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起义,只有8位将领,为什么能杀过半的梁山好汉呢?


两军对垒,沙场征战,刀枪无眼,除了一点运气成分,还要有真本事。

客观来说,宋江只是落草为寇,虽偶然劫掠州郡,但都是为了劫掠钱粮或者是报仇,打完就走,属于小打小闹。而方腊则是真正的造反,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自封国主,设立三省六部台院,相当于分庭抗争了,而且方腊手下将领的实力并不弱于宋江,而且并不是只有八位将领。


我们看看方腊手下都有哪些将领:


把守润州的,枢密使吕师囊,手下有十二统制。

守常州的,高可立和张近仁,都是悍将,阵前杀了韩滔和彭玘。

守宣州的,经略余庆,手下六位统制。

守无锡的,卫忠,手下十名牙将。

守苏州,三大王方貌,手下八员战将,这八员战将并非泛泛之辈。我们看两军对垒时,有过一场当面厮杀。双方约好,八员战将一对一,堂堂正正,不能放冷箭,不能抢掠尸体,不能两个并一个。梁上派出的战将:关胜、花荣、秦明、徐宁、朱仝、黄信、孙立和郝思文,不论哪一个在梁山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双方战了三十回合,只有一个分出胜负,朱仝刺杀了苟正,其余是平手,这说明方腊手下的战将实力非同一般。

守杭州,是太子方天定,手下四个元帅,二十四元大将。这是征方腊打得最惨烈的一战,而且也是方腊手下功夫最高的一批人。


我们先看一下四个元帅:


外号宝光如来的国师邓元觉,使一条铁禅杖,与鲁智深厮杀了五十回合不分上下。后来是中计被花荣用冷箭方才射死。

南离大将军石宝,可谓是方腊阵营中第一悍将,连关胜都承认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要知道关胜可谓宋江阵中一等一的高手。死在石宝手下的梁山好汉最多,流星锤打死索超,劈风刀斩邓飞,劈鲍旭,杀马麟。最后被围剿时也没被擒杀,而是走投无路自杀的。

镇国大将军厉天闰,一刀斩周通

护国大将军司行方,二十回合斩雷横。

昱岭关时,有善射箭的高手小养由基庞万春,连珠箭射死欧鹏。

睦州还有会妖法的包道乙和郑彪,杀了王矮虎和扈三娘,断了武松一臂。

守歙州,两员大将王寅和高玉,尤其是王寅,武功极其高强,一照面马踏李云,刀劈石勇,一人力敌孙立、黄信、邹渊和邹润四将,竟然不分胜负,最后加入林冲才将他杀死。

守清溪,方腊的侄子方杰和大将杜微都不是等闲之辈,杜微飞刀劈秦明,导致他措手不及被方杰所杀,而孙二娘和郁保四都是死在他的飞刀下。

所以说,梁山好汉损兵折将也不是意外,而是实力使然。这也是朝廷的毒计,一石二鸟,用忠义的虚名招降梁山,然后让两虎相争,从中渔利。


仓土


方腊聚众百万起义,最终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建立了完善的政权,有精兵百万,战将千员,实力十分强劲。梁山虽然有108条好汉,但大部分都是杀人越货的强盗,真正文武双全的好汉没有多少。梁山好汉征方腊共出动了102名好汉,59人阵亡、10人病死、1人坐化,合计死亡70人;由此可见方腊的实力十分强劲,而梁山军队的素养并没有书中写得那么高。笔者认为梁山好汉阵亡过半才击败方腊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方腊实力强劲;其二、梁山好汉能力良莠不齐;其三、朝廷后援不力。

方腊实力强劲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由于《水浒传》把梁山好汉的能力写大了,因此人们认为好汉们都是岳飞一样的军政大才,而方腊只是一个聚众造反的土皇帝。实际上方腊的组织能力与军事才能是远远超过宋江的,他能快速的攻城掠地,成军建制,其领导水平不下于洪秀全。方腊起事的基础是摩尼教,也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明教,明教当时在江南地区是深得人心的;我们可以把梁山好汉比作中原武林里的六大派。熟悉《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明教的实力可以做到以一敌六,而明教下面的五行旗更是精兵的典范。方腊的8位将领相当于大将军,手下各有不少的好汉大将,这些大将无名无姓而已;梁山的108条好汉并非人人都是将军,只是大家称之为108将而已。

纵观梁山的108条好汉,具备领兵作战能力的好汉有:卢俊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武松、董平、杨志、史进竺人。其他的人大部分只能是校尉、或者壮士,他们没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只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很多好汉只是有一身武功,不怕死,一个人打十个人没有问题;但是军阵上作战一个人想打十个人就很困难,因为方腊的军队训练有素,悍不畏死,阵形精妙,进退有序。江湖好汉遇到军阵,很难讨到便宜,逃走或有余力,要战胜则能于登天。戚继光用矿工组建了鸳鸯阵,这个阵配合得好的话,日本的高手武士都只能引颈就戮;可见好汉虽然是好汉,但是要跟训练有术的军队相斗,还是力有不及。

最后一点就是大宋朝廷对梁山好汉的支援力度不够,按朝廷的本意就是让梁山与方腊火拼,让两伙贼人同归于尽,然后朝廷坐享其成。宋江带着本部军马六万余人多次强攻方腊,求胜心切,犯了兵家大忌。宋江征方腊一点巧没有用,全是死攻硬拼,许多好汉都是死在方腊军的机关之下。《孙子兵法》曾说过: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宋江求胜心切,总是命令将士强攻,所以好汉们也死得快。朝廷很可能在粮响上多方面限制宋江,又强令宋江尽快平定方腊,这导致了梁山与方腊火拼后,梁山实力大减。最后提一句,剿灭方腊的人并非梁山好汉而是宋朝名将王禀!


大秦铁鹰剑士


方腊起义在历史中非常有名,而这次起义之所以那么有名,并不是因为它在历史中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而是因为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在《水浒传》各种情节的渲染下,才拥有了如此之庞大的名声。

现实历史中的方腊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方腊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漆园园主,他有着和刘邦一样的性格,性情非常的豪爽、为人也十分服众,在当地算是小有人心。

因为北宋末年朝廷赋税的加重,方腊就产生了起义的念头,在他的振臂号召下,很多人加入了他的起义阵营中,然后自此展开了起义。

方腊的起义阵营发展得非常迅速,起义人数很快增长到了大几十万的数量。


在这几十万人数的起义队伍中,并非所有人都是自愿加入起义阵营中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胁迫加入起义阵营中的。

而且,这几十万的起义队伍武器非常落后,他们并没有精良的弓箭、也没有厚重的盔甲以及其他朝廷军队配备的精锐武器。

有的只是一些寻常家用的朴刀或者其他根本上不了台面的武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其实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支乌合之众。

不过在朝廷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这支乌合之众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他们点起的起义焰火燃烧了浙江以及安徽、江苏、江西的一部分地区,他们甚至一度杀入杭州城内,把蔡京的祖坟给刨掉了。


不过在北宋朝廷调动十几万训练有素、久经阵仗、武器精良的军队来到后,他们的末日却来临了。

他们乌合之众的战斗力根本就不是宋朝正规军的对手,在这几十万军队如同散沙一般崩溃后,起义军的首领方腊很快就被宋朝军队给擒住了,连同他的家人一同被押到了河南开封,在那里被处死了。

自此,方腊起义才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梁山108位好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

接下来我们就回归正题,说一下梁山好汉和方腊起义的关联。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梁山好汉在历史中是并不存在的,梁山好汉只存在于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中。

因此,我们只能拿演义小说中的梁山好汉和方腊进行一番比较。

梁山好汉虽然说着好听,但归根到底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土匪,什么36天罡,72地煞,名号听着是响亮,但要是拿来和方腊相比,其实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


而方腊的起义军再怎么不济,他们好歹也有几十万的大军存在。

不说他们只有8位大将,即便他们只有方腊自己一位主帅,凭借着那庞大的人数,他们也是可以轻易碾压梁山108好汉的,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用一句最俗的话说,就是用口水也能把他们淹死。

正如同古惑仔电影里的那些小混混们,在电影的艺术熏陶下,那些小混混们显得豪气干云天、仿佛无所不能一般,但他们的厉害只是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的。


如果让那些小混混们去直面武器精锐的毒枭部队,那他们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更不用说去直面真正的军队了。

梁山好汉和方腊起义军的区别,就相当于小混混和大规模毒枭部队的区别。

所以说一支队伍的实力跟有多少位将领其实是没有关系的,要判定一支队伍的实力,主要是看统领这支队伍的将领有没有能力、军队的士兵们战斗力强不强、队伍装备的武器精不精锐,而且梁山的108好汉也算不上是什么将领,他们都是普通的土匪而已。


孤客生


说方腊起义只有八位将领辅佐肯定指的是其手下的八大天王,他们分别是:


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小养由基庞万春、枢密吕师囊。

这八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且有勇有谋,比梁山上的五虎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关胜曾亲口说过石宝的刀法绝不在自己之下;比如厉天闰利用步战刺死了五虎将之一的董平;比如邓元觉与鲁智深大战五十余合未分胜负,还隐隐要占据上风,直到武松上去协助才将其打败;比如王寅力敌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人毫无惧色,直到林冲赶到合五人之力才将其杀死。

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即使拼单兵作战的硬实力,方腊一方也不落下风。况且,他的手下除了八大天王,还有许多有实力的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高可立,张近仁,飞刀杜微等。

也就是说方腊一方在单挑上并不吃亏。

但是,战争毕竟不是单纯的一对一的死磕,还有一些因素造成梁山泊人马在征讨方腊过程中损兵折将。


1、梁山泊连年征战,方腊以逸待劳。

梁山受招安后接连征讨辽国,平定田虎,王庆之叛乱,属于连续征战,军队没有经过大的休整,将士比较疲乏。

而方腊一方由于早就形成了独立王国的模式,如果不是梁山泊的人马来征讨,朝廷相当于没有办法已经默认。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相对而言比梁山人马体力要充足,精神要饱满。

2、公孙胜、安道全以及皇甫端没有随队出征。

这三个人对于梁山泊人马的作用太大了,公孙胜就不用说了,那是宋江一方最大的一张王牌,相当于那个时期的战略核武器。而安道全与皇甫端能给军队提供最有力的后勤保障,一个医人,一个给战马疗伤。

由于种种原因,上述三人都没有随队出征,给梁山人马也带来了很多困扰,比如非战斗减员以及心理上的不适。

3、江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梁山以往征辽,平定田虎,王庆的叛乱时,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适于大兵团作战。而方腊占领的地盘有高山峻岭,也有湖泊,洞穴,地形,地貌极其复杂,这给进攻的一方造成极大的困难。比如单单昱岭关一战梁山就损失了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咏等六员主将,虽然有卢俊义指挥决策失误的原因,但更大的因素还是地形的险恶造成。



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最后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果,大宋朝廷等于坐收渔利,这也是高俅等奸佞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从此梁山泊也失去了和朝廷叫板的实力,幸存者大多也被一个个的清除掉,腐败的北宋朝廷又苟延残喘了许多时间。


田获三狐


看《水浒传》,梁山攻打方腊时损失惨重,将近半数的人在攻打方腊时死亡。

方腊方只有八位出众的将领,看似梁山将领的能力更为突出,数量更为庞大,为何死亡率却如此之高?

方腊看似只有8位出众的将领,但其实各个实力强劲

俗话说得好,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方腊手下的八大天王,各个实力强悍,武艺非常高强。

第一号人物兵部尚书王寅,文武双全,一条枪使得神出鬼没,梁山众人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加起来都不是对手,后面加了一个林冲,才将此人解决。

第二号人物如来国师邓元觉,也是和尚,鲁智深和其一番恶战,丝毫不战上风。还有石宝、司行方、方杰、厉天闰、庞万春、吕师囊六人,也是武功出众。

方腊本人组织能力出众,八大天王各个以一当十,这给梁山好汉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方腊起义能够席卷东南半壁,不是没有道理,绝对是有实力的。

方腊主场作战,以逸待劳

梁山被招安后,朝廷命令他们四处征战,打田虎,败王庆,朝廷没有任何福利和奖励不说,还命令他们一味地在外征战,这让梁山众人真得很累。

累了,才是对的,朝廷就是要让他们累,是要让各个起义军之间互相消耗。虽然,梁山已经上了“官府”这艘大船,可是人家没把你当自己人看,一帮打家劫舍起家的官员放在官府军队中,人家觉得“风险很大”!

所以,梁山好汉从北往南,一路过来,光是旅途劳顿,就费掉不少精力。而人家方腊军队本来就很强悍,再加上主场作战,以逸待劳,所以战力更惊人,能够消耗很多的梁山实力。

一个打了两个回合的拳击手,和一个没有打,且保持良好精力的选手对垒,损失大一点非常正常。

方腊后面的支撑厚度还是有的

从《水浒传》来看,重点描述了方腊八位出众将领,但从方腊起义军的规模来看,何止如此?只不过,作为小说的主角们,梁山好汉被更多的描述和渲染,实际上,梁山好汉当中,又有多少能打的?

方腊的队伍中,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八位最厉害的天王,但八位天王之下,绝少不了如“梁山七十二地煞”般的人物,也许更多。

方腊队伍,后面的支撑厚度绝对是强于梁山的。梁山众人死伤过半,绝不是运气差,没全军覆没,都算是造化。

打方腊时,有很多不是在战场直接杀死的,很多都是病死,还有重伤不治

北人南下,难免水土不服,梁山众好汉病死了10人左右。为什么这么大的比例?

因为随军医生安道全没有来,到哪里去了呢?被朝廷调走了,看来此人医术还是非常了得。走了一个安道全,梁山好汉有些旧伤未愈,有些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就没控制好,所以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非战斗减员,使得大家的心理出现了波动,此所谓“兔死狐悲”,还没开战,兄弟们就死了10个,确实让大家的精神和斗志一度受到了大的影响,这让余众在后面的时间里的战力发挥多少有些影响。

梁山攻打方腊,看似方腊处只有八位悍将,实际上人家本身实力雄厚,又是以逸待劳,梁山好汉死伤过半,也在清理之中。


蓝风破晓


说几个点。

第一,方腊手下可不仅仅只有八位将领。

方天定、石宝、厉天闰、司行方、邓元觉、郑彪、包道乙、庞万春、方垕、王寅、方杰、杜微、江南十二神、八彪骑、四龙等等(这里就不说具体职务了)。

还有方腊本人,每一个人拿出来都不比梁山的人质量逊色。

尤其是厉天闰,石宝和庞万春,都是梁山收割机一般的存在。

厉天闰杀了周通(武力值一般),张清(梁上八彪骑之一,仅次于五虎大将),间接还造成了董平(梁山五虎大将)的死亡。

石宝一个人干掉了五个:索超、邓飞、燕顺、马麟、鲍旭。

庞万春更加突出,带着部下一顿乱箭,让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勇、欧朋七个人说了再见。

可怜一下史进和石秀还有欧朋,前两个人在前期戏分很足,欧朋的绰号很帅,人气也不低。都死在了庞万春手里。


第二,战争的性质。

以前梁山和人打仗,基本上都是帮派斗争(祝家庄、曾头市)、打打官府、或者反官兵的围剿。这其中很多战斗可能也很惨烈,但是战争性质却不一样。

梁山当时在官府和其他帮派眼里是什么?是贼?方腊是什么?方腊自己称皇帝了。这就不一样了。

当贼了可以招安你,可以拿俘虏去领赏,能活捉尽量别杀(晁盖除外,剧情需要必须死),数数梁山的人被人俘虏过多少次,愣是一个人没死。

但是对阵方腊的时候,对不起,这是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了,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方腊是造反逆贼,大家必须拼个你死我活。

这也是为什么梁山的郝思文刚被活捉,就被方腊那边给活剐了——大家拼的就是你死我活,不存在什么投降了就能有好果子吃的可能。


第三,梁山大部分的人不是死于单挑,而是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你仔细研究梁山死亡名单的话,梁山一八零八将里面,死于对阵单挑的真不多,很多人都是病死了(林冲、杨志、张横、穆弘、杨雄、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占了快十分之一)。

或者点背淹死了(侯建、段景住、施恩、孔亮),被毒蛇咬死了(丁得孙)。

乱军之中被杀了(太多了……)


第四,没带安道全。

神医没带上,这一点相当要命。如果带上了,可能病死的不会死,重伤的没准也能保住性命(徐宁中毒、李利、汤隆、蔡福重伤)。

另外就是没带公孙胜(哥们自己走了),超级大杀器如果带上了,估计能减少很多伤亡。当然,如果带上了,又会出BUG,干脆让公孙胜直接各种召唤金甲神人平了方腊就行了。


最后题外话,最终的死亡名单:

阵亡五十九人(排名最高的是秦明,最低的孙二娘)。

病故十人。

坐化一人鲁智深。


双侠李侃史


水浒传中,梁山伯的好汉归顺朝廷后,108将征战辽国大军,个个作战勇猛,威名赫赫,但在攻打方腊时,却被杀得七零八落,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辽军那可是一国的正规军,武器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粮草充足,这些都是方腊起义军不可比拟的。所以,在历史上方腊的军队真的那么厉害么?

方腊造反完全是道君皇帝逼出来的,北宋首都每年需要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几百万的军费,这些都要从江南赋税中抽取。原本就沉重的田赋和油钱银,现在又加上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的活生生的压榨,逼得江南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纷纷造反,方腊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率部攻陷杭州后,开始大规模地攻城掠地,江浙地带各起义军也纷纷开始攻打苏州,湖州,婺州,越州,衢州等州县。但是,方腊在攻克杭州后,没有继续挥师北上,占领防务空虚的南京,扼守长江,而是继续盘旋在江东一带,错失良机。

这时,徽宗任命的江浙淮荆宣抚使童贯率15万大军紧急南下,迅速进驻南京和镇江,断了义军北上的路线。然后,趁着义军扎根未稳,迅速出击,步步紧逼,不断压缩义军势力范围,在各州县进行拉锯战,方腊义军伤亡惨重,接连从所占的州县撤退,最后只能龟缩在山林中。这是,官军采取坚壁清野策略,断其补给,依靠人数优势进行搜山,很快就将方腊擒获。方腊被动固守只能挨打,最终导致失败。

说实话,北宋的军队在当时算是比较强悍的,不管是将领、兵马还是粮草,都是一流的,而且对外战争胜多败少,功勋赫赫。北宋的灭亡,终究还是归于朝廷的腐败,内部的政治斗争,只是苦了这些忧国忧民的将领了。





文化百说


梁山泊108好汉,威震华夏!受朝廷招安后去平辽、镇压田虎、王庆,每次都是神气无比的去征战,风风光光的回来。

但在打方腊的时候战绩却惨不忍睹,明明方腊手下只有八大天王,怎么就比不过了呢?号称个个都是英雄好汉的一群人,怎么就打方腊时损失惨重、死伤过半呢?

108大将,真的都很能打吗?

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号称有108员大将,打大名府、祝家庄,擒高俅,确实可以说是战斗力爆表的一群人。

但是,嘴上说是有一百单八将,但真的有那么多人能打吗?实际上我们知道在这108位大将之中很多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脚猫功夫。

有的甚至还有偷鸡摸狗的小混混,真正真刀真枪的上战场,把他放在英雄、大将的位置上合适吗?

其实,像卢俊义、林冲、鲁智深、武松、关胜这种真正有本事的将军,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实际上虽说号称是有108人,但是真正有实力的、能打的只是少部分人,很大一部分是有水分的。这样下来,实力上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还有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这点确实是值得肯定。但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更多的表现在是劫富人家的钱来救济穷人,简而言之就是抢劫。

而军队向方腊进攻的时候,需要的并不是这样,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攻城掠地,这方面来说,梁山好汉并没有什么经验,甚至说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在平方腊的过程中,本身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另外,是宋江他们去打方腊,而不是方腊去打宋江。这有什么差别呢?一个是主场,一个是客场,宋江他们长途跋涉,来和方腊交战,本身就处于劣势的一方,而方腊一方可以以逸待劳,一开始就占尽了先天优势。

在自己的主场上座战,当然有自己的优势,水陆交通情况,地理环境明了清晰,这些方腊具备的优势,宋江他们却一点也没有。

八大天王,真的只有八大?

方腊手下有八位,善于能征善战的猛将号称八大天王。但方腊,难道就真的只有八大天王吗?他除了八大天王之外,难道没有其他的?



我们在NBA里面经常可以说某某球队有几巨头,但除了那几巨头外,其他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啊!方腊肯定是不只有八大天王的,可能还有其他十几员,20几员的小将,但实力同样也不可忽视。

两者的号召力不一样

两者的号召力不一样,这也是他们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这怎么说呢?

宋江等梁山好汉很多人的目的是替天行道,他们不愿意与朝廷为伍,不想加入朝廷这趟浑水,但是宋江他执意想要招安。本身来讲,思想工作就没有好好做,有的人想要招安,有的人不想招安。这样一个零零散散的队伍,实力就会下降很多。



反观方腊这边,方腊手下有好几万的军队,声势浩大,浩浩荡荡的夺取了宋朝的半壁江山。能够做到这一点,速度又这么快,肯定是士气足,思想集中,大家一起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们常常说思想的重要性之大,就体现在这里:思想差别,就会造成战斗上的人员损失。


因此,宋江去打方腊的时候本身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宋江这一边,损失惨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小嬴政


梁山上所谓的好汉并非是真好汉,有很多只是些杀人越货不怕死的流氓而已,就是些地痞流氓。没啥本事却搞个霸道的绰号吓唬老百姓。正式干起仗却毫无章法,遇到真正的高手就只有死路一条。

梁山108将,最主要的是没有帅才,没有真正的军师。主帅宋江是个押司按今天来算也就是县领导的秘书,副科级都算不上。当然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来路。但宋江这个大哥确实当的窝囊,文不如吴用公孙胜,武就更不用说了,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超过他。帐内无谋,帐外无武却是个官迷。这样一个人来统领梁山,注定了梁山人的失败。

在形式上,宋朝庭是不希望宋江坐大的,梁山人马在战场上损兵折将失去战斗力正合宋朝庭的心意。宋江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只是个先锋而已,却把整个战斗包了下来,为了立功不惜牺牲自己的兄弟,认这样的人做大哥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再说军师吴用,真是无用,耍点小聪明整人可以,但真正用到大战场上就是些雕虫小技。征方腊吴用就没有什么谋略,一味用些偷鸡摸狗的方法去面对名震江南的方腊。

当然,水浒传只是一部小说,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我们没办法去改写作者的写作意图。









路过你们的爱情


梁山好汉征方腊损兵折将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其一,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有凑数之嫌。像只参加过智取生辰纲,作为正面人物只露过一次面的白日鼠白胜也能列入名单,可见这一百单八将的水分有多大。众多将领中能真正上得了战场的可以说寥寥无几,比如马军头领卢俊义、林冲、关胜等,步军头领如武松、鲁智深等,像杀人不眨眼的李逵也只是打打平民百姓或者小兵还可以,遇到真正的强者,只有吃亏的份儿。

其二、梁山众将大大小小也打过多次战斗,但是那都是小阵仗,真正的大仗还没有经历过,前期的战斗基本上是体现在众好汉聚义上,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一起上梁山聚义,所以都要留一手。而征方腊时却不同,方腊在南方可以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作为北方人的梁山众英雄,因为水土不服就损伤多人。另外,梁山好汉可谓腹背受敌,一方面是方腊,后面还有朝廷,朝廷的目的就是要你两败俱伤。

其三、战斗的目的不同。梁山众人征方腊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得胜回去好封妻荫子,而方腊方面则不一样,他是被逼上绝路,只有死战一条路,胜利了就能活着,战败就必死无疑,狗急了还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在南方经营多年的团队呢?

其四、梁山众人对于诏安也是分两派的,其中反对诏安的也占很大一部分,当初在梁山打家劫舍是为了大碗喝酒,大称分金,而现在打仗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所以有很多人已经想好退路了,基于此,战斗力自然会减弱。

总是分析,梁山征方腊可谓以弱敌强,损兵折将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