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收復故土,為重回中國,這人自建軍隊一年攻克十一州,終於圓夢

淪陷百年的土地,遠離祖國的臣民,哀嚎悲苦,一年又一年向東憑欄眺望王師到來的他們,究竟在這一年又一年的隱忍裡演繹了怎樣的歷史故事?在年復一年的希望與失望相繼,等待和痛苦共生的歲月裡,他們又要走出什麼樣的道路來解決這一切的衝突?當一切等待都已經落空,掙扎在異族統治下的他們再也沒無法忍受,他們的努力能否得到一個值得的結果?他們的生命會換回一條回家的道路嗎?

“安史之亂”中斷了唐王朝的盛世,這讓這段歷史成為了無比讓人哀輓,嘆息的記憶。同時,強大的帝國經歷了百年的興起,全盛,終於迎來了衰落。

為收復故土,為重回中國,這人自建軍隊一年攻克十一州,終於圓夢

“安史之亂”引起的一系列後果不僅僅讓大批人口至此消失,同時也讓相當一部分地區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掌控,這不單是所謂軍閥割據下的府州。同時也包括所謂被吐蕃,回紇等國家侵佔的土地。由於國力上的削弱,唐王朝由此也不得不放棄了一些非核心的地區,進行戰略收縮。

這就包括了與關中近在咫尺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險要之處,不僅僅在於地形上是進可經營西域,退可保守關中。也因為河西走廊也是重要的產馬,農耕之地。唐王朝對其也曾苦心經營,最後不得不讓其沉淪腥羶也實在是無奈之舉。如果對手是其他人,尚可一戰,但是攻佔河西的對手,是正值全盛之時的吐蕃王國。公元781年,吐蕃佔領了河西全境和西域。唐王朝西北部疆界一度退回黃河邊。可是正當羸弱中的唐王朝又能對全盛的吐蕃做些什麼呢?

為收復故土,為重回中國,這人自建軍隊一年攻克十一州,終於圓夢

決心吞下這口氣的唐朝直接簽訂《唐蕃清水盟約》,聲明:“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承認河西走廊盡數歸屬吐蕃。

但是沉淪吐蕃敵手的河西民眾並沒有就此臣服,即使數十年的統治之後,河西地區的漢人依然沒有忘記了自己漢人的身份。豪強張議潮在有小太宗之稱的宣宗即位之後,敏銳的覺察出吐蕃實力的衰落,和唐朝收復河西的決心。於是他開始暗中聯絡河西各地的漢族豪強,準備來一場名揚天下的抗爭。

為收復故土,為重回中國,這人自建軍隊一年攻克十一州,終於圓夢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二月,張議潮帶著憤怒的漢人,穿上盔甲,攻陷了沙州。張議潮在眾人的推舉下成為了沙州以及義軍的代理首領。並派出十路使者沿著不同的道路朝長安進發,向唐朝廷求援。最終只有沙州僧人悟真活著到達長安城,聞訊的唐宣宗為之感動非常,旋即任命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讓他全權主持恢復河西的重任。

儘管說此時的唐朝並不能對河西義軍提供更多的幫助,但是大唐皇帝的詔書頒佈,讓河西漢人的血液瞬間沸騰起來。這種紙面上的支持就足夠點燃近百年之久的怒火。於是,河西各州的漢人紛紛投奔在張議潮的旗幟下,以反抗吐蕃人的統治。在大中五年這一年之內就將河西除了重鎮涼州之外的11個州攻打下來。

為收復故土,為重回中國,這人自建軍隊一年攻克十一州,終於圓夢

該年10月份張議潮就派人就將河西版籍獻給唐朝,淪陷長達70年之久的河西正式迴歸唐王朝的擁抱。宣宗也激動不已,將河西之地設為歸義軍,張議潮為節度使。在隨後,張議潮打退了吐蕃和回紇人的反擊。並收復涼州,完成了河西迴歸的歷史壯舉。而終有唐一代,河西再也沒有脫離唐王朝的版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