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什么不得不吃的美食?

说地方特产美食


无锡酱排骨

江浙地区排骨分为“大排”和“小排”,无锡酱排骨用的是“小排”,最早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虽是排骨,却是肉为主、骨为辅,正应了“好肉长在骨头边”的俗语。百斤的肉骨头要搭配十二斤左右的酱油、三斤白糖、三斤黄酒,再加了老抽、葱姜、茴香、肉桂等等文火烧2、3个小时,才能得出70斤不到的酱排骨。

无锡小笼馒头

与酱排骨齐名的无锡小笼,又是一款鲜甜的民间小吃。无论是家常猪肉小笼,还是带点儿贵族气的蟹粉小笼,都逃不了无锡味道中的“甜”,小笼外皮薄得近乎透明,内馅甜而不腻,咬一口,满是汤汁,任何调味蘸料都是多余。

太湖三宝

著名的太湖位于无锡、苏州境内,长久以来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鱼虾,一首《太湖美》唱尽了江南的富饶繁荣。清朝康熙年间,太湖里的白虾、梅鲚和银鱼就并称为“太湖三宝”,可都是朝廷的贡品呢。

每年到了农历5、6月进入梅雨季节,太湖三宝便上了餐桌。太湖梅鲚俗称“毛叶鱼”、“凤尾鱼”,按照个头大小可以分为梅鲚、大头梅鲚和刀鲚,其中刀鲚绝对是太湖中的王者,吃货苏东坡称之为“银刀”,顾名思义,形状像银白色的竹刀,因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从明朝太祖年间,就是年岁贡品,所以又叫“贡鱼”。

梅鲚无论是清炖、红烧、香煎、刀鱼馄饨等等都适宜,直接清蒸最是鲜美。唯一的不足就是鱼刺非常多,吃起来有点儿麻烦。

太湖白虾俗称水晶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的美誉,这种虾通体透明,壳薄肉嫩,可以油炸了下酒吃,最最美味的当然是醉虾啦!

新上市的白虾,做一晚三虾面(虾肉、虾子和虾脑),鲜得来!

太湖银鱼羹

无锡油面筋

油面筋是无锡人最喜爱的家常美食之一,逢年过节酒席家宴,桌上都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既好吃,又寓意团团圆圆。

梁溪脆鳝

梁溪是流经无锡的一条河流,其中孕育的黄鳝经过两次油炸,表面呈现酱褐色,口感鲜甜,松脆可口,是地道无锡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经典凉菜。

桂花糖芋艿

这道甜品一定要说,从大芋头上掰下来的小芋艿,剥皮后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浆和藕粉慢慢熬煮,而且要放一点儿碱,这样煮出来的芋艿才会变得红彤彤的。煮好的芋艿香滑软嫩,入口即化,还有芋艿特有的拉丝和浓郁的桂花香气,经常作为江浙人的餐桌甜品。

腐乳汁肉

这道无锡名菜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流传起来,口味还是一个“甜”字,由于颜色红通通油亮亮的,卖相很喜庆,所以经常出现在各种婚宴酒席上。猪肉加了红腐乳,再以红米增色,烧出来简直肥嫩到入口即化,酥烂入味,完全不会觉得肥腻。

镜箱豆腐

这道菜很像大家熟悉的“酿豆腐”,选用无锡当地的“小箱豆腐”,切成长方块油炸成金黄色,然后挖去豆腐瓤,填入肉馅和一只大虾仁,再和笋片、青豆等下锅烧熟,豆腐块由于很像女性的梳妆盒,又以肉为金、虾为玉,故有“金镶白玉箱”的美誉。镜箱豆腐吃起来咸中带甜、细腻鲜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