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將集體漲價,車主哭訴買不起養不起!你當不當冤大頭?

2019年,對於沒有買新能源汽車而必買的車主來說,可能得加快下手了。新能源補貼退坡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新特汽車、小鵬汽車已經在開始上調車型售價,長安奔奔、北汽EC、奇瑞eQ1等微型車均會按照退坡30%制定上漲幅度。接下來,上調出廠價可能會成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們競相要做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消費者掏錢就是一門藝術了!

新能源汽車將集體漲價,車主哭訴買不起養不起!你當不當冤大頭?

新能源成為活下去的支柱

在中國這個汽車大國,2018年都沒有避過寒風的襲擊,尤其是傳統汽車,除了BAT少數高端陣營可以笑迎2019之外,其它的廠商都發出哀嘆。唯一不同的是,2018年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25.6萬輛,同比大增61.7%,成為汽車企業的救命稻草。

新能源汽車將集體漲價,車主哭訴買不起養不起!你當不當冤大頭?

我們不談主動購買,還是被動購買,至少這100多萬的用戶告訴了大家,新能源汽車是可以選擇。未來,也許更多。

為了抓住這跟草,在新能源領域發力成為汽車企業未來五年能否活下去的關鍵。不可,需要擔心的是,補貼取消了,以價換量的時代也要結束,新能源汽車勢力又要以什麼樣的姿態來讓更多的用戶買得放心,稱心?

新能源汽車將集體漲價,車主哭訴買不起養不起!你當不當冤大頭?

用戶買得起才養得起!

最近時間有些文章很受關注,大意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在開車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哭訴養不起。而知乎上有雷同的提問,新能源汽車是否值得買,或者給用戶一個機會,首批新能源汽車在購買第二輛車是否還會購買新能源時,70%以上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在“以價換量”時代,新能源汽車並沒有得到用戶的認可。基於此,網絡上也有一個段子:廠商要求用戶包容在發展過程中的錯誤,那麼用戶是否可以要求廠商包容用戶現在不想買的決定?

新能源汽車將集體漲價,車主哭訴買不起養不起!你當不當冤大頭?

說這一切,主要也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是否買得起,養得起並不關鍵,關鍵是這個新能源車是否值得買?

一分錢一分貨。也請所有的新能源汽車廠商不要把用戶當小白鼠,高速斷電,黑屏等不成熟的技術就不要拿出來讓用戶“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