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卖人设的明星,终有一天会被粉丝亲手干掉

当一个人仅仅是崇拜某位神时,并不意味着他虔诚地笃信宗教。他一般只会关心这位神的故事,对精研和践行教义丝毫不感冒。


进入2019年后,娱乐圈的气氛陡然一变,在明星和粉丝之间,似乎出现了某些反常的迹象。

前些天,爆发了几位当红明星艺人的粉丝集体脱粉反水的事件,脱粉的人里甚至还有粉丝团的运营者,此事件一出,令各界哗然。人们顿时有点看不懂了,粉丝的胆子有这么大吗?怎么突然站到了明星的对立面呢?值得注意的是,遭遇反水的明星艺人,无一例外都属于一种类型,卖人设!

什么是人设?卖人设又是咋回事儿?

人设是人物的基本设定,比如某些明星刻意打造出的性格、形象、人品、造型等要素,常见的有好男人、励志女、叛逆小生、智慧才女、老干部、国民儿子、国民老公……卖人设是指,通过经纪公司制造或自己设定出的形象来博得粉丝关注,进而赚取巨大利益。人设崩塌很容易理解,是说人物的真实性格与之前设定的形象严重不符,以致引发人们的反感和厌恶。

究竟该如何定义那些一味卖人设的明星身份呢?称他们为艺术家?音乐家?演员?主持人?还是歌手呢?当然了,如果去这样定义,你都想自己抽自己,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你却根本找不到他们被宠爱的原因,最后往往是因为长得好看一点、穿着暴露一点或说话大胆一点。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娱乐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抢走了那些真正做艺术的人的饭碗,然后泰然自若地享受着这一切。

至于最近爆发的脱粉事件,成蹊想放在后面讨论,先聊另一个问题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一味卖人设的明星到底是怎么红起来的?嗯,原因很值得思考。

韩国造星大法好

自打韩国制造明星的套路被引入中国后,娱乐圈基本上就变质了,流量明星顶着人设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他们往往会与这些标签相关:漂亮、帅气、善良、能吃苦、很努力、高智商、满腹才华、善于逆袭……

当看到诸如此类的年轻人出现时,那些低龄群体和辨别能力差的人极容易中招,一般看过几期综艺后就会迅速将其视为偶像,并陷入疯狂的崇拜和追逐,甚至会丧失理智。

由于红得成功率过高,所以中国娱乐圈纷纷启用全新的造星模式,艺人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活跃在台前幕上的花旦鲜肉们,拿到各方资源后俨然成了流量中心,名利双收。那些不卖人设靠本事吃饭的演员、歌手和音乐人统统靠边站,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物件,冷板凳。

移动互联网下的明星社交

过去想了解偶像的动态,只能通过报纸杂志,现在不同了,每人一部手机,通过各类社交应用软件,粉丝可以与明星直接互动对话,星粉距离被最大化拉近。明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图文并茂随时更新,偶尔还有直播,供粉丝们膜拜、转发或吐槽。

没有了高高在上,双方离得那么近,明星的身份无形中被粉丝赋予了新“价值”,比如梦中情人、邻家小哥小妹、上进榜样、人生标杆等。亲密无间的体验真好,粉丝有一种将明星转进口袋私藏的感觉。

一旦被明星艾特了,瞬间癫狂,截图、转发、炫耀一气呵成,中午都有可能多吃俩馒头。然而粉丝并不知道,跟他互动的也许根本不是明星本人,而是一个比他还难看的明星工作室人员,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陪粉丝聊天。

粉丝经济威力无穷

眼下粉丝追星疯狂到何种程度?组成后援团为偶像呐喊助威,谁指责偶像他们就群起而攻。只要有偶像的演唱会或影视剧,无论质量好坏,一律无条件支持,只要错过一次便被视为不忠。跟踪明星的日常生活,以获取到边角猛料为荣。花费巨资替偶像打榜,唱片卖不动他们顶上,门票卖不动他们包场,总之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捧。他们肩负着引导大众想法和炒作发酵的重任,甚至某些艺人的危机公关都是粉丝掏钱独立完成的。

中国娱乐圈利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三级跳,完成了从全民追星、全民捧星到全民造星的过度。即使你一无所有,只要人设巧妙粉丝够多,你就可以变成巨星!

明星和经纪公司很快就发现了粉丝群体的巨大潜能,虽然这些粉丝傻得可爱,但完全可以胜任战时为枪平时羊毛的光荣工作,如何最大化利用和榨取粉丝的价值,如何“宠粉”,成了卖人设的明星们必须钻研的课题。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利益就有人拼命。于是,从此没人再关心艺术,只热衷炒作和作秀。唱功?演技?天赋?才华?抱歉,这些词汇与这个时代是违和的。

曾经一位大数据工程师做了一个微博粉丝数的算法,在这个算法规则下,能将那些明星的假粉清除后计算出真实数字,结果是惊人的,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的大有人在,你所看到的某明星动辄上亿粉丝,全是障眼法,有些数字已经违背了人口规律和自然概率。粉丝经济的繁花似锦,恰是建立在一片虚无之上。

回到脱粉事件本身。粉丝运营人率先脱粉,随即引发大批粉丝追随效仿,最为关键的是,被偶像蔑视后,粉丝敢公开与昔日的偶像互怼?这,变化太大了吧?为什么2019年粉丝就变天了呢?


一味卖人设的明星,终有一天会被粉丝亲手干掉


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能捧得起你,就能干得挺你!粉丝经济有一个显著特性,明星不再是唯一中心,粉丝的威力也是极其强大的。正是粉丝付出大量精力和财力才有了偶像今天的地位,假如没了这些粉丝做支撑,其实某些明星还不如平民。

因此,得罪粉丝的结果是恐怖的。过去普通人的言论没人关心,但是如今却经常出现粉丝diss偶像的例子,尤其是粉丝团里的“带头大哥”。

一些外强中干的明星根本没有真材实料,他们广泛存在于主持界、音乐圈、影视圈,圈起钱来比谁都狠,专业素养却稀烂无比。当粉丝发现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原来如此平庸时,那结果可想而知了。

会长大的不止是身体,还有思想。

明星的人设是基本不变的,但粉丝的年龄是会长大的,与此同时,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粉丝的思想境界和判断力也都在不断增强。

同样的魔术面对同一群人不可能永远奏效。

台上一个活法台下另一幅扮相,明星整天活在人设里终究会烦,毕竟做别人是很辛苦的。一旦人设崩塌或者无意中流露出“真实”的一面,粉丝就会有强烈的被欺骗感,接着就是声讨,最后星火燎原。

肤浅的喜欢很容易滋生无脑崇拜,这类群体只要稍有反感就会迅速演变成仇恨,他们最擅长的戏码便是反目成仇!

个体力量崛起的时代。

包容平等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个体的声音和力量正在逐渐崛起。

在过去,艺人明星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他们说的话错也是对,因为他们是偶像,他们是天生的意见领袖。这几乎相当于零成本的洗脑,只要你没有思考能力,就一定会被他带着走。你敢表达不同意见?立刻会有无数人跳出来灭了你。

今天呢?敢于质疑和表达的人在明显增多,大众的智慧和个体的意见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是人,为什么粉丝就要低人一等?谁规定的我这辈子注定要跪舔别人?我喜欢你不假,但这并不代表我要无条件地盲从一切。

毫不夸大地说,这次爆发的脱粉事件,是对虚伪艺人的一次反击,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几乎标志着中国粉丝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了新思维时代。

最后还是要说回崇拜,一个本身并无贬义的词。喜欢作品,然后喜欢人,从艺术角度去关注偶像,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一生。从颜值出发,无视艺术作品,这样的崇拜能维持多久?答案不言自明。说后者这样的喜欢是真爱,你信吗?

(一些视频和音频在这边无法顺畅发布 请移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路有家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