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岡面鄉衛生院鄧文:平凡工作崗位,彰顯黨員風采

平凡工作崗位,彰顯黨員風采

---記岡面鄉衛生院鄧文同志先進事蹟

鄧文,男,中共黨員,1987年1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於九江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0年10月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分配到上饒市鄱陽縣遊城衛生工作, 2013年8月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分配到我院從事臨床工作,同時還一直擔任救護車司機,自2016年2月起擔任副院長至今。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以共產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恪守醫德,廉潔奉公,真誠對待和服務好每位患者,視病人如親人,始終關心患者的疾苦;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先後獲得了不少榮譽, 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個人”。

危急關頭,彰顯黨員風采。

記得那是在2015年的一天上午,一位躺在病床上的高血壓患者因喝水時不慎摔倒在地,護士急促的呼救聲使醫生鄧文立馬感到有緊急情況,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病房,迅速檢查患者病情,患者已昏迷不醒,並不斷地噴射性嘔吐,情況緊急,他就連手套、口罩都沒來得及帶,直接把患者的嘔吐物清理乾淨,立即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搶救,嫻熟的搶救過程下來,最終,患者轉危為安,病人的家屬連忙道謝,患者的親生女兒對他說:“鄧醫生,你連手套都沒帶,就幫我父親清理嘔吐物,進行搶救,我自己看到了都反胃,你就不怕髒嗎”?他的回答是:“患者是我的病人,他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患者的女兒感動的潸然淚下。同事也問過他類似的問題,他倒反問同事,假如這名患者是你的親人,難道你會不這樣做嗎?

即使是工作之餘,也不忘黨員一心為民情懷。

岡面鄉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平時,因為當地居住在家的都是空巢老人,有些百姓的居住地離圩鎮都還有40多公里的路程,他們大多都行動不便,所以,別說到市區辦事不方便,就連趕個圩都是奢望。他經常會幫助這些熟悉的患者從市區帶些生活用品,或者是免費辦理醫保卡,亦或者是免費送路途遙遠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回家等等,跟患者的關係處理的十分融洽。

大災面前,他是勇往直前。

暴雨,持續的暴雨,肆虐在瑞金大地,2015年5月18日晚,一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驟然降臨。岡面鄉衛生院因地勢低窪,頓時被洪水吞沒,處於一片汪洋之中,全院停水停電,通訊中斷,整個醫院成為一座孤島,他立即組織職工冒著大雨在沒過腰部的水流中轉移病人和搶救辦公設施,在醫院輸液治療的患者有些還來不及轉移,患者及家屬情緒異常激動,且要強行撤離,尤其是一些老人認為見到發水的時候多了,沒有考慮問題的嚴重性,給轉移工作帶來了困難。為避免不測事件發生,他逐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開展耐心細緻的勸說工作,並免費安排午飯和飲用水,患者及家屬情緒才算慢慢平靜下來。同時投身到搶救醫院藥品及其它醫療設施中,把醫院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點。以“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以對人民生命和財產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忠實地履行了一名中共黨員在抗洪救災過程中神聖的使命,贏得了百姓的讚譽和尊敬,身為白衣天使和共產黨員,絲毫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健康扶貧路上,他一直在忙碌著。

他常說:“作為一名醫生,健康扶貧工作也是自己的分內之事”。他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健康扶貧戰略部署,帶領同事做好健康扶貧有關工作。利用休息時間親自帶領醫院醫生、護士和公共衛生科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免費送醫藥、免費體檢、發放健康保健箱等工作。

作為一名醫生,診室就是他一天的生活圈。談到鄧醫生的為人,和他在一間診室的醫生說:“鄧醫生平易近人,平時沒有什麼架子,他對病人都跟朋友一樣,看病時和病人拉拉家常,贏得病人的信賴,從不接受任何情況的吃請和紅包。”

據統計,僅2018年,他就退還患者或者患者家屬所送“紅包”10餘次,金額數千元。有時候遇到實在退還不了紅包,就和院長溝通之後把錢交到收費處,當做患者的住院押金,結賬之後於報賬員退還患者。為退還“紅包”的事情,還跟一位老奶奶搞得“不開心”。

作為一名醫生,他深深知道,一個醫生取得患者的信任從來不是靠廣告、包裝,而是靠過硬的診療技術,高質量的服務和高尚的醫德,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可。

他還經常對同事說:“既然從事了這醫師份職業,我們就要把工作做好,就要時時刻刻視病人如親人,急病人之所急,解病人之所需,不僅要對的起這份工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對的起白衣天使和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

瑞金市岡面鄉衛生院鄧文:平凡工作崗位,彰顯黨員風采

瑞金市岡面鄉衛生院鄧文:平凡工作崗位,彰顯黨員風采

瑞金市岡面鄉衛生院鄧文:平凡工作崗位,彰顯黨員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