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部大河劇看日本人強悍的戰鬥力

從兩部大河劇看日本人強悍的戰鬥力

在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之前,中國人看日本,總是以“蕞爾小國”稱之,很是蔑視。

固然,從版圖與人口而言,與中國相比日本是小國。但在東亞,日本一直是神奇的存在。“二戰”以前,它從未被外族征服過,包括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元大軍,也在征伐日本時因喪師折戟而退兵。當然,這要拜日本列島與大陸有大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之福,但被征服的島國也很多,關鍵的原因我以為還是日本人有著強悍的戰鬥力與強大的應變能力。

最近看了兩不NHK的大河劇,一部是《坂上之雲》,一部是《真田丸》,皆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因為是電視連續劇,為了戲劇衝突,一些故事情節會是虛構,但重要的人物、事件,與真實的歷史很是吻合。把這兩部歷史劇當成歷史普及類讀物來對待,也無不可。

《坂上之雲》講的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初,四國島伊予松山藩(今愛媛縣)低級武士家庭出身的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和日本俳句革新大師正岡子規的人生故事。剛剛結束幕府統治的日本,大政奉還給天皇,各藩大名也紛紛版籍奉還,小國林立的日本廢藩置縣,政治上完成統一的日本在經濟、軍事、文化、教育上向西方列強進行全方位學習。日本明治維新開始與清朝鎮壓太平天國後開啟“洋務運動”差不多同時。好古、真之和子規三位從偏僻之地來到東京的日本青年,趕上了事業的風口。秋山好古後來成為日本陸軍大將、騎兵部隊的創始者,秋山好古加入了海軍,後來成為海軍中將。兩兄弟都參與了甲午中日戰爭、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這兩場決定日本國運的戰爭,特別在日俄戰爭中,兩兄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日本贏得戰爭立下功勳。

明治維新僅僅40年,日本就成為讓西方列強不得不平等待之的強國。日本人這種刻苦、精進、學習能力以及超常的戰鬥力不僅僅在明治維新時才體現,《真田丸》所處的戰國亂世,亦是如此。

《真田丸》講的是日本戰國時期末期,“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統一全日本的偉業功敗垂成,各地大名相互征伐,戰火連天,整個日本陷入混亂與貧窮之中。

位於今長野縣的上田城城主真田昌幸與兒子真田信之、真田信繁在亂世中,以武力加合縱連橫之術求生。織田信長的家臣豐臣秀吉在群雄中崛起,將各個大名一一收伏,讓德川家康臣服,消滅了勢力強大而桀驁不馴的北條氏,實現了日本的統一。剛剛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馬上揮師渡海,侵略朝鮮,其目標乃是大明帝國。豐臣秀吉的部隊由日本各地大名征伐,不久前這些大名還互為寇讎,明爭暗鬥不斷。可一旦整合為一支部隊,卻能統一調度,相互協作,跨過海峽,很快就將朝鮮軍隊擊潰,明帝國幾乎舉全國之力進行援朝之戰。明帝國加上朝鮮,其人口、經濟實力自然遠勝剛剛統一的日本。可看起來實力懸殊的戰爭,明朝的軍隊打得很苦,明、朝聯軍並不能將日本軍隊迅速擊敗。如果不是豐臣秀吉在戰爭相持時死去,為了國內政局未定不得不從朝鮮撤兵,這場戰爭最後的結局還很難說。

日本在豐臣秀吉執政時期人口在600~700萬之間,而與之同時的明朝萬曆年間的人口超過6000萬,幾乎是1:10,還不算上朝鮮的人口。而明朝已立國200多年,日本剛剛統一。

日本人這種強悍的戰鬥力,從來沒有喪失過。“二戰”失敗後美國佔領日本,解除了日本的武裝,日本人把這種戰鬥力用在建設上,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日本戰後創造了經濟奇蹟,不僅僅是因為抓住了“朝鮮戰爭”的好時機呀,美國人對菲律賓的扶植可說是全方位的,可結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