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想去農村採蕨菜,有人說有些蕨菜吃不得,如何辨別?

花匠小美


前久看了一個記錄片,說的是我國某個地方的人挖來蕨根,搗爛瀝水得到蕨粉,做成好吃的美食。我從小到大隻知採土上之物, 卻不知道土裡竟然還埋藏著寶貝。

對於蕨菜我有特殊的感情,小時候勤工儉學我們全班同學每到週六都會到山上採蕨菜賣, 然後把買得的錢買作業本獎給成績優秀的人。


每次領到幾本蓋有學校印章的練習本,足以讓我在同學面前驕傲一番,以至於我的同桌還開玩笑說,阿楊,裡面有我採的蕨菜錢吶!

蕨菜好吃,是眾所周知的,脆滑鮮嫩,還有春天的味道。但是有兩種卻不能食用。一種是毛蕨菜,一種是又硬又細的鐵線蕨。

毛蕨菜長得粗壯肥美,比一般的蕨菜要大得多,而且一整根都佈滿了褐色的絨毛,感覺好像就是警戒色,告訴人們不能吃我不能吃我。

這種蕨菜手一接觸莖杆時,手上就會沾滿褐色的絨毛,掐開莖苗會有濃濃的腥味。所以即使是長得在肥美,我們都不採,據說吃了會拉肚子,會嘔吐。


還有一種是長得非常細小的,頭頂長有一個很彎內似於旗袍的盤扣,全株密被褐色的細絨毛,很細還很硬,看上去就像是被曬乾的蕨菜,這種從來沒有人嘗試過吃,但是它的根似乎就是我看的記錄片中的那種,我們這裡沒有吃蕨根的習慣,所以我也不能確定。

除了以上兩種,就是我們日常採的蕨菜了,可以吃的蕨菜絨毛很少,除了頂上有一丁點兒,下面的莖幾乎沒有。

一種生長在向陽坡地,長得瘦小,細而綠,我們稱之為糯蕨菜,這種少了濃濃的腥味,吃起來有點幹香,是人們最愛採的。

一種長在潮溼的箐溝腐土,外表有點紫紅, 肥美粗壯,撕開有粘液,吃起來腥味重,但採來後只要多泡上一天,勤換水,還是好吃的。


趁這久雨水少,是蕨菜最好吃的時候。要是等雨水多了,水氣一重,就更腥了,也就不好吃了。所以說凡事要趁早,採野菜也是一樣。


泥糖小丫


第一: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我想說,蕨菜可以吃放心吧!

第二:我們怎麼去分辨蕨菜呢?

其實蕨菜是屬於中國原有的植物,但是它的大名叫歐洲蕨,蕨類不開花,也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的,平時我們去野外採來吃的卷卷的蕨菜,是歐洲蕨的嫩葉。長的像是蝸牛殼花紋或者說旋渦花紋形狀的嫩葉,是蕨類植物的標誌性特徵。

第三:至於說蕨菜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因為蕨菜裡有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後,與氨基酸反應,對DNA造成損害。

所以我們野外採摘過來的蕨菜,用小蘇打水浸泡一段時間,能破壞原蕨苷的活性,這樣就可以吃了!放心吧!


江西老表圈


現在正是蕨菜生長的高峰期,蕨菜喜陽,一般都是長在山上的開闊地,像被火燒過的松樹林是最多的,又嫩又大根,如果你要去農村摘蕨菜,這些地方一定不要錯過,像我們永州這邊,最常見而且可以食用的蕨菜有兩種



第一種:紅色的蕨菜

紅色的蕨菜是我們這邊比較常見的,也是能吃的。這種多生於山上,特別是像那些被火燒過之後的樹林傍邊。

蕨菜的頭頭是卷卷的,跟蝸牛的造型差不多,蕨菜身上還有細細的絨毛。蕨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紅色的蕨菜口感是最好的,吃起來又嫩又脆,很爽口,現在摘回來的蕨菜拿來炒臘肉,那味道槓槓的


第二種:青色的蕨菜

山上另一種能食用的就是這種青色的菜,蕨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頭頭是捲起來的,青色的蕨菜身上也有細細的絨毛,除了顏色不一樣,外形和紅蕨菜差不了多少。

青色的蕨菜比紅色的蕨菜多得多,山上大概三分之二都是青色的,前幾天我和老媽去山上想摘點紅的蕨菜回來吃,紅蕨菜沒摘到幾根,青色的倒是籃子裝不下。吃不完的老媽還拿去街上賣,一斤三塊錢。


蕨菜倒底能不能吃?

蕨菜是蕨類植物,屬鳳尾蕨科蕨屬,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蕨菜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更高,更被讚譽為長壽菜。

近年來有人說吃蕨菜會得癌症,是因為蕨菜嫩芽中含有原蕨苷,雖然原蕨苷會導致癌變,但只要正確的實用,吃蕨菜也沒有那麼恐怖。

吃蕨菜時一定要把蕨菜捲起來的部分摘掉,然後焯水,這樣經過高溫水煮後,原蕨苷就會分解掉,在炒過之後,就會徹底瓦解。

所以蕨菜是能吃的,但還是不要天天吃,偶爾吃對身體是沒多大影響的。


總結:去野外摘蕨菜的時候,要注意蕨菜的特徵,不要摘錯了。吃的時候不要直接就炒,要用開水燙一下,燙過之後炒不僅不會影響口感,還會讓你吃的更安全。


小唐話三農


春天分兩種,一種我們當地說是毛春天區別方法很簡單。用刀劃開樹幹。然後用鼻子聞。沒有春天的味道,那種樹是不是的。另外有一種有春天的香味。


江一禪


蕨菜容易致癌,儘量少吃!


一直叫聽雨


有些植物跟蕨菜長得非常像,不懂的人就會弄錯。如果你不懂的話,需要找個懂行的人帶你去,畢竟身體健康第一位。

蕨菜可以涼拌,有股味,不過可以接受。洗乾淨,過開水,晾乾最好。

還有厥根粉,很好吃。這個我不會做,也就不說了。


笑臉K


林業現在管理禁止才一次了


奮鬥人生0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