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為什麼會崇敬明朝?

小猴紫在此


從西漢開始,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就是我國的藩屬國,很早就學習著華夏文明,不管中國朝代如何更替,朝鮮一直在向中國稱臣納貢。要論朝鮮最尊崇哪個朝代,則一定是明朝。

話說,朱元璋掀翻了元朝的統治,成了開國皇帝,特地派遣使者到當時的高麗下通知,大體意思就是:元朝完了,現在你們要歸順我大明,以後我就是你大哥了。

因為高麗國之前與元朝有些姻親關係,所以朱元璋多少花了些心思要削弱這些羈絆,對高麗採取的是懷柔政策。洪武元年12月,朱元璋派遣符寶郎偰斯出使高麗,偰斯帶著40匹綾羅綢緞一路顛簸,從寒冬走到初夏百花開,終於見到了高麗國王王顓。

小住了一個月,偰斯啟程回國,王顓準備了鞍馬、衣服、人參、藥材等做為回禮,偰斯牢記朱元璋“啥也不能要”的叮囑,只收了高麗文臣贈送的詩。王顓著實動容,表示斷絕與蒙元的政治聯繫,停用元朝的“至正”年號,並在8月來朝,由朱元璋正式冊封王顓為高麗王。

對於朝鮮的朝貢,朱元璋也給予照顧,只接受一些土特產,金銀寶物等貴重物品一律不要。朝鮮自元朝就有送貢女的項目,想給朱元璋也送幾名宗室美女,但被朱元璋拒絕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朝鮮半島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將門之後李成桂發動政變把高麗王攆下臺,自己當了王。為了獲得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人到朱元璋面前表忠心,申請廢除高麗的名字,請封一個新的國名。

朱元璋一番思索,取“朝日鮮明之國”之意,定下了“朝鮮”這個名字,即我們說的“李氏朝鮮“。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將周邊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朝鮮便是其中之一。

後來朱棣登上皇位,不過是挖了侄子朱允炆的牆角,多少有些不地道,大多數藩屬國並不認同朱棣,朝賀永樂登基也不積極。然而,李氏朝鮮來恭賀了,而且是第一個來的,這讓朱棣對朝鮮的好感度倍增,中朝貿易也在這一時期頻繁起來。

朱棣在位期間,朝鮮進貢的次數明顯增加,貢物也升級到金銀、馬匹、人參以及紙張等。單說紙張吧,當時朝鮮造紙質量不錯,稱高麗貢紙,光亮潔白宜書畫用,朱棣很是喜歡,在政期間收到的高麗貢紙超過10萬張。

除了貢物,李氏朝鮮問朱棣要不要美女?朱棣不像他老爹朱元璋一樣有原則,允了!於是,李氏朝鮮分三次送來十多個貢女,另外,還有將近200名宦官。

統治著朝鮮半島的李氏朝鮮,治國一直用的是儒家思想,自稱“小中華”,很多人說明朝與朝鮮是血濃於水的關係,其實也不算誇張,因為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明朝證明了自己的確是義薄雲天的好大哥。

剛結束戰國時代的日本侵略朝鮮,而當時的朝鮮內部一團亂,問題頻發無力抵抗,掙扎在滅國邊緣,只得嚮明朝求救。

萬曆兩次出兵,出動了上十萬大軍,歷經多次血戰,損失數萬人把日軍逼退,耗用銀兩幾百萬兩援助朝鮮,讓李氏朝鮮對明朝十分感激。

後來明朝滅亡,滿清政府自然也要派人來朝鮮下通知,再次強調兩國關係。相比於明朝對朝鮮的幫助,清朝對朝鮮不算友好,朝鮮君臣和讀書人對滿清沒有好感,漸漸的形成自己的獨特套路,平時對清朝表現的禮數週正,私底下稱清帝為“胡皇”,清使為“虜使”。與清朝官方交往時使用清朝年號,轉身回家仍使用明末的崇禎年號,服飾也仍堅持大明衣冠的樣式。

如果因工作需要出訪清朝時,朝鮮官員都會先到鴨綠江邊吹吹風,賦一首詩詞,抒發一下“內心有日月”,然後再無奈啟程。曾經有幾個朝鮮官員在私下使用了清朝年號,立刻被同僚怒懟,被罵不知廉恥。

朝鮮孝宗帝一直感懷明朝曾給予的幫助,甚至以光復大明為己任,還倡議北伐。他可不是光嘴上說說,而是花錢擴軍備戰,起用各種人才。朝鮮眼觀六路,積極打聽還有哪些反清勢力,對當時的南明政權、雲南吳三桂、臺灣鄭成功、蒙古準噶爾丹等寄予厚望,常派使臣渡海聯絡,策劃自己也能參與反清。

三藩之亂爆發之際,朝鮮有大臣上書給當時的國王顯宗,認為結集出兵反清的時機到了,是時候完成孝宗遺願了。儒生們聽說後也紛紛響應,上下一片北伐之聲,但是顯宗有些遲疑,還沒做出決斷就突然駕崩了。肅宗繼位時才13歲,無力主政,北伐大計無奈雪藏。

後來朝鮮一直財政困難,軍備薄弱,更是未能實現反清,但李氏朝鮮倒是有些風骨,一直悄悄進行著各種對明朝的追思活動,在明朝滅亡60週年之際,肅宗下令修建“大報壇”,祭祀神宗,以感謝萬曆皇帝在日軍侵朝時派大軍援助朝鮮的救國之恩。每年曆代國王都親自參與,大報壇祭祀成為朝鮮王朝後期最隆重的祭祀典禮。

到了朝鮮英祖時,大報壇的祭祀對象又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禎帝,這樣的祭祀活動一直堅持到清末朝鮮被日本吞併,1908年在日本人的壓力下關閉了大報壇,此處也淪為廢墟,好在還有老照片能證明那段歷史。

雖然大報壇沒有了,但韓國至今還能看到不少紀念明朝的建築物。比如朝鮮儒生所建的萬東廟,廟中刻有崇禎手跡,非常珍貴,相比大報壇來說比較民間,但在儒生心目中地位很高。還有朝宗巖大統廟,是由朝鮮的明朝移民後裔建立的,至今仍在祭奠明太祖、萬曆、崇禎皇帝。

除此之外,李氏朝鮮還修纂過大量的明朝史和中國史著作,洋洋灑灑滿滿的漢字。在整個古代歷史上,如此積極修纂他國曆史的情況實在是罕見,而編纂者也坦蕩的表示,就是為了感念大明恩情。

二戰後,朝鮮半島正式分裂為朝鮮與韓國兩個國家。回望李氏朝鮮,雖然國小兵薄,卻神奇的延續了500年,在朝鮮半島能算上穩固的王朝。

提得關注的是,在清朝時期,李氏朝鮮內部公文仍採用崇禎年號,竟然延續到“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想想看,明末年號能在他國使用長達265年,這股韌勁的堅持也著實不易,可見李氏朝鮮是發自肺腑的尊崇明朝啊!


地圖帝


朝鮮自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以來,確實一直對明朝崇敬有加,甚至是在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亡國以後,朝鮮還試圖聯繫南明伐清。清朝在中原站穩腳跟後,雖然朝鮮成了清朝藩屬國,但除了正式文書使用清朝年號,祭祀、墓碑等特定場合還是用的崇禎年號,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20年代。



為什麼李氏朝鮮會那麼崇敬明朝這還要從歷史說起。自商代箕子入朝鮮以來,歷代中原王朝與朝鮮半島多有爭端。隋唐時佔據遼東半島的高句麗更是拖垮了隋煬帝,唐朝也是兩代君王花了巨大的代價才滅掉高句麗(高句麗不是後來的朝鮮半島的那個高麗,這是個多民族國家,不是朝鮮族人建立的王朝,只是領土包含了今天的朝鮮半島。)



隋唐以後是遼國契丹人,契丹人以後是金國女真人,女真人走了元朝蒙古人又來了,每來一個民族朝鮮半島就是一場腥風血雨。最終元朝征服了朝鮮半島,但鑑於朝鮮多有叛亂,地形又是多山靠海不利於征伐,於是元朝規定當時朝鮮半島上的每一屆高麗國王必須把王位繼承人送到元大都(北京)作為質子,以此培養親元朝的國王減少叛亂,同時又對高麗徵收高稅釜底抽薪讓其不能積累叛亂資本。




元朝滅亡以後,朱元璋派使者去高麗收回被高麗侵佔的遼東土地,高麗君臣欲與明朝開戰,派李成桂出兵入侵遼東半島,李成桂半路兵變回過頭推翻高麗王朝自立為王,當時李成桂立國擬訂了兩個國號讓朱元璋裁定,朱元璋回書:“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於是李成桂定國號為朝鮮。



明朝相對漢唐總體採用的是回縮戰略,對揚威異域興趣了了,對朝鮮不派遣一兵一卒,又不似遼金元對朝大肆搜刮,對於朝鮮的朝貢也是加倍奉還。作為明朝的藩屬國,朝鮮也是恭敬有加,兩國雖是一主一僕,倒也相處的極為融洽。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日本結束內亂,豐臣秀吉糾結十幾萬百戰雄兵,意欲以朝鮮為跳板踏上華夏逐鹿中原。朝鮮有明朝保護多年未經大戰,自然不是日本人對手。當時的朝鮮國王避亂一直躲到明朝境內,而同時的明朝在西北寧夏與蒙古大戰,西南播州又與苗疆土司大戰,但對於朝鮮的滅國危機萬曆皇帝並沒有坐視不管,他派出李如松、麻貴兩次入朝大敗豐臣秀吉,助朝鮮復國,而且這兩次援朝明軍都是自帶錢糧軍械,沒向朝鮮軍民伸過手。可以說這一役明朝對朝鮮是有再造之恩的。也就是這次明朝聯合抗日,造就了朝鮮歷史上唯一拿的出手的戰將李舜臣。

明朝對李氏朝鮮的“照顧”是不記成本不記得失的,也難免明亡以後朝鮮仍要沿用崇禎的年號,因為朝鮮對明朝的崇敬是真實的。


無恥之徒31


李氏朝鮮用的是《大明律》

國家格言:大明天地崇禎日月

明朝的藩屬國

崇拜明朝是因為,明朝是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的最巔峰。說是最巔峰理由有下列幾點

第一疆域遼闊。南到南海越南一度歸中國版圖,西到西藏,西北到哈密,北邊今天的外蒙古以外,東北到黑龍江的入海口,東到釣魚島為今天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第二壞境相對和平。和平的環境是發展生產的發展經濟的重要條件,明朝三百年大體和平,其間幾次戰爭時間非常短。

第三生產力提高,農業到手工業都有大大的提高,棉花的全國普遍種植,玉米,甘薯的開始種植解決了吃飯問題,尤其度過災荒年。手工業挖煤解決了瓦斯問題,提供照明,當時的歐洲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還在黑暗中挖煤。

第四經濟發達,《皇都積盛圖》國家博物館

第五新思想,主張自由男女平等,工商皆本,提出勞動創造價值。

第六學術,科學技術大規模總結。《永樂大典》《農政全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第七海洋活動的發展,鄭和下西洋,30多國,太平洋,印度洋,非洲東海岸。

第八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說中國是從明朝開始落後的,大錯特錯,15,16世紀明朝前中期交界時全球化形態逐漸形成,中國當時也漸漸融入全球化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主動的,當時國民產值全世界最強,政治上明朝的先進,科舉制度,平等選拔人才,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學中國語言,穿中國衣服,讀中國書,翻譯《聖經》引用儒家經典詞彙,例如“上帝”當時西方滅了很多國家,但中國延邊中國一驅逐他們不得不跑。康熙曾用四個字概括明朝的強盛“治隆唐宋”意思朱元璋對國家的治理超過了唐朝和宋朝。


大唐天策府


這個我覺得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朝對於朝鮮有再造之恩。

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調動國內水陸大軍十四萬進攻朝鮮,把朝鮮國王趕到了中朝邊境,朝鮮基本上快亡國了。此時萬曆派出的大軍在這樣的時刻進入朝鮮,在大明軍隊的攻擊下,日本人最終被趕出了朝鮮領土,大明為了此一戰用掉軍費千萬兩銀子,間接的使明朝國力加速衰敗。假如不是萬曆抗倭援朝這一戰,明朝或許還能延續更久點。

所以這份恩情朝鮮王室是不敢忘記的,沒有明朝的出兵,可能朝鮮王朝只有兩百多年的壽命,絕對不會有五百多年的國祚。所以你說朝鮮王室能不感激涕零嗎?其實大明兩百多年來對於朝鮮的關照遠不止如此,平時小恩小惠,以及危難時拉一把,這樣的事情明朝可沒少做。

而且朝鮮由於和中原王朝走的近,所以他們高度漢化,我覺得世界上漢化最深刻的國家就是朝鮮其次是越南,朝鮮接受了中原文化的一切東西。文字、文化、管制、科舉、禮儀…一切的一切和中原並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古代朝鮮也把自己視為禮儀之邦,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可是後來明朝滅亡了,從心裡上從感情上朝鮮肯定是很難過,明朝好比是朝鮮的亦師亦友,而且兩個政權來往兩百多年,明朝也一直把朝鮮當成自己人。明朝時海外藩屬國都是規定了幾年朝貢一次,可是朝鮮由於是自己人,允許每年都來朝貢,明朝的朝貢可不是任何國家都有這份殊榮的。

而且在文化認同上,朝鮮和明朝基本上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可是新興的清朝卻顯得那麼不倫不類,清朝在朝鮮眼裡就是未經文化洗禮的野蠻民族,與熟讀儒家思想的朝鮮簡直是文盲。可是事實總是野蠻戰勝了儒雅,這就是現實。不管怎麼說朝鮮雖然像清朝低頭了,可是在清朝建立初期朝鮮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大明,為此他們甚至偷偷在厲兵秣馬,準備恢復祖國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明萬曆時期日本豐臣秀吉軍隊侵入朝鮮,至使朝鮮差點亡國,明萬曆皇帝應朝鮮請求派軍隊進入朝鮮抵抗日本豐臣秀吉侵略者,明朝聯軍打敗日本,並撤出軍隊幫助朝鮮復國,朝鮮才崇敬明朝。


微山湖新偉


小中華當然羨慕大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