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

Run138479038


導讀:“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說的其實就是逢年過節,或者家有喜事的時候,大家都會以包個紅包的形式進行慶祝,包紅包其實是咱們中華民族的一個習俗。
在中國,給別人派紅包是一種習俗,並且一般裝在紅色的袋子裡,因為中國人喜歡紅色,代表活力、好運氣,也寓意今後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取一個好兆頭。
通常派紅包是指長輩包給晚輩,一是把好運氣傳給晚輩,二是讓孩子們開心。一般接受紅包的晚輩年齡是指成年以前,長輩多會在重大節日選擇派發紅包,如春節,又叫壓歲錢。
還有一種派發紅包的方式就非常普遍了,就是發生在成年人的人際交往當中,比如哪個同學結婚了,包個紅包隨個份子,也帶去一種祝福;又比如親戚生孩子了,包個紅包過去表示慰問;還有同事升值加薪,發個紅包聊表心意;朋友新店開業,送去一份紅包,衷心的祝賀;還有喬遷之喜,帶著紅包去溫居等等……可見咱們中國人多喜歡發紅包了。
那麼眾多需要派紅包的日子裡,有一個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家裡有小寶寶出生時,這是家裡的大喜事,尤其是滿月辦月子酒的時候,四面八方的親戚都會前來祝賀,那自然也少不了小寶貝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包在紅包裡的一份祝福啦!這是咱們的老傳統嘛~
有的媽媽們想問了,那……一般會包多少錢的紅包呀?這個問題有點難倒小編了,首先呢,各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就拿山東舉例子吧,一般家裡有寶寶出生,做爺爺奶奶包一個紅包大概在2000元左右,當然了,我也只是參考周圍的情況為大家舉例子哦,而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呢,可能家裡會出個幾萬塊錢,畢竟剛生完寶寶,花錢的地方有很多,就像請一個好點的月嫂在山東也要七八千的價格,做長輩的這個時候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是會幫襯一點的啦。
但是這個包紅包的事情也是因人而異,看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說,像我認識的一個好朋友生寶寶兩年了,當時在生孩子的時候公婆是並沒有給過紅包的,但是平時公婆對待這個兒媳婦是非常好的,家務活也不忍心讓兒媳做的,一直幫忙照看孩子盡心盡力,家庭總之是非常和睦的。所以只能說,有些公婆可能不在意這種形式上的包紅包,更喜歡實實在在生活上的關心。
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不包紅包而一棒子打死,總之就是生活是自己的,怎樣隨意開心怎樣過,不必在意別人家的眼光,更不必有攀比心理。
那關於紅包大家肯定有很多不知道的小知識點,我們來看。
在古時候,大人們發紅包是將銅錢用紅色繩子穿起來發出去的,而壓歲錢的由來是因為,歲與祟同音,而祟的意思就是妖魔鬼怪,用紅色的銅錢串將邪氣壓住,寓意平平安安。
而在派發紅包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首先,長輩派給晚輩的紅包金額應該是一致的,不可以你多我少。
而做晚輩的包紅包給長輩,俗稱添歲錢,金額應當是逐年增加的。也寓意長輩身體健康,福澤深厚,延年益壽。不過這種習俗好像廣東就沒有哦。
再者來說,在包紅包時,晚輩在包紅包給小孩子的時候,應該參考長輩包給小孩子的金額,儘量不要多於長輩包的金額,表示一種尊重。
在金額的選擇上,儘量避免帶有四的數字,四在中國古語諧音死,是不吉利的,一般都會選擇帶有八或者六的數字金額,寓意發發發,六六大順的吉祥之意。
重要提示:不過像中國臺灣地區,八代表離別的意思,如果包帶有八的紅包,則是犯了忌諱。除此之外,有些在潮汕的網友到是也表示經常收到帶四的紅包呢。
今日話題:不介意的話,都來聊一聊自家的公婆在寶寶出生時都包了多少紅包吧?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自媒體,育兒達人,專注科學育兒、親子閱讀,青雲計劃獲獎者】


格格巫育兒


這個分人吧,我個人覺得錢多錢少沒關係,給不給是他們態度問題。我剛到醫院準備待產,孃家媽到病房就直接給3000。生完給了5000。我婆自打我懷什麼都沒有給過,不管紅包還是買水果,都沒有的,我生完娃就想著錢多錢少我不在乎,一兩百也是意思,結果還是啥都沒有的。當時有點產後抑鬱跟老公抱怨,老公來句他媽可能不知道這風俗,我也就心裡不舒服幾天,也沒當回事。結果大姑子生孩子,剛生完就給了一個很厚的紅包,自此以後婆就是婆,媽就是媽,分清楚就行了,又不指望她過日子,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


Aema*寶珼


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

這個問題真的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安全看家庭情況和當地的風俗習慣。

如果奶奶家經濟實力強

奶奶要是有經濟實力想給多少就給多少,不設上限,給多少都不吃虧。

我一個外甥閨女嫁到了一個好家庭,他們家是經商的,比較有錢。結婚的時候婆婆給了100萬,生了孩子又給了100萬,還給請了最貴的月嫂,白天晚上伺候著。

這一家只有一個兒子,最後所有的家產也都是兒子的,所以,這些錢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早給了而已。在外人看來也特別體面,在周圍的村子裡一時傳為佳話,引來眾多羨慕的眼光。

可多少家庭都動不動拿出來100萬呢,也只是傳為美談而已,有的一輩子都沒攢夠100萬,又怎麼能拿的出來?還是要根據自家的情況來。

如果奶奶家經濟條件一般

要是沒有經濟實力不給也行,也不必上綱上線刻意要求。

我生大寶的時候,爺爺奶奶還能自己勞動,有點小積蓄,大寶出生後,奶奶就給了1萬塊錢,那都是他們的血汗錢,也挺不容易的,這心裡很知足。

生大寶後,為了照顧大寶,爺爺奶奶就把自家田地承包出去,都搬到了城裡。這樣基本就沒什麼經濟來源了,所以平常的花銷都是我們來出。

當二寶出生的時候,奶奶就沒有給錢,給錢也是我們能出去的,再拿回來就沒什麼意思了。好在奶奶很喜歡看孩子,給我帶帶孩子,做家務,已經非常不錯了。人要懂得感恩,談錢傷感情。

不要攀比

千萬不要和別人比較,記住,人比人會氣死人的,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對於奶奶來說:人家能拿出100萬,你家砸鍋賣鐵也拿不出,就不要勉強。人家不給,兒媳婦也沒半點意見,你也不一定能效仿得來。還是要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來,家庭合睦為重。

對於兒媳來說:孩子是給自己生的,不是給別人生的,任何人沒有義務和責任給你多少紅包,有也只是情分或者依照當地的風俗習慣來辦事,不用嫌多也不要嫌少。

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你認為給多少?一起討論吧!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哈嘍!寶媽沐沐來為你解疑答惑咯!

很多地方都有長輩給剛出生的小寶寶給見面錢的習俗,不過給不給以及給多少那就真的看個人了,有的奶奶給的多,有的奶奶給的少,但無論給多給少,都是老一輩的心意,我覺得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寶寶不是用來圈錢的工具,更不應該因為錢的事情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冷暖自知就好。<strong>

沐沐生孩子的時候,婆婆沒有給錢,不過生孩子還有後面辦酒的錢都是婆婆出的,辦酒到的喜錢最後也都給了我。沐沐的一個發小生孩子,大寶是男孩,婆婆給買了一床毛毯,二寶是姑娘,婆婆就給買了一床被罩,生孩子以及辦酒的錢還都是自己出的,我覺得比起發小來說,我算是比較好的了,所以也沒什麼可說的。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氣的是自己,何必呢?給了錢是情分,要記著,不給是本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你不是在給婆婆生孩子啊!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我有一個閨蜜,剛生完寶寶,從醫院回到家,她婆婆就給包了2萬塊紅包遞給她,用閨蜜原話說“都墜手”。

但婆婆天天廣場舞,眼看著都要出月子了,很少來看看孫子,更別說照顧孫子了。都是閨蜜親媽在忙前忙後。閨蜜有時候心裡不平衡:“給點錢就完事兒了?那錢又不是我一個人用,還不是你兒子孫子在花啊!這是親奶奶嗎?都不來看看的!”

另一閨蜜生寶寶,婆婆沒給錢,但真是掏心掏肺對大人孩子好。沒生寶寶時家務不讓閨蜜操心,生了寶寶後更是什麼好吃的都想著她。

最難得的,是婆婆總是笑笑的,閨蜜帶孩子她絕不隨便評論。閨蜜很敬重她。


所以啊,我總覺得,人都是心換心的。有些事,做到了,不給孫子包紅包,兒媳婦兒一樣開心;有些事,過分了,即使包了大紅包,也就那麼回事兒。

您說呢?


小公主變形計


添丁進口是一件全家人都高興的事,尤其是作為爺爺奶奶的表現最為明顯。為了獎勵兒媳婦的懷孕之苦和慶祝孫子的到來,很多奶奶都會包個大大的紅包作為“見面禮”,最近我的閨蜜就向我“吐槽”到她的婆婆,在得知懷孕以後什麼也沒表現就算了,孫子出生以後一點表示都沒有,這讓閨蜜很生氣,也很鬧心……


不同地方,習俗不同:

有的地方禮比較重,講究也比較多,孫子出生當奶奶的必須給包個大紅包,那當婆婆就按照習俗來就行。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沒有這個習俗就不要和網友攀比,只要婆婆對你和孩子都挺好的就行?

彼此尊重,不攀比:

孩子是自己的,做父母的當然有義務和責任扶養孩子成人,作為爺爺奶奶的給孫子紅包是情份,當晚輩的應該心存感激,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如果沒給,也不要心存怪罪,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和顧慮,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不是盲目跟風攀比。

不過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一些比較“奇葩”的婆婆,從懷孕到生孩子什麼都不管,當孩子磕磕碰碰受點傷的時候就“指指點點”,這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遇到這樣“奇葩”婆婆一定要饒行啊!



文海撈夢話育兒


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

哪裡有什麼應該和不應該?也是按家庭情況來。不過也可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所以導致不均,朋友小紅就是這樣。生老大時候,婆婆給了6萬,說是辛苦了,給家裡續了香火。老二是女孩,兒女雙全,婆婆給了2萬,說是家裡買房子壓力大,所以就少了些,箇中原因真假就不去揣測了,我覺得這樣的婆婆也可以了。


你真的是覺得給錢多就好嗎?

我想每個做兒媳婦的都不是為了要這個錢,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和孩子在婆家的分量,婆婆給多少錢,也是基於自家的情況來的。家裡添丁進口,全家都很歡喜,月子裡婆婆給忙前忙後,幫忙照顧孩子,我想即使真的不給錢,兒媳婦也不會介意,推人至己,老人也不易。而難得的是婆婆給自己的這份照顧和尊重。

所以,按照當地風俗和自家情況來就好,真沒有一定和應該給多少。如果婆媳能和睦相處,這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你說呢?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昨天剛好雙胞胎群裡在討論這個話題,有個晉江媽媽,說她生娃的時候,紅包都是用皮箱裝的,不光是紅包,還有各種金飾。也不光是爺爺奶奶給的,各家親戚都有給。

那紅包多大我們其實一點兒都不關心了,我們就關心能不能訂個娃娃親或者義結金蘭什麼的,也忒土豪了點兒吧哈哈。



當然,豪門咱就別討論了,人家估計也不看這個。就說說咱小老百姓吧,我家娃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給了1萬塊,姥姥姥爺也給了這些。然後是姥姥一直在這幫我帶孩子,奶奶偶爾來串換一下,但每次走也都給娃們一些錢,說讓我們給娃買點衣服之類的。

其實娃們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也沒多少錢,每次給我們錢的時候我都真心的不想收,但是老人總想用一些方式來表達對孩子們的愛吧。我覺得這就夠了。



我小時候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然後那個時代重男輕女的現象也是特別嚴重,所以我從小到大沒什麼被老人們寵的記憶,所以也特別想讓我的孩子們能體會到這種溫暖,索性她們真的很幸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姨姨們都特別疼她們哈,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誰給多少錢那些事兒不重要,替代不了親情的價值。

上週帶娃們去看爺爺奶奶,在那住了一週,每天都很開心,不想回來的感覺哈,姑姑們還給娃們買了小吊墜,是一個福袋和小雞寶寶,覺得特別感動,想來也很慚愧,之前給外甥女們的基本上就是錢,小的時候買點衣服,現在大了也摸不清喜好,索性就給錢了,但這可能真的不是表達愛最好的方式,以後對家人也要更用心。



你們怎麼看?覺得錢能代替這些嗎?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奶奶應該給剛出生的孫子多少紅包呢?

這個問題哪有應該不應該的,有的話就適當給一些,高興高興。沒有的話就來看看,不能因為沒有給孫子紅包而道德綁架奶奶。


到底該不該給紅包呢?這個問題也要看當地的風俗習慣吧!就如同我們這裡還真沒有給紅包的習慣。

我們這裡是農村,相對來說比較窮。父母輩也沒有什麼錢,沒有什麼存款,甚至連生活費都是問兒子兒媳要的,那就更不用說給紅包了。

有些大城市比較發達,公公婆婆也比較有錢,給剛出生的孫子紅包那是很正常的。但是給紅包一定要公平,不要給孫子幾千,給孫女卻只給幾百。女兒的孩子給的多,兒子的孩子就給得少。這樣就不公平了,難免會落人口舌。



總之,奶奶給孫子紅包,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我們不能說,我拿命去給你家生個大胖孫子,卻一分錢紅包沒有。首先孩子是我們自己要生的,不是給別人生的。擺正心態很重要。


幼兒那點事兒


這個問題本來不是個問題,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人提出的問題。

如果是一個人心血來潮想出這麼個問題,確實比較無聊。

如果是剛生孩子的媽媽提出的問題,說明這個媽媽是個比較計較的人,達不到自己心理底線,內心是不會平衡的,其實也沒必要,原本就是個禮節,禮節就是討個吉利,沒有多少。如果非要計較,只能自己徒增煩惱,甚至鬧出家庭矛盾來。

如果提這問題的確實是剛有孫子的奶奶,她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呢?凡是出錢的問出多少錢,其心理的真正意思是不想出錢和不想多出,也就是缺少錢和很計較錢。如果不缺錢或對錢不計較,多半不會糾結這個問題,按心情包個紅包就可以了。比如男女談戀愛,男方去女方家,如果男方總問女方:去你家買點什麼?其實男方潛意識是怕花錢,是想讓女方說別買或少買。這樣的男人是不爽快的,至少對買東西不心甘情願,否則早大大方方買好了。

不論什麼人提出問題,這個問題都是其心理表現。做人還是坦蕩點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