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会怎样?

靜伺花开


德国如果不发动二战,可能就没有出头之日。德国一战以后,损失惨重,当时凡尔赛会议决定德国需要赔偿马克2260亿,这几乎可以让德国倾家荡产,后来虽然美国人出手相助减少到了1320亿,但也让德国经济在崩溃的边缘挣扎,如果不是二战,德国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沦为英法的小弟。一战失败以后,法国人还出兵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元帅这样评论《凡尔赛合约》:“这并不是和平,只是休战”。



所以希特勒上台执政的时候,两件事情让他深受德国民众的支持,第一件事是不继续赔款,第二件事是让德国人过上有面包的日子。希特勒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杀富济贫,从富贵的犹太人口袋里掏钱,替自己的政策买单,到1938年,希特勒让德国经济恢复正常。


当然如果德国人并没有发动二战,也许就是冷战时代更早,更残酷的到来。从今天来看,正是因为二战,才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停止发展的步伐,全力对付德国,苏联和美国都不例外。当时的苏联工业化速度已经发展很快速了,正是因为二战的爆发阻止了它的步伐。

倘若当时希特勒没有二战,而是安分守己的偿还债款,德国可能就是英法两国的打工仔,辛辛苦苦挣的钱全都配给了英法。如果德国没有二战,可能会在英法的霸权殖民控制下被压迫的没有残喘之余地,一步步的被消亡。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如果德国不撕毁凡尔赛体系,那么德国将沉沦不能复起;希特勒的机会在于吞并捷克之后收手,不再进攻波兰,但法西斯主义不能容许这种停止。停止了就会崩溃。

(1)一战后,德国遭到了惨烈的宰割。

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德国被迫接受屈辱和痛苦的命运。不但德国要承担全部战争责任,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还给法国,还要把西普鲁士划给波兰,使得东普鲁士地区与德国本土隔断。还有一些领土被割让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德国领土减少了13%,人口减少了10%,海外殖民地大部分归了英国,少部分归了日本。

德国军队被限制在陆军10万,海军1.5万,不得拥有重炮、重机枪、坦克、主力舰、潜艇和空军。莱茵河西岸地区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不得驻军。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且永远不谋求和奥地利合并。

此外还要战争赔款。最早狮子大张口,提出要德国赔偿2260亿金马克的巨款,同时再抽走德国每年12%的出口贸易额度。后来经过美国斡旋,最后把赔款大部分减免了。

由于这些屈辱的条款和制裁,德国内部极为动荡,右翼分子和共产党人都不满,国内政变迭起。希特勒的啤酒馆政变也是其一。到20年年代后期,在美国援助下德国经济有所好转,但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到来,德国顿时一落千丈,失业人数飙升,物价飞涨,议会的政党斗争比之前更加厉害了。

所以,希特勒之所以上台,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下的结果。如果德国不反抗,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四分五裂。

(2)希特勒上台后,以法西斯统治暂时重振了德国声望。

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1934年成为独裁者后,对内镇压工人运动,迫害犹太人,强化纳粹党的权力,对外开始逐渐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他利用英法害怕战争的心理,一边高喊和平调子,讨价还价,一边悄悄撕毁条约。

1935年,希特勒宣布建立空军,又要把陆军从10万扩充到50万,并要把德国海军达到英国35%。

1936年3月,派军队进入了莱茵兰地区。8月,伙同墨索里尼一起出兵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头目佛朗哥,打垮了共和国。11月,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条约,意大利在1937年加入这个条约,形成“法西斯轴心国”的同盟。

1938年3月,合并奥地利。10月,利用慕尼黑阴谋吞并捷克。

1939 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当权后短短5年,兵不血刃就吞并了两个中等国家,获得大片土地、人口和资源。希特勒在国内的声望更是达到顶峰。

(3)进攻波兰导致英法宣战,德国从此陷入不归路。

单从战略上看,希特勒的不归路是进攻波兰。

因为到1939年占领捷克为止,英法还是对德国保持克制的。但1939年9月希特勒进攻波兰后,英法就不得不向德国宣战了。毕竟波兰是英法的盟国,也是英法在东欧制衡苏德的重要棋子。

同时,波兰的存在,其实是苏联和德国之间的缓冲。从意识形态角度,苏联和德国是势不两立的。希特勒灭掉了波兰,苏德直接接壤,那么,即使他不在1941年进攻苏联,等两年斯大林也会推过来。

希特勒灭掉波兰,既得罪了英法,同时又失去了和苏联的缓冲,这才真正走向了全面战争的泥潭。

(4)希特勒必须不断扩张,没有停下来的选择。

那么,如果重来,希特勒是否可以在1939年3月收手呢?我认为是很难的。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目前的战争的特点是无间断和接近永久和平的性质。为什么无间断?意大利同阿比西尼亚打了之后,接着意大利同西班牙打,德国也搭了股份,接着日本又同中国打。还要接着谁呢?无疑地要接着希特勒同各大国打。“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一点也不错。目前的战争发展到世界大战之间,是不会间断的,人类的战争灾难不可避免。……这次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已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由于这种总危机,逼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走入新的战争,首先逼使各法西斯国家从事于新战争的冒险。

毛泽东这段话,好像和政治课本上的论调差不多,但人家真就说准了。1938年5月他就预测了希特勒不会收手,肯定会继续打,终究会和英法交锋。因为暂时占领了波兰和捷克,只是暂时鼓舞了德国民众的狂热,对于德国面临的社会内部矛盾,经济的困难,其实并没有根除。而希特勒解决失业的法子,其实是不断借款,发展军工。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持续扩张,一旦停止扩张,他的法西斯统治就会陷入内部崩溃。

所以,从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不发动二战,基本是不可能的……


巴山夜雨涮锅


假设德国没有在1939年发动二战的话,世界格局很有可能会改变,远的不说就说冷战吧!美苏两大集团很有可能会变成美苏德三大集团的冷战,美国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都知道美国从英国手里夺走世界霸权的时间就是二战之后英国家底都在二战中打光了,这段时间美国国力迅速提升,代替了英国的世界霸主,而苏联没有和德国发生战争,很多的人员、资源、工业和军力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也许后期会更加强大。

但是也不保证德国不发动二战,其他国家不会发动战争,就比如日本,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对中国进行全面的侵略战争,也许日本还是会偷袭珍珠港,美国还是会和日本打太平洋战争,当然了日本会败的更快更彻底。

纳粹是独裁统治的国家,独裁者注定失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纳粹就算不发动二战德国人还是会把希特勒赶下台的。

如果希特勒没有发动二战的话,那就不叫纳粹了,这种把国家和人民建立在靠侵略为根本的政权是很危险的。

最重要的是纳粹肯定也会研发核武器,欧洲各国当然为了避免纳粹的核恐吓也会研发核武器,那就乱了套了。

说白了有纳粹这种独裁,就算二战没有爆发世界也不是很太平。






酱香饼豆浆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初中时一个同学的疑问:“德国在二战初期取得辉煌战果后,为什么不停下脚步,好好发展再与英美决战?”这与题主的问题内核差不多,其实纳粹德国必须发动二战,不然他们将自我崩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纳粹党的政治纲领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党没有指导思想就没有战斗力,就算这个指导思想与现实格格不入,但能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民心。

纳粹党最早的政治纲领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暴露无疑。全书主基调就是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日耳曼人必须用战争为自己赢取生存空间。在种族主义的号召下,纳粹党赢得了德国人民的选票,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而在《我的奋斗》发表后,全世界其他国家看后觉得可笑,认为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只是希特勒骗取选票的方法。但他们错了,希特勒是个诚实的人,在二战结束后,人们反过来重新阅读《我的奋斗》,发现纳粹德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与书中宣传的政治纲领一模一样。所以在纳粹党建党之初就是蓄意要发动战争的,这是原罪。

第二:德国民众对“凡尔赛体系”的仇恨

一战时,德国打赢了几乎所有战役,却输掉了战争。原因在于国内经济、政治的崩溃,德国上层军官根据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和平十四点纲领”判定:只要德皇同意退位,建立和英法一样的民主政府就可以体面的退出战争。

结果是美国人说话不算数,而说话算数的英法都要惩罚德国。惩罚的力度超过了德国人承受的底线。比如,解散德国军队、赔偿1300亿金马克、割让国家领土等等,与“和平十四点纲领”完全本末倒置。愤怒的德国外长在签字时质问道:“如果说我们德国犯了什么罪,那只是我们打了败仗。”这句话在暗示另一种结果:如果德国赢了就不会受这样的侮辱。

这种复仇心理深耕于广大德国民众心中,他们想:再打一次世界大战,就能获得自己失去的一切。

第三:庞大的军工体系和高福利国家

纳粹党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民众失业问题,当时全世界都处于大萧条时期,经济坏到了极点。而希特勒很快通过重整军备,扩大军需生产,修建高速公路迅速解决了失业问题。

生产了这么多武器如果不消耗,失业问题就会重现,只能发动战争消耗武器,才能维持庞大的军工企业。

并且希特勒大规模提供工人福利待遇,发钱发房送旅游。当德国工人出现在纽约街头时,美国记者很惊异地问他们:“你们怎么有钱来美国玩?”德国工人自豪地答道:“是政府免费送我们来的。”

如此庞大的福利都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掠夺有钱的犹太人,没收他们的财产,补贴德国民众。但犹太人总有被榨干的一天,到时怎么办呢?发动战争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综上所述,纳粹德国在上台之前就是奔着发动战争去的,上台之后,做的事情也是围绕战争准备的;加上德国民众普遍的复仇心理,上下一心,二战从纳粹党上台那一天开始就是注定的。


历史风云录


如果当年的德国不发动二战,等待它的依旧是毁灭!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局。

为什么呢?

当年的德意志联邦,资产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暴发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企业倒闭,民众失业,物资溃泛,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

而柯道尔.希特勒乘此内忧外患之时,顺势而起,攫取了国家权利。

军工企业,永远是资本主义国家聚拢世界财富的排头兵。国家元首,永远是这些巨型企业财阀的工具。

如果不挑起侵略,财阀何处发财?

如果不挑起战争,国家一样没有财源。

就象现在的美国,在世界各地挑动战火,挑动民族矛盾……无他,为发财罢了。


hsm888


如果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会走向哪里?这个问题充满了知乎味儿,一战后的德国因为1919年6月签订《凡尔赛合约》需要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虽然美英给了大量的援助,在二战爆发前德国经济也确实欧洲第一,但是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瓜分完毕,随便来个经济封锁,德国走不出这个禁地,所以有了希特勒上台,撕毁凡尔赛扩军。

图为1937年的柏林街道充满生气。

如果强制性设想德国就是不发动二战或者德国不主动参与二战,那么德国会有三种可能:一,往好的想,德国会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二,往切实一点想,苏联会发动侵略,作为中欧地区的德国会被迫参与抵抗苏联的战争;三,往坏了想,德国会因为内部原因而政府倒闭,更可能灭国。

图为1937年建成的柏林展览馆。

一,往好的想,德国会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希特勒1933年上台仅3年,通过国债大兴工程比如高速公路网、铁路、大批疗养院和垄断工业,现在著名的大众汽车就是1938年建立的,德国的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失业率消失,德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德国有庞大的赔款和借债,而且没有军队,一个没有军事保护的国家很容易被英法美苏围起来吊打,更别谈自己贸易了。

图为1937年的柏林,三名德国人在柏林火车站。

二,往切实一点想,苏联会发动侵略,作为中欧地区的德国会被迫参与抵抗苏联的战争。二战爆发前期除德日大动作不断,其实苏联的小动作更是不断,首先苏联肯定不会和英法结盟,这个在30年代就已经谈崩N次了,以斯拉夫人的性格,卫国就是侵略的思想必会介入欧洲,所以二战刚爆发,苏联就侵占了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东欧地区。如果德国经济好,又没有军队,肯定是苏联眼中的肥肉,德国会参与抵抗苏联的战争,当然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就不存在了。

图为二战前柏林的居民社区。

三,往坏了想,德国会因为内部原因而政府倒闭,更可能灭国。德国经济能够恢复和腾飞靠的就是法西斯统治,当时德国国内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当然法西斯的统治必须要打仗,不打仗无法运行这个体系,而且希特勒也能过对外侵略来转移国内矛盾,所以德国很有可能因为内部矛盾而政府倒闭;也很有可能苏联侵略,英法来援,再次分为东德西德,甚至直接入了苏维埃联盟。


图文绘历史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德国不引入纳粹这种沙文主义思想,那只有一种可能性:引入苏联的GC主义思想。

1929年大萧条之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混乱,德国更甚,而且因为其是一战战败国,不仅经济发展发展受阻,而且还要承担着巨额赔款;国民不仅仅生计艰难,而且还有一种屈辱感,这样就会酝酿出极端思想。

和平崛起?说的好听,但现实是办不到,英法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如果德国不引入极左或者极右的思潮呢?那国家只能崩溃,很可能被外部分而食之,但德意志这种高傲的民族是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只能从极左或极右中找条路走。

所以,必然会有希特勒这种人物出现,而德国最终走向了极右的道路。这种极端道路可以说是饮鸩止渴:暂时通过国民狂热情绪提升国家组织能力,重塑国家机器,摆脱危机,然而,这种情绪一旦激起来就不可控,所以最终第三帝国走向毁灭。


国史拾遗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当年法国将军斐迪南·福煦看完《凡尔赛条约》条约后,仰天长叹:“这不是战争结束,而是20年的休战。可想而知德国在一战之后付出了什么代价。条件的苛刻就连他的对手法国都忍受不了。《凡尔赛条约》实际上就是英,法,美,日,意五国瓜分德国利益。德国总赔款达到了2260亿马克,并且法国还侵占了德国的土地,压榨德国的工人劳动力,甚至肆意杀害德国工人。他们把德国进行了势力划分,海外殖民地全部剥夺,最让德国受不了的就是军事限制。不允许德国拥有军队。而且由于德国的战争赔款,整个德国通货膨胀,经济大幅度衰退,民众吃不饱穿不暖,还没有工作,整个社会压力极大。如果德国不发动二战的话,等待德国的要么就是就此沉沦下去,要么就是国家分裂。在没有其他的结果了。因为内部压力实在太大,如果不想办法转移压力只有这两条路走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即使德国没有发动战争的话,苏联和美国也必定会有一个国家发动这场战争。二战的爆发点说白了本质就是新的利益集团不满旧的利益集团的世界利益分配所引发的一场战争。 也就是说老牌帝国英国法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利益。而苏联美国以及德国这些新兴强国,自身强大之后需要对外扩张获得利益。但是当时整个世界的绝大不对利益都被英法两国瓜分了。这就导致了苏联美国和德国的不满。而德国由于被制裁压迫的原因,这个不满的情绪会越发的严重。爆发战争是早晚的。就看德国苏联美国哪一个先挺不住。



很遗憾的是由于德国一战的原因,整体实力被压迫到最低,被法国欺负的太厉害了。并且国家内部矛盾严重,所以德国最先挺不住了。德国这一爆发,最高兴的就是苏联和美国。因为战争的爆发有利于战后世界利益的重新划分。从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卖给德国武器和苏联于对我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可以看出。美国和苏联有意扩大战争。他们想要英法衰弱下来。但由于他们的错误估计,也差点导致盟国的失败。



二战结束后也可以明显看出来,英法明显没落,英国连世界老大的宝座都让了出来。战后整个欧洲都得靠美国的帮助下才能焕发生机。而苏联和美国一跃成为了两大世界巨头。而率先引发战争的德国又成为了悲催的失败国。为什么二战之后欧洲和美国能那么快的重新接纳德国。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战争必定会爆发,只不过是看由哪国引发而已,德国也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笔者认为,如果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完全可以实现和平崛起,而且自1500年以来杀伐不断欧洲也会从此安宁下来!

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有着充足的历史依据。

我们且看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年至30年代初纳粹党上台以前,德国和世界各大国间都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表面上看给德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割地赔款、限制军备等等一系列苛刻的条款确实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但

是“祸兮福之所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灾难往往和继续并存。德国自19世纪中后期完成统一后,一直是欧洲的大国、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战败,但是战火并未波及到本国,相反却把战胜国法国、俄国以及周边各个国家给蹂躏了个乱七八糟。与此同时,战后由于先前同德国接壤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相继瓦解,中、东欧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立足未稳而且充满民族矛盾的中小型国家,这无疑是为德国提供了施加影响力的良机。

于是,德国总理兼外交部长施特雷泽曼开始以此为出发点,力图带领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枷锁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

施特雷泽曼首先将美国引入欧洲事务。1924年,也就是施特雷泽曼上台的第二年就与美国财政部部长道威斯签署“道威斯计划”,开启了美德合作以达到平衡欧洲各大强国对德国压力的目标,同时还为德国的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之后的几年里,在美国帮助下,德国支付了1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却得到了20亿美元的贷款,并为后来成功化解鲁尔危机创造了条件。

首战告捷,接下来就是处理邻国英、法、苏三国的关系了,特别是长期以来作为世仇的法国。在对待法国的问题上,施特雷泽曼思路和先前德国历届政府的思路都不相同。自从19世纪末德国统一之初,对于法国德国一直抱有武力征服的军国主义野心,即便是短暂的和平也不过是为下一场战争的缓兵之计。施特雷泽曼则本着现实主义和建设性的权力政治,力图摒弃军国主义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德法关系。

借着解决鲁尔危机的契机,1925年,施特雷泽曼与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法国外长白里安举行三方会谈,初步达成了德国以永久性放弃阿尔萨斯—洛林的领土要求换取英国、法国对德国西部边疆的永久性承认和修正东部国界的自由并允许德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恢复大国的地位。

和英法的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并确立了今后德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别是为将来收复东普鲁士失地获得了法律支持,这是施特雷泽曼的一大历史功绩。但是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如何能完全达到和英法在国际事务中取得平衡的态势。施特雷泽曼开始想到了从沙皇俄国蜕变出来的新兴国家——苏联。

1925年10月和1926年4月,苏德双方签署了以经济合作为中心涉及通商、军事、航海、法律保护等方面的一系列协定。特别是军事协定,德国为苏联提供理论学说和技术支持并且派遣军官团帮助苏联建设军事力量,苏联则为德国培训军官团和试验武器装备提供场地。正是在这个时候,德国开启了重整军备的计划。

苏德关系的确立,为德国增加了进一步与英法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以此为契机,德国于同年9月正式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第6个常任理事国。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在英法制裁苏联的同时,德国则不承担任何义务。

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的签署使欧洲各国特别是德法两国开始描绘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欧洲的愿景。1929年德国与美国启动“杨格计划”则更进一步深化了两国的全方位合作,为德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可以说,经过施特雷泽曼近10年的努力,德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加上法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衰弱和英国国内反战思潮的弥漫,德国按照施特雷泽曼的道路走下去完全可以实现收复东普鲁士领土、和平崛起的目标。所以,从理论上讲,德国是最不应该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

只可惜,这些温和但是却实用的政策为一心只想报仇雪恨的广大德国民众所不理解,在德国国内骚动的政客鼓动下,健康每况愈下的施特雷泽曼被迫下台。代之而起的纳粹党站在施特雷泽曼的遗产上却背离其路线以武力四出扩张,最终把德国引向了灾难!!


大将军威武K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德国如果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就被列强压榨的成非洲原始部落了,当时一战后,德国是战败国,战胜国召开对德国的和约会议,地点定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也就是巴黎和会,如果你看到巴黎和会上的条约内容,我想不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发生的,德国到底在中间扮演着什么罪孽的角色,你看到这份条约的时候,要是还不反就怪了,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恶种子,早在巴黎和会上就已经埋下了。



巴黎和会一共有27个国家,苏维埃俄国没有被邀请,总共有1000多人参加了这场大会,目标是要通过会议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却是以美国,英国,法国三巨头操作的分赃会议。



因为一战时的西线战场,绝大部分是在法国境内,法国付出的代价非常惨重,加上德法之间的世仇,所以法国希望严惩德国,德国投降后发过军队迅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造成大批居民无家可归,还把德国出产的煤通过铁路运到法国,德国工人表示抗议组织了罢工,结果有两百多人被法国当局处死。



除此之外,法国还提出了要当众处死德国皇帝的要求, 以便德国无法恢复到1941年以前的政治格局,在德国和法国之间要建立一个非军事缓冲区,并且全权赔偿法国在战争中的财产损失,德国的军力削减到他无法再对法国造成威胁,当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也被列强瓜分。



法国想的是挺美的,如果德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法国立刻就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到时候他一家独大,势必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而且因为德国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德国经济崩溃,同样对英国经济没什么好处,所以英国并不同意。



经过个战胜国之间的博弈,最后规定,领土和资源等方面,德国将重新划分国界,德国失去重要的工业区,比例占整个德国的1/8领土和1/10的人口,加上65%的铁矿和45%的煤矿,以及大部分的海外投资商船,海军舰队等。

在军事方面,需要解散总参谋部义务兵役制也被废除,陆军人数不能超过10万,海军则不能超过15000;不可以有主力舰和潜艇,更不能有空军;飞机,坦克重武器炮等武器,想都不要想,而且德国还必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113亿英镑,还必须要用黄金支付。



原本德国已经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和海运商船,而且领土和人口又被划走,一半儿以上的矿产资源被划到别的国家,加上德国人已经受了四年的饥饿,货币贬值,天文数字的债务,这种逼死人的条约最终引发了德国人的抗议,他们在全国各处集会谴责协约国对德国的掠夺,原本是掠夺其他国家资源的德国,一下子跌入谷底,这种屈辱的境地,加上权力丧失,经济破产,他们在心理上完全无法接受。



所以正是这种极力压迫德国的不平等条约,让希特勒得到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其实不仅是希特勒,所有德国人都想要复仇,只不过希特勒恰好做了这个领导,毕竟有能力者居之,就算没有希特勒,也会有另一个有能力者带领德国反抗,但是复仇计划,慢慢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产生了微妙的不同,特别后期德国队犹太人的屠杀,好好的翻身做主人运动,搞成了种族歧视大清洗,成为了德国永恒的污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