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林沖戴著枷鎖走一趟飛雲浦,會有怎樣的下場?


話休絮煩,且說林沖被那張都監陷害,由兩個公人,一路押解,將近正午時分,到得一個去處。只見濟濟蕩蕩魚浦,四面都是野港闊河。

林沖道,“兩位差人,小人棒瘡發作,走不得路。上下擔待,容林某小歇。”兩個公差假意應了。林沖踱到浦邊,見水天一色,心神為之一暢。

不意一個公人,慢慢靠到林沖背後。抽出尖刀望林沖後心口便搠。林沖倒地,問道,“林沖和兩位無仇無怨,何故相害?”那公人道,“林教頭,我等也久聞你的大名,端是是一條好漢子。是張都監與那蔣門神欲壞你性命。我等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教頭莫怪,到了閻王那兒莫告我等”。

林沖淚如雨下,“天可憐見,我林沖一生正直,與人為善,不曾做得奸邪之事,怎料受小人陷害,命喪於此。”那公人不再言語,收起尖刀,只一棒望林沖頭上打將而來,只打的血和腦漿兒流了一地。公人又一腳,將林沖踹入水中。

林沖卒。


差不多就是這種結果。林沖外表豹頭環眼,威武異常。骨子裡卻很怯懦,像個小老百姓。

高衙內當街調戲林娘子,林沖敢怒不敢言。後來陸謙給林沖來個調虎離山,林沖倒是怒了,跑到陸謙家,高衙內跳樓跑了,似乎林沖要出手,但是假設高衙內不走,他林沖敢打嗎?

高衙內高太尉的義子,高太尉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不敢打高衙內,又尋不到陸謙,林沖生生嚥下一股惡氣。

後來受到陷害,被髮配滄州,路上被董超薛霸折磨。林沖大氣不敢喘,屁都不敢放一個。

董超薛霸收了賄賂,要結果他性命,他還以德報怨,阻止魯智深殺人。

林沖就這麼一直隱忍,幻想著在草料場好好改造,早日還鄉。他沒有看清高俅的嘴臉。直到高俅再次派人殺他,他才發了狠,但一切都太遲了,老婆死了。


倘若把武松換成林沖,自己哥哥不明不白被害,林沖告狀不成,大概是不敢去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只能忍氣吞聲,含恨而終。


林沖的一味忍讓,婦人之仁,決定了他如果上飛雲浦,結局就是餵魚。


西堤君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人喜歡拿武松飛雲浦的表現來說武松比林沖和盧俊義要強,雖然我是個武松粉,喜歡他這種愛憎分明的性格,但是就飛雲浦這個事件本身來看,真的不能證明多少。如果當時是林沖在飛雲浦,只要林沖想反抗,一樣能幹掉那幾個三流貨色。

先說一下盧俊義和林沖為什麼會差點死在董超薛霸的手裡,那是因為一路上他們飽受董超薛霸的虐待和折磨,開水燙腳再長途走路,是個人也得出問題。而且董超薛霸在動手之前,都要捆住林沖,林沖是因為對未來還有希望,還想做一個良民,所以一直逆來順受。因為他不懂公門的汙穢,以為這是配軍本就該受的折磨。事實上,如果讓董超薛霸在剛出汴京城的時候,就對林沖下手,無路可走的林沖一樣會反抗,不會束手待斃。畢竟日後林沖上梁山的時候,也是真的想殺個無辜百姓作為自己的投名狀。

我們來具體看看武松飛雲浦時候的處境。

武松提前就得到過施恩的警告,知道張都監等人是決心害死他,所以不會對朝廷再有希望,這也是日後武松反對招安的原因。而林沖不一樣,林沖以為自己並沒有得罪高俅高衙內,他們害自己已經害得夠苦了,不見得真的要把自己害死。何況,他已經休掉了妻子。

武松剛出孟州沒有多久,兩個解差就準備動手了。林沖不一樣,林沖是經過好幾天的折磨。而且武松只帶了一隻枷鎖,有一隻手是空著的,而林沖是被綁在了樹上,董超薛霸才動手的。

武松剛吃了兩隻燒鵝,精氣神都完好得很,林沖當時也不知道餓不餓,不過應該狀況是不怎麼好的。

如果把林沖放在武松那同等情況之下,武藝高強的林沖難道還打不過兩個解差和蔣門神的兩個徒弟嗎?


所以,我認為,如果讓林沖走一趟飛雲浦,一樣不會死。我是武松的粉絲,但是不見得非要把武松吹成水滸第一好漢,武松的性格最真實,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而且非常具有反抗精神,這才應該是武松粉們喜歡武松的原因。


扶搖郡主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槍棒教頭),馬上將領,而武松是步將,拳腳厲害,拳打景陽岡老虎,醉打蔣門神,嫉惡如仇,該出手時就出手!大鬧飛雲浦,武松眼見四名公差們互皺眉頭打暗號,心知要暗害他,趁兩名提刀公差從背後下手之際,先發制人,一腳一個踢入河中,另外兩名公差欲逃,武松扭斷木伽,衝上去將他們擒獲,查明之後,血賤鴛鴦樓,快意了恩仇!


反觀林沖在野豬林,面對兩名公差窮兇極惡要殺他,居然不反抗,束手待斃,若不是魯智深及時出現,打飛了公差的刀,林沖恐怕難逃一死!我們常說“性格決定成敗 !”林沖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性格,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他妻子張氏(林娘子)廟裡進香遭到高衙內調戲,林沖忍了;誤闖白虎堂遭人陷害,林沖也忍了;在旅店被公差泡傷雙腳,野豬林險些被害,林沖還是忍了!直到山神廟,林沖偷聽陸謙等人的對話,得知被陷害的真相,而且還得知林娘子上吊自殺,這才忍無可忍,殺死陸謙三人,雪夜上梁山(逼上梁山)。所以,林沖在飛雲浦可能還抱著對官場的一絲妄想,優柔寡斷,陷自己於險境,凶多吉少!就算林沖反抗,因為他不善步戰 ,身戴枷鎖,沒有刀槍兵器在手,很難發揮他的本領,就像陸地黑旋風李逵到了水裡,被浪裡白條張順灌個飽一樣!林沖沒有外援,很可能命喪飛雲浦!九死一生!



唐漢明月


如果讓林沖帶著枷鎖走一趟飛雲浦,遭遇和武松同樣的境遇,我認為所能有的下場,也就是接下來能有什麼樣的故事,大致上無非就是把押送他的兩個公人及趕來謀殺他的家丁殺了而已;絕不會在返回頭去,把張都監大小十多口人都給殺了。

林沖和武松在性格上有相同之處,比如狠;但更多的是不同之處,比如處世態度。相對於武松,林沖的忍功要大許多。林沖上梁山,是被逼上去的;假如稍有一點出路,林沖都不會上梁山的。林沖之所以會如此,與他的出身有關,多少都是個有文化的武人,基本上屬於官員階層,算是成功人士,凡事有個底線,並不出格。

和林沖相比,武松就灑脫的多了,他沒有那麼多思想負擔,而且武松看事情遠比林沖看得開。這也與武松的身份有關。武松是個什麼人?說白了,武松就是個從小死了爹孃,沒受多少教養,在鄉鎮閒逛亂浪的二桿子而已。

假如把武松換成林沖,在高衙內調戲自己媳婦的時候,就把高衙內給結果了,哪裡還有後來逼上梁山之事?假如把林沖換成武松,即使是遭遇飛雲浦之變,返回到張都監家,在鴛鴦樓裡,可能殺死的只是張都監、張團練和蔣門神,不會累及家眷的。

林沖是如何死的?表面上是病死的,其實是窩囊死的。所以,綜合考慮林沖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假如讓林沖帶著枷鎖走一趟飛雲浦,最大的可能就是殺死押送他的兩個公人和後來幫兇的兩個家丁,絕不會返回頭去,再殺了張都監大小十多口人。這就是林沖和武松的區別所在。


隴之語


四個字,必死無疑!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林沖在野豬林的表現,據原文交代——

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說甚麼閒話!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來,望著林沖腦袋上劈將來。



此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若不是魯智深猶如天神下凡出手相助,林沖早就到閻羅王那裡報到去了。押解途中,面對董超和薛霸百般折磨刁難,林沖忍氣吞聲,甚至在魯智深要殺了那兩個公人之時,他都求情制止,很多人覺得他窩囊到家了。

沒錯,確實窩囊憋屈,可這就是林沖,一個深受封建禮教和傳統文化束縛的體制人,一個在道德世界裡披枷帶鎖的國家幹部。在風雪山神廟之前,林沖一直抱有美好的幻想,終有一天自己能夠沉冤得雪或是朝廷大赦天下,他還可以和妻子團聚,為朝廷效力。

很傻很天真,這種一廂情願的理想對林沖來說就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事實上偌大的天下,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因為他一日不死,高俅一日不安。所以,直到風雪山神廟的那個夜晚,隨著理想的灰飛湮滅,林沖內心所有的不滿和憤怒終於像火山噴發一般徹底爆發了,也就是在那一晚,以前的那個林沖,也徹底死了。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野豬林的林沖和山神廟的林沖判若兩人,在野豬林他淚如雨下,押解途中絲毫不敢反抗,那是因為他還對所謂的理想抱有些許幻想,即使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即使他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會如俎上魚肉任人宰割。

武松和林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武松是一個純粹乾淨的人,不會為任何人和事綁架,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他只對自己品味和意志負責。至於別人的標準和原則,對不起,武松一概無視,不管你是誰。像納投名狀這樣的事情,換做武松,扭頭就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武松的每一個行為,只對自己負責。包括他的殘忍嗜殺,濫殺無辜,好勇鬥狠,甚至蠻不講理,都純粹乾淨,光明磊落。 他濫殺無辜,他毆打店主人,你覺得道德嗎?確實不道德,直到如今,都一直被人橫加指責,可沒人覺得他骯髒齷齪。



就算武松在血濺鴛鴦樓中濫殺無辜,殺的血濺畫樓,屍橫燈影,殺的腰刀缺口,其行為舉止依然純粹乾淨,君不見白粉壁上八個血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就是武松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所以,在險象環生的飛雲浦能夠成功殺出突圍,放眼整部《水滸》,只有武松一人可以做到。飛雲浦比野豬林要兇險的多,首先多了兩個實力不俗的殺手,雖然可能也就幾手三腳貓的功夫,但身手一定比董超薛霸強;其次環境要比野豬林複雜,一條闊板橋,濟濟蕩蕩魚浦,四面都是野港闊河,不好施展身手,武松也並非一味好勇鬥狠,而是用計成功突圍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此時的林沖還不具備武松的尿性,看他在野豬林那個慫樣,斷然不會在更兇險的飛雲浦能唱出什麼么蛾子來,所以他必死無疑。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林沖號稱豹子頭,是一個武藝極高的人。如果不是生死存亡,林沖不會拼盡全力。比如野豬林,本來就是危機四伏,本來就是凶多吉少,可是因為是林沖,因為是逆來順受的林沖,居然不去反抗,任憑董超薛霸對自己大打出手,而且是死手。

真佩服林沖,有那麼好的忍耐性,如果是武松,有人對自己暗算,早就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了。

一直認為武松是個有血性的漢子,而林沖雖然號稱豹子頭,但他和武松不能比,至少很多方面過於忍讓。

如果林沖帶著枷鎖走一趟飛雲浦,那麼林沖要麼忍讓,等待機會,飛出一腳。

如果林沖帶著枷鎖走一趟飛雲浦,有可能帶著枷鎖,和公差進行一番打鬥。或許可能保全自己,但是絕對奪路而走,而不會到鴛鴦樓去尋找陷害自己的兇手。畢竟林沖不是一個有血性的人,沒有遇到相應的場合,他不會遇強則強的。


李治亞文史博客


不得不說,古代的高手跟現代的武俠小說裡的高手很不一樣,古代高手有個很普遍的共性,那就是不管體型如何,那都是天生神力,飯量巨大,比如薛仁貴,也不見得就是多麼人高馬大,那飯量絕對驚人。水滸裡面也有兩個飯量巨大天生神力的高手,一個是武松一個是魯智深。

這樣的高手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看看那武松,徒手打老虎,這等壯舉絕對是水滸裡獨一份的。這樣驚人的戰鬥力有個特點,就是一定要吃飽飯、看那個魯智深,可以倒拔垂楊柳,但是餓著肚子情況下,連一僧一道倆強盜都對付不來。那武松打虎之前,就是吃了幾斤牛肉,喝了十八碗老酒,才有那麼大本事。如果那時候武松是餓著肚子,估計就成為老虎肚中餐了。

武松對自己身體狀況是瞭如指掌,所以在飛雲浦,他看出苗頭不對,就率先吃了兩隻熟鵝。兩隻熟鵝是什麼概念,一般人一隻鵝腿就飽飽的了,那可不是兩隻燒雞,這個飯量放今天絕對是超級大胃王,這得轉化成多大的力氣啊。所以他戴著枷鎖依然可以輕鬆解決掉幾個水貨。


再來看林沖,林沖武藝也是極好的,但是書中從來沒有渲染他力氣有多大或者飯量有多大。不過作為槍棒教頭,林沖一旦有了棍棒,就不一樣了,比如他在柴進府上,跟洪教頭在披戴著枷鎖情況下交手,依然不分上下,可以看得出,如果有棍棒的話,戴著枷鎖的林沖依舊有相當的戰鬥力的。比徒手武松差一些,但是對付幾個公差應該沒問題。

然而,林沖跟武松的差距是在實際戰鬥力上面嗎,根本不是,兩人的差距主要還是在心性上面。兩人一開始都是對朝廷抱有極大希望的人,林沖自不必多說,從小就是這麼長大的,即使自己老婆被人調戲也仍舊抱有很大期望,在他沒有完全被逼的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是不敢殺人的,哪怕自己媳婦受欺負,哪怕自己被冤枉,他都是心裡存著一個念想,萬一哪天人家大發慈悲讓我脫罪了呢。林沖的個性絕不是說懦弱,而是十分被動的,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出擊,都是別人把他逼到牆角才想著反擊,這一點,在他上了梁山以後依舊沒有改變,可以說自從媳婦被調戲以後,林沖就窩窩囊囊的過了一輩子。

武松就大不一樣了,武松從一個小混混變成打虎英雄然後成了都頭,可以說是實現了人生的大進步。對於這個,武松其實是十分珍惜的,看他在都頭位置上勤勤懇懇,做的是有聲有色,如果不是潘金蓮攪局,也許他就會好好做一輩子都頭。說實話,武松自從擔任都頭到被張都監陷害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體制的嚮往之心並不比林沖少多少,武松底層出身,對於當官的好處和榮耀其實是十分看重的。不過,武松比林沖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武松永遠沒有失去血性。

當武松發現哥哥死的蹊蹺之時,如果是林沖,很可能就得過且過過去了,但是武松大不一樣,他仔細調查,來回研究,最終鎖定兇手,然後報告縣官,在縣官無作為的情況下,他決定自己動手。這動手可不是隨便就把人殺了,而是把人證物證,認罪書,從犯全部找齊了,一個不拉的都準備好了,最後才殺人,武松調查哥哥死因時候簡直就是包青天附體。這次殺人那是有理有據有度,連上面人物都憐惜武松,給他一個從輕發落。可以看得出來,武松這時候表現的極為精彩,一方面殺兄大仇必報,有其血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呢,他在懲罰兇手的同時也做了諸多準備,讓自己的殺人顯得合情合理,給自己留了退路,顯示了其精明的一面。果然,武松發配以後,憑藉名聲,先是受到施恩禮遇,後來張都監要留下他(儘管是假意),把他高興壞了,他可以重新回去了。也就是說,武松那時候還是有機會重新吃上官家飯的。直到武松發現張都監是為了陷害他才假意示好,本來就是有罪之人,再加陷害的新罪,這下子徹底沒法翻身了。武松瞭解情況以後,立馬就是採取積極政策,主動出擊,不僅保全性命,還把陷害自己的相關人等全殺了,從此徹底絕了當官心思,真正的落草為寇。

如果是林沖遇到這個情況,可以參考他在野豬林的表現,如果沒有魯智深,他就會被董超薛霸兩個衙役直接殺了。不過呢,在飛雲浦和野豬林又是有所不同,面對的衙役也不同。在野豬林,林沖本來受了杖刑,又被董超薛霸拿開水燙腳,幾乎都沒有什麼行動能力了。而飛雲浦,雖然幾個人心懷鬼胎要殺武松,但是沒怎麼虐待他,甚至任由武松把燒鵝吃光,這中間差距可就大了。可以試想一下,林沖在飛雲浦會有兩個可能結果,他一路走來沒有受到虐待,身體還行,不過幾個押送他的人心懷鬼胎,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暗算於他,於是林沖身死。要麼就是林沖僥倖發現對方不懷好意,在對方要殺他時候苦苦求饒,對方不聽,於是林沖忍無可忍,奮起反抗。林沖儘管戴著枷鎖,身法還是有的,如果他拼死一搏,未嘗不能贏得性命,不過即使他殺了幾個衙役,估計也不會再跑到鴛鴦樓去殺人,而是會直接跑路。


所以,林沖遇上飛雲浦不一定是必死之局,可能也就是一半一半吧,生還是死就得看老天照不照顧他了。


一覽眾河小


武松大鬧飛雲浦,戴枷連殺四人;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有著“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在飛雲浦,林沖只能是凶多吉少。

搏擊水平

民間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的說法。先從小說前半部分的描寫分析,林沖殺人主要使槍、使刀,一槍在手,三五百人中三進三出沒有問題,例如山神廟中槍挑差撥、陸虞候和富安;梁山入夥為得投名狀,與楊志用朴刀對搏等等。


武松從一出場,打人宰虎基本純手工,例如出場時這樣寫

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

殺西門慶則是打個半死,而後用匕首割頭;天王堂前那塊三五百斤的石墩,能夠輕輕抱起,隨後醉打蔣門神更不用說了,使出了絕招“玉環步,鴛鴦腳”,這些描寫都說明武松十分擅長徒手搏鬥。

對危險的反應

武松在前往飛雲浦的路上,發現了差人的貓膩,頓起殺機:

武松和兩個公人上路,行不到數里之上,兩個公人悄悄地商議道:“不見那兩個來?”武松聽了,自暗暗地尋思,冷笑道:“沒你娘鳥興!那廝到來撲復老爺!”武松右手卻吃釘住在行枷上,左手卻散著。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也不睬那兩個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這隻熟鵝除來右手扯著,把左手撕來只顧自吃;行不過五里路,把這兩隻熟鵝都吃盡了。

殺人需要力氣,所以武松不聲不響的連吃兩隻熟鵝,而後更是主動攻擊:

武松站住道:“我要淨手則個。”那兩個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卻被武松叫聲“下去!”一飛腳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這一個急待轉身,武松右腳早起,撲嗵地也踢下水裡去。那兩個公人慌了,望橋下便走。武松喝一聲“那裡去!”把枷只一扭,折作兩半個,趕將下橋來...

再對比一下對林沖前往野豬林的遭遇:

董超,薛霸,又添酒來,把林沖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邊,薛霸去燒一鍋百沸滾湯,提將來,傾在腳盆內,叫道:“林教頭,你也洗了腳好睡。”林沖掙的起來,被枷礙了,曲身不得...林沖不知是計,只顧伸下腳來,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滾湯裡。林沖叫一聲:“哎也!”急縮得起時,泡得腳面紅腫了。董超去腰裡解下一雙新草鞋,耳朵並索兒卻是麻編的,叫林沖穿...

...早望見前面煙籠霧鎖,一座猛惡林子,有名喚野豬林;此是東京去滄州路上第一個險峻去處。宋時,這座林子內,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錢與公人,帶到這裡,不知結果了多少好漢...

董超,薛霸道:“俺兩個正要睡一睡,這裡又無關鎖,只怕你走了;我們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穩。”林沖答道:“小人是好漢,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裡信得你說!要我們心穩,須得縛一縛。”林沖道:“上下要縛便縛,小人敢道怎的。”...

武松遭遇陷害,心中本就十分不忿,發現有人害他更是主動出擊,以牙還牙。

林沖遭遇同樣類似,野豬林的險惡他不可能不知道,卻仍留有一絲幻想,低三下四的被兩個差人一路折磨,甚至最後任人魚肉,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

性格差異

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算是當時的高級公務員,雖然發配滄州,但仍有翻身的可能,更何況他老丈人願意讓其女兒等他,這才是林沖的精神支柱。

張教頭道:“賢婿,甚麼言語!你是天年不齊,糟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

而後魯智深救了林沖,林沖卻對摺磨過他的董超、薛霸網開一面,說明他不敢將事情鬧大,或者可以說不敢生事兒!

武松則不同,雖然做過陽穀縣的都頭,但依然一身江湖氣,武大死後更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根本沒有那麼多顧慮,可以說是不怕事兒甚至敢惹事兒。

所以說,二人性格上的差異才是最重要的。飛雲浦上,林沖依然會再現野豬林時的情景,處境十分被動,最終希望寥寥。


浪里爾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小編認為林沖戴枷去飛雲浦是不能活著回去的。

林沖和武松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為何武松在被刺配,帶著重枷的情況下能大鬧飛雲浦,而林沖卻不能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一下他們被刺配時的具體狀況。

林沖和武松被刺配前,都被打了二十脊杖,帶了一面七斤半的鐵葉行枷,而且陷害他們的人都是一心要他們死,所以脊杖都是下了狠手打的。在這一點上,他們是完全一致的。

林沖在路上被兩個公人百般折磨,頭一天兩人用滾水燙壞了他的腳,第二天早上,他因為頭暈,又沒有吃飯。他的舊草鞋就被兩個公人扔了,專門給了他一雙磨腳的新草鞋,走不上三兩裡,腳上的泡就都被草鞋磨破,鮮血淋漓,舉步維艱。



下手結果林沖性命的時候,兩個公人還不放心,又用了一條繩子,把林沖連手帶腳綁在樹上,林沖絲毫不能動彈,兩人才說明真實目的,準備殺了林沖。

沒有心理準備,沒有吃飯,渾身被限制,這些都構成了林沖無法反抗的必然。

而武松在刺配之後,施恩來送行,給了他兩隻燒鵝,並且提醒他兩個公人不懷好意,武松說自己也看出來了。所以,武松對一切都是有心理準備的。走到飛雲浦之前,武松把兩隻燒鵝都吃完了,這也就給了他反抗的力氣。



有心理準備,肚裡有食,一隻手和雙腳自由,再加上武松的神力,這一切都成了武松成功大鬧飛雲浦的必要條件。

那麼,如果武松也被燙壞了腳,被困在了樹上,他還能大鬧飛雲浦嗎?答案是:不可能。不是不可能大鬧飛雲浦,而是武松根本不可能等到自己那麼被動再出手。

如果林沖遭受武松那樣待遇的話,大鬧飛雲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一點是有根據的,林沖在柴進府上吃飽喝足後(那會兒傷也好差不多了),戴枷棒打洪教頭,要知道洪教頭也是狠人,武功完全可以匹敵飛雲浦的幾個殺手。

所以是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下而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條件一致的話,林沖大鬧飛雲浦是沒問題的。


快意恩仇一劍


林沖和武松那是一個猛一個狠,二者雖然武功不分上下,但是在大勢大趨上立場絕對不一樣,武松為了恩怨情仇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林沖則不同,他雖然有俠義之心但是卻優柔寡斷缺少男子漢氣概,他的狠是體現在戰場上。武松的猛是與生俱來的,他在飛雲浦一戰殺的是大快人心,成功脫險。如果換做林沖那後果就不一樣了,憑林沖的為人,結局只有一死。



林沖這個人,為人光明磊落,仗義疏財,沒有什麼壞心眼,在恩怨情仇上一般都是表現的逆來順受,能忍則忍,在梁山好漢中一直扮演者忍辱負重的角色。

從他的每段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林沖委曲求全的表現,實在是令人無法理解。

妻子被高太尉兒子百般刁難欺辱,林沖都沒有亂分寸,而是任由事態繼續發展,直到誤入白虎堂被陷害,到“大鬧野豬林”,“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最後逼上了梁山。這期間林沖都被人百般折磨,幾次險些丟了性命,幸好有魯智深等義士幫助,林沖才撿了一條命。



這期間林沖就是一個字“忍”,林沖的這個“忍為高”,但非君子所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為真君子也。林沖的這個性格也註定了日後沒有好的前途。

在林沖的一生中,老天給他的機會確實很多,從早年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到被人陷害生死關頭遇“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相救,後來逼上梁山,“火併王倫”,再後來晁蓋暗示他為接班人,這一系變化都是上天給他的機會。


但是,這個唯唯諾諾的林沖,不僅沒有珍惜老天的恩賜,而且還辜負了晁天王的遺願,不僅自己的前途化為烏有,而且還憋屈而死。落得個梁山上一百單八將結局最悲催的一個。

縱觀“豹子頭”林沖的一生,可以這樣評價:林沖武功高強,性格耿直,為人俠義,做事縝密,胸無大志,目光短淺,誰有一腔熱情,但發揮不出來,太注重江湖道義,隊大哥忠貞不二,以至於連自己的仇人都不能手刃。

這就是林沖,“豹子頭”林沖雖有虎豹之身但缺少虎豹之威。“豹子頭”壯志未酬最終淚撒六合寺,含冤而死。


大家可想而知這樣性格的人,如果戴上枷鎖跟武松一樣走一趟飛雲浦,結局能好嗎?下場無非就是一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