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东厂提督太监冯保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吗?

瓦窑堡的碳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冯保算是剧中出场比较早的一个人,也算是剧中的一个大赢家,他刚出场的时候剧中宇幕写的是:东厂提督太监冯保。

但是按照明朝的规矩,一般是由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提督的。那么冯保究竟是不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呢?

很简单,从剧中的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冯保不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当时,整个大明江山一个冬季没有下雪,并因为钦天监监正周云逸的一句“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而打死了他。

但是没想到嘉靖道长闭关祈福十五天后,大明朝终于下雪了。

冯保在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是,立刻封锁消息,然后立刻去玉熙宫向嘉靖道长报祥瑞。

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也得到了下雪的喜讯,正准备和司礼监其他秉笔太监去给嘉靖道长报喜。

身边的小太监却道出冯保抢先一步的事情,吕芳倒没说什么,陈洪却在煽风点火。

再看从玉熙宫报喜回来后冯保和司礼监太监们的对话。

吕芳:“我还以为皇上一高兴,就让你进了司礼监呢!”

陈洪更是阴恻恻地说:“我们这些人也是该挪挪地了!”

从吕公公的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冯保不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那么冯保当时究竟是什么职务,毕竟剧中最后也没有明确。

按照《大明王朝1566》剧的纪实度来说,冯保应该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大太监冯保无疑,那历史上的冯保在嘉靖年间的职务是什么呢?

其实历史上的冯保出名很早,早在嘉靖年间,他就是御马监掌印(仅此于司礼监的部门)兼东厂掌印。就其地位而言仅次于司礼监掌印,排在整个内宫中的第二位,而此时的陈洪只是个尚膳监掌印而已。

后来到了穆宗时期(也就是剧中的裕王),司礼监掌印空缺,按照资历来说应该是冯保接任,但是当时已是首辅的髙拱为了感谢陈洪对他的帮助,就把陈洪扶上了司礼监掌印的位置。

从此,冯保就与高拱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等到陈洪罢职,高拱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这让冯保忍无可忍。

于是与当时的次辅张居正结为统一战线。

后来穆宗驾崩,遗诏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与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冯保串通内宫改了遗诏,命冯保也为辅臣之一 。

万历元年,10岁的万历小皇帝即位,冯保进一步受到重用,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晋升为掌印太监,协理李太后负责万历小皇帝的教育。

高拱见冯保权力越来越大,心里不能容忍,授意阁臣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组织一批大臣上书弹劾他。

冯保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后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与张居正里应外合将其搬到!从而,张居正当上首辅,冯保也如愿执掌司礼监。

就从其职务上来说,冯保在万历朝达到前无古人的顶峰,身兼司礼监掌印与东厂掌印,纵观整个明朝,冯保也是第一人。

而他身后也仅仅只有“九千岁”的魏忠贤达到这样的高度。甚至被称为“立皇帝”刘瑾也无此殊荣!

另外,冯保在张居正的改革过程中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作为张居正的重要同盟,对于稳定内廷特别是他作为万历的大伴深受小皇帝和李太后的信任。同时作为内相的冯保把持的司礼监与张居正把持的内阁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正因为如此,张居正的改革才可以顺利进行!

另外说一句,高拱、张居正在嘉靖朝根本没有进过内阁,那个时候高拱还在裕王府教书,张居正还在翰林院做翰林。而严世藩一辈子也没进过阁。其实嘉靖后期进过阁的就是严嵩,徐阶,李春芳,陈以勤,赵祯吉.......等


瓦窑堡的碳


在此剧中描绘的年代(嘉靖皇帝当政),冯保不是。

万历皇帝(即嘉靖皇帝的孙子)即位后,冯保才成为司礼秉笔太监。明穆宗(即嘉靖皇帝的儿子)死时,冯保是顾命大臣。冯保掌权后支持张居正实施变法。冯保后遭万历皇帝忌恨而被放逐南京,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