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常盼飞


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弹匣而不是弹夹吧,在战场上处理弹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建议丢掉弹匣的,因为这涉及到你后面的弹药补给,而且,你要知道有一种叫弹匣包的东西,你打完的弹匣是可以重新放回这个弹匣包的,如下图所示,除此之外,有时士兵也会携带专门用来回收弹匣的弹匣回收袋,亦或者是CQB(室内近距离格斗)的时候,穿一条可以插弹匣的战术裤,这些装备都是可以用来回收空弹匣的!


为什么弹匣最好不要丢掉?因为丢掉了弹匣,你后面补给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弹匣可用了,然后你就拿着一个弹匣重新上战场么?什么?你说可以重新到后勤那里领取新弹匣?不好意思,在外野战的时候没有这项服务,前哨基地的弹药补给是不会以弹匣的形式装好给你的,子弹一般是以散装或者桥夹装的形式进行补给,士兵们仍然需要自己手动给自己的弹匣装弹,所以,如果你把弹匣扔了,那么一时半会可能就找不到弹匣给你用了!

至于把弹匣重新插回弹匣包会不会被敌人打死?难道换弹匣就不能到掩体后才换么?你手忙搅乱把弹匣一扔被打死的几率大还是在掩体后面稳妥更换弹匣被打死的几率大?这个都是相对的,把弹匣放进弹匣包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没有哪个愣头青会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换弹匣的,没子弹的第一反应是迅速扑进掩体,而不是冒着对方的子弹来考验自己换弹匣的手速,你再快也没有子弹速度快的!


当然了,实在是情况太过于紧急,直接把弹匣扔掉不管也是可以的,不然的话,士兵还是需要把打空的弹匣插回背心腰包或者是放进弹匣回收袋,如上图所示,就是弹匣回收袋,这是为自己后面的战斗最准备,前面说了,野战的时候,是没有附带弹匣补给这项后勤服务的!


哨兵ZH


首先要区分弹夹,弹匣,弹鼓,弹链,弹筒的区别

弹夹那就是一个铁片子,用来固定子弹,加快装填,装子弹的时候只需要,拉开枪膛 瞄准怼上去,把子弹压进弹仓

弹夹这没多大用的铁片子 随手扔了就得了。

弹匣不能扔的原因很简单....后勤送上来的子弹可不是装好的弹匣,而是一箱又一箱的散弹,得一发一发装进弹匣,也就是说多一个弹匣就是多几十发子弹!

要是随手给扔了,打完子弹,别人默默换一个弹匣,你就得蹲一边去苦憋的装子弹去了....



弹链,那就是机枪手打的时候甩来甩去的那个子弹链 照样不能扔,否则机枪还不如烧火棍,甚至于更惨的是可散弹链打完了以后会掉一地,得捡起来 拼好,不过优点也很明确,火力持续性很好,可散弹链,直接在上一组弹链最后面接上就好了效果杠杠的

至于弹鼓?还记得pps那个大盘子么?那个就是弹鼓,原理一样,还是用来装子弹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装更多的子弹。





透明的图够明确吧,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行程有点长,弹簧亚历山大,制造工艺不过关的话,容易卡,那就是,不想扔也得扔了(这也是弹鼓很少装满的原因)

弹桶可以理解为一个长的弹鼓,照样不能扔!



说来说去能扔的也就是个弹夹和弹链(打完散了一地,紧急时刻再不想扔也得扔啊,更何况,弹链制造成本不高,就是装子弹的表示,装弹两小时,设计五分钟......想打人


啸鹰评


弹夹和弹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题主可能将它们搞混淆了。弹夹的结构简单得多,是一种安装枪弹时类似夹子的辅助工具,大多由金属构成。如上个世纪的拉栓式步枪,装弹时一颗颗塞进去太麻烦,所以这时就得用弹夹固定子弹,从而起到加快装填的作用。而弹匣则是一种供弹装置,是枪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题主说的“弹夹”应该是指“弹匣”。

持突击步枪的士兵作战时,通常配200发子弹左右。这么算下来,一个士兵得携带5到7个弹匣。如果士兵将打完的弹匣全部丢掉,这样一来部队的保障压力会非常大,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就连富裕的美国都丢不起弹匣。

战场上,子弹发放并不是装在弹匣中发给士兵的,士兵领到的子弹是散装的,要用时才装到弹匣。打完的弹匣放到战术背心口袋,空闲的时候再将子弹压进弹匣。如果士兵将打光的弹匣全部丢掉,手里的散装子弹装哪里?手里的枪就成废铁了。

弹匣多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也是一种战争资源,如果将它们全部丢弃,被敌人捡到就成了战利品,这样会给自己的部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些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如果在战场上丢弹匣,绝对要挨骂。不过战场灵活多变,在危机时刻偶尔丢失一些弹匣也属正常,但故意丢掉弹匣就过分了。


兵说


崤山小虎第216条回答。

有经验的老兵,在战场上是不会随便丢弃弹夹的,这既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也是必须遵守的战场规则。

一、多一个弹夹,就多30发子弹。

打仗时,并不像平常训练一样,子弹、子弹夹随要随有,子弹也是补给兵一箱箱送到前线的。战前发给每人约200发左右。中间再根据消耗情况进行补给。

如果打完一个弹夹,你就弹夹扔了,很快六七个弹夹就被你扔得剩一个了。下波,补给兵给你送来200发子弹,你有能耐把200发子弹都装进一个弹夹?

战机是稍纵即逝的,少一分钟装子弹的时间,你就为胜利多赢得了一分钟。


二、战场纪律有规定不允许扔弹夹。

战场纪律都是用血淋淋的教训写成的。别人七个弹夹,你就一个弹夹,你打完在装子弹的时候,别人还得掩护你。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战友牺牲,你会被其他战友揍死的。

三、子弹带装满弹夹也是防弹衣。

胸前子弹袋装六个子弹夹,同时也起了防弹衣的作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都扔了,那胸前就没有这但屏障了。



四、哪个国家都不富裕。

打仗本来就是个烧钱的行为,子弹已经很烧钱了,如果每个士兵打完子弹都把弹夹扔了,那这场仗打到最后是必输无疑。打仗也是打资源、打经济啊。


五、防止给敌人留下更多资源。

弹夹也是一种战争资源,每个人都给敌人留下一个弹夹,过不了几天,敌人就能用战场上的战利品武装一个连、甚至一个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知道麻烦吗?

题外话:老兵好,麻烦关注下,顺便点个赞。小虎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谢了。


哨兵小虎


丢了之后更麻烦,电视剧中一般都是把弹匣随手扔了,那是因为剧情需要,同时,还是因为有人给捡回来,或者自己捡回来,反正都是要捡回来的。

打仗的时候,一个士兵一般是配发四五个弹匣,一百五十发左右的子弹。正常情况下,一百五十发子弹,在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通常是够用的。但是,够用也不能随便就扔了。

考虑一个后勤补给的问题,补给的时候,通常都是只会运来子弹,而不是已经压满的弹匣。弹匣这东西,一个人就这几个,扔了一个就少了一个。少一个意味着什么,有子弹,不能打,打完一梭子,就得立马压三十发。补给来了,可以抓紧时间压子弹,但是你一梭子子弹打光了,就没这个时间去压子弹了。



一般战场上的补给点都是散装弹药,之所以是散装,因为可以装载更多。没有弹匣,士兵只能带着一大堆零零散散的子弹走了。万一,装子弹时被干掉了,那也太难受了。


现在的突击步枪通常是三十发子弹,而不是像以前的栓动步枪那样,只能装五发子弹。一次性压三十发,很慢的。而且,即便栓动步枪的五发子弹,还有弹夹帮助装弹呢。

随手丢弹匣,这通常是电视剧中的,或者是战场上,丢在脚下,随后立马再捡回来。


军武文斋


我说下,因为我出生在军区大院,成长在一个军人世家。我爷爷、老公爷爷、爸爸、公公。都是战场上走下来的军人。我跟老公也是预备役人员。

说说弹匣和弹夹。弹匣是安装在枪上填装子弹和为枪直接供弹的。目前大部分枪支一个弹匣备弹30发。

弹夹是把单个子弹串联起来的一个扁形带槽钢片(现在很多弹药也用一次性塑料弹夹)便于把整个弹夹上的子弹一次性压入弹匣。

在以前战争中,根据作战条例弹匣、弹夹均不可抛弃。弹匣不用说了,必须保证备弹充足。作战中带的弹匣越多,火力越充足。为了保证快速射击和装填弹药,也为了保护好自己,弹匣不可抛弃。作战间隙首先要进行弹药填装。把弹夹内弹药压入弹匣。再说以前战争中弹夹,也不允许抛弃,以前多为散装子弹。需要把弹药添入弹夹,只有添入弹夹,才能快速填装入弹匣。所以战斗间隙也需要向弹夹内一发发压入子弹。为弹匣备弹。

再说新时代战斗中弹匣属于枪械的一部分,绝对不允许抛弃,弹夹可以随手扔掉。因为新的弹药供给方式为,战争状态下(和平时代对外武装突袭、特种作战供弹都是已经压入弹夹的成联弹药,部队平时训练还是散装纸包子弹)战斗状态下弹药供给时,子弹已经直接安装在弹夹上。压入弹匣直接可随手抛弃。弹夹也可以一次性使用。


卡布奇诺咖啡41819822


能丢掉啊,谁留着那破玩意啊!

先看图,这五枚子弹是装在弹夹(stripper clip)上的。

装弹的时候这样操作:

看,是不是顺手就丢掉了?

弹夹是一个快速装弹的辅助工具,如果没有弹夹的话,那么一把子弹是不能一下子塞到弹仓里面去的。

有了弹夹的版主,射手可以快速的将多枚子弹迅速装到枪里面,子弹装入后弹夹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同时这东西20美元100个,没多少钱的,就是一个低价易耗品。丢掉不可惜。

另外还有一些枪类似于加兰德,将弹夹可以放到枪里面。

在打空子弹后就直接叮的一下弹出去了,再追过去捡有点危险啊。


所以说大部分士兵在战斗的时候是没有留弹夹的习惯的。

但对于弹匣(magazine)则不同军队要求都不一样,美国是不强制要求回收的。英国是要求必须回收的。澳大利亚甚至给士兵配备了专门装空弹匣的袋子

所以,没有为什么,全凭各自的军队如何规定了。但激烈战斗中,回收弹匣的时间往往会导致士兵收到致命的伤害。各国实际掌握的还是很灵活的。

例如这名士兵,也带着弹匣包了,但空弹匣就扔到地上,并没有放回包中啊!


军武数据库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枪支供弹挂载仓正确叫法叫“弹匣”,当步枪迭代到半自动步枪后,更多的载弹量能使步枪的火力可以更持续,同时在战场上缩短添加子弹的时间。提升在瞬息万变的战事中存活的几率。到了二战以后,自动步枪的诞生以后,更长的弹匣容量使得步枪活力更猛更长,以美国的M16和苏联的AK47为代表,均选用了弹容量为30发的冲压件弹匣。根据战役的大小和任务的性质,士兵可选择携带3-7个弹匣,以供战场使用。

以AK47为例,30发弹匣采用钢制冲压成型。里面的弹簧和压片也都是钢材。作为一种常用装备,战时士兵们会频繁的更换弹匣,为了节省时间,一般弹匣更换后不会立刻进行回收,而是在战后进行回收。所以我们一般在影视剧中都看到,主角“哒哒哒的”将一梭子子弹射向敌方,并且娴熟更换着弹匣,看着弹匣自然滑落的畅快感,甭提有多舒服了,栋哥想说,影视剧更多的讲究视觉享受,与真实战场并不相符。

之所以更换掉的弹匣不能丢掉,是为了日后好将配发的子弹,如数的装填进弹匣以备下次使用。如果用光一个弹匣就丢掉不加以回收,那么当数量足够庞大的话,那么军队的成本就会大大的增加,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军队都需要巨大的开支,而唯有开源节流才能将钢用在刀刃上。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弹匣,但是对于枪支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易损耗装备。


栋哥曰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是绝对的不能丢,那得看战场情况如何。

在正式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什么是弹夹和弹匣,两者有和区别。

弹夹一般是长条状的钢片。(如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作用就是方便给枪支装弹。

弹匣从名字上都能想出来,匣子一样的东西嘛。

好了,知道了什么是弹夹和弹匣,那个作用重要就很明显了。

简单地说,弹夹不是枪支必需品,没有它也可以把子弹押进弹仓(老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而弹匣一般用在轻机器和自动步枪(也就是冲锋枪)上,没有弹匣基本上也就是烧火棍了,当然也能一发一发装填。呵呵!

好了,战斗中,什么情况也可能发生,丢了弹匣和弹夹也可能无关紧要,丢了枪就没命了。


老去的老兵


先来区分一下弹匣和弹夹吧。弹匣是一种供弹装置,外形像一个匣子,安装在枪机轴线的其中一个方向。弹匣主要作用就是容纳子弹,并给枪膛供弹,是可拆卸的,属于枪械主要零件之一。步枪的供弹装置有很多种类,早期是长筒型弹仓,子弹纵向放置,为了避免磕到前一发子弹的底火,那会多使用圆头弹。后来发展出了子弹平行放置的弹仓,于是杀伤力更高,弹道更稳的尖头弹大规模使用。随着半自动武器和自动武器的出现,需要持续供弹,于是弹容量更大的弹匣,弹鼓,弹盘,弹链和弹箱(一般和弹链一起使用)出现了。
这是弹匣

弹夹是奥地利枪械大师斐迪南·曼利格发明的,共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漏夹,也叫漏桥,还有一种叫做桥夹。桥夹顾名思义是一个铁夹子,它相当于散装子弹弹弹匣的一座桥,所以叫做桥夹。一般由金属制成,可以将原本散乱的子弹夹住并排成一排,便于装入弹匣。而漏夹则特殊一点,将子弹填装好后会跟随子弹一起填入弹仓。在子弹打完之后,由人工取出或者自动弹出。美国著名的M1加兰德步枪打完弹仓里的八发子弹会“叮”地一声将漏夹弹出。
左边漏夹,右边桥夹

题主应该想问的是为什么作战时不让扔弹匣吧?弹夹一般填装完子弹士兵会收起来,方便下一次填装子弹,不存在的换弹匣的时候还扔掉弹夹。题主应该是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特种兵帅气的哒哒哒一通扫射,枪械突然空仓挂机,然后左手托住护木将枪械横置,左手从胸前抽出一个弹匣一把磕掉打光的弹匣,然后将新弹匣装入,拉上枪机继续扫射。想问为什么打完子弹的弹匣为什么不能扔吧?

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在一些冲突烈度小的战场,或者非常紧迫的时候,是可以把弹匣扔了的。只不过,士兵们把敌人杀光之后,会把扔掉的弹匣回收。这种换弹匣的方式就是打完一个扔一个,扔一个换一个。等自己带的弹匣都扔完了,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弹匣了。这时候咋办?找战友要一个?又或者找个角落蹲着把子弹装回去?显然都不太可行吧?所以这种扔一个换一个的换弹匣方式只适合小规模的特种作战,或者反恐作战,耗弹量不大,不会出现弹匣都扔完了敌人还没干死的尴尬情况。



但是普通作战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士兵扔弹匣的。士兵身上的每一件装备,包括战术背心,头盔,水壶,背包带,任何一件装备都是不允许扔的!按照我军之前战时的标准,一名士兵配备160-200发子弹,但是只有4个弹匣。弹匣的容量30发,如果携带200发子弹的话,将四个弹匣装满之后还有80发是散的。很显然,遇到战事激烈,200发肯定是不够用的。子弹打完了,中途是会有后勤的战友进行补给的,但是他们只送散装子弹,不会帮你压进弹匣,如果补给的时候弹匣没了,那就只能哭了。
而且,其实战场并不像是影视剧里那样子,当着敌人的面换弹匣的。战场上,枪里头没子弹了第一反应肯定是扑进掩体,然后在战友的掩护下从容的左手托住护木,右手将弹匣取下用左手拿着(夹在护木和手之间),然后再从胸前抽出备用弹匣装上,最后右手拿下左手的空弹匣装入战术背心。这才是换弹匣的正确姿势,弹匣是要放回战术背心的,不可能会随便扔。除了放回战术背心,有些时候还会携带弹匣袋,专门用于容纳用完的弹匣,减少换弹匣的步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