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从金志国担任青岛啤酒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那天开始,他并不知道,在接下来的5年里, 他 要面对的将是怎样的一场鏖战。 当时,陕西市场正被其他两家酒厂占据。金志国面对的局面是: 700多人的员工,1.5亿元的外债。 上任后的3年,他跑遍了陕西的每个县,甚至几乎走过县以下的每个乡镇。”但最初,青啤的汉斯啤酒还是没有多大起色。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市场上没有分量,市场外就不受重视。金志国在上任之初参加一家企业的客户答谢会时,就 受到了“不公”待遇。当时陕西啤酒业的一家领军企业老板被安排在1号贵宾席,他却被安排在非常靠后的桌子上,这让金志国心里很不是滋味。答谢会结束, 就召集公司全体员工开大会,商讨对付那家乡镇企业的办法。而此时,那家企业老板竟也在公司内部会上发出话来:“要用半年时间把老金打回老家去!”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几年后,如果那个企业的老板知道金志国的实力和秉性,可能就不会那么狂妄。他的挑衅, 勾起了金志国的斗志,他把他当一个对手,那个人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为了尽快打开汉斯啤酒的销路,金志国开始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调研市场:三天两头到夜市 烧烤摊前和那里的人“打探“情况,用他的话说,烤肉吃得都“吃伤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知道了汉斯啤酒不受欢迎的原因:口味太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合乎” 大众的口味,青啤生产出了不苦不酸的新产品,运往市场之前,都要先在冰窖里冰镇下。没想到,新汉斯真的大获成功。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接手时的青啤西安公司年产2万吨酒,亏了2400万元,而在我接手一年 后,产量翻了一番还多,还赚了214万元。214万元,这个数字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仅仅一年,我们就打了个翻身仗。

如果人们回身看金志国在西安的那5年,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虽 然青岛啤酒是国企,而且名声在外,但在当时的西安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有的只是亏损和毫无销路的窘境。金志国当时的赴任,实质上背负了沉重的压力:只能赢不能输。处在低处,才更能锻炼 一个人的能力。金志国在困境中独当一面的能力就是在那时期磨炼出来的, 这也为他以后迎战更强大的对手奠定了基础。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2008年7月,全球第一大啤酒集团英博宣布收购AB公司( Anhersev—Busch安海斯—布希公司),这让刚刚就任青岛啤酒董事长的金志国如坐针毡。AB公司是青啤的第二大股东,拥有其27% 的股份,这次收购如此迅捷,让金志国始料未及:一个全球性的啤酒生产商竟在一夜之间被对手吞 并,他非常震撼。金志国隐约地感到,一.场大战即将打响,而青啤的局势极其不利。

他知道,英博收购AB的原因之一 ,是看中了青啤的控股权。2001年的时候,他就和英博 “掰”过手腕。当时,英博提出可以和青岛啤酒合作,但必须控股。青啤怎么能答应让外资把控自己的命运呢?当即予以回绝。但此时已今非昔比,英博收购了自己曾经的第二大股东AB,只要再增持很少的份额,就会超过青岛国资委成为第一股东,这种局面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英博一边的表现也极其彪悍。在完成此次收购不久。英博全球总裁就专程来青岛与金志国见 面,这个外国人的作风确实让金志国不敢掉以轻心:他没带一个秘书,只身一人坐商务舱往返美国和青岛。他的干练和强势给金志国留下深刻印象。这个对手太强大,金志国的心里出了一身冷汗。

他最担心的就是它不遵守青啤就AB签署的“AB不得增持青啤股份”的协议。因为这个原因, 金志国的不眠之夜就开始了, 戒了3个月的烟也重新抽了起来,有时半夜三点起来也还是抽烟。金志国一方面要应付英博,另一方面又要保全自我。他知道,到了布局的时候了。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金志国巧妙的打出了四张牌:第一张情感牌是‘大王’ 我要找各级领导,形成联盟。 丢了青啤,是我的责任,但青岛市领导、省领导乃至中央领导对民族品牌情感上都过不去。第二张法律牌是重点。英博得履行我们与AB之间的协议,如果不履行就打官司,起码打三五年,第三张牌是行政牌。《反垄断法》刚出台,如果政府认为英博的行为是垄断,不予批准,也是一种控制。第四张牌是管理牌。假如英博最后控制了青啤,我们的管理团队就撂挑子,给它压力。”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四张牌已经出齐,就等着英博出招。最终盘活大局是金志国的第四张牌。2008年11月, 商务部给英博收购AB做了四条限制条款,其中之一就是:不得增持AB现有27%的青啤股份。金志国的心总算落了地,但局势还没稳定,麻烦又来了。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博背后的投行遇到资金困难,英博本身的资金问题也得不到解 决,AB的市值在危机中大大缩水,无奈之下,英博决定卖掉手里27%的青啤股份,最可能的买家是朝日啤酒。如果此次交易达成,朝日啤酒只要再买人4%的青啤股票就可成为其第一股东,形势仍然险峻。好在最后是虚惊一场,此次交易被香港证监会制止。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但是英博持有27%的股份,英博资金困难,青岛啤酒定会受影响。 在这关键时刻,金志国打 出了最后张一牌。他告诉自己在中欧商学院的同学福建“首富”陈发树,英博转让青啤股份的事, 陈树发就和英博接上了头,交易就这样达成。

在连续阻止了几家大公司妄图控股青啤的行为后,金志国说了这样句话:“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毫无疑问,他做到了。

我就是守门员, 需要做的就是,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无论是面对西安啤酒市场原本就有的对手, 还是后来的国际资本大鳄,金志国领导的青岛啤酒几乎都是处在被动的处境之中。面对强大的对手,金志国通过自己的运筹帷幄和关键时刻的冷静沉着,终于保住了青啤的一方水土,青啤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