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康熙三十年(1691年)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進京城面見皇帝時,向康熙呈述了斡爾人想在齊齊哈爾屯附近建一座城池以保護族人安全的意願,康熙同意建城並欽定“齊齊哈爾城”城名。之後齊齊哈爾城建起併成為黑龍江將軍轄區第三座駐防城,但老百姓卻習慣稱其為“卜奎城”。

當時選址的時候,兵部認為城池必須建在黑龍江交通幹線上以方便行軍傳驛,於是將城池基址定位在卜奎驛站(卜奎村)附近。卜奎驛站(卜奎村)源自之前的索倫總管——卜奎。卜奎其人智勇雙全,傳說中他力大無比,能“力分雙牛”,並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領一隊水軍作為先遣部隊進抵黑龍江,在兩次雅克薩戰爭中身先士卒,論功行賞時得“頭等第一軍功功牌”。卜奎擔任索倫總管時的駐地年長日久後形成村落,即卜奎村,愛輝通往吉林的站道在此通過並設立卜奎驛。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移住齊齊哈爾城,由此齊齊哈爾成為東北邊疆重鎮。 “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而直到今天齊齊哈爾的別稱之一就是“卜奎”,市內還有卜奎大街。

齊齊哈爾市的另一個別稱是“鶴城”。鶴倚城為生,城以鶴而榮,每年的8月12日是齊齊哈爾市的觀鶴節。齊齊哈爾觀鶴節是在城慶三百週年的基礎上創辦的,首屆始於1992年,每年的觀鶴節也是齊齊哈爾的建城紀念日。同時觀鶴節集招商引資、經貿洽談、產品展銷、文化活動、旅遊觀光於一體,也是齊齊哈爾活躍經濟的重大盛會。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的扎龍自然保護區被稱為“丹頂鶴之鄉”,自然保護區內有丹頂鶴500多隻,約佔全世界丹頂鶴總數的四分之一。除丹頂鶴外保護區內還有白頭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鶴和灰鶴,以及大小天鵝、大白鷺、草鷺等野生珍禽,全世界共有15種鶴,扎龍自然保護區就生活了6種。

齊齊哈爾目前下轄7區1市8縣,人口約533萬人。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是齊齊哈爾市的一個市轄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市轄達斡爾族區。梅里斯達斡爾語意為“有冰的地方”,區內達斡爾族人口約1.2萬人。每年九月初會召開那達慕大會及敖包大會,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曲棍球等傳統體育遊藝比賽,演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88年前發生在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的江橋抗戰被評為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也被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因“不抵抗政策”日本關東軍迅速侵佔我東北地區,時任黑龍江省主席馬占山針對日軍集結重兵侵佔黑龍江省發表宣言稱“誓必死一戰”,帶領東北軍阻擊日軍侵略,雖然戰役最終失敗,但卻激發了我國各地軍民抗日衛國的激情。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地區是國家商品糧食重要產區,依安縣、訥河市、克山縣等縣市均是我國重點商品糧基地。這些縣市多位於松嫩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勢平坦非常適合機械化種植,像克山縣素有“北國糧倉”、“大豆之鄉”之稱;訥河市則被稱為中國甜菜之鄉。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市不僅糧食產量多還有眾多科技、娛樂界著名人物。執行神舟七號飛船的飛行任務,飛到外太空的劉伯明和翟志剛兩位竟是齊齊哈爾的老鄉,劉伯明是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人,翟志剛是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人,不知道兩位在太空中有沒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2017年大火的毛不易是齊齊哈爾泰來縣人,依靠《中國好聲音》出名的吳莫愁、演員任泉和張翰都是齊齊哈爾人。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全市人文、自然景區密佈,既有黑龍江將軍府、督軍署、羅西亞大街、和百年中東鐵路車站等歷史文化遺存。還有明月島、龍沙公園、尼爾基斯湖自然景區。

國家人文地理之齊齊哈爾

攝影愛好者,尤其是喜歡大炮打鳥的愛好者,在夏季到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去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