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殿英盗窃了东陵这种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有何内幕?

谈文论史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事迹,可以说是人人尽知。


可是盗墓的细节和盗墓的结果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孙殿英因为在和冯玉祥的对战中失利,所以投靠了国军。


1928年,在投靠国军之后的孙殿英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在河北蓟县马兰峪驻防。


也许不是因为苦于经费的问题,孙殿英也不会走上盗墓这条路。当时的孙殿英因为缺乏军饷,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并不会给他提供军饷上的帮助,他这个所谓的革命军的统帅正苦于军饷的事情,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


附近的一个马匪马福田集结了一帮人在盗墓。


孙殿英听到这个消息,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而这个主意正好可以解决军队缺乏粮饷的问题,孙殿英下令赶走了这批马匪,自己以军事演习为民将整个清东陵围了起来,并且在附近全部警戒,任何人不能进来。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孙殿英派遣工兵营张和一个亲信前去挖掘清东陵中的慈禧陵墓和乾隆陵墓。慈禧陵墓在挖掘的时候,孙殿英找来了曾经封土的一个工匠,一番恐吓之后,这名工匠告诉了孙殿英慈禧陵墓的地宫入口。


进入慈禧的地宫之后,孙殿英的工兵营整整帮他打捞了五大箱的宝物。


这五大箱的宝物中,有大量的珠宝、玉器、翡翠,地宫中随便一件宝物拿出来也是价值连城。随后,孙殿英又下令将乾隆的陵墓也抢劫一空。


孙殿英盗墓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大家猜知道陵墓被盗,附近的人赶紧向政府报告,一时间孙殿英盗墓的新闻在报纸上被陆续刊登出来,一度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可是坐拥如此财富的孙殿英认识到,自己手中的这些宝物如果不打点政府,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催命符,所以孙殿英将这些宝物迅速开始分散了出去,而他所分散的对象正是那些政府高层:


  • 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

  • 国民政府第一夫人宋美龄


安排好这两件事情之后,孙殿英将其他的剩余宝贝让自己的心腹火速前去销赃,换取钱财,可是正是这批销赃,让剩余的这批宝物不翼而飞,孙殿英这些准备销赃宝贝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孙殿英就是相查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查。


可是溥仪却要求当时的国民政府要严惩东陵大盗孙殿英,国民政府迫于压力在长时间的拖拉之下,东陵大盗孙殿英盗墓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历史总探长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大着胆子,用尽办法,把慈禧和乾隆的墓地一顿折腾,收拾出无数宝物。当时,全球华人为之震惊,而满族精英们恨不得“抽筋剥皮”,恨不得挫骨扬灰。

但是,这么大的舆论之后,孙殿英竟然能全身而退,他到底做对了什么?

撇清关系,贿赂各级官员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满清遗老们四处走动,告状都告到了蒋介石那里,怎么办?处理是一定要处理的,如何处理?先得调查清楚再说。

当调查官员来调查时,孙殿英不慌不忙,就说了一句:“这事我没参与!”这一句简单的话,就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仿佛所有的事都是第八师师长谭文江独自干的。

不过,紧接着,孙殿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给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写了个“事实说明书”,理由找了一堆,什么没有军饷无法打仗了,什么是为所有汉族报仇了,总之目的只有一个,把我兄弟放了。

徐源泉看到孙殿英没开窍,就点拨了几句,意思很简单,如果不能打点到位,谭文江不仅保不住,连他孙殿英都得搭进去。



(剧照)

响鼓不用重捶,孙殿英机灵得很,开始安排送东西了。相关官员各送几件,而蒋介石等高官,多送,重送。那么到底给高官送什么了呢?

给蒋介石送了一柄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给宋美龄送的是慈禧嘴里掏出来的“绝世夜明珠”,给何应钦送的也是一柄宝剑,这三人都是交有戴笠转交,交了没有不知道,但蒋介石等人的态度倒是没有那么强烈了。

除此之外,给宋霭龄和孔祥熙也送了N颗宝珠,至于宋子文、徐源泉等人,也送了不少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当时,谭文江的案子是阎锡山督促办理的,因此孙殿英对阎锡山也直接送了价值50万大洋的黄金。

从上到下拒绝承认盗墓



(剧照)

各处打点完毕,服务到位了,孙殿英松了口气。

但是不走程序也是不行的,想不到的是,开庭审判时,谭文江几人紧紧不松口,坚决不认自己盗了墓,而孙殿英更是逍遥在外,并且还担任了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准备开战张宗昌。无奈,军事法庭只好拟了一个审判报告,先递了上去。同时,暂时把谭文江几个人收押在监。

军事法庭的报告上去了,由于案情有些细节说不明白,当事人也不承认,收了好处的官员又各处打掩护,因此整得案情有点“错综复杂”,几个多月结果都下不来。

此后,孙殿英在陇海线和阎锡山、冯玉祥拧成了一股绳,并且在附近收了两万多人,阎冯二人感觉孙还是有一套,就顺势拉到了自己阵营。这不,机会来了,孙殿英趁势大作阎锡山的思想工作,诉说各种不容易,想到这人自己还能用得上,因此阎锡山就坡下驴把谭文江等人放了,并且回到了孙殿英军中。

有人可能问了,蒋介石能愿意吗?谈不上愿意不愿意,本来蒋介石就对给满人报仇孙殿英这事兴趣就不大,再加上又是自己手下的将领,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后来,蒋介石想收拾也没机会了,因为中原大战发生了,孙殿英跟着阎锡山和自己开战了,这怎么收拾呢?

热河抗日浴血奋战,让蒋介石欣赏



(剧照)

“盗墓这事”作为孙殿英的人生污点,孙殿英还是比较担心“秋后算账”的。本来想着跟上老阎、老冯一条道走到黑,至少这两人不会翻旧账,而且冯玉祥还很认可他盗墓呢。

但是,“中原大战”的结局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蒋介石在张学良地帮助下,打败了军阀联盟,于是乎,孙殿英知道,自己要继续低头做人了,害怕老领导蒋介石哪天再收拾自己。

重新跟了蒋介石,又被归到了张学良下面。孙殿英老老实实夹着尾巴,过了两年,日本大举进攻我华北,孙殿英被调过去参加热河抗战,由于热河主席汤玉麟跑路了,日本很轻松就占了不少地,但是在到达赤峰时,日军受到了孙殿英顽强地阻击,血战七日七夜后,孙殿英部实在扛不住了,就此洒泪离开了赤峰。后在猴头沟一带,又是和日本人周旋了十多日。

孙殿英顽强阻击日本军队的消息,受到了从上到下的认可,毕竟那个时候,敢于顽强抗日的就是一个“汉子”,再加上汤玉麟等人的不抵抗和逃跑,成了孙殿英当时的背景布,让孙殿英一下子凸显了出来。

从此后,关于盗墓之事再少有人提起,审判盗墓者的消息也很少听到了,因为孙殿英成了那个阶段的抗日英雄。



综合来看,孙殿英等人最后能够逃脱审判和制裁,一是送出去的东西起了作用,二是受到了阎冯等人的庇护,三是蒋介石早期无心收拾他,四是那场赤峰的抗日战争“洗白”了孙殿英。


蓝风破晓


自古官盗和民盗就有着根本的区别,古往今来,任何官盗事件都无法追究,尤其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因此虽然东陵盗宝事件舆论哗然,但持有批判态度的人始终是民间力量,根本无法对国民政府产生任何影响。最终在孙殿英的打点贿赂下,各方势力选择默不作声,孙殿英也逃过了法律的惩罚。



古代官盗之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有汉末的董卓、曹操,唐末的黄巢,五代的温韬等人,他们盗掘的陵墓非常多,但始终没有受到法律惩罚。而原因并不是当时没有惩罚盗墓的法律,而是因为他们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能够制裁他们。同样,孙殿英的情况和以上几人非常类似。

孙殿英早年混迹于市井之中,有的人说他打架斗殴,是泼皮无赖,也有人说他颇具游侠气质。成年后,孙殿英不改顽劣,经常出入赌场,并且开始贩卖鸦片。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孙殿英在豫西做了土匪,后来又在洛阳加入了“庙道会”。



孙殿英加入庙道会后,逐渐成为了庙道会的领头人物,并且结识了很多流氓土匪以及军警恶吏。有了一定的根基后,他带着庙道会的人打家劫舍,大肆贩卖毒品,获利颇丰。

1922年,由于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打击毒品生意,孙殿英投奔了豫西镇守使丁香玲。丁香玲给了孙殿英一个连长的身份,因此孙殿英买了枪炮,拉起了一支听命于自己的武装队伍。

第二年,孙殿英被提拔为营长。但当了营长之后,孙殿英立刻独立山头,继续土匪的勾当,打家劫舍,贩卖毒品,不断地依靠着赚来的钱扩充队伍。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吴佩孚被奉军打败,孙殿英瞅准了机会“招贼纳匪”,把当地的散兵游勇以及土匪流氓收编到了自己的麾下,队伍瞬间达到了数千人。

要枪有枪,要兵有兵,孙殿英瞬间成为了军阀拉拢的对象。因此孙殿英不断地重复着招安、叛变、改换门庭,先后投靠了憨玉昆、叶荃、张宗昌。到了1927年,孙殿英依靠着墙头草的能力,已经成为了颇具实力的军长,同时也是这一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孙殿英投靠了国民政府。



孙殿英投靠国民政府后,被任命为了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下辖四个师、一个旅、一个炮兵团。1928年6月入驻河北蓟县,距离清东陵仅有一个山头,同年7月,孙殿英盗掘了清东陵内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

1928年8月4日,青岛警察厅查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贩卖国宝,由此孙殿英盗掘东陵案发。

东陵盗宝案件发生后,群情激奋。北平商会要求组织法庭审理此案,各大报纸争相批判孙殿英的盗墓行为。满清皇室遗老遗少直接上告国民政府,要求严惩盗陵首犯。溥仪甚至为此画了一张画,表示一定要处死孙殿英。

▲溥仪所画《杀孙殿英图》▲

这件事让国民政府很为难,当时的孙殿英名义上虽然隶属于国民革命军,但这种关系并不牢靠。换句话说就是孙殿英一直游离在蒋介石的管控之外,因此孙殿英的独立性非常强,一旦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对其治罪,很可能会激起孙殿英叛变。

而且孙殿英当时所处位置特殊,既可以联络关外奉军,又可以沟通阎锡山、冯玉祥等人。

孙殿英也当时也看透了情况,所以把自己盗墓得到的宝物挑出了一部分送给了国民政府的要员。比如把乾隆朝珠上最大的两颗送给了戴笠,并且委托戴笠将乾隆的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另外还把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等等。除此之外,孙殿英也送给了阎锡山价值50万元的黄金。



收到贿赂的国民党要员心知肚明,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处置孙殿英,与其撕破脸,还不如收下贿赂,最终事件拖延了半年之后才开庭。此时孙殿英已经把宝物换成了军费和枪炮,因此事件更加棘手,最终审判的事情就停了下来。

1929年,由于蒋介石缩编非嫡系部队,孙殿英军长职位被撤销。所以孙殿英又反叛蒋介石,拥兵自重,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东陵盗宝案件也就彻底地不了了之了。


我是越关


昨天刚好发微头条说孙殿英盗清东陵的事,孙殿英明目张胆的盗窃皇陵最后却没有受到惩罚,东陵盗宝案件不了了之,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今天,纵横就和大家一起梳理梳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东陵盗宝案发后,孙殿英一直在“妖言惑众”

我感觉用“妖言惑众”这四个字来形容孙殿英在案件爆发后的行为再贴切不过了,孙殿英没上过军校,家里没有当兵的亲戚,能够拉起一支队伍,完全是凭借其早年“庙道会”会首的资本,这个工作是干嘛的,就是让老百姓支持他。

所以,妖言惑众一向是孙殿英的强项,善于把握老百姓的心里。

孙殿英当时登报:“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在这段话里面,孙殿英把自己对标孙中山和冯玉祥,这两个人在当时的标签应该就是反清,比如冯玉祥刚刚在1924年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将反清革命军进行到底。

为此,孙殿英还罗列了一些满清的统治罪行,比如强调满清大兴文字狱,搜刮民脂民膏,罪大恶极,他这么做是为了大汗同胞!

正常来说,皇陵肯定是属于国家财产的,不管理由如何,盗墓肯定是违反的,但是孙殿英盗完清东陵后,却不说盗墓这件事的本身,而一再强调自己跟满清的仇恨,将盗墓行为升格为反清的革命。

要不怎么说,孙殿英是妖言惑众呢,此话一出,冯玉祥也坐不住了(孙中山去世了,不然也会出来声援孙殿英),当时还在北京的冯玉祥就为孙殿英摇旗呐喊,“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

这就是孙殿英的强项,能够抓住老百姓的心理,当时清朝已经被推翻很多年了,但是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日子过的这么不好,肯定不是因为军阀混战啊,那是因为清朝的统治啊,所以,舆论一直有抨击前清政府的习惯。

基于这一点当时舆论对孙殿英的盗墓行为是支持。

问题是,反清是正确的,你倒是把宝物上缴国家啊!

北洋政权被推翻后,满清遗老找不到撑腰的人

当时谁最反对这件事呢?肯定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啊,前脚被赶出紫禁城,后脚祖坟就被挖了的溥仪,得到消息后是悲痛欲绝。

以溥仪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强烈要求惩治罪魁祸首,当时如果是北洋当权,还真就法办了孙殿英。

但是注意这个世界节点,孙殿英盗墓发生在1928年7月,正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关键时刻,当时的北洋政府是奉系当家,1928年6月,张作霖在退往东北的专列上被日本人炸死,奉系已经乱作一团。

溥仪能够影响到的政权也就只有北洋政权,毕竟北洋政权脱胎于清廷,多多少少会给溥仪点面子,据说张作霖当时到天津见溥仪的时候,还行的是磕头之礼,可以说,如果张作霖不死,还真有可能替溥仪出头,这也只是有可能。

但是,现在北洋政权倒台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革命,溥仪能自保就已经不错了,据说当时满清遗老、国学大师王国维害怕革命军剪他的辫子,因此跳湖自杀了。

孙殿英当时的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12军军长,正儿八百的国民革命军,北京的遗老遗少也只剩嘴上的功夫了,还真就拿孙殿英没有办法。

孙殿英在盗宝案后的巨额行贿,使得此案不了了之

当然,国民政府也不是土匪强盗,明摆着这样一件大案放任不管,对民众也没法交代,当时孙殿英也很害怕,所以在盗墓的时候,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周边的消息。

当时蒋介石正在北京庆祝北伐胜利,对于这样一件惊心动魄的大案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

直到后来孙殿英的部下销赃被抓住后,此案才大白天下,民间团体强烈要求政府收缴国宝,以防止国宝流出海外。

孙殿英首先是卖了手下的第八师师长谭温江,并且为其辩护。

孙殿英的上司表示,揪住你不放的无非是因为你得了太多的宝贝却一点也没有给别人好处,谁能看得过去。于是,孙殿英就开始了各路打点之路。

关于孙殿英在国民政府上上下下的行贿数额根本就不知道多少,光是出名的几件就已经令人咋舌了。

孙殿英将清东陵中最值钱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乾隆脖子上的最大的朝珠,送给了戴笠,慈禧的翡翠枕头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后来又有一些宝物送给孔祥熙和宋霭龄。

另外,各路大员也没有少贿赂,光送给阎锡山的黄金就多达五十万元,这事才算拉倒。

随后,中原大战爆发,各方势力都在争夺有军权的孙殿英,因此,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史论纵横


文史频道第177期之东陵大盗

1928年夏天,孙殿英在追剿土匪马福田部时,来到清朝皇陵附近的马兰峪,这里距离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步之遥,孙殿英驻扎下来后,顿时起了盗倔皇陵的心思。


在采取盗墓行动前,孙殿英还是做了一些伪装和准备的,他先是以军事演习为名赶走了守护皇陵的人员,然后封锁了方圆数公里,不允许陌生人进出。

除此之外,他还在循化县征用了30多辆马车,来为运送脏物做准备。 一切准备妥当后,孙殿英开始冒天下之大不韪,盗倔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

据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记载,在慈禧墓中所得宝物不计其数,价值连城。乾隆墓中有九龙宝剑和108颗朝珠等上千件文物。仅根据孙殿英用30辆马车拉赃物,就能判断墓中宝物数量之多。


虽然孙殿英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但毕竟是挖了人家祖坟,有人找麻烦还是不可避免的。 溥仪和一些前清遗老痛骂孙殿英,溥仪甚至说不杀了孙殿英对不起列祖列宗。

他们甚至闹到了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盗墓贼孙殿英。 迫于无奈的国民政府开始调查这件轰动全国的盗墓案,并且抓了孙殿英的手下,但孙殿英本人却安然无恙。

为了早日解决这件事,孙殿英得到高人指点,开始打点关系。 他送给蒋介石一把九龙宝剑,送给戴笠一串108颗的朝珠,送给宋子文翡翠西瓜,送给宋美龄一颗夜明珠,送给阎锡山价值50万的黄金。凡是国民政府要员,他一个不落的都送了宝物。

这一招果然管用,孙殿英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节节高升,做了国民政府一省的省长,说来也是非常滑稽和可笑。

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应付各路军阀混战,根本没有余力去管这样的“小事儿”。

加上国民政府内部都被孙殿英收买,根本不会真的拿孙殿英怎么样。

可见国民政府的腐败程度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一个举国震惊的盗墓案件,就这么不了了之。

—End—



文史频道


1928年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因占据了天地地利人合,成功盗掘了清东陵,引发了闻名于世的东陵盗宝案。话说1928年正是天下大乱时,北洋军阀不行了,南北军阀混战,各路人都想浑水摸鱼捞一把,是为天时;遵化刚好是十二军辖区内,等于说清东陵就在孙殿英嘴边,想吃根本不用提伸手,张嘴即可,是为地利;挖人祖坟这事,心不黑的人干不出来,刚好孙殿英就是这号人物,烧过学校、当过土匪、贩过鸦片,心黑胆大敢干,是为人合。

清东陵护守陵寝八旗兵营房大门旧址。

占据天时地利人合的孙殿英成功盗取了清东陵内最富裕的两个陵,慈禧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仅在一个多月后孙殿英盗墓之事公之于众,全国哗然,最早知晓此事的是附近的土匪马福田,还有华北地区海河码头宝物被海关查获,盗宝人均指向孙殿英。而最先赶往清东陵的是逊帝溥仪,盗祖坟乃奇耻大辱,与孙殿英之仇不共戴天,社会各界也为之愤慨,要求严惩盗墓者。

孙殿英军部旧址,现为蓟县城关小学院内。

当时蒋介石感到了压力,令当时的京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查办此案。其实清东陵遗留下的盗墓痕迹、海河码头文物被查、十二军将士京津两地卖宝被抓,任何人证、物证都指定孙殿英。而孙也知道事态严重性,通过他的上司长官,第六军团司令徐源泉开始,用财宝上下左右疏通,各路人马打点,受孙殿英行贿人员有:蒋介石、宋美龄、陈立夫、何应钦、宋子文、戴笠、阎锡山、孔祥熙、宋霭龄等等。

孙殿英盗宝后,曾任安徽省主席,后被张学良收编,抗战时当了汉奸,1947年被我军抓获,图中为孙殿英。

所以不管溥仪为首的清廷遗室如何伸张,民间百姓如何抗议,国民政府的要员纷纷心照不宣暗里操作,并且一拖再拖,会意的孙殿英咬死不承认自己盗宝,最后只抓了孙底下的一个师长谭温江,和一些卖宝被捕的小兵小将,国民政府对孙殿英的名字避而不提,对盗宝案不明确表态,最后只审判了谭温江等一些从犯,孙殿英自此逍遥法外。


图文绘历史


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窃案,从此军阀孙殿英盗墓贼的大名一时响彻了海内外。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孙殿英其实是去抓盗墓贼的,而最后自己却成为了盗墓者。这其中的细节相信很多人并不熟悉,今天跟大家翻开这段历史,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在当时属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地的军阀为了增加兵力是不择手段的,很多的军阀部队都收拢了不少的土匪,这些土匪目无法纪,为了钱财那是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当时奉军中也有不少土匪,这其中有一部分觉得当兵太苦,就在一个叫做马福田的头目带领下逃跑了,跑了之后就没有了军费来源。

为了获得收入他们就开始去东陵旁边的清朝陵墓区进行盗挖,这个地方叫做马兰峪。再加上当时从河北到北京这一路有很多土匪,在当地也造成了很大的民愤,孙殿英就被国民革命军派去了剿匪。

马兰峪就在东陵隔壁,孙殿英在剿匪的这一路就注意到了东陵的富丽堂皇,他一下子就想到了盗取宝藏来获得军费。在清政府还存在的时候,东陵也有自己的防卫力量,也就是护陵大臣和派驻的绿营士兵,可是后来东陵的防护被移交给了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又没有派驻军队,东陵就这么赤裸裸的暴露在了世人面前的,给了孙殿英下手的最好机会。

当时刚好孙殿英这伙人知道了马福田想要去马兰峪大肆挖掘的消息,就趁机连夜打跑了马福田,借着军事演习的名义开始了盗墓,定陵和裕陵是孙殿英的首要目标。定陵就是慈禧太后的墓地,陪葬品的奢华程度在当时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而裕陵则是乾隆皇帝的陵墓,作为满清最繁华时期的皇帝,陪葬品的种类和价值都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

当时方圆三十里的地方都被孙殿英派士兵戒严了,而孙殿英部就是用地雷,火炮炸开了定陵和裕陵,当时孙殿英部获得的宝物用三十辆大车都还拉不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宝物的数量。

定陵和裕陵相继被挖,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尸体被狼狈的扔在了地上,而他们生前所喜欢的宝贝被孙殿英挖掘一空。像慈禧最爱的翡翠,珍珠,乾隆陪葬的九龙宝剑都被抢劫一空。当时仅仅是一个逃兵身上都能携带46颗珠宝,孙殿英等士官所能获得的宝物那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就是天津警备司令部在海关查处了35箱准备偷运到国外的文物,后来又由当时参与挖掘的人员上交了各类宝物300多件,这还只是一小部分,知道的人都对宝物的价值瞠目结舌。

这一盗墓大案被世人发现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溥仪等人要求严惩孙殿英。可是孙殿英很聪明,他将乾隆的那柄镶嵌了九条金龙的宝剑送给了蒋介石,另外的一柄价值仅此于九龙宝剑的送给了何应钦。

又将从乾隆脖子上取下的朝珠送给了戴笠,将慈禧的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而慈禧嘴里含着的那颗夜明珠被送给了宋美龄。还送了五十万两的黄金给阎锡山,总只当时权力顶端的那波人都被孙殿英一个不缺的给贿赂了。

当东陵盗窃案最终开庭的时候,只有谭温江因为是主犯被关押,可是不久之后就被释放了,而孙殿英毫发无损,后来还不断地加官进爵,直到他因为和人民解放军作战而被俘死在了收容所。


风云阁之轩辕居士


孙殿英之所以没事,因为他用了历代都好用的伎俩-贿赂。具体细节如何,咱下面细细分解,您上眼嘞:

先说一下孙殿英到底干了什么事儿,竟然轰动了整个民国,在打家劫舍的土匪口中,流传的一句口头禅:要盗盗皇陵,要玩玩娘娘!孙殿英干的就是前者,他在遵化驻防期间,竟然带领部下谭温江等人盗掘了清东陵的两座陵寝,分别为乾隆皇帝的清裕陵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并且把地宫中值钱的陪葬品全部席卷一空,据当事人事后回忆,当时在这两个地宫中一共盗得各式珍宝三十多大车,简直是一笔横财!

尔后,东陵事发,身在天津的末代皇帝溥仪向当时的民国政府抗议,请求处决盗皇陵的孙殿英,并且要求归还盗取的宝贝。就这样,当时的民国政府为了平息舆论,把孙殿英及其下属谭温江传到相关部门问话,同时又派人到案发现场进行取证。摆出一副整饬军纪、严惩主犯的情势!


这时候孙殿英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孙殿英经过高人点拨,精选了一些宝贝开始四处送礼疏通,据野史记载,孙把乾隆皇帝的一把极为精美的黄金打造的九龙宝剑托人送给蒋中正,后来有把从慈禧嘴里抠出来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又把乾隆的一百零颗的朝珠送给了蒋介石眼前的红人戴笠戴老板,请他帮忙说话,尔后又精选了一些价值连城的翡翠西瓜及各种翡翠摆件送给宋子文,当然蒋介石的大姨子宋霭龄哪里也给送上了巨大的猫眼宝石,对于负责案件的各级军官也都人人有份,就这样,本来风风火火的盗墓大案竟然渐渐的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至于为什么,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大家都懂。最后负责此案的审判长由于证据不足,做出了的终审判决。孙殿英及谭温江被释放。


老猪的碎碎念


孙殿英,作为一名军人,打仗确实不咋地,但孙大麻子却干了一票惊天动地的大买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盗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的墓地。

第12军军长孙殿英,本身奉国民政府命令,前往冀东剿匪途中,屡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当时部队已有半年未发军饷,军心不稳时有官兵开小差,甚至有哗变的风险,遂起了盗墓的想法。

为遮人耳目,就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驱走了全部守陵人员,盗了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

由于地宫十分坚固,普通的盗墓器械根本无用,就用炸药爆破,才打开慈禧太后定东陵入口,叶赫那拉氏之遗体,虽历经十数年而不腐,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

但孙殿英仍不满足,再掘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亲自进墓点视宝物,棺椁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获得了无数珍珠、翡翠、玉石、象牙等宝物,整整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拉回军营。

1928年8月5日,路透社揭露了孙殿英掘墓盗宝的丑闻,举国哗然,引发轰动,许多民众团体电请国民政府,呼吁究查主谋;部分旗人团体,以及前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溥仪等满人上告到老蒋那里要求严惩。

在全国声势浩大的讨伐声中,国民政府只得摆出一副整饬军纪、严惩主犯的情势,北平当地法院于8月8日派查验吏俞源前往东陵查验乾隆和慈禧棺木;河北省主席商震派兵维护东陵,警备司令张荫梧派兵维护西陵,商震又限令遵化县府严缉盗墓首犯,依法惩罚。

第6军团总指挥徐源泉给部下孙殿英指点迷津,让其设法疏通关键人物,于是,心照不宣的孙殿英,把东陵赃物中一把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的九龙宝剑,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把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戴笠本人获赠乾隆颈项上价值连城的由108颗朝珠串成的项链。

慈禧的一个翡翠西瓜枕,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隔通明无光,合拢则透露出一道绿光夜明珠,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

孙殿英又选择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给了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由于孙殿英上下打点,包括各军团长、各军长都有份,东陵被盗一个多月,处于无人处理的状况,国民政府方面虽派过大员勘查,却无善后方法,直到8月31日,乾隆遗骨才被复葬。

1928年12月中旬,东陵盗墓案由军事法庭开庭查询,尔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但要犯第8师师长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就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不久,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盗墓贼谭温江亦被保释出狱,孙殿英则不断加官进禄,升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后被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擒获,身患多种病症死于河北武安县战俘营。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其实能发生这种东陵盗宝的案件,现在想来也不算特别意外。

正因为是一个军阀割据,混乱和动荡的时代,才会滋生孙殿英这一号人物。

大家回顾一下中国以往的历史,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筹措军饷,曾经增设过摸金校尉这样的官职,专门用来盗掘前任皇帝的这个陵墓,用铃木偷窃来的财宝筹措军饷。三国那个时期,就是中国特别混乱,无政府状态的一个时期。

再看看五代十国的时候,第一军领袖黄巢和温涛,也是组织大量人马盗掘古代皇帝的陵墓,武则天的陵墓曾经也受到了损失。这前人的斑斑劣迹,也说明了,国家处在分裂无政府的状态之下,道德沦丧,没有有效的制衡的力量,就会出现像孙殿英,温涛这样的,无视道德和法纪,践踏文明的这种肮脏的人物。

所以说东陵盗宝这件事儿啊,有时代也有个人的原因。当然,为什么孙殿英要盗掘这个慈禧的陵墓,顺手盗了乾隆的陵墓。也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慈禧不是一个光彩的历史人物,所以孙殿英才敢拿慈禧的陵墓下手!如果真正遇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这么一个皇帝,估计孙殿英还会有点忌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