不服周朝之礼,因此在排位上有所贬,只能屈居第三位,其实当时楚国的国力和地盘在当时是最大的。



掌心读历史


先天问题,实际上按照当时吴越未经开发的情况,虽然士兵善战,可一来人口不足,无论吴还是越最强时翻来覆去还是那几万大军,春秋时期额楚晋就能拉出几十万大军,齐国稍弱点但损失个十万也就伤了元气还是东方大国,二来就是粮食,同理,晋楚养着几十万大军没什么意外也不缺粮草,吴越就几万人稍微有点情况就闹饥荒,根本没有齐晋楚这样的国力,最多就是伪强国,这方面可以参考二战一战时的日本等国,哪怕士兵悍勇,技术发达,武器先进,战术牛逼,然而真碰上发力的美苏,从殖民地吸收物资人力的英法,还是差点的(二战法国虽然投降了,可在非洲还是有十分广大的领土。)

而历史就是如此,吴越哪怕号称一时称霸,然而吴国灭亡,后来独战江东地区的越国也被回过来神的楚国灭了。


寻云幽星


春秋战国是一大乱世,历经数百年的战争,春秋初年成堆的诸侯国变成战国时期屈指可数的几个,可见兼并战争的激烈。在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受到极大削弱,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内善治以增强国力,对外战争以扩展国土,其中成功的则被称作霸主,春秋共有五位霸主,是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两种,一是《史记》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二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这两种说法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都有的,但是其他说法中楚庄王也落选了,无争议的其实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人而已,两人之后楚庄王出现次数比较多,然后是秦穆公,剩下的人数就多了。

称霸的标配是举行了诸侯会盟,自齐桓公开始,举办诸侯会盟的诸侯不少,除了上书的七位,还有其他几位,加起来接近二十之数,远远超过了五霸。

虽然都算会盟诸侯,勉强算是成就了霸业,但是霸业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齐桓公扛着“尊王攘夷”的大旗率先称霸,其霸业可算辉煌,而之后的晋文公依托庞大的晋国,霸业也很大,剩下的,除了楚国仰仗国土广阔跟晋国长期争霸,其他的如秦国、宋国等都只是小范围的区域霸权,秦霸西戎,宋国也就在家门口附近霸一下而已。


平沙趣说历史


因为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大家想得根本不一样。

所谓霸,现在看上去比较霸气,但和霸气的霸还是有区别的。霸,实际上就是伯,方伯,一音之转为“霸”。

而方伯,就是诸侯长,《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这个东西不是东周时期才出现的新鲜玩意,西周就有了,只不过到了东周才开始玩出花样来。

方伯政治,即认定一个诸侯长,诸侯们尊他为首,一起服务于周天子。

如何认定,则需要周天子出面表示认同,然后召集诸侯会盟。

以晋文公著名的践土之盟为例子,应晋文公之邀,周天子移驾践土,周襄王对此表示了认同,颁布册命,并赐予晋文公礼物(“大辂”“戎辂”两种车辆及配套物品、漆弓一件、一百个红色箭镞、一千个黑色箭镞、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坛,玉器、三百名勇士)。

然后文公就去召集诸侯,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都十分给面子,大家一起来开个会。实际上就是认定他方伯的身份了。


方伯的身份,在春秋前中期是很吃香的。后来,强国弱国的势力基本奠定,北方最强的是晋国,南方最强的是楚国,齐国、秦国势力稍逊,其余各国都不如他们。

晋国、楚国争夺霸主的位置,都精疲力竭,于是有了两次弭兵之盟,约定大家一起做霸主,第二次弭兵还确定了“从交相见”,小弟们互相去对方势力的宗主国去交保护费。

在这之后,几十年的和平之下,主要矛盾开始转向各国内部。

也就是说,方伯这个位置已经没有人稀罕了。

君不见,只有吴、越这样的边荒之地的诸侯才耿耿于怀想要当霸主么?吴王夫差黄池之会可以看出,晋国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在乎当不当方伯了。所以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记载,有的书说是晋国蝉联了方伯的地位,有的书说是吴国拿到了这个位置。


所以啊,就算论霸主,也不仅仅是五个,而是很多个。凑五这个数字,只不过是古人的数字迷恋,因为有五行,所以什么五帝、五霸都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