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提起尿酸高,对发作过痛风的而你言,对那疼痛时的“酸爽”肯定是心有余悸;对于没有发作过痛风的你来说,认为尿酸高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该吃吃,该喝喝!对于长期高尿酸的你,已不吃海鲜、忌酒、服药,但尿酸还是反反复复降不下,您是否存在困惑,究竟是什么“鬼”再作祟呢?

那接下来吃瓜群众们,尤其是高尿酸的你必须得get的几个知识:

1、高尿酸的危害

高尿酸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的尿酸升高会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明显增加终末肾病的风险;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疾病发病风险!

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2、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任何原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都会使血尿酸升高,当血尿酸高于>420umol/L(男性)或350umol/L(女性)时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3、尿酸的前世今生

体内的尿酸,20%来源于食物中的核甘酸的分解,80%来源于体内细胞代谢产生的嘌呤经过代谢产生尿酸,尿酸经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中我们经常只看到代谢的终产物--尿酸,确忽视了在体内果糖是直接分解产生尿酸这一主链。果糖在分解过程中直接产生尿酸,这等于增加了内源性尿酸的来源;同时,果糖又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进一步造成体内尿酸升高。

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你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但反复尿酸高,跟摄入大量的果糖息息相关!也许你高尿酸的元凶就是他--果糖!他才是造成我们反复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

4、怎样才能降低尿酸?

由于80%的血尿酸在体内生成,只有20%来自饮食!即使严格控制饮食,减少摄入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过度控制有害健康,有数据表明尿酸过低老年痴呆的风险明显增加。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把降尿酸的重点单纯放在摄入嘌呤上,却忽视了果糖对内源尿酸生成和尿酸排泄的影响,最后就可能导致我们嘌呤减少了,但尿酸还是居高不下,痛风依旧反复发作!因此,我们必须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的同时又减少内源性嘌呤的生成,才能最终达到控制高尿酸的目的。

下图是食物低嘌呤含量表,可供作为减少外源性嘌呤食物摄入的参考:

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果糖普遍存在于水果、蜂蜜中;饮料、糕点中普遍添加人工果糖;蔗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要降低内源性嘌呤生成,就要控制糖(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即淀粉类食物、水果(尤其是鲜榨果汁)、蜂蜜、饮料、糕点等食物的摄入。

5、高尿酸的干预策略: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必不可少!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尿酸血症防治建议中均强调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的核心。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强调积极控制与高尿酸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应作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根据血尿酸和尿酸排泄的3种类型(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生成过多型、混合型)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尿酸的药物。

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当血尿酸高于535μmol/L(9mg/dl)时,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腔内沉淀造成痛风。但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终身不发生痛风,仅有5%-12%的患者可发展为痛风。大量数据表明,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进行降尿酸治疗,有利于改善痛风以外其他并发症的结局。

如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者,应开始治疗;如果不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血尿酸值超过540μmol/L者,也应开始治疗;2014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指南提出痛风首次发作年龄小于40岁、血尿酸水平超过480μmol/L者,应积极干预。

7、痛风患者降尿酸的控制目标

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血尿酸 <360μmol/L ,血尿酸控制<300μmol/L更佳。

反复尿酸高,究竟是什么“鬼”在作祟?

科室简介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2年,是我省成立最早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科;是云南省糖尿病重点专科、消渴痹证中西医结合诊疗科研平台;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在我科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内分泌科同时作为老年病科三病区,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中管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老年病区域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中医系统内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内分泌专科。目前开放床位47张,钱锐教授任科室主任,共有22名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开展了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耳穴、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等多种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药物、饮食、运动、宣教、心理多方位立体施治。专科优势病种主要有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代谢相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妇科内分泌等。科室门诊业务全天覆盖,周末均开设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同质的诊疗服务和慢病管理。

柳尧,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师师带徒赵淳教授学术继承人,曾至广东省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为广东省名中医吕雄教授工作室成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云南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等。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西医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