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儿子母亲是慧妃还是惠妃?

两个黄狸呜翠柳


康熙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生母为惠妃纳喇氏。康熙朝仅有惠妃,并无慧妃,惠妃是康熙最早册立的四妃之首。但是清朝有一位慧妃,她是同治帝的四妃之一,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宜荣庆皇贵妃。

惠妃纳喇氏出身于高贵的满洲正黄旗官宦人家,她是康熙帝早期的嫔妃,初入宫禁时,纳喇氏并无封号,也无位分,只是康熙一名普通的庶妃。康熙九年时,纳喇氏为康熙生下了他的第三个皇子,康熙帝亲自为其取名承庆,但是承庆由于早产胎里不足等原因,仅仅两岁就夭折了。两年后的康熙十一年,纳喇氏再次为康熙生下了一个儿子,由于康熙前三个皇子全部早夭,纳喇氏这个儿子成为了康熙事实上的庶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参与"九子夺嫡"的皇长子胤褆。康熙十六年,纳喇氏被晋为惠嫔,从此有了名分,成为了一宫主位。


康熙二十年,二十八岁的的康熙皇帝举行了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大封六宫典礼,纳喇氏与郭络罗氏、乌雅氏、马佳氏三人一起被封为四妃,这就是康熙帝的惠、宜、德、荣四妃,纳喇氏凭借诞育皇长子以及最高资历,位列四妃之首。但自古色衰而爱弛,纳喇氏也没有逃脱这个千古规律,自康熙二十年封妃之后,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去世,在此期间的长达四十一年的时间里,惠妃再没有受到晋封,位分止步于妃位。不仅没有被晋封,康熙晚年,惠妃之子胤禔因积极参与"九子夺嫡",并且对太子胤礽行巫蛊之事而被康熙帝圈进,惠妃因此也遭到康熙帝的多次申饬。


康熙驾崩后,继位伊始的雍正帝就下旨,允许康熙帝年老有子的嫔妃出宫随儿子居住,惠妃此时已经年近七十,但是由于胤禔仍被圈进,惠太妃被迎于皇八子胤祀的廉亲王府奉养,据说胤祀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非常孝顺,这也让被冷落许久的惠太妃享受了一段短暂而温暖的时光。但是这段美好的时光随着廉亲王胤祀的获罪而结束,胤祀获罪被褫夺封号,并且圈进在宗人府,惠太妃不得已再次搬回紫禁城的寿康宫居住,雍正帝对康熙的遗妃们尊封位分时,惠太妃和宜太妃都没有得到任何封号,她和宜太妃一样,都因为儿子获罪而被雍正帝忌讳。孤苦无依的惠太妃于雍正十年去世,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惠太妃的卒年,但是按照推算,惠太妃应该年近八十。



历史课课代表


康熙帝玄烨没有序齿的大儿子承瑞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序齿的大儿子胤褆的生母是惠妃叶赫纳喇氏。

康熙帝玄烨的后宫中不但有惠妃,还有一个慧妃。惠妃叶赫纳拉氏是满洲人,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人。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

慧妃【?-1670】是康熙帝玄烨的表姑,是科尔沁部三等台吉阿郁锡的幼女,在康熙初年进宫,养育在宫中,等待长大后嫁给玄烨的,但是很不幸,这个蒙古贵女在康熙九年【1670】四月早亡,五月被追封为慧妃。

慧妃的进宫源自满蒙联姻,清初建国时为了拉拢蒙古,就采用联姻的方式联盟蒙古外藩,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福临,代代都有高层联姻,例如后宫中的孝端皇后、孝惠皇后、孝庄皇后都出自科尔沁部。


随着满清在政治上依赖蒙古逐渐减少,不用皇帝亲身上阵卖身联姻,而是需要满洲亲贵支持,因此在康熙朝的后宫高位都出自满洲贵族之女,蒙古贵女不再嫁给皇帝。

但是呢,也要稍微点缀一下,在康熙初年,出自孝庄皇后授意,还是接了一位蒙古贵女入宫,就是慧妃,自幼“待年宫中”,等到成年再嫁给皇帝,但是并没有成年就夭折。

后来,大约在康熙十七年【1678】,蒙古藩部又送来一位贵女,就是达尔罕亲王和塔之女,册封宣妃。

康熙的后宫中就只有这两位蒙古后妃。

惠妃叶赫纳拉氏

惠妃【?-1732】是满洲正黄旗人,是金台吉曾孙女。康熙朝名相明珠的堂侄女,和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堂姐弟关系。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就是金台吉的妹妹。

惠妃在康熙初年进宫为庶妃,康熙九年【1670】闰二月初一生育三皇子承庆,次年四月十八夭折,未序齿。

康熙十一年【1672】,惠妃生下皇五子胤褆,因为前面四个孩子都夭折,胤褆就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

康熙十六年【1677】惠妃晋封为惠嫔,二十一年【1682】晋封为惠妃,成为四妃之首,并同荣妃马佳氏协助皇后处理六宫事,还收养了皇八子胤禩。

因为胤褆参与夺嫡事,被康熙帝幽禁,惠妃卒于雍正十年【1732】四月初七,安葬在景陵妃园寝。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理性交流!谢谢!

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

微信公众号 猴格大人说历史 更改为 蛮大人说历史,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