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軍是怎麼打贏英法聯軍的?

羽評郡主


在第2次鴉片戰爭第2次大沽口戰鬥,指揮官是僧格林沁,他首先重整多座炮臺形成互相支援態勢。隨後佈設了大量戰壕,柵欄和各種障礙物。

還集結了大批預備隊,將所有精兵強將都調集到了大沽口。大沽口1萬多清軍包括,3千京營八旗,3千大沽協兵,昭烏達盟,察哈爾和哲里木盟蒙古各自出動1千人,合計3千蒙古軍。還有,500直隸提督直屬標兵,300北塘營兵等等。

清軍多座炮臺利用敵艦受阻於水中障礙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揚火力,隨後反擊有利擊敗登陸敵軍。激戰一晝夜,擊沉、擊傷聯軍兵船12艘,擊斃、擊傷英兵460人,法兵14人。英國軍官死5人,傷23人,甚至海軍司令賀布也受了傷。還活捉英、法兵各1名,並繳獲了舢板船3只,洋槍41枝,以及其他許多軍用物資。清軍在這次作戰中僅傷亡32人,大沽炮臺只遭到輕度破壞,海口一切防禦也沒有損失。

英國人稱:“這是英國人自撤出喀布爾後在亞洲所遭到的最嚴重的失敗”。但是,在隨後的第3次大沽口炮臺戰鬥,清軍就失敗了。

因為第3次大沽口戰役,英法聯軍出動主力,當時記載:“王(僧格林沁)整軍以出,所部馬隊已調赴他軍,不滿五千,合京旗步隊幾及萬人。英軍馬步可一萬,法軍八千。”最重要的是英法聯軍出動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取得了絕對的戰場優勢。

無論野戰,還是攻堅,大沽口清朝駐軍都迅速戰敗。第3次大沽口戰鬥,英軍陣亡17人,負傷162人,法軍陣亡15人,負傷129人。清軍戰死2000人,被俘2100人。


深度軍事


有些尷尬的是,這居然是清朝末年,對外戰爭中戰績最大的一次,可戰果也無非是斃傷400餘名英法聯軍而已,想當年大清的鐵騎橫掃整個中原無人能敵,不曾想200年以後卻被一向看不起的西洋鬼子打的一敗塗地,殺傷數百人都能成為“大捷”,也許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些開國先祖看到子孫們的滑稽表演,自己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同樣較為尷尬的是,這場清朝末年最大的對外作戰勝利,並不是依靠實打實的正面對決,而是依靠對手準備不足,突然襲擊而創造的戰果,第一次佔了便宜過後,直到幾十年後清朝滅亡,清軍也沒有重複佔到第二次便宜。



也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一次攻入天津,讓英法聯軍過於樂觀,這一次的大沽口之戰,英法聯軍艦隊竟然在沒有確認前線情況的情況下,貿然前進到大沽口炮臺前方企圖登陸,畢竟早年與清軍的作戰,清軍實在是不堪一擊,遠距離時開炮亂射卻打不到敵人,近距離面對敵人的衝擊直接丟棄陣地而逃,幾乎成了清朝晚期的軍事文化,想想幾年前在南方鎮壓太平天國的一塊戰場上,還曾出現過七個持刀太平軍追砍數百清軍的壯觀局面,英法聯軍又如何認為這一次他們會遭到堅決抵抗呢?


僧格林沁在這一次也選擇了賭博,面對英法聯軍的企圖登陸,他命令守軍全部隱藏等待時機,並在近海海域埋設了脫離視線的樁子和鐵鏈等障礙物,守軍的精心準備和英法聯軍的絕對大意,最終促成了這場大捷。

最終的戰鬥結果是英法海軍軍艦4沉6傷,死傷400餘人,清軍僅死傷30餘人,清朝火炮的性能和炮手素質來看,只有英法海軍艦隊處於絕對近距離的位置,才能造成如此大的殺傷效果,而清軍傷亡寥寥無幾,也間接說明了英法聯軍多艘軍艦在貿然前進之下處於擱淺位置,部分火炮無法實現有效轉向,造成在突然襲擊之下,無法向中國軍隊射擊,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幾乎成了清軍的射擊表演。



但清軍的好運也到此為止,面對英法聯軍的捲土重來,被之前勝利衝昏頭腦的僧格林沁反倒變得大意起來,並沒有領教到現代化作戰文化的他異想天開的在八里橋企圖與對手正面對決,結果換來的是著名的八里橋慘敗!剛進入軍事巔峰的僧格林沁又時間跌落到低谷!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主要是陰了八國聯軍一下。

當時大沽口炮臺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共安火炮60門,其中12000斤大鋼炮2門,萬斤大鋼炮9門,5000斤鋼炮2門,西洋鐵炮23門。

同時,僧格林沁還在河道內巧妙的設置了多重障礙物,包括:攔河鐵鏈,配置鐵戧,安設木柵,連成巨筏,並加強了偽裝。

在洋鬼子艦隊開入前,僧格林沁裝作不敢應戰甚至逃走來迷惑洋人。

洋人見大沽口炮臺沒有動靜,以為清軍根本不敢抵抗。

於是,英法13艘軍艦長驅直入,卻被障礙物阻擋,無法前進,還出現了擱淺。

擱淺以後,英法軍艦無法有效轉向,絕大部分火炮不能使用。

這邊,清軍就很近距離,用大量火炮轟擊固定的軍艦,那還能打不中嗎?

一陣炮戰,包括旗艦在內的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其餘參戰的軍艦也全部被擊傷,大敗。

這邊,英法聯軍急忙組織陸戰隊,試圖奪取炮臺。

然而,這一線炮臺正面全部是沼澤,英軍士兵剛剛走進去就寸步難行,反而成為炮臺的活靶子。

最終,清軍大勝,共擊沉敵艦4艘、重創6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2艘,斃傷英軍426人、法軍14人,俘虜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華艦隊司令賀布受重傷。

然而,這並非實力的勝利,主要是陰了洋人。

所以,這次勝利不能說明什麼。

稍後,英法聯軍換了個地方登陸,就輕鬆打下了大沽口炮臺。

這是清軍和八國聯軍客觀實力的差距。


薩沙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咋說呢?這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對於咱哪個腐敗的都冒了大酸泡的大清朝來說,還真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

那麼他的經過是咋樣的呢?咱啊,還得先瞅瞅這背景是咋回事!

背景

這事發生在鹹跑跑咸豐帝的手上,當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佬約翰牛和法國佬高盧雄雞摟著脖,和咱鹹跑跑咸豐帝的八旗大兵幹了一架,八旗大兵那一步三晃悠的貴族範,在這倆老外的眼裡沒起作用,讓老外按地上把褲子都被扒了精光,咸豐悄摸兮的跑了。

沒得說嘍,咸豐帝拿出大清朝的看家本領——割地賠款,得,這《天津條約》算是簽了,你說你籤就籤唄!他還留了一尾巴,條約中規定,如果雙方覺得不滿意,舊條約到期後,還可以重新簽訂新的條約。

當然這一點,咱滿腦殼大清乃天朝上上國的一窩子官僚,愣是沒有瞧著來這一條的威力堪比原子彈。咱咸豐帝倒是瞧出了另一條有毛病,有天大的毛病,那一條呢,就是老外見了咱大清的皇帝,不下跪。

要錢咱大清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隨便給,要地沒問題啊,咱地大物博,可你見了我咸豐不下跪,姥姥忍了,舅舅也忍不了。得,咱咸豐帝憋不住火,要鬧事。鹹跑跑下了批語“萬難允准”。

高盧雄雞和約翰牛樂了:“俺們也覺得這條約不好,錢給的不多,給俺們鄉下人優惠政策也不到位,哪俺們拳頭上說話不就得了。”

得,這戰事就這麼開了。

過程

這大沽口,其實是天津一海防炮臺,它在第一次保衛戰的時候,丟了。這《天津條約》簽了之後,約翰牛和高盧雄雞就從這裡撤了出來。

現在鹹跑跑要和倆老外開戰,接受防務的是僧格林沁。這主是一蒙古王爺,被鹹跑跑譽為咱大清最後一道鋼鐵長城。你還別說,人家還真有倆下子。

到底是滿人自家人,這效率也高,轉眼被揍的連塊船板都沒有的水師起來了,之前被摧毀的炮臺也修了起來。

老梁給大傢伙羅列一下數據,瞅瞅這戰鬥力,這南北兩頭,搞了三個炮臺。炮臺上蹲了大大小小60門火炮。

最重的一萬兩千斤的老鋼炮兩門,一萬斤的大鋼炮九個,五千斤的小鋼炮倆,說實話,這老鋼炮啊,大鋼炮啊,小鋼炮啊,聽著挺來勁,至於威力您可以狠拍自己的寬腦殼,讓自己清醒一下,就這麼湊乎用還是可以的。

西洋鐵炮二十三門,除此之外還加固了炮臺,在炮臺外邊加了壕溝,立了木樁。這海面上也沒有閒著,搞了三道鐵鏈,嘎嘣嘣就這麼繃直了,攔在了海面上,這還不算完,還搞了一些個偽裝。

還有側翼北塘地區,火炮加到了二十四門,天津東面直線距離三十里的雙港炮臺加增至十三個,一千二百斤的大小鋼炮就有八十一門。

瞅見沒,這就是一固定靶位的炮群,老外要是進入這靶位,鐵蛋蛋管夠。

1859年6月17日,這約翰牛帶領的龍蝦兵先是安耐不住了,牛牛賀布少將擼了擼牛角,就開始武裝挑釁。

按照禮儀之邦的臉面,派了一艦長和翻譯投了信。第二天,也不等咱大清朝的回信,開著八艘軍艦,這就闖到了白河內。

說實在的,咱這大清朝啥都可以丟,但這面子是不能丟的,鹹跑跑先是命令直隸總督去迎一迎英法美三國公使,讓這三位先到北塘,讓他們從北塘登陸。

烏眼雞的賀布,穿著龍蝦服叫了起來:“定行接仗,不走北塘”。呦吼,這是不接受,擼起袖子這是要硬上了。

這個時候世界新貴美國佬拉住了:“您停停,俺們的艦隊馬上就到,等一小會,咱一起揍他丫子的!”

得,這進攻的時間,延後到了25號。

這到了25號,賀布這老傢伙可就等不急了,黎明的時候,拉著高盧雄雞就要開幹,約翰牛的十一艘蒸汽炮艦隊外加一艘高盧雄雞的,就向著海口衝了過來。

老傢伙賀布憋著一股子牛勁,這就衝了過來,賀布的架勢可就展開了,按慣例又開始挑釁。

咱大天朝的清兵就全藏了起來,大炮也做了偽裝。這時候,直隸總督還在裝,大模大樣的派官員拿著破紙片子一樣的照會,讓賀布按照規律來,先到北塘登陸。

賀布的眼睛瞪的比牛蛋都大,胳膊一擼,下午3點的時候,開始逼近攔河索,第一道就這麼被開了。賀布這老傢伙一邊開始搞破壞,一邊擼著炮管子打炮臺,一邊跟進,那小樣別提多得意了,沒辦法第一次大沽口就是這麼拿下來的。

可這次算是捅了馬蜂窩了,還擊的大炮聲就像過年的鞭炮,一窩一窩發射,叮呤咣啷,炮彈像是不要錢似的,這就砸了過來。

賀布這老傢伙的船還在開攔河索,進也不得,退也不得,好吧4艘軍艦(包括旗艦)就這麼沉底了,老傢伙賀布腦袋上也裹了一塊膠布,其他的軍艦都掛了彩。

賀布一瞅這是要玩完的節奏,扯了一塊白色的桌布就投降,美國佬乘著這機會,開著自己的軍艦將賀布給救了出來。

5點的時候,原本要投降的賀布,把腦袋包好了,這就開始登陸。約翰牛的龍蝦兵和高盧雄雞的大頭兵一千人,坐著小帆船和舢板可就上了岸。

這登陸點就在海口南邊,老傢伙賀布的想法很簡單,先是拿下南邊的三炮臺,然後徐徐推進。

結果這大清朝有一很不好的傳統,就是從不修路,這一千來人行進路線別提多糟心了,泥濘不堪,這是其一。這其二炮臺上的清兵他也沒有閒著,擼著炮管子向著這一千來人就砸了過來。

這個時候,僧格林沁的精銳騎兵就到了,這一千人可就傻眼了,哭著喊著就後退了。這時間就到了晚上了,賀布還是沒有放下,乘著月黑風高的大晚上,又搞了一次突襲。

這大清士兵他也不按照劇本里的演,先是放火藥彈照明,後是大炮伺候,這一千人又敗了,這次賀布算是徹底的認栽了。

這第二次大沽口戰役算是贏了。

結果

擊斃約翰牛426頭,高盧雄雞14只,俘虜約翰牛和美國佬各一個。大清士兵陣亡38人,其中包括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副將龍汝元犧牲。

這次戰鬥賀布之所以敗了,最大的原因就是輕敵,他以為仗著自己的領先清兵好幾代的大炮和長槍,就可以隨意的欺負人,這蠻夷腦殼一定是注水了。清兵第一次接觸,就幹掉了他的旗艦,但很可惜,清兵的裝備確實差,沒有老外的船快,火力好,沒能達到乘勝追擊的目的,不然就沒有後邊什麼事了,賀布這老小子還真有可能交代在哪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看到這個標題我估計大部分人都會疑惑,清末中國對外戰爭有打贏過?

還真有,就是這個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這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其中的一場戰役,主要在我們學過的歷史教科書中對第二次鴉片戰爭過程也是輕描淡寫,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直接忽略了,就是百度百科講述的也是十分簡單,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最終結局是中國完敗,但是期間也是有局部勝利的。

要講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首先要講下時代背景就是英法聯軍以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要揍中國,實際上是想擴大中國市場,要求修約,當然當時的皇帝咸豐年輕氣盛那是不願意的,結果清朝打過就被揍了,簽訂的《天津條約》,英法聯軍就走了,後來《天津條約》中的很多條款無法生效,英法聯軍抗議,要求要在北京再次換約。其實講實話,咸豐皇帝有點不厚道,雖然是不平等條約,但是是你同意簽訂的,人家一走,你就不承認。實際上咸豐皇帝還是比較保守的,認為外夷要進駐北京,堂堂天朝上國,要外國人住北京是萬萬不可的,主要清朝當時沒有融入到國際規則中,咸豐也不瞭解國際規則,不瞭解使館這東西,也無法理解使館,又拒絕的。

英法又怒了,又要揍中國,打北京一個打的就是第一要塞大沽口,這就爆發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咸豐雖然明智,但是也非昏庸之君,早就安排名將僧格林沁在大沽口設防了,僧格林沁將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摧毀的炮臺進行了修繕加固擴建,形成了比較合理的陣勢來應對英法聯軍艦隊,英法聯軍認為清軍不堪一擊,派出數艘軍艦強行進入河道,頓時埋伏在炮臺的清軍百跑齊發,打的英法艦隊暈頭轉向,由於清軍利用了河水落潮期間,導致英法後續艦隊無法進入河道,只能派出陸戰隊強行登陸,但是河灘泥濘不堪,英法陸戰隊戰鬥力全失,清軍在炮臺上進行了猛烈進攻,英法聯軍士兵傷亡慘重,含旗艦在內的四艘軍艦被擊毀,四艘重傷,最後無奈撤退。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的戰況,還是比較激烈的,清軍士氣還是不錯的,僧格林沁的膽識也不錯,是清軍在近代難得的一次勝利。

不過接下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英法聯軍重整旗鼓,加上僧格林沁的判斷失誤,大沽口被突破,英法聯軍一路長驅直入,接著就是爆發了著名的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率領最後的勇士與英法決戰,戰敗後,咸豐逃跑,恭親王談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