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危急,东汉太后开会,却成了多对一辩论现场

东汉元初六年(公元119年),实际掌权的邓太后在西域情势危急的情况下,召集众臣议事,探听大家对西域方面的看法和对策。

很多大臣都认为应该放弃西域,只有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的小儿子班勇主张介入西域事务。


西域危急,东汉太后开会,却成了多对一辩论现场


大臣们一听,敢情班勇这厮是来砸场子的,于是纷纷向他发难。

尚书第一个站出来,甩给班勇两个手雷:”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

尚书够狠的,这话里的问题很是直接:你班勇倒是先给我们说说,现在设立西域副校尉,让哪个不要命的去当?西域长史驻守在楼兰,对我大汉又有什么好处?”真的是刀刀见血了!

班勇不急不缓,从容答道:”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郭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此等虽同鸟兽,亦知避害。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班勇没有正面接雷,而是拿事实说话,毕竟他也是当事人:当年我们大汉刚刚开通西域时,由于在郭煌、车师设置了官署,西域各国都心甘情愿地归附,北匈奴也害怕我们的威势。现在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首当其冲,非死不可。如果我们出兵驻守在楼兰,他们应该会来归附。


西域危急,东汉太后开会,却成了多对一辩论现场


长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母参、司隶校尉崔据接着向班勇发难:"朝廷前所以弃西域者,以其无益于中国而费难供也。今车师已属匈奴,鄯善不可保信,一旦反复,班将能保北虏不为边害乎?"

这三位的战斗力也不是盖的,他们也摆了事实:之前朝廷抛弃西域,是因为西域对我们既没有好处而经费也难以供给。现在车师已经归了匈奴,鄯善也不可靠,一旦出现反覆,你能担保北匈奴不成为边疆的后患吗?

好可怕,毕竟谁就敢说个保证啊!

班勇也没在怕的,只见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今中国置州牧者,以禁郡县奸猾盗贼也。若州牧能保盗贼不起者,臣亦愿以要斩保匈奴之不为边害也。今通西域则虏势必弱,虏势弱则为患微矣。孰与归其府藏,续其断臂哉!今置校尉以扞抚西域,设长史以招怀诸国,若弃而不立,则西域望绝。望绝之后,屈就北虏,缘边之郡将受困害,恐河西城门必复有昼闭之儆矣。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

班勇豁出去了,他先打了个比方,说东汉设州牧,为的是防止郡县出现盗贼捣乱,如果州牧能保证盗贼不起事,他也愿意用腰斩的惨烈下场,来保证匈奴不会成为边疆的祸害。


西域危急,东汉太后开会,却成了多对一辩论现场


如果开通西域,北匈奴的势力必然减弱,为害的可能性就缩小了,如果官兵都躲在关内,匈奴的势力只会一天天壮大。现在设校尉来保卫西域,设长史来招降诸国,如果放弃不管,西域各国必然失望,只能屈辱地向北匈奴投降,靠近西域的各郡也将会受到侵扰,恐怕河西城门白天又要关上了。现在不广泛宣传朝廷的大德,而只看到驻扎军队要多花几个钱,如果北匈奴更加强大,边塞的问题就更难收拾了。

虽然班勇已经把利害关系说得很明白了,但争论还在继续,这也是没有硝烟的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