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祺禎亦寶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整段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乍一看來,這句話讓人很不爽,好在是先賢老子說的,才鎮得住場,要是現在的人這麼說,不被眾人的唾沫淹死才怪,尤其是後接下來一句看上去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無稽之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還了得,完全站在大眾對立面。

不過,還是先稍安勿躁。

老子說這段話的最終目的是論證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大風箱一樣,虛空而不枯竭,一動風就出來了,當風箱動的時候中間的“軸”總是不動的,所以不要被繁多的外界的表現所迷惑,而是要守住根本也就是守住“中”這個軸就可以了。

反推之,老子所說的天地也好聖人也好,所謂的“不仁”就是已經超越了“仁”這樣的一個境界,也就是上升到“道”和“德”的層次。老子的《道德經》的主要闡述的就是以“道”和“德”統領整個認知系統,這才是世界萬物的根本法則,而“仁”不過是等而求其次的層次,所以天地和聖人最關鍵的是“守中”,也就是守住“道”、“德”層面的這個根本。

老子的《道德經》中還有這樣的話:“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大道廢,有仁義”、“絕 仁 棄 義 ,民 復 孝 慈”。兩相比較,就能夠很清楚的明白老子在這裡所說的“不仁”的根本含義是取法乎上的意思,是依然已經超越了仁、義、禮層面上的羈絆而追求終極意義上的“道”、“德”遵循,才是最應該持有的理性態度。

而“芻狗”是指祭祀用的草紮成的狗。

所以這句話的核心要義就是天地是按照最根本的“道”和“德”的至上準則行事,而非遵循“仁”的標準行事,聖人也該這樣,將一切當成“芻狗”一樣。而“不仁”的意思並不是說天地和聖人就應該冷酷無情不講仁義,而是說要超越“仁”這種層面。這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所謂的“仁”往往帶有偏見性的特點,這顯然是與“道”和“德”無法相提並論的。

老子眼中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他的哲學也被認為是愚民政治的始作俑者,但究其根本,老子哲學儘管具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其合理性內核至今都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這點不應否定。


吃素的穿山甲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被長期誤解的一句話。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這句話,被用於證明上層的不仁不義,視百姓和萬物為豬狗。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與之完全相反:天地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萬事萬物,包括人類,在它看來,都和豬狗一般。

乍聽起來很難接受,但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

天地什麼時候特殊對待過人類?

有地質學者曾經說過,人類又何曾拯救過地球?地球還需要你人類拯救?地球存在了幾十億年了,從一無所有荒野岩漿,到後來的恐龍世界,再到後來的荒蠻部落時代,再有人類文明,地球一直存在。你人類說拯救地球,其實是拯救自己的生存環境,環境壞掉了,人類死絕了,地球也不會滅,人類多半也等不到地球滅的那一天。話說回來,天地對人類是沒有感情的,對草木和豬狗,對岩石和河流,都不會特殊對待,所以,“草木、豬狗、人類,在‘我(天地)’看來,都是一樣的。”

天地該暴雨暴雨,該洪流洪流,該地震地震,不會憐憫草木,也不會憐憫人類。天地榮發,撫養萬物,也不是因為愛憐,而是恰好如此而已。所以在人類看來,天地是“不仁”的。在普通人看來,聖人如此看待萬事萬物,也是“不仁”的。你怎麼能沒感情呢?你怎麼能把人和草木、螻蟻、豬狗看作同樣的呢?

老子問,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天地之間,就好比一個大風箱吧?

什麼意思呢?

天地運轉,有它自己的程序,不會因誰而變動。風吹過,草木搖動,衣袂飄飄,對風來說,都是一樣的。


豆子人民藝術家


最大玄機:

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傳世。可是《道德經》雖然篇幅不大,用語簡潔,但是讀起來卻讓人很不理解。比如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一句,表面上的解釋,是說老天不仁義,把萬物當做小草編成的狗一樣。但是它背後的深意是什麼,該如何把這句話應用在具體實踐當中呢?

其實,這句話含義並不複雜。他的意思就是說老天不仁義,對待民眾很不尊重。說白了就是我們人類一直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地球主人,覺著自己高於其餘的物種,但是在老天爺看來,你們人類跟別的物種一樣沒有區別,都是草狗。人類雖然覺得自己很厲害,造飛船,搞科技,創文學,但是這些東西在老天爺看來沒什麼特別,他該欺負你還是欺負你,不會因為你想不被他欺負就不被他欺負。

打個比方,世界上發生地震海嘯,每次都會死很多人。但是老天該發海嘯就發海嘯,該讓你死就讓你死,不會因為你不想死就讓你例外。你身體有疾病不能被凍到,可是老天就要讓冬天到來,不會因為你生病而延誤時辰。你有了困難,哭天搶地沒人理你,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沒人能躲開。

那麼這句話應該怎麼用呢?其實,這句話就是告誡人們期望不要過高。要知道,人類百分之百的煩惱,來源於真實情況與自己理想情況的背離。只要你的期望高於你的實際情況,人的煩惱就會源源不斷到來。天地不仁,你整天罵天地不仁是沒有用的,你要接受這個現實,並且別再把自己當做特殊,而要主動去適應這個環境,這個社會,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這樣才能減少煩惱,才能生活的更加和諧。

因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是把萬物當做狗,也不是把萬物視為平等之物,而是強調在天地面前,萬物就像祭祀品,高貴是萬物自我的增加虛飾,卑賤也是萬物自身的屬性,均不在天地的關注之內,是“與我無關”

仁,就是無所謂好惡的意思。

所以,接下來一句就比較耐人尋味了:聖人與百姓的關係,就像天地與萬物。百姓的尊與卑,譬如孟子要“民為貴”,法家要以民為富國的工具,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義的聖人(不是儒家所說的聖人了)眼裡,都是無所謂尊無所謂卑的,是“與我無關”。

這兩句話雖然有名,但其實只是為了說明後面的話:天地就像風箱,空虛無礙,越折騰事兒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麼意思呢?就是真正的聖人,真正的統治者,應該把握無為而治這個“中”,不折騰,隨著百姓自己尊卑變化,而不是去用仁義道德干預百姓的生活。

概括之:在春秋末的戰亂中,老子看到戰亂頻發,田野荒蕪,民不聊生,他在思考,這個社會怎麼了?這個社會如何才能做到沒有戰亂。人們安居樂業?老子通過觀察萬物草木,發現,沒有誰去安排,去管理,萬物草木自己就可以生長,開花,繁殖,結果,歸其根,反覆如此,唯一能影響他們這一循環的,就是人為的干預 !這不正像人類社會嗎?統治階級不斷干預人民生活,索求無度,不僅對本國人民,為了滿足更大欲望,不斷進行兼併戰爭。

由此,老子提出兩個概念:一道,自然本來規律;二德,統治者節制自己的慾望。合起來形成一個政治主張:無為而治。無為不是不為 ,而是尊重自然規律,就是使人民能正常休養生息,不要因為統治者的過多欲望、過多的稅、過多勞役,和戰爭等,破壞他們的生產生活!如果能做到“上善若水”那樣,就是完美的聖人了。

理解了道德經講什麼,我再來理解這段話,八九不離十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第五章,主要還是在解釋道:萬物循自己規律演變,天地視之如芻狗,一視同仁,不干預也不偏向誰,任其自然(言下之意,萬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蓬勃發展);以致之,聖人應該像天地一樣,不偏誰 不親誰,一視同仁,任其按自身能力發展,不“食稅之多”,不“求生之厚”,不“有為”,何愁人民不安居樂業!

不過老子並不是沉浸在自己理想化的理論中,它知道要統治者完全無慾,不與民爭利,這幾乎在那個時代是做不到的。因此,在長篇大論解釋自己主張之後,在倒數第三篇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也進一步印證那句話,天道、天地的規律並沒有偏向誰,只是有“德”之人、善於節制自身慾望的人、給民生路的善人,天道還是偏向他的(其實是因為自己符合天道規律,人民生活下去,國家強盛,自己不也得到更多嗎?)。

簡單一點就是:天與地換個通俗的概念就是天道吧,在天道眼裡,無論草木鐵石,山川河嶽,爬蟲飛鳥,鱗甲靈長還是人類裡面的富貴貧賤,善惡美醜都是一樣的。天道並不會因為什麼就去產生仁慈與偏見。大家都只是地球上的一份子!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裡說的聖人不單指孔子之類的,而是指那種站在族群種族的高度去看人類發展的那種人,在他們眼裡,普通的民眾無論富貴美醜善惡也都是一樣的,只是族群裡面的一份子,死活一個都沒什麼影響!就好比你看動物世界的螞蟻族群,可以把蟻后看成螞蟻族群的聖人。蟻后以下,所有的螞蟻身份都一樣,螞蟻誰會特別。

其實這都很好理解:就好比恐龍縱橫地球數億年,該滅也就滅了。其實現在人類宣傳的什麼地球脆弱,保護地球保護水源,杜絕汙染啊亂七八糟的。我看著其實是有點臉紅的。地球生態脆弱嗎?脆弱的!但地球不脆弱!要保護的只是人類自己,生態崩潰了,滅絕的也只會是人類本身,關地球卵事?

地球什麼事沒有經歷過?從最初的什麼生命都沒有,到原始細胞萌芽,生物發展到最巔峰的恐龍時代,到生物大滅絕的黑暗時代。歷經數次冰河時期,史前大洪水這種對於地球來說可以算毛毛雨了。但地球依然還是那麼美麗!或許你會說現在人類各種汙染,土地荒漠化,河流斷絕,湖泊乾枯,熱核戰爭,地球要完蛋了。呸!這些在人類看來是災難,但是就地球而言,地球都不屑去看一眼,作死的只是人類。別忘記了珠穆朗瑪峰曾經也是在海底的!時間能夠抹去一切,千年?萬年?百萬年?千萬年?一億年?十億年?告訴我?有什麼是時間抹不去的?



最大玄機


最近在讀《道德經》,剛好能回答您的問題。

這句話就是在講大數據時代的人類呀。當時我第一感覺。


《道德經》裡,包含了《道經》和《德經》,前37章主要是《道經》,主要講述了君主該如何修身、治國、養生之道,主張“內賢外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出自《道德經》裡第五章,讓我們來先讀一下全章,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一句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在《道經》裡,老子覺得人應該向宇宙和自然學習,每一章都先用自然或者宇宙的道理作為開頭,再進一步引申到君王改如何做事、如何修身。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指:天地是客觀物理存在的、自然存在,並不具備有人類的理性和感性,天地之間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律,它對萬物都是平等的,對人和對芻狗都一樣,並沒有對人類有過多的偏愛。

這是老子提倡的,他覺得聖人應該效法於天地之純自然法則,需要平等對待他人,即使是賢明的執政者,對待百姓也是要平等,不能有厚有薄,讓百姓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安排作息。

通過自然的例子,老子推導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結論,就是說得太多,往往是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虛靜不言的狀態。


為什麼說,我看到這句話,讓我想到大數據時代的人類呢。

因為在大數據的世界裡,人們就是一個節點,無論你是高管還是普通員工,在數據的世界裡,都一樣,都是平等對待的。


即刻讀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話,很有道家“大道無為、道法自然”思想的範兒。芻狗,就是用草編制而成的狗,取代了活生生的狗,用於古代祭祀。這是祭拜用的東西,大家會很小心,祭祀完成後,就對它不屑一顧,因為沒用了,無需再顧及。



小一覺得這句話可以有兩種情緒:

一、天地可真不地道,將萬物都看成是可以丟掉的草狗,高高在上,俯視萬物,對他們一點兒也不關心。

這個天地是高冷的、傲嬌的,他們不理會世間變化,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世界風雨變幻,滄海桑田,都與他何干?

二、天地不講究仁不仁的,對萬物一視同仁,統統將他們看作草狗,對萬物沒有親疏喜惡之感,眾生平等,一切順其自然。

這個天地是超然物外的,性情平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物都有自己的命數,究竟混成什麼樣,看自己的造化了,天地也是無能為力的。



無論是哪種情緒,天地都是置身度外、不管不顧的。總之,生下來靠父母,活下去靠自己。天地孕育出萬物已是造物大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天地管不了那麼多,剩下的路要自己走。想要變美,你就減肥;想要成功,你就努力;想要放棄,天地、身邊的人都阻止不了你。一切,皆由你定!

PS:圖片源於網絡


一抒己見


這是中國最早的樸素唯物主義世界觀。

1 出處: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

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芻狗(chú),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古代祭祀天地神靈,要獻肉食動物,隨著社會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牲畜。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便是芻狗。

橐(tuó)籥(yuè),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器具,風箱的前身。橐,牛皮製成的風袋。

簡單解釋,

天地不仁,視萬物為紙紮的狗,聖人不仁,視百姓為紙紮的狗。

天地,不就是個風箱嗎?它虛空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做多反而困窘,不如保持虛靜。2 為什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後兩句做了解釋。

天地猶如風箱,自有運行之道。

風箱不空,動力越足,風勁越大,全靠一根中軸的操控,只要控制好中軸,遵循風箱的工作原理,就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然而風勁再大,也不過是風箱飽和的狀態,虛空的狀態。

於風箱而言,做得再多,都不如把握好一根中軸。

於天地而言,靠的是其內在規律,日月星辰,春夏秋冬,最好的狀態便是它自然的狀態。

天與地,客觀存在,無所謂仁,萬事萬物也都是遵循生命運行之規律,運行流轉,自生自滅。

這才是天地的和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繁衍。

恰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最文雅的說法。

所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無情才是王道。

3 為什麼“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孔子的《論語》,以“君子”為主,人能成為更好的人,“為”很重要。

老子的《道德經》,是“聖人”,“不為”才是根本。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沒有私心,百姓為本。)

“聖人在天下,翕翕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很收斂,讓百姓發揮,聖人猶如孩童。)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以無為而治,以不言為教。)

老子認為聖人是領導者,充分發揮百姓主觀能動性,自主勞動生產,繁衍生息。

聖人,大的掌控者,無所謂仁。

百姓,小的執行者,一律平等,完成自我的使命與社會的序進,與芻狗無異。


天地運行自有其道,社會運轉自有機制,每個角色發揮自身作用,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

相較而言,老子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孔子強調個人的修為。

老子境界高於孔子。


一綠浮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很簡單,大家都能懂,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都很俗,所以哥為了表示一下哥的深度,給你一個更深層次的回答。

意思大家都懂,大概意思是天地不會按照你我所認同的“仁”運轉的。或者說大道面前人人平等,或者說天地有道的規律運轉,不跟你我論感情的。

你如果熟讀道德經,你會發現,老子的思想就是要“無為”、“不有”、“不居”、“不尚賢”,尚無!清靜!很多人以我們的意識思維去理解,都是以色見色的。人們往往以為老子就是為了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什麼管理企業,什麼治理國家,其實老子沒那閒心情跟你們論這些無聊的話題。

《道德經》有一章說的很清楚,小國寡民!老子是反對“有”的,反對“尚賢”的,所以崇尚自然而治。

所以,老子是以一顆大道心來寫道德經的。天地不仁就對了,這才是大道!大道荒兮,大道恍惚,大道不有,大道不尚賢,大道沒有具體的事物,天地不仁就是大道的表現形式,所以天長地久,因為符合大道!所以老子也崇尚人類也要向大道靠攏,儘量合道,所以提出“無為”、“不有”、“不居”、“不尚賢”!這樣整本道德經才不矛盾!

你們解來解去,要去探究實質,要貫通始終,道德經很簡單,說了5000言都是一個意思的很多種表達方式。你們這些俗人,俗不可耐!我看你們這些垃圾天天擾亂視聽!我未碰到一位真正的大師!也碰到過,寫《道德經》的老君,是神!不可逾越。寫《大道論》的張三丰,文采好,簡潔而理順!這才是高手!《文子》《關尹子》都是神仙之作品!再次之白玉蟾《紫清什麼集》,這些人才是大師!你們去解道德經,文字的意思你們懂了,文字外的意思你們懂了嗎?!

添加一下:

當然也可以這樣解:

《道德經》有一章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天地不仁,仁在道德經中並不是高級的,最高級的是道,其次是德,再次是仁。

天地不仁,天地高於仁好幾個等級。

再添加一下: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仁義是人類定義的,是不完全符合道的,所以道德經教導我們人要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天地什麼樣子?天地不仁!所以人要往更高的層次去追求和效仿,《道德經》有一章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人要效法道,次之效法德,次之仁,次之義,次之禮。


遲程陽


我們要理解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首先要真正明白首句的涵(含)義,解讀全章就會事半功倍。

一、天地

大家都認為天地即通俗的天和地,我根據《道德經》的本意衍生擴展,內涵更加完美整齊,一言中的:

1、天地即宇宙時空;

2、道:事物變化運動的軌道、規則,規律;

3、天地之道:宇宙運行的軌道、規則,規律。

綜合解釋:天地:宇宙運行的規律。

二、仁

一般解釋:

1、一種道德範疇,相互友愛、互助、同情;

2、仁慈、仁愛、一視同仁;3、通情達理,性格溫順,顧全大局。

綜合解釋:不仁:不顧全大局;獨斷專行,目空一切。

三、萬物

宇宙時空中存在的萬事萬物

四、芻狗

芻狗:

1、一般解釋:用毛、草紮成的玩具狗,代表沒有生命、弱小的事物。

2、傳統的定形、定性的解釋是:祀奉、祀祠用草紮成的禮儀狗,代表可以任意宰割、隨心處置的事物。

綜合解釋:芻狗:沒有生命的物體。可以熟視無睹、置若罔聞、任意宰割、隨心處置的事物。

五、聖人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我們從篆體、繁體聖字的大象中可以得出聖人的含義。

1、《說文解字》曰:"聖者,通也。

2、篆體“又”是一個象形字,像人之手。下面的''土''表示土地、範圍等。土地上面有“天”,不風“天”而見“手”,聖:在某個地域、行業一手遮天。

3、"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之王。

4、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綜合解釋:根據上下文的含意、下文中有百姓關聯,此處聖人專指皇帝老兒。

問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答案:1、宇宙運行的規律目空一切、獨斷專行,對待宇宙時空中萬事萬物的態度就象對待用毛草紮成、毫無生命的狗一樣,熟視無睹、置若罔聞;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全解:

2、通曉天理、聰明絕頂的皇帝老兒,也應該按照宇宙運行的規律來管理百姓,自然而然,有序可依;

3、宇宙運行的規律就象風箱的工作原理,表面上空虛、靜止,實際上不屈不撓、生生不息,運動起來循環往復、勢不可擋;

4、說的再多、政策再細(言多),這些方法(招數)起到的效果微不足道(窮),不如獨自堅守在其中(宇宙運行的規律之中)。


貴龍時空學


我是大魚,道家文化愛好者,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了,也都各有見解,至於說這句話的深意是自然平等,我也是非常贊同的。《道德經》被解讀的太多了,無論是過度解讀還是淺嘗輒止,也大都圍繞著道家的幾個主題思想。甚至許多人,講“道”歸屬於道教的範疇,這極大的限制了“道”德思想和意義,由此在理解一些事情上很難放開視野。


《道德經》本非是一家之言,也就是說,《道德經》不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經書本身的很多觀念思想前後並不一致,甚至可以說是矛盾的。其實稍加仔細研讀就能發現這其中的不同,只是很少有人耐心如此,普遍來講,不是潛心修學的人真的不太知道這一點。

現在的《道德經》假託於老子,而經書本身卻是容納百家的。我們都知道從春秋戰國到漢朝,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這期間有過百家爭鳴,也有過焚書坑儒,有過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有過休養生息黃老之術……諸多學說流派起起伏伏,有輝煌也有低谷,有的甚至被歷史潮流掩歿從而銷聲匿跡。為了躲避中傷,學說流派與人相同,有趨利避害,隱匿偽裝的本能,比如漢朝時期,就有法家思想隱匿於道家學說之下,借道家之言,傳法家之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道德經》版本,應該是融匯了法家,墨家,陰陽家,儒家諸多學派思想的“精華版本”,至於經書的成書,大概也是經歷了幾代人,甚至幾個朝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就可以明顯的看出道家思想之下,法家的淵源和歷史庇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是世間萬物,自然平等,天地自有其道,無悲喜,不偏移。天地之道,順則興,逆則亡,沒有談判空間和交換條件,有道,則有其道;法家在思想上是與此如出一轍的,“法”就如道家所說的“道”,區別就是一個是天地自持,一個是人為,這本來就是法家對於“天地之道”的模仿。法無親疏遠近,法內法外皆無情,守法者就是得道者,違法者失道……所以說,在根本上,“天地不仁”這句話就是法家思想的本源之出,又或者是法家匿藏於《道德經》中的偽裝。

在《道德經》這本書中,法家思想的痕跡太清晰明顯了,當然也會有別的學派痕跡,經書本來面目已經不可追溯,遺留下來的也大都是各家經典之言,又或者是當世的經典著論,這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智慧和古人哲學。

不僅僅是“天地不仁”這句話,經書其他所有句子,我們都會領悟不同哲學智慧。一直以來,包括現在,我都覺得《道德經》的每一章,甚至是每一句話都是可以獨立成文,若是將每一章整合起來看,對我而言真的是知識量太大,個人內存不夠。相信每個人的《道德經》又有各不相同,但是每個人一定都會從中有所得,有所領悟。

最後,還是說一句,多讀書。


魚者佩之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10年前的事情。

我最開始讀這句話是從一本小說上,而那本小書徹底地改變了我的人生,小說名字叫《誅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誅仙裡面的主題句。

什麼是天敵不仁,為什麼萬物為芻狗。當時我都不知道,但只感覺這句話很酷、很炫。極大地吸引了我去讀這本小說,但也因此,將我帶入了人生的另一個方向。

1、先說這句話是什麼

這話原本出自《老子》,原話的意思大體是天地看誰都一樣,都跟狗啊、貓啊差不多,他並沒有對誰特別的好,也沒有對誰特別的差。

所以,當你覺得老天對你不公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人都會認為老天對他不公。當你覺得自己一生坎坷,非常苦逼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一生坎坷,生活艱難困難。

所以,這句話也符合老子的價值主張,人生來平等,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什麼特殊不特殊的事情。自己的行為和結果都是自己的決定,與天地無關,但即使你有了很好的成就,也和世人無異。同樣,即使你一生窮困潦倒,也不要氣餒,這世上窮困潦倒的人多了去了。

2.為什麼說這句話改變了我

10年前我瘋狂的迷戀上了《誅仙》這本小說,和其他愛讀小說的人一樣,當時正巧盛大推出了《誅仙》的同名遊戲,我從此就跌入了網遊的泥潭,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再無其他,當時還在上大學,各種翹課、掛科、通宵,沒白沒黑的在網吧裡玩遊戲,還學會了抽菸、喝酒,把身體也熬壞了。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玩了一年多,整整耽誤了人生一年的時間,一年全部被浪費掉了。在大好的年華,我沒有拼命的讀書、學習,反倒把時間都浪費在了這些無用的事情上,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非常後悔。

但用這句話來想,這就是我的人生啊,誰的人生沒有後悔的事情呢?更何況我現在還有機會來挽回這段時。,所以,最重要的是珍重當下的時間,努力做好手頭的事情,一步步變成更好的自己。

要相信,越積極、越主動、越幸運。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