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術後轉變錯誤治療觀念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胸外科腫瘤,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已得到顯著延長。然而,實際情況似乎並不樂觀。不少食管癌患者雖然成功接受了手術,但術後卻因為某些錯誤觀念導致病情加重而過早離世,非常可惜。

食道癌术后转变错误治疗观念

專家介紹,食管癌患者有4種錯誤觀念需要轉變:

觀念一:雞蛋、雞、海鮮、蟹等“發物”均不能吃,否則腫瘤易復發。

專家觀點:“食無禁忌”,營養豐富、均衡是重點。

分析:飲食是食管癌患者術後經歷的第一道關。一般建議患者在術後3周左右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以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熱量供應,促進康復。此外,儘早恢復正常飲食還能保持術後吻合口的通暢,為患者今後的正常進食打好基礎。

在臨床上,不少食管癌患者因擔心“吃較硬的食物會不消化,刀口會長不好”而長期吃半流質飲食,不願意吃飯、吃肉,更不敢吃蔬菜、水果,只願意喝湯。今天喝鴿子湯,明天喝甲魚湯,認為湯有營養,而湯裡的肉都棄之不吃。其實,湯裡的營養成分很少,100毫升魚湯裡僅含3克蛋白質。長此以往,連健康人都會吃不消,更何況是體質本來就弱的腫瘤患者?還有一些患者,盲目聽信傳言,把雞、雞蛋、海鮮、蟹、動物內臟、鵝等食物都歸在“不能吃”的食物之列,把自己的食譜變得很窄,導致營養不良、食慾下降。

其實,這種做法並無必要。必須明確:除含有亞硝酸鹽、黃麴黴素等致癌物質的食物外,目前還沒有一種食物被證實會導致腫瘤復發。食管癌患者術後多吃雞蛋、魚類(包括海魚)是非常有益健康的。

食道癌术后转变错误治疗观念

觀念二:得了腫瘤,動了手術,就該一直“養”著。

專家觀點:儘早讓自己成為一個“普通人”。

不少患者及其家屬都認為,休息對促進康復很重要,手術以後,班一定是不上了,運動也慢慢再說,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其實,這種做法常事與願違。腫瘤患者術後若整天吃、喝、睡,不運動,不出門,人會變得萎靡不振,心情也會變得低落,非常不利於康復。勸告廣大腫瘤患者的家屬,別在不知不覺中為腫瘤患者的康復設置障礙,“過度保護”對其有害無益。

腫瘤患者應努力培養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精神,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人,而不是一個絕症患者來生活,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康復效果。反之,則只會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食道癌术后转变错误治疗观念

觀念三:化療能殺死癌細胞,所有患者都一定要做。

專家觀點:視患者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化療。

分析:化療是一把雙刃劍,它能殺死癌細胞,但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如白細胞),使患者處於免疫力極度低下的境地。治療食管癌,目前提倡在手術的基礎上,輔以放療和化療,單純化療無效。食管癌患者術後是否需要化療,何時化療,劑量如何,當視患者具體情況,由醫生決定。

雖然化療對殺滅體內殘留的腫瘤細胞有一定好處,但由於許多的食管癌、肺癌患者對化療並不敏感,因此通常建議年輕、體質佳、術後恢復好,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接受全程化療,而年齡在70歲以上或體質很差,不能耐受化療者,則不主張化療。臨床上,不少腫瘤患者不是死於腫瘤本身,而是死於過度治療,這點應引起足夠重視。

食道癌术后转变错误治疗观念

觀念四:腫瘤患者一定得吃中藥。

專家觀點:不反對吃中藥,但不應過分迷信。

分析:應該說,中藥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有一定好處。但專家介紹,腫瘤患者可以吃中藥,但有兩點必須明確:其一,吃中藥不能影響到正常進食,胃口好的人吃些無妨,胃口差的人,則要量力而行,實在吃不下,就別勉強;其二,不要過分迷信中藥、偏方能根治癌症的說法。沒動手術者,千萬不要奢望能靠吃中藥把腫瘤“吃掉”。做過手術者,應當在正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中藥治療,一旦發現自己可能存在腫瘤復發或轉移跡象,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疾病知識 | 病友交流 | 病情答疑

↓ 這裡通通都有 ↓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大方醫生助手

視具體情況分配到相應群內

最後,要記得

微信搜索medchannel醫平方

及時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