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阿富汗全稱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土地面積648500平方千米,首都喀布爾,貨幣為阿富汗尼。人口2900萬,其中普什圖族佔40%,塔吉克族佔25%,此外還有烏茲別克,土庫曼,哈扎拉等20多的民族。官方語言為普什圖語和波斯語,其他語言還有烏茲別克語,俾路支語,土耳其語等。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80%為遜尼派,19%為什葉派。國慶日為8月19日。1955年與中國建交。阿富汗北臨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西接伊朗,東於巴基斯坦,中國接壤,南與巴基斯坦毗鄰。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15世紀以前是歐洲,中東對印度和遠東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阿富汗王朝建立於1747年,曾一度強盛19世紀後國力日衰,稱為英國和沙俄的角鬥場。1919年阿人民打敗英國第三次入侵,同年8月19日宣佈獨立。1973年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978年4月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屬中亞國家,它溝通東西方,連接中亞、西亞和南亞,在歷史上被稱為通向南亞大陸的“鎖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阿富汗境內多山,高原和山地佔全國面積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阿富汗最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內陸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爾河、赫爾曼得河等。河水主要來源於雨雪。阿富汗屬溫帶大陸,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1989年2月撤出,1992年該國名為阿富汗年伊斯蘭共和國。同年12月國內各派鬥爭加劇,軍事衝突愈演愈烈。1994年塔利班興起並於1996年成立政權。1997年10月該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實行伊斯蘭統治。9.11事件後,塔利班政權在美軍的打擊下垮臺。在聯合國主持下,2001年2月成立臨時政府。2004年制定新憲法。

阿富汗經過長達30年的戰亂,國內民生凋凌,經濟落後。1971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礦產資源豐富,有世界第三大銅礦帶和第五大鐵礦脈,但都未得到開發。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塔利班意為"伊斯蘭教的學生",也意譯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 塔利班,在波斯語中是學生的意思,它的大部分成員是阿富汗難民營伊斯蘭學校的學生,故又稱伊斯蘭學生軍。其領導認為是穆爾維·奧馬爾。本拉登被擊斃後,推選阿洪扎達為新任最高領導人。

關於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義,有時候認為它處於中亞或者南亞,有時候甚至被歸類與中東地區。

喀布爾 阿富汗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首都,位於該國東部的喀布爾河谷、興都庫什山南麓,北緯34度,東經69度,海拔1800米。喀布爾為喀布爾省省會,也是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是一座有3500多年曆史的名城,著名的東西方通商要道"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是連接中亞和南亞的貿易必經之路,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箇中心。"喀布爾"在信德語中是"貿易中樞"的意思。 1773年杜蘭尼王朝統一阿富汗後,喀布爾成為阿富汗首都。在阿富汗戰爭期間,這個城市繼續成為一個經濟中心,而且相對安全。1992至1996年間,一場內戰使喀布爾的軍事組織破壞,造成數千名平民死亡,嚴重破壞了基礎設施,以及大批難民外流。2001年11月塔利班政權垮臺後,儘管塔利班反叛分子已經減緩了重建工作,並對北約領導的軍隊、外交人員和阿富汗平民發動了大規模襲擊,但阿富汗政府和其他國家都試圖重建這一城市。據2015年統計,喀布爾的城市人口達3564855,有22個區,城區面積達1030.49平方公里,住宅總數396095套。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喀布爾在世界城市規模中排名第64位,也是世界上第五大發展最快的城市。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