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本文共計973字,閱讀僅需2分鐘~

毛公鼎,西周宣王時器,清道光間出於陝西岐山,歷陳介祺、葉恭綽等遞藏,今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銘文四百九十餘字,乃迄今所見青銅器銘文之最長者。銘文滿布於鼎腹及底穹狀部位,極難拓、亦極難裱褙而傳其篇章神韻,比較而言,應以陳介祺本最為稱善,餘之所臨即據於是。

“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毛公鼎銘文

凡青銅器銘文拓本行字呈弧狀扇形展開者,均為先是受制於捶拓位置,後乃剪紙以使其平復使然。如此,則書範制模之初,受器形所限,字已不能盡由平正;捶拓裱褙之後,穹狀紙因剪開、或濡溼而擠壓不能不有所變形,而技藝精湛如陳介祺者,則可以把這種變形降至最低。如果想把文字行款強行拉直,反而失掉真實感和足供想象的空間,印刷品中選字本不如全拓本也在於此。

“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臨《毛公鼎》題跋部分

毛公鼎通篇有行無列,書寫者不能預謀字形的大小劃一,也無法均勻其篇章疏密。也就是說,洋洋灑灑近五百字的長銘書寫,依託在球狀字模初範之上,完全無法如平面那樣正常地分間布白,而只能憑藉經驗和感覺,其過程充滿了隨機性。也正是這種隨機性,為其增添了許多自然、生動和變化之美;雖然有很強的隨機性,結字仍是業已成熟的大篆,不失法度與秩序精神,並未因字模特異而損減固有的美感或改變風格。假如嘗試將全銘一一置入界格之中,則其面目必然大變,世間再無毛公鼎矣。所以,毛公鼎銘文能夠從容進退於自然生動與法度秩序之間,個性與其成功訣要,盡在於斯。

“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臨《毛公鼎》題跋部分

上古金文中界格的功用有二:一為正體,務使字形齊整劃一而展示秩序之美;二為依字數布白,便於字模的書制。有行無列、字形小大不一而參差錯落者,乃古法遺緒,若書簡然。初學金文,如就選字本臨帖,往往循法而入,不知生動變化;如從全拓通臨,但堪用的佳本實在太少,應努力搜討。如從毛公鼎通臨入手,即可以循法而入,又能從容變化字形,疏密篇章,既明秩序之美,復通自然之理,學習效果當遠勝於學習牆盤、逨盤、虢季子白盤之類。有心者不妨一試。

“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臨《毛公鼎》整體

如何臨習毛公鼎,還會涉及一些具體問題。例如,或評其“儀態萬千”,雖然誇張,尚不為無據;評其“天真爛漫”,則令人費解;評其線條“渾凝拙樸”,不知從哪裡看到的“拙樸”;又言“渾厚、拙重、雄強之氣”,也不清楚這些不同的意蘊自何處感知、又怎樣融於一體的,等等。其實,如果溢美過度,反而會使美感風格變得模糊,以簡馭繁,才是正道。至於察之不精,述之不倫,則徒增分繆,於學者無益。其他若怎樣選擇紙筆、擬定水墨,需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廟堂文字”——毛公鼎上的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