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风花雪月”中,“风”“雪”“月”都进入了“易州十景”,分别是“易水秋风”“洪崖积雪”“紫荆残月”,唯独没有“花”什么事。这是为什么呢?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话说一千四百年前,易县人是非常喜欢花的,尤其善于种植各种花卉。牡丹花更是人们的最爱。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牡丹花,培育牡丹花。据《中国农业史》记载:中国人种植牡丹花的历史已有一千四百年。而那时候,易县栽培牡丹花是全国知名的。易县人最早是从西部山区把野生的牡丹和芍药请回家,加以培育驯化繁殖,才产生了多花瓣、多花色、多香型的不同牡丹品种。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为了证明这种说法,前年我曾经到南城司乡的文海村的大山里寻找野生的牡丹和芍药。那一次找到了一些野生的芍药,白色,单瓣的。据当地人说,二十年前还发现过野生牡丹,只是因为长期过度放牧的原因,野生牡丹现在已经极其少见了。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2012年,我在编辑《易州神韵》时曾收到过两篇稿件,一篇是于秀华老师的《洛阳牡丹源于易县》,一篇是赵文章老师的《易州牡丹》。他们都以详实的史料证明易县曾经大量种植牡丹。引用北宋人刘斧所编《青琐高议·隋炀帝海山记》:隋炀帝在洛阳辟地200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牡丹20箱。甚至还详细记载了易州向洛阳所进的二十箱牡丹的十八个品种:赭红、赭木、鞓(tīng)红、坯红、浅红、飞来红、袁家红、起州红、醉妃红、起台红、云红、天外黄、一拂黄、软条黄、冠子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据于秀华老师说,十年前每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节都会邀请易县的领导过去参加,他们宣传的册页上也会明确写上洛阳牡丹是如何从易县来到洛阳的那段历史。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州牡丹火了洛阳,但原产地却沉寂下来,个中原因是什么?李宝光主编的《牡丹人物志》回答了这个问题。易州的官员把20箱牡丹弄走以后,“易州的花农们,心如刀绞。几辈人精心培育的牡丹,一扫而光,即使幸存几棵,他们也无心管理,让它自生自灭,以免再遭厄运。所以易州牡丹从此销声匿迹闻所未闻了。”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把牡丹请回家”!在这种想法的感召下,狼牙山中凯集团在狼牙山下龙门湖畔辟地五百余亩,从洛阳、菏泽引进六百多个牡丹品种,建成了保北最大的牡丹园。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牡丹是南方花卉,在北方极少见到。没有想到,牡丹花真的可以在易县开得这么好。锦袍红、御衣黄、赵粉、雪塔、乌龙捧盛、菱花湛露……几百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每朵花都开得雍容大气。花瓣舒展柔嫩如锦缎,花蕊黄中透绿如翡翠。什么是国色天香?什么叫花中之王?只有你见到了才会相信。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牡丹仙子在离别故乡一千四百年后终于又回归故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用这两个成语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而我们也终于可以不必远行千里去洛阳看牡丹了。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风是“易水风”,雪是“洪崖雪”,月是“紫荆月”,那么这花应该叫做“郎山花”吧。因为这里的花最多最全。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三月伊始,狼牙山山上山下的花儿次第开放。围绕着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悬崖沟壑都开满了山桃花。一年一度,山花烂漫时。相约相见,人面桃花相映红。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在山下铺展开来的,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油菜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那盎然的春意啊铺天盖地。油菜花花期很长,她大概知道自己是春天的打底色,所以她等来了杏花开,等来了桃花开,等来了樱花开,等来了梨花开,等来了郁金香,等来了玫瑰花,也等来了谷雨牡丹开。当油菜花已经花谢结子收割,狼牙山下的花竟然还是开个不停,什么兰香芥、芝英花、百合花、菊花等等一直要开到立冬的。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至于易县其他地方的花儿也是颇有几处可观的。像东豹泉上寺的杏花,独乐乡的李子花,张天峪的梨花,蔡家峪的杜鹃花,十八跑的海棠花等等。易县的水土好是出了名的,易县人爱花儿是出了名的,今年又会出现什么新的花卉品种?反正易县总会有惊喜等着您。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易县的“风花雪月”系列之-“花”


撰文摄影 于正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