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走路没事,但站立一小时后开始疼,是怎么回事呢?

学会993


走路没事,平时活动没事,只要站久了不动,就感觉到脚后跟痛,没办法只能交替着一个脚站一会,一个休息一会能稍微舒服点,反正真是不想站,这是我之前有过的感受,本人扁平足,你是么?

扁平足

正常的足弓,都有是弧度的,这种弹性可以保护我们足底的血管和神经,有效的分担身体的重力,可是扁平足就是一种先天性的劣势,在同样条件下,站久了感觉就会对于足底血管神经造成压迫,出现疼痛。

怎么办

我现在基本上很少站立的很久,站着的时候,也多数是交替着两只脚来承重,例如,经常踩一个小凳子。这样可以有效的不让足底持续受压,从而出现症状,跑个10公里也没任何不适,走路也不痛!

针对的处理

实际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好多了,也许是从爱运动,健身之后,也许是经常处理足部的痛点,你也可以买个按摩球,没事踩球锻炼一下足底筋膜,实在不行你工作必须久站,就去配一个鞋垫吧!

结语

如果你从小这样,有扁平足,应该是我写的这个问题,可是如果是近期这样,之前没有,也要考虑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比目鱼肌触发点,足底筋膜炎等问题,要触诊判断!


健康新语


您好!走路没事,站久后脚后跟痛的原因是:1.由于脚底的脂肪较薄,长期压迫会导致局部的缺血缺氧,引起跟腱炎。

2.因为站立时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就会引起脚后跟疼。

3.穿不合适的鞋,因为脚部的骨骼、肌肉需要承载整个人的全部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必须是舒适的以及尺度合适的,有助于脚掌的受力均匀,不会导致受力集中于某一部分或某一区域。

以上3点通过休息和改善生活方式都会自愈,若未缓解或疼痛加重,则应考虑存在以下几种疾病:
1.跟腱周围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2.跟骨骨刺: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跟骨骨膜炎: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行站过久特别是负重行走、爬山等原因使跟骨下方着力处的脂肪垫损伤,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变硬等病变,病人诉行走时疼痛,局部肿胀、压痛。

5.跟骨骨折: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

6.跟骨滑囊炎:滑囊炎都与直接压迫、摩擦有关,站立行走、运动量大是造成跟下滑囊炎直接原因。

7.跗骨软组织劳损:软组织劳损主要是因为长时间走路、站立、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等因素引起的局部韧带,肌腱等等软组织慢性疲劳性损伤。

8.跟骨结核肿瘤: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足跟痛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少走路。

2.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5.热敷洗脚后按压疼痛部位,或者橡皮锤敲击该处。

6.拉伸锻炼,坐位,双手抱脚前部,尽量向头端扳。

怀贤健康提示您: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