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作為前任冀州牧,我的離場方式很特別

韓馥:作為前任冀州牧,我的離場方式很特別

低頭拱手事先覺,談笑未了成仇讎。提到潘鳳你會想起誰呢,還記得那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嗎?雖然潘鳳在史料中無跡可尋,但韓馥的離場方式還可以稍稍談及。

韓馥是潁川人士,當年潁川四長中的鐘皓、荀淑、陳寔,傳到這漢末大致可以對應鐘繇、荀彧、陳群,相較於其他幾家,而剩下的韓韶也許能與韓馥扯上關係。至少潁川荀氏、陳氏、鍾氏在漢末三國時期還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韓氏基本銷聲匿跡,若是加上韓馥,那就算一夢黃粱吧。

初讀《三國志》就對韓馥的作為感到迷惑,好好的一個冀州牧,袁紹這個渤海太守名義上還在他管轄範圍內,結果卻是主賓易位,韓馥把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更有趣的是,韓馥讓出冀州後毫無安全感可言,在袁紹使者與張邈交流時,自己跑廁所中用書刀自盡了。

韓馥讓冀州不是沒有緣由的

。韓馥自稱袁氏故吏,若韓馥能攀到韓韶這一支,那隻能說在潁川有一定影響力,比起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相差甚遠。而且漢末本來就很重視君臣關係,不只是指天子與群臣,還可以指開府的官員與他們的僚屬。如韓嵩對劉表所言“夫事君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韓嵩在這裡的立場是劉表的屬官。

而韓馥這個“冀州牧”來得也不那麼名正言順,他是董卓入京掌控朝堂後才封的。說來也巧,董卓封的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人,外放出去後基本都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回來了,故地重遊喲。說起來韓馥這個“冀州牧”有些名不副實,尤其是身在討董聯盟的時候,誰又願意承認董卓封的官職呢,到最後還是要看各方實力,而汝南袁氏的巨大影響力也是其實力的一部分。

189年韓馥到任冀州牧,191年他的部下麴qū義就叛亂了,而且韓馥拿麴義還沒什麼辦法,打也打不過,作為一州的最高長官韓馥的表現實在有些差。袁紹在圖謀冀州的時候,就暗中勾搭了麴義,還招來了公孫瓚,就是要藉助公孫瓚帶來的壓力逼迫韓馥。

這裡還有個荀諶,僅在勸說韓馥的時候驚鴻一現,官渡之戰這麼關鍵的場合,田豐、沮授、郭圖、審配等人戲份都那麼多,偏偏沒有荀諶的一言半語。不過荀諶的兒子荀閎後來倒是曹丕的文學掾,也是站在了魏國陣營中。

荀諶勸說歸勸說,韓馥手下還是有幾個忠臣的,如耿武、閔純、沮授都勸韓馥不要把冀州拱手讓人,趙浮、程奐更是擺了萬張強弩列陣迎接袁紹。對於坐擁一州之地的韓馥來說,連糧草都是自己提供的袁紹軍,確實可以玩弄於股掌之間。然而結果是耿武、閔純被殺,趙浮、程奐帶領的精銳不知所蹤,袁紹接手冀州,大量冀州官吏易主。

韓馥沒在冀州做成富家翁,象徵性地掛了奮威將軍一職,手上無兵無將。韓馥自己跑去依附張邈,而朱漢曾和他有舊怨,為了報仇順便表現自己,就擅自抓住韓馥之子打斷了兩條腿,雖然朱漢被袁紹處死但應該求此時韓馥的心理陰影面積。

自此,韓馥就像驚弓之鳥,過得惶惶不可終日,沒成想又碰見張邈和袁紹使者在耳語,韓馥腦中繃著的絃斷了

,用書刀了卻餘生,地點在廁所,刀是刮削簡牘的刀,人是前冀州牧韓馥。具體細節是《英雄記》補充的,陳壽在《三國志》中也沒做什麼遮掩,“無何起至溷自殺”,溷hùn即廁所......

人生這大起大落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