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匾额上的“门”字的写法明明是错的,几百年来为何没人改?

李祎濛


▲如今的正阳门

正阳门是京城九门之首,它北邻故宫,南接天桥,楼高33米,通高42米,比天安门还高8.7米,曾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在明、清两朝,皇帝无论是率百官祭天还是前往先农坛演耕,都会从正阳门经过,其地位不比任何故宫内的城门差。然而细心的朋友却能发现——正阳门城楼牌匾上的“门”字缺了一笔。

▲弘治演耕蜡像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夏天,北方地区爆发大面积旱灾和蝗灾。在中国古代,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灾害之下自然收成锐减,老百姓苦不堪言。加上蝗灾不断蔓延,大有波及京城之势,京郊农民人心惶惶。为安抚民心,同时也为了调查蝗灾的实际情况,弘治皇帝决心出宫进行考察。

▲弘治皇帝朱祐樘

故宫附近倒还太平,但一出了正阳门,蝗虫就乌云似的压了下来。随从大臣赶紧护驾,一边用衣袖遮挡扑面而来的蝗虫,一边拉着弘治皇帝往回退。弘治一开始并不想轻易回头,但抵不住大臣的劝说和黑压压一片的蝗虫,最终跑着回了宫。

▲肆虐的蝗虫

回宫之后,弘治皇帝觉得心里堵得慌。想想也是,作为一国之君,非但没能按计划体察民情,还在众多大臣面前灰溜溜地回宫,真是没面子。为了给自己打圆场,弘治皇帝对众大臣说“朕本来决心要出城的,可刚刚踏出正阳门,就突然感觉有东西勾住了朕的龙袍,朕不得已被拉了回来。”

▲明朝大臣剧照

众大臣听罢,都心知肚明,这是皇帝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可他们不敢说破,彼此心照不宣地默不作声,等着皇帝说后面的话。果然过了一会儿,弘治皇帝继续说道:“朕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想了半天,才想出个所以然来。你们看城门门匾上那‘正阳门’三个字,‘门’字有钩,这才钩住了朕的龙袍。这一钩太不吉利了,门就应该畅通无阻才好。”

▲正阳门门匾

听完弘治皇帝的解释,大臣们连连点头称是。看到大臣们顺从的样子,弘治皇帝心里畅快了许多。于是他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命人重写“正阳门”门匾,去掉“门”字上的钩。从此,正阳门匾额上的“门”字就少了这么一笔,百姓们也没人敢提出异议。500多年过去了,这个“错字”已成为北京的一道独特风景。


趣观历史


如果我们在正常的书法作品里面写一个门子,不带“钩画”其实也不算是错误,在书法里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带“钩”,无论是在甲骨文、隶书还是篆书里面,门字本来都是没有钩的,门子带钩是在楷书里面才出现的。书法讲究五体的融合,要是一个书法家写一个门子不带“钩”也并不算是错误。


但是,故宫匾额上的“门”子不带钩则是有很多的历史典故的,据清末民初的赵汝珍回忆,清朝的时候大部分门上的匾额的题字,门字都是不带钩的,包括故宫和民间的匾额都不带。现在很多的古建筑匾额也开始带钩了,主要是这些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字也是现代人写的,当时一般是不带钩的,这个可能是当时的一个习俗。


当然也是有传说的,据说南宋时期,皇宫失火,经过对方的调查,也没有找到失火的原因,当时的皇帝赵构审问当时值班的太监,太监怕担上罪责,就随口说失火的原因是门上的字带“火钩”,而门上题字的“竖钩”还真像柱子地下点了一把火,赵构也很迷信,就下令把门上带的钩画全部去掉。

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了明代,明代的朱元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门上带钩不吉利,而且钩画很锋利,容易绊脚,阻碍优秀的人才登门入室,也把皇宫上的钩画都去掉了。

清朝的时候,乾隆皇帝认为门上带钩容易刮到自己的龙鳞,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也不允许题字上的门字带钩。

就这样,这些皇宫里的传说逐渐流传到了民间,民间的题字也慢慢的开始把钩去掉,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不信这个,又把门字的钩安了回去。



其实,无论门字带不带钩,在当时都不是错字,我们不能以现在汉字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上的产物。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一定有故事!汉字大多是象形字,門字就是。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中,都没有右下角那个勾的,左右对称。从楷书开始,〈門〉字开始有勾。文记:宋都临安玉谍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遂撤额投入火中乃熄。后书(門)额者,不钩脚。……到清朝,满人吸取汉文化开始紫禁城上的门匾上的(門)无勾。追源甲骨文(門)字不带勾。


用户60357895143


天子门下,谁敢乱笔,皇上高兴就对,皇上不高兴~∽五门去?


勇士微笑


故宫门额上门字无勾,是指帝王宅有坎。


老李1431094


从来就没有错。书法中有很多字体。同样也有很多写法。古代人不像现代人一样用教科书来规范古人。


黄河隐士1


这样提问的人,先去读读书,一点常识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