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二)——強大的王朝以及畸形的政治制度

強大的軍事實力

明朝自建立之後沒多久,就成為世界級的強國,主要表現在強大的軍事實力,明朝多次北伐蒙古,南征越南,往遠了說有跟葡萄牙的屯門之戰和西草灣之戰,跟荷蘭的料羅灣之戰,明朝跟英國的戰爭,往近了說還有明朝跟朝鮮的戰爭,這些戰爭都是以明朝的勝利告終。而且還打的當時的世界強國英國,葡萄牙和荷蘭逃跑的逃跑,賠款的賠款,簽訂合約的籤合約。而且現在普遍的網友也認為明朝很有骨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這番話來形容明朝也不過分,當然有些形容也是不貼切的,比如天子守國門這句話就不確切,土木堡之變就是一個例外。總而言之,明朝是一個強大的朝代,這點是沒有非議的。

大明王朝(二)——強大的王朝以及畸形的政治制度

畸形的政治制度

為什麼說明朝的政治制度是畸形的呢,其實一直到明朝滅亡,明朝都是一個有實力的選手,明朝的滅亡不在軍事,而是在內部制度,首先,他不具備封建制度下的完整體系,我們都知道,以往的朝代都是二元制朝廷,也就是皇帝-宰相-群臣的模式下運作的,國家有大事需要決策,首先由群臣商議,將商議結果交給宰相,宰相上報皇帝,如果皇帝不滿意結果或者這些決策實施後給國家利益造成了損害,大可以把宰相撤了或者殺了就行了,宰相一定程度上充當了皇帝同群臣之間的紐帶,也充當了皇帝的替罪羊,為什麼說宰相是替罪羊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皇帝總不能因為有事兒把自己撤了,更不能把所有大臣都撤了職,畢竟朝廷需要運轉。而且有宰相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群臣結黨現象。反觀明朝,明朝是一元制朝廷,也就是皇帝-群臣的模式下運作的,這種模式下的群臣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結黨營私,宮中閹黨也趁機出來干預朝政,明末崇禎皇帝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為亡國之臣”這句話說得也不是沒道理,由於這種一元制模式運作下的朝廷,皇帝同群臣之間沒有最基本的信任,大臣有建議怕不入皇帝眼而不敢說。因為誰也不想丟了大好前程。

大明王朝(二)——強大的王朝以及畸形的政治制度

其次我們來說說明朝的贍養宗藩制度,這條制度是朱元璋規定的,也就是說明朝朝廷每年會給各位皇族宗藩工資,即使他們什麼也不幹,也會有收入來源,這種制度為後來的明朝埋下了危機的伏筆,舉個例子,嘉靖八年,統計的宗藩人口為8200人左右,到了萬曆三十三年,宗藩人口就達到了157000人左右,在嘉靖三十二年,朝廷收到了全國供應京師的糧食500萬石,可是卻要給宗藩800萬石的糧食,全國財政支出1850萬兩,而給宗藩發的工資卻要500萬兩,在舉個例子,明朝的倭寇之患總響金780萬,如果把這些錢跟糧食,明朝足可以打兩場這樣規模的戰爭,可見贍養藩王制度到了明後期給朝廷帶來了多大的壓力。朝廷花了大筆的財政,養了一群遊手好閒的人,這在常理上說是說不通的,跟元朝的分封制度有些相似,祖先輝煌,恩及後世。

大明王朝(二)——強大的王朝以及畸形的政治制度

明朝強大的軍事實力跟畸形的朝廷制度是不匹配的,所以有些人說明朝非亡於外敵,而亡於自己,這樣說也有這樣說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