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qīng

dǎo

青島的氣息是清新海風混合著啤酒花的香味;

青島的顏色是從在老城區的小魚山上遙望到的“紅瓦綠樹 碧海藍天”;

青島的聲音是100多年前開始,青島人家窗口傳出的鋼琴聲、小提琴聲;

文藝味道,青島最標誌性的味道。

青島這座城市,文藝味道是它最標誌性的味道,沈從文、朱自清、老舍等多位著名文化名人都將他們對青島的熱愛糅合在他們的文字裡,成為了青島一張張名片。當然啦,青島的美食也非常出眾,就連既是文學家又是美食家的梁實秋先生都說過“青島好吃的東西很多”。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這一次,《味裡故鄉》節目組來到青島,由新晉流量小花王曉晨擔任故鄉尋味大使,足跡從東走到西,探尋青島的美食美景。讓我們跟隨《味裡故鄉》的腳步,一同探尋青島的美好吧。

ào

fān

dēng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節目一開場,

正是青島銀最熟悉的奧帆燈塔。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它聳立在青島奧帆中心情人壩盡頭,

是最年輕的燈塔,塔高20.08米,

象徵著2008年在青島進行的奧帆賽。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每當夜幕降臨,

燈塔就會發出美輪美奐的6色光芒,

閃爍在黑藍色城市背景上,

使青島的大海、青山、高樓和長橋

都平添了一種迷人的色調。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tiān

zhǔ

jiào

táng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青島有很多建築,

是原來歷史上德國留下來的建築。

天主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

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

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

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

始建於1934年。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高大巍峨莊重肅穆的神聖感,

使它成為很多情侶

選擇走上婚姻殿堂的見證者。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每當教堂的鐘聲響起時,

方圓幾里內都能聽得到,

陣陣傳來的鐘聲

也給城市憑添了幾分歲月的滄桑。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jiào

táng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江蘇路15號小山丘上,

佇立著另一座青島有名的教堂,

它就是江蘇路基督教堂。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厚重的花崗岩教堂牆基,

有著凝重粗獷氣質,

外觀輪廓清晰而簡練,

顯示出德國古堡式建築特有的美感。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基督教堂的建築規格

沒有浙江路天主教堂那般宏偉,

但它的那份靜謐與安逸,

角角落落中散發著的

宗教的意蘊卻很吸引人。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huā

shí

lóu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八大關裡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小樓,

坐落於景區南端岬角的花石樓,

無疑是最著名的一幢。

這幢歐洲古堡式建築始建於1930年,

在建築師劉耀宸的設計下,

花石樓既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情,

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哥特式風格的尖拱券,

由原色花崗岩砌成的牆面,

建築底部和轉角處則鑲嵌了蘑菇石。

局部貼有細密的鵝卵石,

這也是“花石樓”這三個字的由來。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白光、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

名人的蹤跡、明星的星光,

為花石樓增添了神秘的光環。

遠看時的肅穆巍峨、堅不可摧之感

在走近時漸漸消散,

曼妙的花草散發著曖昧的氤氳。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kāng

yǒu

wéi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前望匯泉灣,

後依小魚山,

康有為的“天遊園”

坐落在幽然靜雅的福山支路,

被公認為是青島文化名人故居的標誌。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瓊樓玉宇和滿園春色,

盡顯當年主人的顯赫。

豐茂百草與玉砌雕欄,

搭配的相得益彰。

來庭院裡走走,

感懷古今品味人間滄桑的同時,

或許還能萌發出人生新的領悟。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不寒不暑,可車可舟。”,

是康有為先生對青島的評價。

青島的美留住了很多文人,

啟發了許多名著,

如沈從文的《邊城》、

老舍的《駱駝祥子》。

這些文化名人的故居更是成為了

青島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zǒng

jìu

zhǐ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四方四正的膠澳總督府舊址,

建成於1906年,

是當時德國膠澳總督辦公的地方,

現在是青島市人大常委會

和市政協的辦公場所。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磚石結構,紅瓦覆頂,

拱形的大門,細長的主體窗戶,

呈現出完美的歐洲公共建築的模樣。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這裡沒有戒備森嚴的大門,

也沒有面無表情的警衛,

漂亮的大門正對著沂水路,

一副任人拍照的大方姿態。

zhàn

qiáo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青島的年齡有多大,

棧橋就有多大,

但是棧橋又不是那種

有著厚重感的歷史遺蹟,

它輕鬆,愜意,活潑。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在許多與青島有關的影像裡,

棧橋像是這座城市的圖騰,

恰到好處地延伸到海面,

在前海劃出優美的弧線,

風情萬種,若即若離,

連接著這座城市的百年風華,

指引著浪漫未來。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情人們牽起手,

在棧橋上聽海看日落,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耳語低迴,畫境入詩境,

真真是沒到過棧橋,

便沒來過青島。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xiǎo

shān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來青島,瞰青島,

登高而望遠,

其中觀青島視角最佳的

地標之一便是小魚山了。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小魚山,突起於匯泉灣畔,

像是大海身邊的一顆遺珠。

“三面鬱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

當年眾多歷史文化名人聚集在這裡,

如今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文藝的氣息。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站在小魚山之上,

松柏蔥鬱,

不遠處是寶藍色一樣的大海,

微微的波浪,襯著深深的寧靜,

蔚藍色的天空,高遠,透明,

清風流淌,白雲柔軟。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chái

yuàn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劈柴院可以說是青島的市井人文地標,

進入劈柴院,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樸的青色磚牆

及獨具特色的小吃招牌:

豆腐腦、罈子肉、火燒、

拉麵、合餅、餛飩、爐包、水餃……

彙集了各地風味小吃及本地地方戲曲表演,

來到這裡,不吃到撐是不會罷休的。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世紀變遷,

劈柴院也歷盡滄桑,

劈柴院寄託了老一輩青島人的

記憶中的味道。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幾經搬遷,

穿越一座城池前來尋味的不在少數,

入得此門,

一口老味道下肚,

父輩們的兒時記憶就都回來了。

放不下的不僅是這個味道,

還有那舊時的鄰居街坊。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qīng

dǎo

shū

fáng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在浙江路與曲阜路的交匯處,

遠遠就能看到一棟豪華的建築,

紅頂白牆,

承襲了青島老建築的一貫風格,

遠遠的就顯露著高貴,

它就是安娜別墅,

如今的青島書房。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連接這座城市在歲月流轉下的時代風華”,

未走進青島書房,

就已經被這句話所吸引。

它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了

安娜別墅的百年曆史,

但是百年曆史又豈能是幾句話能講得清的呢?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時間流轉,安娜別墅幾經易主,

或被改善或被補修,

但這座建築本身卻一直在此,

從未改變。

如今藉助安娜別墅的歷史與人文,

青島書房以全新的城市空間

面向遊客和市民,

越來越時尚的安娜別墅,

成為了著名的文藝打卡之地。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xué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大學路彌散著靜謐、

深藏不露的書卷之氣,

這種特質和它的名字出自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國立山東大學的前身,

也是聞一多、梁實秋、老舍等

許多聞名全國以及世界的文化名人

在青島的驛站。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如今那段覆蓋著琉璃瓦的紅牆,

早已成為青島著名的網紅打卡點。

紅牆之內的三棟風格迥異的老式建築,

見證了青島八十餘年的風雨變遷。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眾多的小眾咖啡館

坐落在大學路上。

迷人的咖啡香氣

帶你走入沉澱的歷史,

走入那段難以被複制的文化。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chūn

lóu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非誠信無以立業傳家,

是春和樓歷經百年青春不老的秘訣,

當然,還少不了其超凡的菜品,

其中香酥雞已被納入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康有為、蕭軍、王鐵成、

姜昆、宋春麗等都是常客,

毛主席恩師徐特立,美國上將萊昂斯

更是對舌尖上的青島

讚不絕口、念念不忘。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始於光緒,傳承百年,

這間比爺爺還老的飯店,

見證了幾代青島人的幸福記憶,

宛若世外之人,

潮起潮落,坐看運起。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zhōng

shān

gōng

yuán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每年四五月份,

青島變成了櫻花的海洋。

其中中山公園的櫻花尤其動人。

正像王曉晨所說,

不必遠行日本,

在中山公園就可以遇見同樣美麗的櫻花海。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櫻花大道上

1000株櫻花綻開浪漫;

600多米櫻花路鋪滿詩意;

40餘載花容期待呢喃。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

燕子聲聲裡,相思又一年。”

馬上又要到中山公園櫻花盛開的時間了

一定要記得去看哦~

跟著《味裡故鄉》,探索紅瓦綠樹間的文藝味道 | 青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