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宗族祠堂是否比北方多?为什么?

用户54988624483


我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我可以肯定的说,南方的宗族祠堂肯定比北方多。不信请到我们湛江来,带你去农村看看。除了各种大宗小宗,还有各种公祠。有的显赫的祖先,从湛江开始开枝散叶,子孙后代总人数高达20多万人,宗祠更是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各地,甚至在东南亚也有。

其实广东这边的宗祠,最早也是源自中原。就像我的祖先,虽然族谱上记载着是南宋末年从福建莆田迁移而来。但福建莆田也是个中转站而已,最早大家应该是在山西和河南一带。我的母语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而闽南语又被称为河洛话,意思是黄河洛水一带的语言。所以宗祠这样的传统文化,总的来说,是源自于中原的古汉族文化。

那么为什么现在北方的宗祠没有南方的多呢?准确的说,为什么没有广东和福建的多?我觉得有四个原因。一是北方是古代和近现代战场的主要地点,宗祠建筑被破坏的比较多。二是北方人的性格比较开放,对传统的东西看的开,对外来的文化接受快。三是在一些运动中,北方的宗祠毁坏得更严重一些。四是北方人的流动性较大,到外地定居之后,将家乡的传统习俗看的比较淡。

其实我认为,宗祠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让同宗同族的人凝聚力更强,资源更加互惠。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以强欺弱、重男轻女,或是以姓氏来划分小团体等,不利于整个区域的和谐团结。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宗祠文化也需要得到提升和改进。比如用法律来解决宗族间的矛盾越来越普及。而珠三角一带的有些宗祠,新生女孩开始进入族谱,也可以参加点灯活动。在湛江,女性在农村地位也越来越高,女孩也可以参与村里的各种宗族活动,学习成绩好的还会成为宗族的骄傲,并给予嘉奖。我想这也应该是进步的体现吧。


湛江纵横哥


北宋时,由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理学,其间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其有言:“君子将建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子孙”,“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强调了兴造宗族祠堂的重要和建祠堂的规矩,祠堂及其衍生的文化随之而起。

南方祠堂比北方多,有以下原因:

1.朱熹是古徽州婺源人,祠堂倡导是在南宋长江以南范围,此时北方为金、辽控制。 因为朱熹在家乡讲学并付以实践,所以当地人以理学正宗,“非朱子传义不敢言,非朱子《家礼》不敢行。”朱熹在《仪礼释宫》等对儒学经典的注解阐释中,关于必须建祠堂祭祖的论述,推动着徽州及其江南宗族势力营建祠堂的热潮。

2.建造祠堂需要经济实力。明清以来,南方以徽商为代表"富庶甲于天下",现在徽州地区遗留下来占地千平各姓氏祠堂就有38座,许多都被列入了国保和省保。

3.宗族祠堂不仅要求做得多,做得广,做得大,还要求做得“绝”,除了有徽商经济基础的强力支撑外,南方以徽派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日臻成熟,也为祠堂的技术建设提供了可能。

4.江南地区文化发达,在以科举选拔人才的古时,他们"先拔头筹""进士及第""位列三甲"甚至"连中三元",祠堂也成了他们"荣光耀祖"和激励族人的地方。

5.古时北方平原地区兵燹频发,祠堂很容易毁坏,而南方相对平静,有的地方山地阻塞,易于保护。

6.续谱、修始祖坟和建祠堂为南方家族三要务,出资出力是一位孝子贤孙的基本素质,这些都在家规族训中有明文规定。

7.南方沿海地区自古有下南洋谋生的习惯,宗祠文化为他们海外抱团和回家祭祖提供了方便。











汪叔华


为什么南方人的宗族观念强于北方?

中华封建文化的传统之一,便是家族祭奠祖先的仪式,仪式礼节冗杂,由族长率领,男女分组,庄严肃穆而且隆重。在三十多年前,这类仪式在乡镇十分兴盛,因为以前的城镇中总有一些大姓家祠堂,祠堂里摆放着祖先的排位,有的还写着祖先的多少代孙,比如孔子、岳飞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为历史名人专门建造的祠堂,如温州江心屿的文天祥文公祠,扬州梅花岭的史可法史公祠,纪念叔虞的唐初晋祠、成都的武侯祠等。

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家祠当属孔庙,规模甚至超过诸多帝王,全国最大的历代祭祖活动,一个是祭黄帝陵,另一个就是祭孔庙。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家祠先后改建成学校、粮仓。但是民间的家族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在有些镇子上,年节祭祖的香火仍不绝如缕。

由祭祖家祠不得不提到宗族势力,宗族势力至今在中国各地的农村仍然影响深远,当然,由于很多宗族势力横行霸道,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逐渐被瓦解,形成散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宗教、小宗族、外来势力宗族等仍然活跃在台面上,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宗族势力的消失,并没有给基层带来理论上的美好。反之,其他势力的进入,让基层问题更加复杂化。从社会舆论对此的矛盾与纠结可见一斑。比如某地某教为所欲为、某地XX帮肆无忌惮等等。

不过,当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南方地区的宗族势力、宗族观念强于北方,尤其是莆田一带,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南方人的宗族观念强于北方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宗族势力,有些甚至延续了几百年,宗族,顾名思义,都是一些有血缘关系的人,聚集起来成为了一个大家族。以宗族势力为代表,地方分治也由来已久,与中央集权更是矛盾绵延数千年。

不过进入现代,北方的宗族势力已经几乎消失,也没有人重视,但是在南方就不一样了。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封建皇朝的影响。自古以来,建立首都的地区基本都位于北方,从咸阳、长安到开封、北京,皇帝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对北方传统宗族进行拆分,比较著名的就是”义门陈氏“的大分家和”大槐树移民。而南方宋朝以后才逐渐发展,山高皇帝远,就算要管制也不是很方便,所以相对宗族势力比较强,家族观念也比较强。

2、少数民族的入侵。少数民族一般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宗族观点比较弱,入驻北方之后,不断冲击汉文化,而由于战乱,北人南迁,在南方组团,导致进一步分化。

3、商业文化的影响。南方唐朝以后商业发达,尤其是潮汕地区。历史上,潮汕宗族这一“产品”的出现与兴旺,与商业息息相关。唐朝以来,潮汕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海上贸易门户,到了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出现了海盗。著名的海盗组织——林凤海贼团,全盛时期有三百条船,逾四万人,1574年,他们甚至打下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菲律宾总督府,堂而皇之安营扎寨。

潮汕人饱受海盗之害。1552年,潮州有95万人。随后二十年间海盗大举入侵。1574年,潮州人口暴降至71.25万。普通面对成群结队的海盗毫无还手之力。想要自保,唯有团结。这之中,以宗族为单位的防务收效甚大。1630年,潮汕地区的人口又重新达到95万,在人如草芥的乱世中,年均增长率竟有5.2‰。凭宗族庇护幸存下来的潮汕人,自然牢记团结宗族这一最要紧的生存策略。

二十世纪中叶,族权成了“ 压迫人民的四大权力体系之一”。宗族被当作“一种地方势力、富人的工具、迷信和封建习俗的阵地以及反抗权威的势力”。潮汕遭遇打击,但是在80年代迅速复苏,潮汕宗族再度繁荣。

潮汕的华侨资源极其丰富。1911年时就有294万潮汕人在异国经商,建国前部分宗族约有2/5的成员在海外生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潮汕地区的允许了潮籍侨胞与故土宗族的“重修旧好”。在九十年代的民间掀起了复修族谱、再建宗祠的热潮。

于是乎,宗族继续繁衍。


原野论道


在古代,一般情况下,北方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很多国都都在北方,朝代的更迭,导致北方战争相对频繁,再加上游牧民族和汉人不断的交战,战场都在北方,无数珍稀的建筑都被破坏了,这里边就包括很多宗祠,而南方多数都山川河流作为天堑,战争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再加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人口大迁徙,战争和灾荒,都让北方人源源不断地赶往南方,能带着自己的家人走就已经很不错了,宗祠肯定是带不走了。经历了战乱之后,很多人会选择在南方建立宗祠,鼓励后代不要忘本。


长风破浪c1


我老公是南方人,结婚时要去祠堂拜,过年拜年也要去,祠堂是聚集一个家族血脉像灵魂一样的地方。老公村里,每个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我觉得挺好,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的宗谱家系。我是北方人,我们那里的一大家族人,常常体现在无形中观念中,有了红白喜事聚在一起,其他时候感觉和邻居是一样的。


莲蓬小屋


南方人大多由北方迁徙而来,离乡背井后思念故土的心更切,为了祭祖,南方人多以宗族修建祠堂。而北方人觉得自己打祖宗起就生活在当地,祭祖只需在家中设立灵牌即可,所以多以区域为单位设祠堂。故北方的祠堂比南方少很多。





抚州古村


大多数南方汉人来来北方,他们的祖先在北方各省,建立祠堂是为了思念故乡,使他们的后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不忘祖宗,延续他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的后代发扬光大。北方人的祖先就在本地,多数人能知道自己的祖坟,埋了几代人,不需建立祠堂。


珍惜友爱1


北方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胡人,有姓氏,也是攀龙附凤取的,不然就百家姓挑一个来用,南方人有姓都可以追溯到秦以前各个诸侯国的国名,大多数国家被灭,老百姓就用国名做姓氏一直延续下去,带到南方!


需要我刀一流180


南方多为客家人,族群都住一起,特别是土楼文化。


闫保胜Bostonyan


身为一个北方人在北方确实没见到过太多的祠堂!因为北方人现在越来越淡化了寻根问祖这方面的事情,反而是南方很注重一年一度,或者对祖先的祭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