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1

前几天我分享了一篇旧文,在评论区看到了有人这么说: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我这篇文章讲的大概是,我交往过一个很单纯的女孩子,我曾经很喜欢她,但后来,因为步调不太一致,精神层面也不够合拍,我们没有走到最后。

我猜测,这位读者可能是觉得,我仅仅由于和女朋友步调不同,“不合适”,就提出分手,我不够爱女朋友,也辜负了女朋友对我的爱。

其实这件事本身,我并不认为自己做得一定是对的,那段感情结束之后,我也愧疚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这位读者的留言,引起了我的一个思索: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合适”和“爱”对立起来?

就像是我经常收到女生问这样一个问题:源姨,我应该选择喜欢的人,还是合适的人呢?

就好像“合适”跟“喜欢”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有一个,就必须得没有另一个。

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喜欢”和“合适”,可能很多女生都听过一个很准确的比喻,就是“穿鞋”。

绝大部分女生至少都有那么几双高跟鞋,能把腿型修饰得更细长,也能让整个人的仪态变得更性感,更妩媚。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但是,踩着十几厘米的细高跟鞋走一天,脚会有多疼,多容易一不小心就扭伤,每个女生都心知肚明。

更不要说如果鞋不够合脚,或者皮质不够柔软,脚后跟还会磨出血泡来。

时尚杂志总是把高跟鞋称为女人“最美丽的刑具”,这意味着连时尚圈都承认,高跟鞋虽然好看,但是真的不适合长时间穿在脚上。


2

我刚做培训那会认识一个女生,就很喜欢穿高跟鞋,脚上常年都是大大小小的血泡和伤疤。

我问她明明这么疼,为什么还要每天穿。

她说,因为好看啊,喜欢啊。

一边说,一边还小心翼翼地用棉签给脚上的血泡上药,疼得整张脸皱成一团。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后来,她交了个男朋友。

这个女生是个文静温柔的淑女,爱好也就是看书看电影,或者去咖啡馆喝杯下午茶,吃吃吃。

而她的男朋友,喜欢社交,喜欢聚会,最常去的娱乐场所也是酒吧夜店这样喧闹的地方。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但女生告诉我,自从过了热恋期,两个人连约会都约不到一块去。

两个人喜欢的事情不一样,生活圈也不一样,想聊聊天,都发现自己说的话题,对方都不怎么感兴趣。

我又问这个女生,这样相处真的不累吗?

她说,特别累,也经常觉得不开心。

我问她那为什么不考虑分手?

她还是说,因为喜欢啊。

但后来,他们还是分手了。

那天是一个他们之间的小纪念日,她提出,希望男生能陪自己在家安安静静地吃顿饭,躺在沙发上看场电影。

男生答应了,但是那天,她等到九点多,男生也没有回来。

最终,男生还是回来了,不过是带着微醺回来的。

女生看着一桌子冷掉的菜,说,你还不明白吗,我就想和你一起度过一个晚上,就我们两个——你这么不愿意,就算了。

挂掉电话,她连夜走了。

最终,她还是放弃了这份“不合适的喜欢”——看上去光鲜漂亮,但是往前走一步,就疼一步。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分手之后,她也很少再穿高跟鞋了,更多的时候,她会穿更舒服的帆布鞋,即使是有些场合要穿高跟鞋,她也不再选择十几厘米的细跟款式。

她说,她更喜欢自己现在的着装风格,舒服,不累,可以毫无压力地逛一整天街。

而不是走几步就要坐下来揉揉酸痛的脚踝,或者给沾满血的脚后跟贴创可贴。


3

相当一部分人对“合适”是有误解的。

在她们的观念里,“合适”是一个特别世俗,特别功利的词,就是要门当户对,要价值匹配,两个人的硬件条件差不多。

所以她们才会觉得,选择“合适的人”特别不浪漫。

她们眼中的真爱,就是应该哪怕两个人天差地别,中间隔着千沟万壑,也要不顾一切地在一起才对。

但其实,她们都选择性忽视了一个事实: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给了你一种“你很喜欢他,但你们不合适”的感觉,往往意味着,他并没有试图走近你,拉近你和他之间的距离。

就像我那位大学女同学的男朋友一样,从来都只有女生去迁就他,他压根就没有试着去了解女生的世界。

十有八九,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和你“变得合适”——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喜欢你,喜欢到改变自己哪怕一点点的程度。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另一个事实是,硬件条件上的匹配,只是“合适”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很小的方面。

真正的“合适”,是你们在日常生活的很多个方面,都能感觉到高度的契合与自在。

就像穿上一双合脚的鞋一样,舒服,不累,长久地相处下去也甘之如饴。

其实,我们的父母辈有很多的夫妻都是这样的,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戏剧化的恋爱,就是认识了一年半载,觉得彼此不讨厌,也能处得来,就结婚了。

我小时候也不能理解,觉得他们并不相爱,这样的婚姻也肯定不幸福。

但我后来意识到,他们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已经成为了最了解彼此,也最契合彼此的人。

像是我过年在家的时候,我妈妈一边洗菜一边头也不抬地跟我说,你去那个哪儿,把那什么给我拿来。

我满脸黑线,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但我爸爸立刻站起来,去橱柜里找到了调料,递了过去。

他说,和妈妈一起吃了这么多年饭,他早就很熟悉,妈妈做菜到哪个步骤,需要用到什么东西。

所以,别说是这种暗语,哪怕是我妈抬起头环顾一下四周,他都知道她在找什么。

这种充满着“默契”的合适,不好吗?不浪漫吗?

你会排斥和一个这样的伴侣恋爱吗?

我真的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感觉,和“喜欢”割裂开看待呢?

至少在我眼里,如果我和一个女生的相处能这么舒服,这么“合适”,我很难不发自内心地爱上她。


4

当然,也许你看到这里依然会说,但我就是对身边那个“合适”的人不来电,就是对他没有“心动的感觉”,怎么办?

好吧,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那个跟你哪里都合适的人,就是少了点火花,而你目前喜欢的人,又真的不合适。

就像是你面前摆着两双鞋,一双是漂亮但磨脚的高跟鞋,另一双是虽然舒服,但实在没法穿出门的拖鞋。

怎么办?

你完全有足够的可能性,去遇到那个让你心动,也让你心安的选择,找到“喜欢”与“合适”之间的交叉点。

世界上又不是只有这两双鞋。

为了喜欢的人,放弃合适的人,值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