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黃州會館大門老照片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黃州會館內景老照片

會館是舊時中國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明、清直至民國時代的沙市,時日全國眾省商賈雲集,曾形成著名的“十三幫”,為當時的經濟主力;在對外物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十三幫”廣泛團結社會名流、商界大佬、小販平民等多個社會階層,均建有大型會館,為外籍旅沙同鄉們在沙市的集聚、議事、交流場所。會館大都設有大型戲臺,如沙市人熟識的四川會館“川主宮”古戲樓,以及山(西)陝(西)會館“金龍寺”組成部分的“春秋閣”等,逢年過節都會唱大戲,因而會館也是重要的公益和文化活動陣地,曾推動戲曲藝術在沙市的發展。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黃州會館現存兩層建築

全國解放前後,會館喪失原有功能,但大都被有效利用為學校辦學場所。如漢陽幫晴川書院為原沙市二中校址,福建幫天后宮為現沙市實驗小學校址,湖南幫禹王宮為現沙市四中校址;黃州幫黃州會館則於1929年創辦了齊安小學,後為沙市崇文街小學和沙市藝術中學的校址;眾會館在沙市教育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多筆。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廊道拱門

黃州幫最大的業務是經營棉花,處於控制地位,有“白老虎”之稱。民國時期,沙市曾是全國僅次於漢口、天津的第三大棉花輸出市場,“白老虎”立下了汗馬功勞。黃州會館作為黃州同鄉會的重要居所,其“聖地”功能無法替代。

黃州會館在沙市會館史上佔據顯赫地位,其規模和影響力位居前列。歲月的久遠,時代的更替,讓這處歷史建築群在老人們的記憶中日益模糊、淡薄,在年輕人的心目中是那麼陌生、好奇。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遺存的石柱礎

黃州會館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崇文街82--90號,據悉其由舊黃州府黃安縣籍(今紅安)著名商人吳景棠興建,其後代吳俊臣當過該會館多年的“值年”(負責人)。其已消失的主體建築由兩排四棟二層樓古典建築組成,走道呈十字型,樓間間距六至八米,佈置有大殿、廳堂、天井、廂房、戲臺等設施。佈局得體,構建雅緻,雕飾精美,功能齊全;琉璃瓦頂,磚木結構,飛簷翹角,石碑嵌牆。現殘存的石柱礎大的有0.53米見方,非常的粗壯,足以印證出主建築柱體及殿堂的氣派、華貴。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石塊砌底的雄偉山牆

黃州會館尚存二層磚木連體建築一幢,鑲碑山牆一堵。老建築長24米,石制浮雕前門框,鐵皮木大門,圓拱造型的二道門。木元素充斥了其廣泛空間,木門、木窗欞、木陽臺、木柱、木橫樑、木雕飾、木吊頂、木地板、木樓梯、木欄杆、木桌、木椅等。充分彰顯古樸、簡約、典雅的建築風格。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石制浮雕前門框

完整山牆,通高約6米,長67米,厚0.6米。其基座由四層方形大石塊組成,共兩百八十餘塊。主牆體由長38釐米,寬20釐米,高12釐米的一塊塊青磚構成;每隔四米佈局一豎排鐵件,將高牆鉚拉成整體,具有抗震、防傾斜、避變形功能。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山牆上的巴釘鐵件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公示”的石碑。其原處室內,主體建築遭毀後,方顯“廬山真面目”;鑲碑建築工藝,在本市現存建築物中非常珍稀;作為歷史見證物,碑文記載表述了該會館的興建歷程,映襯出其跨越四個世紀的滄桑。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清朝乾隆年間的鑲牆碑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鑲牆碑上的浮雕

綿延230餘年的古磚牆,並不像荊州古城牆那樣有“土城牆”相依託,其能夠完整保存至今,堪稱奇蹟。牆身高大、雄偉,氣勢恢宏,厚重大氣,堪比“城牆”,在荊州現存類似建築中非常罕見。高牆聳立,庭院深深,人們不難想象其主體建築的壯觀、磅礴和富麗堂皇。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木結構廳房

黃州會館為舊黃州府(今為湖北省黃岡市)所轄的黃岡、黃安(今紅安)、黃梅、麻城、浠水、蘄春、羅田、廣濟(今為武穴)等地的駐外人士傾心、傾力打造。在湖北沙市、漢口、宜昌、襄陽、老河口、竹山、恩施,湖南洪江,陝西旬陽,四川成都,重慶等地均有興建。現絕大多數留有遺存,其中不乏納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珍寶。漢口一處為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起始建築,其作為漢口歷史商貿發源地,被譽為“漢口商貿之根”。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木結構陽臺

古黃州地域在唐朝時曾為齊安郡,因而黃州會館也稱為齊安公所。這既是一種古雅稱謂,也表達黃州人對家鄉古老歷史的推崇和緬懷。

黃州人敬奉“帝主”(又叫“福主”),所以黃州會館又叫“帝主宮”。歷史上祭祀活動是會館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為了消災、佑安、祈福等,會將歷史英雄、聖人等作為祭祀和膜拜的對象。“帝主”又稱“三元大帝”或“三官尊神”,叫張七相公,相傳為三國名將張飛轉世,其已成為移民們的精神寄託。因此黃州會館也是神廟與會館相結合的建築群。

【古都荊州鉤沉】之一:“白老虎”“聖地”黃州會館

木質隔牆、房門

“聖地”黃州會館在研究沙市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儘管其已納入首批“荊州市優秀歷史建築”,但古體保護、挖掘、利用仍顯不夠,亟待整體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希有關單位能盡力、儘快恢復重現其主體建築群,打造成“荊州市會館博物館”,為文化興市增添一處重要的歷史人文景區。

【作者簡介】本名黃鑑, 網名+筆名叫雪山網狐。70派,湖北荊州人。現在影視傳媒行業從事文案策劃工作,在多家主流媒體發表評論、建言、報道、散文、隨筆、詩歌、小說多篇。現為湖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員、湖北省網絡界人士聯誼會理事、荊州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荊州市作家協會會員,荊州新聞網特約評論員、特約記者,荊州日報特約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