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小兒辯日》中,你認為哪個人贏了?為什麼?

反迷你測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學習一下這篇古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小辯論,他們沒有分出勝負,但他們善於發現事物、熱烈討論問題的積極性是我們值得學習和肯定的。一個人的知識是在平常的留心觀察和熱烈討論中積累起來的,處處留心皆學問嘛!兩小兒不分勝負,便請教孔子,而博學多聞的孔子也“不能決也”,說明世界之大,學無止境,學海無邊。在自然科學還不發達的當時,他們不懂這類問題也是情有可原的。

那麼太陽到底什麼時候離我們近呢?通俗的說,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早晨和中午是有些差別的,但這個變化微乎其微,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太陽初升時,襯托物不外乎是遠處的小山樹木和樓房,太陽看起來要大些,中午,太陽昇入高空,背景是整個廣闊的天空,當然看起來就小些了。還有一個就是“光滲現象”,同樣大小的黑白兩個方塊,分別在白色和黑色的背景下,白色的方塊看起來要比黑的大,這都是人們的視力錯覺造成的。同樣道理,早晨,整個天空和大地都是一片昏暗,,日光斜射,通過大氣層時折射角度大,色散現象明顯,籃紫光波折射後損失較多,紅光折射角度小,損失少,因此早晨的日光呈現紅色。而紅色對視覺有迫近和擴張的感覺,所以早晨的太陽顯大,由於陽光的斜射和折射損失,溫度卻低;中午人們接受日光的直射,日光折射損失較小,所以太陽散射陽光就強了,溫度自然升高。

這是我自己的一點小見解,不全之處小夥伴們來補充吧!




閒雲幽夢


這話題有意思。這問題屬哲學範疇,不便用科學解決,否則無趣的很。孔子解決不了,但在老子眼裡十秒鐘就能解決,是說古代那個大牌老子。




孔子游歷,見倆小子在爭辯:

一小孩說:“日出像車蓋,正午像盤子。所以日出時離人近,中午距離人遠。”

另一小孩:“日出清涼,中午熱。距離近了才熱,所以日出時離人遠,而中午離人近。”



小編讀初一時看到一份報紙,說:吃蘋果不要削皮,因果皮營養豐富。很巧,幾天後又看到一份報紙說:吃蘋果要削皮,因農藥很難洗乾淨。

這兩份報紙是小編1990年看的,當時我受到啟發:事物的多角度性。一觀點始於蘋果營養價值;另一個觀點始於安全衛生。這是不同的角度。

兩小兒辯日屬同樣問題。一個從視覺角度判斷,另一個從溫度角度,得出了各自看似合理卻又相互矛盾的結論。最後孔夫子也無法決斷。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解決:

一,倆小孩打平

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各有道理。公平合理。

二,倆小孩都錯

日出地平線,遠處有渺小參照物,故而太陽顯大;正午太陽高懸無任何參照物,故而顯小。所以第一個小孩判斷依據不合理。

日出,太陽溫度尚未消去夜晚涼氣,而中午日隆所以才熱。第二個小孩也缺乏說服力。小編注:當然這是從古人知識去辯解,他們還理解不了折射角度和直射的物理問題。


假如兩小兒碰到的是老子……

老子:日初,如夜之燭火,似大矣;日中,如晝之燭火,似小矣。燭火之上則熱,燭火之側則溫。實則無異,日者恆也。

兩小兒:爺爺好棒!爺爺溜溜溜!



所以說,答案有倆:從哲學詭辯論上說,兩個小孩都對;從客觀物質上說,兩個小孩都錯。

這種問題,答案和科學性是次要,主要是提出辯證思維。我想,若是老子碰上了,可以解決🤓。


上弦月A


“兩小兒辯日”是記載在《列子·湯問》中的一個故事,由於被選入小學教材,因此這個故事婦孺兼知。

教材上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就算博學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識,所以人們必須要虛心好學,堅持探索。

不過,也有人認為,列子寫的這個故事,其用意是為了諷刺孔子。當兩小兒和孔子爭執的時候,不是兩小兒贏了,也不是孔子贏了,而是列子贏了。

(兩小兒辯日)

那麼,這個說法對嗎?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諷刺孔子什麼?我覺得很多人可能就有點理解偏了。

很多人說,列子是在諷刺孔子假博學,實際上,他的知識非常淺薄,連兩個小孩都不如。

不過,我覺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諷刺孔子這一點的話,他還真的沒有諷刺到孔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個故事裡並沒有不懂裝懂,“孔子不能決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實實說自己不知道。並沒有不懂裝懂地講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講一番大道理,對他來說太簡單了。曾經發生過孔子把一截恐龍的腿骨化石解釋為防風氏骨頭的事情。而且他解釋是防風氏的骨頭,大家還都覺得他說的是對的。

再說了,孔子自己也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顯然,在知識認知層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麼,列子還在這方面諷刺孔子,那就是沒有道理的。

(列子畫像)

那麼,列子是在什麼地方諷刺孔子呢?

我覺得要明白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兩小兒辯日”中的“日”指的是什麼。

“日”就是太陽,太陽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說成太陽的。比如夏桀,他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這句話是說,天上有太陽,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陽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說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說他會是一個永遠的君王,誰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經》上也說:“日為君之象。”

因為太陽是君王的象徵,因此,代表太陽的黃色,也成為皇帝專用的顏色。

古代發生日食是一個重要事件,與君王被遮蔽有極大的關係。《後漢書·丁鴻傳》中,當發生日食的時候,丁鴻就給漢和帝說,太陽是君王的象徵,月亮是臣子的象徵。發生日食,也就意味著君王的權力被臣子所奪。

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列子講的這個故事,就特別有意思了。

(孔子畫像)

列子一開始就說,這個故事發生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孔子周遊列國是在幹什麼呢?是要各國的君王們接受他的主張。讓各國的君王們“克己復禮”,遵守周禮,維護周天子的統治。

如果用太陽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們應該在自己正確的軌道上運行,不能失常,必須是恆定的。而當兩小兒來講這太陽的時候,就發現這太陽完全不是恆定的,一會兒“大如車蓋”,一會兒又小如“盤盂”,一會兒“滄滄涼涼”,一會兒又如“探湯”。列子說描述的,其實正是春秋時期各諸侯王們的狀態。而孔子需要解決的,正是要把太陽還原成恆定的樣子。兩個小孩兒拿這個話題問孔子,其實就是在問孔子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孔子不能決也”。

最後,兩個小孩嘲笑孔子:“孰為汝多知乎?”

這句話,是兩個小孩嘲笑孔子,當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這裡的“知”,既可以解釋為“知識”,也可以認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說,列子認為,孔子周遊列國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變現狀的。既然不能改變現狀,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這裡表達了作為道家“清靜無為”的主張。並用道家的“清靜無為”,反對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參考資料:《列子》《後漢書》《史記》)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出自道家經典《列子-湯問》:兩個小孩在爭辯。一個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一些,中午時離人遠。另一個覺得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一個小孩稱:太陽剛出來大,正午時候小,這不是遠處的看著小,而近處的看著大嗎?”另一個小孩則稱:太陽剛出來時清涼,等到中午時熱。這不是近時感覺熱,遠時感覺涼嗎?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兩小兒嘲笑孔子。

現代人的角度論。

地球自轉一週是一天。早上我們側對著太陽的。而中午時是正對著太陽。中午時地球與太陽是直線垂直距離。兩點之間,垂線最短。中午是太陽離我們最近。這是現代人的觀點。其實不然。

鄙人的解讀。

地球除了自轉外,還有公轉。我們以太陽為中心。畫一個直徑為14億公里的圓。這個圓非地球公轉的軌跡。其一,太陽不是地球公轉圓的正中心,而是有偏差的。其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跡是由圓形至橢圓形之間不斷變化的。


綜合考慮地球自轉以及公轉軌道。有時早上我們離太陽近。有時中午離太陽近。具體哪時遠?哪時近?很難捋清。

兩小兒辯日的主旨有二:

一、體現在《列子-說符》中——聖人無全能,聖職教化。

二、道家的認識論——不知而知之。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耳目心智,所知甚缺,所聞甚薄,所視甚淺。十里之間,耳不相聞;圍牆之外,目不想見;三畝之宮,心不能知。”

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受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的制約。在宇宙之中,人類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難免對事物產生主觀的、片面的、淺薄的認識。

兩個小孩子觀點,以及現代人‘中午離太陽近’的觀點。都是偏頗的。都是老子所言之:不知,知,病。


夏蟲不可語以冰者,篤於時也。”在自然、宇宙面前,人類如滄海之一粟,浮游於天地。唯有老子、孔子二位先哲。才對我們離太陽遠近做出了最正確的解答——吾不知也!

後世如過江之鯽的國學大師,文化巨匠。明此道者,唯有東坡一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言不知者,此之謂真知也。

兩小兒辯日之論,真正的贏家。不是兩個孩子。更不是愚蠢的今人。而是先哲老子與其弟子至聖先師孔子。


楊朱學派


哪個都沒有贏,哪個都不知道答案,兩小兒不知道,孔子不知道,連列子也不知道,其實老子同樣不知道。因為這超出了那個時代中國學者們的知識範圍,是懸而未解的問題。

當然,列子的態度是不那麼“科學”,因為他並沒有承認,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反而因為孔子表示我不知道,而嘲笑孔子。這種行為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為什麼說列子也不知道呢?因為這篇文章的主旨本身就是為了嘲笑孔子的。可是我們知道,你要打臉的話,最好是把你知道的正確答案搬出來,摔在對方臉上,然後大笑三聲長嘯而去。可是一看列子,他並沒有這麼幹他手裡實在是也找不到答案的。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在孔子去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答案不在中國,而在遙遠的古希臘。

偉大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通過幾項觀測證據論證出來,我們的地球是圓的。沒錯,地球是圓的這件事兒,孔子他老人家是不知道的。

在中國來說,一直要到明末的時候,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寶的人過來才告訴我們地球是圓的。告訴我們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當然,那個時候的數據並不準確)。

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在這場辯論裡,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贏家。但是孔子能夠實事求是的表示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我覺得這個態度比列子要好多了。

永芳,這件事兒你怎麼看?


松鼠老孫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是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學的文章,講述的是孔子在東遊的過程中,遇到了兩個小孩子在為太陽遠近的問題而爭吵,兩個孩子說的貌似都很有道理,但按照當時對於世界的認識,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所以孔子也回答不了。

但是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今天來看,那麼答案很快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第二個孩子說的對(第二個孩子認為中午的時候太陽離地面比較近)。不過這個答案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這個地面必須得是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而不是整個地球。

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與太陽表面之間距離是14710萬千米(近日點)或15210萬千米(遠日點),近日點和遠日點倒是無所謂,我們這裡不探討這個。

就拿近日點來說吧,當正午的時候,太陽距離我們地面剛好是14710萬千米。但是我們知道,地球它是一個球體,所以並非是每一個地方跟太陽的距離都是14710萬千米。

當我們中國處於正午的時候,地球的背面南美洲正處於午夜時分,此時的巴西大概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因為中間要加上地球的厚度。同理,世界各地只有在正午的時候,才會距離太陽最近,其他的時間,都會有一定的角度,這些角度都代表著距離。

從結果上來看,第二個小孩的結論是正確的,但這也不能說明他的說法就是對的。太陽的遠近並不能以溫度的差異來判斷,雖然出太陽的時候的確比陰天的時候暖和一些。

因為就算是在遠日點的時候,中午的時候,太陽與地面的距離要遠大於近日點時早晨太陽與地面的距離,但遠日點的中午也要比近日點的早晨暖和。

所以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在《兩小兒辯日》中,應該是第二個孩子所給的結論正確:即中午的時候,太陽與地面的距離要小於早晨的時候太陽與地面的距離。


魏青衣


孔子被兩個小孩子難倒了,孔子沒贏,最大的贏家是列子。

這是列子講的一個故事,實際上應該是沒有發生過,這列子是通過編故事來黑孔子。

列子講的故事可不是這一個,黑的也不光是孔子,他編的故事被後人稱為《沖虛真經》,是道家經典之一。

沖虛真經總共八篇,第四篇名叫《仲尼》,其中處處體現孔子理論不及道家之處。比如下面這則:

宋國的太宰去見孔子,問:“你是聖人嗎?”孔子說:“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學問廣博知識豐富就是了。”宋國太宰問:“三王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不知道。”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說:“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道德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也不知道。”又問:“三皇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皇是善於順應時勢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不知道。”宋國太宰大為驚駭,說:“那麼誰是聖人呢?”孔子的臉色一時有些變化,然後說:“西方的人中有一位聖人,不治理國家而國家不亂,不說話而使人自然信服,不教化而政令自然實行,偉大而寬廣啊,百姓不知怎麼稱讚他才好。我懷疑他是聖人,不知道真的是聖人呢?真的不是聖人呢?”宋國太宰默默地在心中計議說:“孔子在欺哄我啊!”

分明是揚道抑儒啊!


口水丁羊羽


《兩小兒辯日》是《列子·湯問》中的一個故事,大體意思是:一個小兒說早上看到的太陽大如車蓋,中午看到的太陽小如盤子,大的近小的遠,所以說早上太陽離的人近。另一個小孩就說早上太陽出來的時候很涼,中午感到很熱,近熱遠冷,應該是中午太陽離的人近。他們爭論不休,於是就問孔子,孔子也答不上來,這兩個小孩對孔子說,你不是博學嗎,怎麼還有不知道的。

這則故事是列子對孔子的諷刺。


按照現在的知識來說,早上太陽又紅又大,涉及到光線的折射問題,中午太陽比早上熱,涉及到照射角度以及溫度是緩慢上升的知識。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還沒有這種知識,所以說即使孔子再博學,把當時的知識都學了,也不可能解釋的明白。起碼再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孔子的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要說在這則故事中誰是贏家,顯然沒有贏家,作者也沒贏,因為列子也不知道答案,拿一個都不知道答案的事來調侃孔子,讓人看了也覺得列子不厚道。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老子曾說“絕聖棄智”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都反對去追究無窮盡的知識,因此列子通過這則故事來諷刺孔子的博學而無用。


孔子所稱道的儒學是當時的顯學,於是好多學術門派就以孔子為靶子,來證明自己學派的正確,比如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就經常拿孔子來說事,有些事情也許孔子沒做過,也把這些事情安排在了孔子身上,來抨擊儒學,“儒以文亂法”,證明法家的先進性。樹大招風還真是這樣。

道家的無為而治,有積極的一面,比如作為位置較高的管理者來說,放手讓下邊的人發揮才能,不剛愎自用,能夠發揮屬下的才能,可以不必太操勞就事半功倍,但是也有弊端,這門學問對於處於位置高的管理者來說適合些,但對於基層的管理者來說就不適用了,再說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的科技又怎能不斷進步,生活逐漸便利呢。

所以這則故事沒有贏家。


雄觀歷史


兩小兒辯日,一個小兒說早上太陽離我們近,因為早上太陽看起來大。另一個小兒說中午太陽離我們近,因為中午天氣比早晨熱。兩個人爭論的時候,大聖人孔子在一旁聽著,也不能確定誰對誰錯。

兩個小兒都沒有贏,因為兩個小兒包括孔子都沒有用到正確的方法,自然都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方法錯誤了,所以導致了兩個人的結論貌似都有道理卻又相互矛盾。孔夫子也沒有掌握到正確的方法,所以他無法判斷出孰對孰錯。

兩小兒判斷太陽早晨離我們近還是中午離我們近,用的方法是思辨。這種方法在古代哲學中很受推崇,認為基於經驗基於邏輯的思辨能夠探求出宇宙法則,能夠為自然立法。思辨在古希臘時期比較盛行,那時檢驗真理的標準就是思辨。這種方法自從伽利略時代起就逐步被淘汰,因為伽利略開啟了全新的檢驗真理的方法——實驗。新的方法出現後,近代科學的大門才被打開。

如果用實驗解決太陽是早晨近還是中午近這個問題,就不會出現不自洽了。如果通過實驗發現了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著太陽公轉,就能輕鬆認識到什麼時候太陽近什麼時候太陽遠。

即使個人不能通過天文設備發現地球的自轉及公轉,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用紙卷一個紙筒,通過紙筒看早晨和中午的太陽大小,這時就會發現紙筒中的太陽都是一樣大。或者用同等參數下的相機拍攝早晨和中午的太陽,在電腦上就能看到兩個太陽一樣大。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大那只是一種錯覺。


刁博


這個古代的記事充分說明古人從小就善於觀察和分析事物。兩小兒將大學問家孔子都問住了。但是事物是綜合性的,不象算術那樣單純和簡單。雖然兩小IL說得都有道理,然而片面的道理是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的,結果必然是錯誤的。那到底是日初太陽離地理近還是日午近呢?答案是不一定的,因為一年之中有近日點和遠曰點之分,冬日為地球的近日點,夏日為遠日點。當地球往遠日點發展時,早晨地球離太陽就近,否則就遠。此外地球是近圓形的,這就意味著中午地球離太陽近點,當然是指腳下的地面而言。因此可以說我們腳下的地面時時都會與太陽的距離不相同,只是差距很小可以乎略。古時連地球的形狀都不清楚,孔子當然回答不了,孔子不答是他求實的表現,應該得到稱讚。我只能說以現在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知識來說我的回答比較接近正確答案,這個問題到現在都不能回答正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