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将会走向家庭式农场还是农村合作社方向?

贝客小白


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已经诞生和运行很多年了,我们县也是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大县,身边接触和认识的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的牵头人也不少。曾经在前年开始的农村“三变改革”中还应老家全村人的再三邀请牵头组织了全村土地入股的以农村合作社形式的“三变”改革,全村村民以土地入股,村民自发选举成立了合作社,但运行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看了我的回答,大家不妨在评论区议一议,您所接触的身边的农村合作社的组成及运行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些年我的总体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社难,真的难。

农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估计单靠家庭农场的模式想解决三农发展的问题也是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的。说到这里,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家庭农场?下面通过百度百科搜索引用一下: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8年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家庭农场,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strong>原来家庭农场也是一个外来物种,既然是外来物种,那么我们也不妨看一下美国的家庭农场是什么样子的。

农业生产力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却保留了“家庭”这一古老的社会经济细胞。家庭农场即便仍以家庭为单位,却已具备现代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其原因在于美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将家庭农场与农业商品化、机械化、 规模化、科学化等现代生产力的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经济奇迹。仅占全国人口1.8%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

1776年7月,美国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建立何种农业生产制度和经营组织来发展农业,成为美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于1820年确立了将共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制度。正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开发西部的移民热潮。

2.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正是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农场专业化是指一个农场只生产一两种农产品。如专门种植大田作物,专门种植蔬菜或水果,专门饲养牲畜或家禽。

以美国农业现代化为主要代表的北美模式属于资源丰富型的发展模式。美国农业资源的特点是人少地多,劣势在于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能源优势。因此,美国农业现代化主要借助工业机械化优势,开展大规模家庭农场的机械化耕作,以机械力替代人力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本目标的节约劳动型发展模式。这一 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机械化、高装备、高效率和高度规模化经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属于这种发展模式。

引文中指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都是采取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而且发展的很好,但在中国行不行,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模式肯定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至少在地少人多的中东部地区是不行的。

上述这几个国家的特点就是人少地多,而中国的中东部地区人口密集、村庄如星辰散落,规模化如何实现?土地向少部人手中转移,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失民,这些的失地的农民将流向何方?

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中,有人提出“一亩地给10万元钱,你愿意永久退出土地吗?”,看了一下参与讨论的回答,愿意退出的极少。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之深厚,是无法描述的。

所以,在中国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是很难行通的,这是因为:一是土地难以整合,除了现有土地拥有者的意愿外,年轻人可以出去打工,年龄大的人还是要守住家里的那一亩三分田,另外农忙时间外还可以打零工挣钱,所以有很多年龄大农民是不愿意退出土地的,还有就是中国人口密集,实在是人多地少的因素。

三农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在文章开始时说到,我们村的农村合作社形式不到一年就夭折了,为什么会夭折呢?说到底主要还是缺资金的问题。

刚才了解了美国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只所以成功,其中有一个主要的特点,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人家的农场规模大,专业化的程度高,你的农场生产这,我的农场生产那,相互之间不打架,不会形成恶意的竞争,而中国的家庭农场规模小,大部分农场只是土地比单户的农户土地多了一些,但经营的方向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无序无计划的经营方向也是中国家庭农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今天看着人家种风景树赚钱,于是都包地注册个家庭农场去种风景树,明天看着种桃树赚钱,于是乎又一哄而上伐掉风景树种桃树.....

美国农场的专业化其实类似于中国原来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永远是相辅相承的,市场中有计划中,计划也离不开市场,这样才能长期的持续发展,不至于经常出现今年卖瓜难,明年卖菜难的现象。

综上所述,解决资金、专业化、转让土地农民去向是农村经济实现真正意义发展的几个主要难题,如何破解,我想还是多围绕这几年国家所尝试引导的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模式发展吧。

农业企业具有资金实力,除了自有资金外,也更容易融资,不至于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家庭农场可以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流转土地农民的务工问题,农民合作社主要解决服务方面的问题,从而解决专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中有计划,计划离不开市场,也许这才是解决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这也是多年来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批评,欢迎在评论区发言您的意见。


我和我的小农庄


由于农村劳动逐渐减少的情况,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的发展需要重新组合,将原来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改变成农业合作社,其实和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组建的初级农业社,后不久又改称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差不了多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家庭农场,这种形式是由农场主当老板,雇请农民工打工,这和现在私营广矿一个样,工人和农民只能做工,按时上下班制度,对生产的粮食和财富归老板,农民不承担生产的盈亏责任。一切权利均由老板承担。

组建农业合作社,而是将一个村组成一个劳动集体组织,可甴社员推荐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的人担任和负责合作社的领导工作,也可能由2至4人组成合作社管理小组,分工负责本社,生产,行政,销售,财务等管理模式,以这种形式组建,实际上就实行社员当家作主人的时代,社长应对全社工作负责,经常利用劳动休息时间增求社员对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并且将政府对合作社的指导意见传达给社员,逐步将合作社发展壮大,发展农,林,木,副,鱼,旅游等特色产业,让合作社既是合作社的生产者,同时又是主人的身份,,农业合作社依靠社员的集体力量,如果引领管理得法,是一定大好出路的,发场集体主义精神,为合作社生产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人多智慧多,办法多,人多力量大,群策群力,一心为公,艰苦创业,为农业合作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献计献策,让广大农村重振雄风,重展农村农业发展新面貌,让广大农村走上农业合作社的康庄大道,让农村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向着解放生产力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迈向世界农业生产强国的第一步!

谢谢!











林海雪原185164327


现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还不能称为家庭农场,因为现有生产模式还远未达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要求。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农业生产企业与家庭农场生产为主,而农业合作社只是家庭农场经营的方式之一!

现有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会伴随土地流转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和消失,土地经营权将会逐渐流向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或大中小型农业生产企业。继续维持现有的小面积农业生产、实行自给自足的家庭将会逐渐减少,但不会消亡。

一、未来农业生产将会以企业为主体,尤其是在主要农作物领域将会形成农业企业为主体、家庭农场为辅的生产局面,例如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农产品的生产。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生产环节,由于较低的利润率,只能依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些作物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机械化生产配套体系比较健全,也更加容易实现大规模的企业化生产。在这一生产领域内,同等机械水平、同等肥水条件下,大中型农业企业相比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容易获得利润,势必逐渐蚕食家庭农场的生存空间,形成大中型农业企业为主导的生产格局。

二、未来家庭农场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

1、家庭农场向正规企业化方向发展。家庭农场在市场行为中存在着较大限制,伴随部分家庭农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用工人员的增加,部分家庭农场会逐步转向中小型农业生产企业。

2、家庭农场之间会形成农业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要转变在市场信息、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种肥等采购中的弱势,就要用农场间的联合来实现抱团发展,依据种养范围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就成为未来家庭农场进行生产的主要形式。

3、家庭农场会在众多领域继续存在。我国农业的特点是面积大、自然条件差异大,但最重要的是人多并伴随的需求差异化,这些特点就注定农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难统天下。在农业的细分领域,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仍然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依靠家庭成员的精耕细作、良好技术和服务等来赢得市场空间。

不管未来农业采取何种模式,实际都是围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来进行,都建立在技术、机械、经营管理意识等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现在的种养大户、普通农户家庭,只有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强经营管理意识、增强市场观念,才能在现今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悟方高


农村走哪种模式最有利于农村发展?从大的局势讲,一定是集约化,工业化的道路。不过,农村千差万别,千万别一刀切,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研究,具体部署。能集中就集中,不能集中的以公司为主导,农户分散经营。由公司提供信息,提供技术支撑,产品集中销售,形成规模,就一定做出成绩。

集中和分散是相对的,没有集中也谈不上分散。我记得《战国策》上说:合抱之木,一个人肯定弄不动,必须几个人才能抬起来。但是一个葫芦瓢,三个人抬着跑,就不如一个人提着跑得快。任何事物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别搞一刀切,左倾主义是能害死人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伏枥的老骥57128762


对于农业的走向,最近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农民,这个会直接影响到我以后得生活质量和收入情况,我先来分析下家庭式农场和合作社式农场的优点和缺点吧。

首先家庭式农场的优缺点

优点,种植范围小,易管理,农作物在种植,管理,采购等方面会比较及时,农作物的质量能得到充足的保证,而且农作物种植有很大的灵活性。

缺点,影响力小,不易销售,在销售渠道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市场动态会出现分析不足,容易导致亏损积压等情况。

第二是农村合作社式农场的优缺点

优点,种植范围规模性大,会迅速形成一定的区域性影响力,对于产品的销售,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连带作用,抗风险能力强,市场动态掌握会比较及时。

缺点,不易管理,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比较大,对于采摘,管理都有很严格的时间性,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不一,对于农作物自身的品牌,影响会特别大,另外人工也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形当中会增加种植成本。

综上所述,其实两者都各有优缺点,单独拿来都改变不了农业的现状,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点,农村合作社为辅点,两者结合,配合电商,这才是未来农村最后走向的方向。希望我的见解对你有帮助,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也可以留言交流





小伟的乡村生活


农民合作社是新时代又一次给予农民经济的发展机遇,也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要素,农民自治组织管理,是农民合作社的基本构架,政府是农民合作社的服务者,也是农民合作社的监督者。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区域性合作机制,即村连村\\村连镇的跨行政村的产业布局,发挥地理产品优势,组织农民合理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流动,激发人才活力。政府加大培育农民合作社基础阶段的资源扶持力度,形成一二三产业全链条的对接,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地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防止农民合作社私有化\\同时阻止了本地区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应该讲农民合作需要政府发挥区域间行政合作机制的再协调!就如城市群卫星镇,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块板合作机制模式一样!


小鸟2654


这咯问题一般的人回答不了……车轱辘要滚向何方车轱辘决定不了,轱辘滚向何方得问方向盘或者掌握方向盘的认。99.999999%的农民还是希望土地权在自己手中……农民只想暂时卖水果不想卖水果树(实际卖水果不得已的事,也是农民内心的底线)……也可以说农民只想卖仔猪不想卖老母猪……(道理恐怕很多有功名利禄的人无法理解)……再说直白点就是世上的医生只想卖药而不想卖处方或者企业都是只想卖产品不想卖产权(只是技术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有些话绝大多数人不敢说到为了亿万农民及亿万农民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我还是冒着很多很大风险(政治、法律风险)在新闻头条上表达出来,甚至是骂人的口吻……(每天都是挤一点时间出来,搜狗重码多,有很多别字,没时间细看,希望读者和头条新闻单位给予理解……)


用户551056335193


我认为农村将来回走合作社模式,慢慢家庭农场也会被取代,即使有也会加入合作社,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农村老龄化严重,子女考学出去的就不会回来 ,而且为了农业会慢慢放弃上不了机械化的土地,虽说家庭农场会坚持一段时间,但是人终会老而且也不能保证子女一直在那跟着种地,因为这样才是合作社会生存的原因,当家庭农劳动力少,又没人给你打工,这样该怎么办,那就得几个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了,或者直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就是由几家或者几十家组合在一起的,这样劳动力也多一些,干啥都不费事。


南荒地山野菜


综合我国农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长远利益考虑,三农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以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为主体。其理由有如下几点:一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已经走完了它们鼎盛时期,目前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继续前行发展,导致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和市场销售越来越窄,农田大量抛荒,农民外出求生已成常态。二是农村以家庭式承包,因资金不足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特别是山区的农村,人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农业还谈什么增产增收,更不要说农业现代化了。三是单一农业生产个体对市场风险抵衘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所有的辛劳终将毁于一旦,想再次翻身也是难上加难,独木难支。四是市场信息把握不准,产品没有量和质的保证,也就没有了市场占有率的优势,这就产生了丰产不丰收和绝收的困境。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只有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走集约式发展,抱团取暖,革弊创新,才能真正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进士河神


农业可没有想的那么容易,个人分析种植业,目前比较大的挑战有。

一、农业劳动力(现今都是50岁以上劳动力,主要是市场农民工劳动强度高,基本较少接受高龄人员,只能待在农村作业),廉价劳动力缺失,注定会提高人工成本。

二、农业结构(适合个体农民一定是升级农业如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种粮食作物都是要千亩级别的,没有面积收益基本没有!所以不要再说种粮食不挣钱啦,你又没有万亩田!国家更不可能提高粮价,这会上升到国家安全问题。)

三、农业成本(肥料、人工、机械费等成本越来越贵,但农业利润却越低)。

四、农业产业不规范(上游太滞后,中游种植不科学,下游没有进行统筹)

五、...

个人分析种植农业生存方向

1、土地集中并形成产业链(没万亩地,不建议种粮食作物,小农户自给自足除外)。

2、农业升级产业包括,精品,有机,生态,观光,科技等农业,适合目前走向,但参差不齐,差异较大,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棚建设施等。

3、国家扶持(农业前期需要投入,回报周期长)

4、人才储备(没有青年力量!做什么都比做种植农业挣钱!悲凉啊,农业没法适应现代潮流,试问有谁会傻到做一个有苦又累,工资还低的行业,进工场,做农民工都比这强多了。)

5、不说了,做什么都比做种植农业挣钱!

农业要有实质发展,必须形成产业链,必须有人才储备,必须升级农业,诶!可是有太多人纠结以种田不挣钱,农业就是不挣钱啊!你又没有做大棚,你又没有科学种植,你又没有承包万亩田,你又不懂市场的调价,你又不懂互联网新媒体(酒香真怕巷子深),你又不懂顺应市场口味更新种植品种。

会有一个导火索让农业今后十年会发生巨变,是机遇也是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