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最近買了輛用來帶娃的車,一輛卡羅拉。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這是一臺04年的第九代卡羅拉。在它剛剛登陸國內市場的時候,它的名字還叫花冠。“Corolla”在拉丁語中意為“花冠”,指皇后的華麗頭飾,與“Crown”皇冠相得益彰。所以這臺車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做“花冠(一聲)”,而不是“花冠(四聲)”。

這是完全屬於我老婆的第一臺車,也是她的練手車。我們買這臺車的目的很簡單:練手、帶娃、代步;所以我對這臺車的要求也很簡單:好開、省油、省心。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買到這臺車,應該算是意外之喜。其實原本這車應該是屬於我的一位客戶的,但受困於遷入地的排放標準限制,我的客戶雖然喜歡它但卻沒能買走它。所以我就順理成章的撿了個大便宜,直接買下了它,當晚就把它開回了家。

我說的“撿了個大便宜”並不是說這臺車買的有多便宜,這臺車我買的並不便宜,花了¥29500,算上過戶費剛好三萬,這個價格其實是比網上很多同年份的車要更貴一些的;讓我感到“撿便宜”的,是這臺車的車況以及多年來得到的悉心照料,這種狀態的車,哪怕再貴一點兒我都能接受的。

要知道,年份越長的車,哪怕是同年份的車在不同的人手裡時間長了車況差異都會越大,所以這種老車是不能單純的以年份來論價格的,那是小白的做法。貪便宜買到的老車,最後省下的錢只能加倍送到修理廠老闆那裡。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敢說,這個年份的這款車,是國內所有叫“花冠”的車裡面最棒的。

2004年花冠剛剛國產,這臺車上面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幾乎為零。這臺車上搭載的是“紅字”的日本產1ZZ發動機,有136匹馬力;而僅僅過了大半年,這款車就改為搭載“白字”的1ZZ發動機,雖然型號相同,甚至豐田官方都沒有特地強調這次發動機的更換,但之後的白字1ZZ發動機卻降為126匹馬力,比紅字機頭小了整整十匹。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所以雖然136匹馬力也不算很大,但我卻可以在酒桌上跟朋友吹牛逼,說我這臺是“最強花冠”了,哈哈哈。(詳見說明書,100KW=136公制馬力)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另外,這款國內最早期的花冠,也是歷年款式當中配置最高的。我這臺車的型號叫做“GLX-i”,是花冠的次頂配車型,當年的售價要17萬;而最頂配的“GLX-i Navi”,因為比它多了一套導航車機的緣故,價格比這臺車高出了整整一萬五千塊,這套導航車機的價格約等於當時北京的四平米房子。(這樣算下來,這臺車當年的新車售價足以買一套小公寓)

所以至今我都沒有見到過一次Navi版本花冠的真身,而這臺GLX-i也就成了車商口中的“頂配”,不帶“次”字的那種。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這臺車上的很多配置是哪怕放到現在都會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甚至可能會讓人驚歎:“我X!三萬塊錢你居然可以買到這種配置的車子!”

這輛車有:

- 桃木內飾,雖然有些飾板只是木紋塑料板,但至少方向盤可是真材實料;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自動恆溫空調,這樣實用的配置直到今天也不是在每臺緊湊型車上面都能見得到的;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自發光儀表,在熄火狀態下是看不到整個儀表盤以及指針的,我小的時候一直以為這種儀表是液晶屏幕;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自動感應大燈;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來自松下的六碟CD機,直到現在依然好用,音質感人。感謝前任,這CD機上的原廠膜直到現在都還沒被撕掉;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真皮座椅的用料很好,這輛車經過了15年18萬公里的摩擦,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破損,並且主駕駛座椅還帶有腰託;

- 這輛十五年前的車,原廠還裝配了倒車雷達;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 雖然不是電動的,但後排還有遮陽簾;

- 玻璃是綠色的隔熱玻璃。

而國產多年之後的花冠則變成了...: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排量更小,動力更弱,做工更渣,內飾更屌絲,以上幾乎全部高級配置更是通通取消。但彼時的花冠因為給第十代的卡羅拉讓路所以降級為更入門級的車型,不再扛著豐田A級車的大旗,所以雖然配置嚴重縮水,但價格也低了不少。上圖的這輛花冠,只要11.38萬。但問題是,當它如今也變成了二手車的時候,也還是比GLX-i要貴,所以買年份近的二手花冠反倒是不划算的。

說回我這臺GLX-i。用三萬塊可以買到這種配置的車,我應該可以說是非常滿足了。但是,這輛車雖然看起來什麼都好,但只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度令我非常難以接受: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那就是它長得跟比亞迪F3一模一樣,以至於我剛剛開這臺車回家時,我的“同夥”們都嘲笑我這是臺“比亞拉”、“卡羅迪”。比亞迪當年正是靠著抄襲豐田花冠,才有了滿大街跑的F3。

我開著這臺花冠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大街的比亞迪出租車,還真是有點尷尬呢。

不過當我有一天開車在街上同時遇到一輛保時捷和一輛眾泰之後,我就在想:“這倆哥們遇到一起,誰會尷尬?開保時捷的會尷尬嗎?尷尬的應該是開眾泰的吧。”那同理,我開的豐田是原版,滿大街的比亞迪才是山寨,我開著一輛知識產權上街有什麼好尷尬的?

要尷尬也是山寨車尷尬吧。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真是特麼的一模一樣啊...但是你用心感覺一下,這氣質是不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同的?)

既然是決定要長期持有的車,那在把車子買回家之後肯定就要做一系列的檢查和整備。有些貪得無厭的車商真是什麼錢都賺,這臺車我接到手的時候,四條輪胎居然是三個不同的品牌。

我確信這一定是車商在把車子收回來之後乾的,這樣的話光是新舊輪胎的差價就可以讓他無形中增加好幾百塊的利潤。我不相信一個堅持15年來每次保養都要去4S店的細心車主居然會在一臺車上用三個品牌的輪胎,而且還是過期的。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其實我對輪胎的要求並不高。家用車嘛,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是安全二是省錢。只有在我那臺RS200上面,抓地力、極限速度和其他亂七八糟的因素才會進入我的考量範疇。而靜音性其實是我不在乎的,因為車子跑起來不僅有胎噪,還有風噪。所以對於不是特別高檔的車來說,靜音性反倒沒有那麼重要。

我使用的是從我們合作的輪胎批發商處購得的國產輪胎,四條不到一千塊。雖然便宜,但這種正品國產輪胎卻比任何惠州翻新胎和閒魚二手胎都更加能保證你的安全。關於輪胎的問題我有在以前的文章中講過,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翻閱往期文章。

花冠的後備箱是真的大,裝下四條輪胎綽綽有餘,還可以放得下一堆雜物。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從上面那張圖可以看到,這臺車的後車門下方是有一店凹陷的。這種凹陷其實並不需要鈑金修復,現在很多汽配城都會有店家提供“免噴漆凹陷修復”的服務,說白了就是用一根撬棍,找準車門上凹陷的點,一點一點把坑頂回來。這個我還沒時間去弄,反正也不影響開,這條咱就過了。

讓我驚喜的是,一套檢查下來,除了輪胎之外這臺車幾乎沒有什麼其他再需要整備的地方了。原本其實我想借著這輛車的整備過程給大家寫一篇二手車整備的紀實文章,但因為這臺車的車況太好,所以這個計劃黃了。這臺車的剎車皮是新換的,避震也不漏油,濾芯全都剛剛換過,甚至電瓶都是在4S店換的原廠電瓶。

再一次感謝前任。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章的話,我要向你敬一杯可樂。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既然不需要太多的整備,我就直接開著它每天去工作了。在開上它的第一個星期,我就沒有再動過家裡的其他兩臺車了。(吃瓜群眾:你不是說這臺車是給你老婆的嗎?你自己不是有車嗎?)

那麼,這臺15年前的卡羅拉,開起來怎麼樣?

哪怕你把我的眼睛蒙起來,開起它的一瞬間,我也能確定這就是一臺老豐田。作為豐田最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卡羅拉是豐田在全世界銷量最大的主力車型,也是全世界銷量最大的車型),這臺車開起來必須很豐田。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這臺車使用的是機械式節氣門,也就是 - 拉線油門。所以甭跟我談油門響應速度什麼的,這臺車的油門遲滯幾乎為0。花冠的油門初段響應特別靈敏,而且還特別有勁兒。這種“有勁兒”跟性能車的那種“有勁兒”肯定是比不了的,但作為一臺家用車來說,這臺車在80km/h以下的出力都可以用迅猛來形容了。而在“跑得快”這方面,這臺136馬力的花冠是絕對夠快的,只不過具體的數字不太方便公佈,否則會被警察叔叔扣...不對!我從來都是遵紀守法的,我沒超速!我最快只開到了一百二!

一般在評價轉向的時候,我會從轉向的邏輯來分析一臺車的電子助力標定的好不好,開起來順不順手。但這臺車的轉向沒有邏輯可言,因為它是機械液壓助力的,簡單而純粹。這臺車的轉向力度是我覺得剛好適中的,既不會像馬自達6那樣對於女司機來說有些吃力,也不會像北斗星一樣輕飄飄;唯一的問題是,和現在的車比起來,它不會在你車速變快的時候隨之把你的方向變重,從而為你營造一種信心。畢竟在機械助力的時代還沒有“隨速增益”的概念,車子開起來穩重與否,全憑工程師在底盤上下的真功夫。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而這臺車的4AT變速箱,更是我無需多評價一個字的部分。愛信的4AT變速箱絕對是舊時代豐田車最棒的組成部分之一,不要看今天很多車子八個擋位九個擋位,這臺變速箱的四個擋位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液力變矩器的自由滑動,所以4AT的四個檔位其實並不是四個固定的齒比,而是四個傳動比的範圍。再極端點兒說,它可以有很多種齒比,液力變矩器稍微多滑一點兒或者少滑一點兒,都可以改變它的傳動比,這臺4AT,更像是連接在一起的四臺CVT。

這臺4AT的駕駛感受,真的可以說是像肥皂一樣平順。而且跑高速的轉速也不高,時速120km/h也就是3000轉的樣子。只可惜隨著油耗和排放方面的法規越來越嚴苛,車廠再也無法做出這種平順到肆無忌憚的變速箱了。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雖然它已經是兩次換代前的老車型,也已經有15年的車齡,但它的油耗表現卻仍然非常不錯。按照現在92號汽油每升6.8的價格來算,加250塊錢的汽油可以夠它跑450公里,大概算一下百公里油耗不過8升出頭,比起今天的汽油卡羅拉也並沒有高到哪裡去。而它的尾氣排放問題...其實也沒什麼問題,更多的問題其實還是來自於政策。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這是一臺沒什麼個性,但卻讓人愛不釋手的車。雖然它長的跟比亞迪如出一轍,但好在我在開車的時候是坐在車裡的,我自己又看不見車子長什麼樣,而內飾恰恰是這臺車非常討喜的一部分;

哪怕和今天的第十一代卡羅拉擺在一起,他也可以讓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但是,如果把它和它的孫子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十五年間,科技確實進步了。今天的卡羅拉憑藉雙擎黑科技的加持,已經成為了最經濟最省油的家用車,沒有之一;而卡羅拉這個系列在產品定位上的改變,也使它被更多人所接受。雖然不夠當年的豪華,但卻更務實。


“我爸爸說了,等我把他這輛卡羅拉開壞他就給我買新車”


今天的卡羅拉,無論從燃效、環保、安全性亦或是駕駛性,都要比當年的花冠來得更好,沒有任何疑問;但十五年前的花冠,哪怕到了今天也仍然有著它獨特的味道,這對於一臺十五年高齡的汽車來說是難得的。畢竟有那麼多的汽車,在時間的另一頭等待它們的只是遺忘。

也許再過一些年,這臺車也能成為經典。

最後,這臺車不賣,謝謝各位。


我們的平臺改名啦!

新的微信公眾號名字叫做【東哥車研所】

因為我們即將會更多的涉及有關於新車的內容

當然,經典車/老車的解說以及二手車的鑑定、私人淘車服務依然不變

向東哥提問請直接在新浪微博@東哥車研所

每週都會有精選提問上牆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